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扩大“五老”活动阵地拓展老有所为平台
——山东全省老年大学全面成立关工委组织

2019-03-20

老年教育(老年大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五老老干部局关工委

2018年9月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来到山东老年大学传统文化教学基地——济南市催马小学调研指导老年大学关工委工作。通过实地调研,顾秀莲对山东老年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她说,山东老年大学关工委构思好、做法好、效果好,成绩显著,值得点赞。济南市催马小学是山东老年大学关工委建立的17个教学基地之一——传统文化教学基地,于2018年4月正式开展活动。山东老年大学选派面塑、书法、剪纸、葫芦丝等10个专业29名优秀“五老”志愿者担任义务教师,定期到该学校授课,受到广大师生的热情欢迎。

升华老一代 激励下一代事业共融促双赢——老年大学成立关工委组织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成立老年大学,山东是首创;在全省老年大学全部成立关工委,山东也是首创。2011年,平度市老年大学成立全省第一家老年大学关工委。随着老年大学关工委工作的不断开展,青岛市关工委决定把这项工作在全市范围内逐步推开。2016年12月21日,顾秀莲主任在青岛市关工委《关于在全市老年大学建立关工委组织 拓展关工委工作的情况报告》中批示:“在老年大学建立关工委组织,是一个新的举措,对壮大‘五老’队伍,拓展工作平台,推进关心下一代工作创新发展,具有很深的意义。”山东省关工委主任高新亭充分肯定了青岛市关工委的经验做法,并对做好全省老年大学关工委工作提出要求。对这项工作,省关工委、省委老干部局高度重视,2017年3月,时任山东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厉彦林同志在全省老干部局长会议上明确要求:“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管理的老年大学,要带头尽快建立关工委组织,发挥老年大学‘五老’聚集的优势,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并提出了尽快实现组织建设全覆盖的目标要求。2017年5月,山东省关工委、省委老干部局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老干部工作部门管理的老年大学建立关工委组织的通知》,山东老年大学协会对165所老年大学印发《关于发挥老年大学优势 组织开展关心下一代活动的倡议书》,对这项工作提出要求,自此,老年大学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正式在全省推开。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省委老干部局局长、山东老年大学校长杜英杰多次深入基层调研指导。各市县老干部局和老年大学积极响应,扎实工作,迅速建立起关工委组织。2018年5月9日,山东省关工委和省委老干部局联合在滨州召开全省老年大学关工委工作经验交流会议。山东省关工委常务副主任郭兆信在会上发表讲话,他认为在各级老年大学建立关工委组织,既扩大了关工委活动阵地,又为老年学员实现老有所为搭建了更宽广的平台,可谓互利共赢。

目前,山东全省老干部局系统领导下的151所老年大学全部成立了关工委组织。老年大学关工委的成立,为全省开展关工委工作拓展了新思路,实现了老年教育与关心下一代事业融为一体、相互促进,老年学员与青少年教学相长、共建共享。老同志在关爱活动中展示了新时代老年人的风采,青少年则从中得到了教育和关爱,呈现出“升华老一代,激励下一代,大手拉小手,老少都出彩”的双赢局面。

不挂“空牌子” 夯实组织基础——老年大学关工委组织的活动形式

因地制宜 夯实组织基础

老年大学关工委成立之后,不能只是一块空牌子。建好关工委组织,是做好老年大学关工委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基础。从全省情况看,各级老年大学关工委班子的配备和工作运转大体相似,即市、县关工委指导,老干部局主抓,老年大学主办。一般来说,市、县关工委主要是联系和指导。老干部局副局长、老年大学校长兼任老年大学关工委主任,副校长和学员中有热情、有能力、德高望重的部分老同志担任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老年大学各团(组、队)负责人担任关工委副主任,学员中的“五老”骨干和老年大学的科室负责同志担任委员。关工委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事务,形成关工委抓指导、关爱团队自主管理、学员“五老”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关于老年大学的组织架构,省里没有作统一要求。总的原则就是,哪种组织形式有利于发挥老年大学的优势,有利于发挥学员“五老”的作用,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就采取哪种组织形式。

在这方面,各地老年大学都进行了积极探索。潍坊老年大学建立起“四委两中心”组织体系,四委,即学员党委、学员纪委、老年大学关工委、省老年大学协会教学工作委;两中心,即党建研究中心、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四委两中心”有效衔接、互为补充、一体运行、同频共振,在老年大学关工委成立临时党组织,隶属老年大学学员党委,接受老年大学学员纪委监督,率先实践离退休干部党建研究成果,定期参加宣讲技巧、心理学等专业课程的培训,自觉融入全市老干部志愿服务体系,推动形成“靠党建统领、靠教学支撑、靠关爱延伸”的完整工作链条,确保老年大学“五老”志愿者政治不偏向、思想不脱节、作风不褪色、服务不缺位。在此基础上,2018年4月,潍坊市老年大学教育联盟成立,整合市校、县校、镇街校、村校、部门校、企业校、社会机构校等资源,实现了老年大学全域一体化发展,为关工委工作提供了更大平台。

多措并举 加强队伍管理

老年大学关工委通过组织动员、“五老”推荐、典型带动、活动吸引、颁发“五老”证等办法,吸收更多老年大学学员参加到“五老”队伍中来。滨州市老年大学关工委从学员中实施“本人申请、填写登记、审核把关、业务培训、颁发证书”的“五老”志愿者发展程序,做到“一人一表一号一证”,对“五老”志愿者建档立案,根据其专业知识、爱好特长和服务类型,分门别类登记造册。不仅要注重数量,更要保证质量。为培育和彰显“五老”志愿者精神,市关工委和市老年大学统一制作“五老”志愿者标识服装,给市老年大学“五老”志愿者每人配发一套,举行颁发“五老”志愿者证仪式,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老年大学结合自身实际,千方百计关心支持“五老”开展活动,将“五老”志愿者组织起来、凝聚起来的同时,还要加大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参与青少年关爱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东营、潍坊等地对外出宣讲多、工作突出的“五老”给予适当补助,滕州在重要节日到“五老”骨干家中看望走访,帮助他们合理解决乘车、通讯等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做到政治上尊重、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支持、生活上照顾,真正使广大“五老”老有所学、老有所教、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防止“花架子” 千方百计办实事——老年大学关工委组织的主要活动内容

老年大学关工委成立后,应当干什么,怎么干,成为各地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各地老年大学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想方设法创新工作载体,千方百计丰富服务内容,广泛组织广大“五老”志愿者为广大青少年办好事、办实事,把关心下一代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一是深化党史国史教育,着力构建红色基因传承平台。山东省是革命老区之一,具有光荣传统,各地都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红色资源。党史国史教育是山东省在全国有影响的工作品牌,“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教育活动是党史国史教育的拓展提升和深化。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指示精神,老年大学将老同志比较集中的人才优势、联系基地广泛的组织优势和活动平台较多的体制优势,转化为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优势,引导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努力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青岛、临沂、滨州等市老年大学关工委通过举办知识讲座、发放宣传资料、开展文艺演出、举办文化展览等形式,组织“五老”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沂蒙精神代代传”等活动,讲好红色故事,传思想传作风,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二是开展传统文化活动,构建优秀文化弘扬平台。山东是孔孟之乡、礼仪之邦,具有丰富的得天独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教育资源。老年大学普遍开设书画、诗词、器乐、戏剧、舞蹈等课程,有十几甚至几十个门类,一个门类就是若干活动载体,这给“五老”提供了用武之地。山东老年大学关工委着力打造“开放型、创新型、融合型、示范型”的“四型”关工委组织,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建基地、结对子”的形式,通过与中小学、幼儿园共建传统文化教学基地,组织“五老”学员到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文化艺术进课堂活动”,有针对性地为青少年讲解文化艺术的传承与发展,教授书画、面塑、剪纸、戏曲等,深受学校和青少年欢迎。济宁、邹城、曲阜等市老年大学关工委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才艺培养活动,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三是助力精准扶贫,构建帮扶救助关爱平台。充分利用老年大学“五老”关爱团队伍大、人数多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志愿服务活动。平度市老年大学关工委成立“七彩课堂”,为市民子女免费提供课业辅导等志愿服务60多场次。2016年下半年,平度市关工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争取市慈善总会每年给予15万元的资金支持,启动“大手拉小手·共筑成长梦”精准关爱工程,把全市义务教育学段的53名孤儿列为重点关爱对象。平度市老年大学关工委迅速响应,勇当先锋,各党支部立即行动,动员学员以团队的形式与53名孤儿结成帮扶对子,志愿者们对学生进行家访、校访和村访,有的还把孩子请到家里小住,给予物质资助和精神关怀。平度市老年大学力图通过物质助学、亲情关怀、心理抚慰、学业解答等多个层面,为这些孤儿重筑家庭亲情港湾,补上成长过程中缺失的家庭情感课,帮助他们走出生活的阴霾,在精准扶贫大背景下,趟出了一条精准关爱的新路子。

追求“真成效” 老少共建更出彩——老年大学关工委组织的初步活动成效

一年多来,山东省各级老干部局和老年大学,结合实际不断壮大“五老”队伍,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效。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级老年大学关工委已发动“五老”学员18万人,举办党史国史教育报告会3000多场次,帮扶青少年1.8万多人次,开展老少共建活动4000多场次,辅导青少年学习书画、才艺表演等6万多人次,深受老年大学学员、家长和青少年的欢迎。老年大学关工委工作既为扩大关心下一代工作领域、壮大“五老”人员队伍、丰富活动内容拓展了新的空间,又为老年大学坚持政治立校的办学方向,秉持学养相宜、康乐有为的办学理念,引导“五老”学员走出校门服务社会打造了新的舞台,还为老干部部门推动转型发展,加强离退休老干部思想政治建设,推动正能量活动开展提供了新的抓手,实现了关心下一代事业与老干部工作、老年大学工作的融合发展,呈现出多方共赢的大好局面。

哪里有青少年,哪里青少年需要,老年大学关工委的活动就开展到哪里,学员“五老”的阵地就建在哪里。在这方面,各级老年大学关工委进行了很多探索,如枣庄印发《致广大学员的一封信》,就关工委的性质、定位、工作情况向学员进行宣讲,并在老年大学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潍坊、日照、聊城、威海、莱芜、德州市等地分片分组开展活动,点对点深入社区,有的组织“五老”主动走出去,走进学生中间开展活动;有的把青少年学生请进来,到老年大学开展活动;有的采取校校联合、校社联合、校企联合,主动对接各行各业,“大手拉小手”。泰安举行“学泰安地方党史 聆听家乡英雄故事”大讲堂,烟台组织学员到镇街活动室、“四点半学校”和社区文化广场做义务辅导。青州市青少年关爱培训中心、沂南县沂蒙红嫂纪念馆等青少年教育基地,基层的文化大院、农家书屋、心理咨询室等场所,都已成为老年大学关工委开展活动的主阵地,实现了“老少共建、老少共进”。

一花引来百花开。在老年大学建立关工委的做法,给其他一些行业也带来了很大启发和影响。如省科协、书协、记协等带老字号的各类协会纷纷效仿,建立了关工委,省国资委、教育、卫生、政法等大系统争相向老年大学系统看齐,建立起关工委。滨州市关工委依托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涉老团体重新调整了6个“五老”关爱团,关工委的队伍更加壮大。

在老年大学成立关工委,既是一项工作创新,又有独特优势,此举得到了中国关工委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纪念山东省关工委成立25周年暨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在老年大学成立关工委组织,这是山东的创造,是一个很好的经验,这更加有利于发挥老同志关爱教育青少年的优势。”山东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兼老干部局局长、山东老年大学校长杜英杰表示,在老年大学成立关工委,为老年大学转型发展提供了有利契机,不仅丰富了政治立校内容,加强了党的建设,而且为老年大学服务社会提供了新途径。山东各地老年大学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更好地发挥老年大学关工委“催化剂”“粘合剂”作用,努力使关心下一代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相互融合,为老年教育事业注入新活力、拓展新外延,真正把老年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办出特色,办出成效。

猜你喜欢

五老老干部局关工委
欢迎关注中组部老干部局“离退休干部工作”微信公众号
茂南区老促会 慰问烈属和“五老”人员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五老”育人作用探讨
“五老”协力柔性化解社会难题
发挥“五老”优势助力青年学生成人成才
谈关工委老主任与老干部局局长的同一性
关工委为我圆了老有所为梦——为纪念中国关工委成立25周年而作
切实加强关工委基层建设
紧紧把握关工委基层建设的重要环节
村党支部注重发挥村关工委“五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