APP下载

辅导员工作视角下大学宿舍大额内盗事件处置研究

2019-03-20张洋子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7期
关键词:教育引导被盗宿舍

□康 彦 张洋子

大学宿舍是高校的微社会,是大学生在大学停留时间最长、学习生活最集中的地方,是人际关系构建的重要阵地。如果在宿舍中发生内盗特别是大额内盗时,宿舍人际关系就会遭到巨大冲击,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以后人生的发展也会产生很大影响。此时,辅导员对事件的处置及后续的工作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案例简介

2014年10月的一天中午,大二学生L在宿舍发现自己于10月11日锁在宿舍柜子的一个单肩黑皮包及里面的4,000元现金被盗。发现财物被盗后,学生L立即向辅导员寻求帮助。在接到学生反映后辅导员第一时间陪同学生到公安处报案,随后同公安处老师一起赶赴学生宿舍,进行了现场勘查和调查走访。通过现场情况和同宿舍、同班同学的调查了解情况,公安处老师和辅导员初步认定该盗窃案件为内盗,遂对同宿舍其他同学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并给嫌疑人施加压力,限盗窃嫌疑人主动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当天下午18时30分许,盗窃嫌疑人学生Z主动找到辅导员交代了自己的盗窃事实。

经学生Z本人供述,自己于10月13日上午《毛泽东思想概论》上课期间趁机返回宿舍,找到学生L放在宿舍抽屉里的柜子钥匙,打开柜子拿走了黑色皮包及里面的4,000元现金。之后将这笔钱及自己的生活费共计5,000元支付给了他在网上打游戏认识的玩家。

案件发生后第二天,学生L在得知盗窃嫌疑人为同宿舍同学Z后,主动找到辅导员,希望能给学生Z一次宽大处理的机会,并向辅导员递交了申请书。后经调查和平时了解,学生Z学习成绩中上,在宿舍和班级内和其它同学相处融洽,平时表现良好。学生Z自己也能够听从公安处老师和我的普法教育,认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主动承认了偷窃同宿舍同学钱的事实,积极配合公安处及学院老师的调查,并主动联系家长赔偿了同学L的损失,与学生L达成了和解。最终,本着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引导人的目的,并考虑学生Z平时表现和受害同学L的申请,经学院和学校研究决定,给予学生Z留校察看处分。

二、案例分析处理

(一)学生Z盗窃原因探究。在该案例中,学生Z家庭条件良好,平时与宿舍和同班同学的关系处的也不错,在事件发生后,宿舍同学和老师压根没有想到他会是盗窃嫌疑人。但在之后通过调查了解和其本人供述盗窃动机后发现,之所以能发生该起数额较大的内盗案件,有个人的原因,同时也有集体的原因。第一,该案例发生时,学生Z刚刚进入大学一年多,对大学的迷茫和较差的自我约束能力,导致学生Z将课余时间都花费在网络游戏中,并在游戏中轻信他人,与“别有居心”的玩家“赌”游戏,输了5,000元。玩游戏过程中个人信息的泄露也让他在现实生活中被轻易找到,经过一番威胁、恐吓后,学生Z不得不支付这5,000元,内心的恐惧让他选择了盗窃。这是学生Z盗窃的主要诱因。第二,学生Z之所以选择铤而走险盗窃同宿舍同学的钱物,也是基于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互相信任,这种信任使学生Z认为,自己的盗窃行为不会被发现、不会被怀疑,从而才发生了随后的现金盗窃事件。第三,宿舍同学安全意识的淡薄也是学生Z能轻松“得手”的主要原因。

(二)案例处理结果分析。在本案例中按照国家法律和学校相关规定,发生数额巨大的盗窃案件,理应给予学生Z开除学籍并移交司法机关的处理决定,最后之所以没有这样处理,一方面是考虑到他盗窃的原因以及与被盗同学已达成和解且个人认错态度良好;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因素,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功能是教育人,教育的力量不是“抓人”,而是在于“育人”。如果对于学生Z在事件一发生时就不问青红皂白“一竿子打死”,那么学生Z之后的人生就会发生巨大改变。因此,在处理此类内盗案件时,尤其是大额内盗,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一方面用法律和制度的权威性及警戒性对学生Z进行公正的裁量和评判,告诉他事情的严重性;另一方面对于学生Z在游戏中轻信他人的行为进行德育教育,帮助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合理规划大学生活,学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和同学们之间的情谊,注意在平时生活中抵御各种诱惑,将法律意识内化到个人的学习生活中。

(三)对学生Z的教育引导过程。该案例发生时,学生处于大二,对学生后续的教育引导过程一直持续到大四毕业。在初期发现其盗窃后利用法制教育的方法让其认识到事情严重性,直面自己所犯错误,与被盗人达成和解,最终给予其留校察看处分。这个阶段对学生Z是非常痛苦的,心理压力很大,担心失去继续上学的机会,甚至接受法律的制裁,担心周围同学指责他,也对老师和父母非常愧疚。因此,在这一阶段要用温和的语气和其谈心谈话,鼓励其正视自己所犯的错误,不管最终处理结果怎么样,眼光要放长远,自己人生路还很长,鼓励他要通过自己的努力以实际行动来得到同学的谅解。这一阶段学生Z大约持续了半年左右时间。在对学生Z教育引导的中期,辅导员也多次找宿舍同学进行沟通,希望他们在原谅学生Z的基础上,也能多去帮助他、鼓励他,给他一次重新来过的机会,事实证明宿舍同学的帮助也是起很大作用的。最终学生Z和宿舍其它两名同学都成功考取了研究生(包括被盗同学)。在教育引导的后期,一方面给予其未来规划上的建议同时设立一些小目标,比如考虑到他有处分拿学位证比较难,就鼓励他考研等;另一方面从面谈逐渐转变为侧面跟踪,如与其家长和周围同学交流了解其日常生活状况。

三、案例思考和工作建议

(一)此类事件的处理流程。第一,了解情况后陪同学生第一时间报案,做好被盗人以及同宿舍同学的安抚工作,并及时上报学院以及上级领导;第二,在学校保卫处等相关部门介入后,在案件结果不明朗之前,做好周围宿舍以及班级同学的思想工作,叮嘱班级同学做好保密工作;第三,在案件明朗后,第一时间上手做宿舍同学工作,同时向盗窃嫌疑人施加压力,使其自首;第四,确认盗窃嫌疑人后,做盗窃嫌疑人的思想工作,减轻其思想压力,鼓励其配合保卫处工作,并联系家长告知情况。做好被盗人思想工作,争取得到谅解,达成和解,同时向上级汇报事件进展;第五,在保卫处传达案情通报后,根据案情具体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着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报学院以及上级主管部门,做最终的处理决定;第六,在处理结果出来之前以及出来之后的在校期间,做好盗窃人、被盗人和周围同学的思想教育工作。

(二)案例反思和工作建议。

1.要以“育人”作为学生教育的立足点。像类似学生Z这样的违纪违法学生,特别是已经触犯国家法律的学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着教育“育人”的根本目的,不能一棍子全打死,老师的责任就是要让学生扭曲的人生重回生活的轨道,法律的作用也不仅仅是惩罚人。如果类似案件交由公安机关处理,对施盗者会带来颠覆性的心理冲击,辅导员更要慎重处理类似事件。例如本案例的学生Z,在改正错误后,现在也成功考取研究生并在努力的学习生活。

2.要处理好后续同宿舍、同班的人际关系。宿舍内盗丢失的不仅是财物,还有人品和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这三方面没有找回或处理不当,势必会给辅导员今后的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从而陷入被动。而本案例中案发宿舍这几个同学其实是幸运的,他们后期人际关系修复其实没有那么复杂,但大部分内盗案件则不会这样,因此具体工作策略可参考前文对学生的教育引导过程。

3.用法制教育和德育教育相结合的手段预防类似案件的发生。在平时大学生的教育过程中,用法治与德育教育相结合,通过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通过德育教育让学生懂得羞耻和愧疚;通过举办案例讲座、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感受法律的威严,起到震慑的作用。

4.对施盗者适当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在本案例中,学生Z有一个很长的心理过度阶段,在这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是很不稳定的,其内心的愧疚和羞耻不定期就会跳出来,在进行教育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状态,适当进行心理危机干预,防止发生一些自杀等过激行为。通过建立由辅导员、学生、家长、周围同学共同参与的干预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从前文提到的教育引导过程可看出,对于学生Z这种模式帮助他最终走出了“困境”,重新回归正轨。

猜你喜欢

教育引导被盗宿舍
热得快炸了
不断提升民营企业党的建设质量——加强和改进民营企业家教育引导工作研究
学校到底是谁的
名画被盗
黑邮票被盗
论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引导
热得快炸了
高校港澳台学生教育引导策略研究
如何帮助大一新生建立良好的宿舍关系
艺术品被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