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2019-03-19廖世虎

广东蚕业 2019年11期
关键词:计算机信息农业产业现代农业

廖世虎 孙 银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廖世虎孙银

(荆楚理工工学院湖北荆门448000)

为满足现阶段人们对于粮食作物的需求,实现“增产、增收”的种植目标,将现代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中,是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战略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基础。文章剖析了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应用中的必要性,对其应用策略进行了探析。

计算机技术;现代农业;应用;策略

作为农业生产大国,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人们生产生活的根本,也是推动国家进一步发展的中坚力量。但就目前来看,在现阶段农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亟待解决,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从某方面而言不仅可借助多个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业经济销售业务,此外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作用,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农业发展,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

1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意义

自2016年《“十三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下发以后,在“互联网+”背景下,各省农业部逐渐整合和完善了多个农业数据库,建立了多个省级和市级农业信息网站,为农业经济稳定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借助互联网技术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销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显著地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与此同时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满足现代农业需求以及提高现代农业质量等方面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

2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应用中面临的困境

2.1 计算机技术应用普及率较低

自“互联网+”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农业生产作业中,农业基层产业机构与农业多个研究部门和高校通过协同,加快了对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与研究,最终为现代化农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创造良好条件。但与此同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科技方面投入不足、互联网设施现代化水平较低、互联网营销模式普遍落后等问题的存在,“互联网+农业”发展成效与预期发展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为此借助“互联网+”,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销售方式,是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核心发展方向。

2.2 农户计算机技术认知不足

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农户作为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操作者,其自身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从某方面呢而言,对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质量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但就目前来看,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由于农户仍秉持着传统种植和销售理念,在影响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价值发挥的同时,也阻碍了农业产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因农户自身文化水平不足,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农户普遍只是将信息技术用于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中的极低应用率,给产业发展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3 计算机技术中存在的陷阱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提高农业发展质量、转变农业发展模式以及推进农业产业升级的同时,计算机网络陷阱的存在不仅带给农业领域经济增长消极影响,也成为了现阶段阻碍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运用的重要因素。就目前来看,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基层农户可通过网络检索出各种生产信息,但由于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于网络中掺杂的假信息以及网络诈骗信息难以分辨,极易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恶性循环下给现代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3 计算机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

3.1 农业生产方式的应用

农业作为我国基层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特点导致整体经济效益与预期经济目标之间始终存在一定差距,长此以往周遭生态环境被破坏的同时,农业产业效益也未能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故此为从根本上有效地改善当前农业发展现状,利用“互联网+”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由最初的“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向“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转变,将农业生产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是现阶段提高农产品核心竞争力、促进农业产业机构调整的重要手段。

在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技术渗透后所产生的变化主要有——在农作物种植准备阶段,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可通过传感器网络,在分析土壤矿物质信息的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农作物品种进行种植,以此来保障种植的科学性、合理性;在农作物种植过程中,基层产业机构和劳作者还可利用温度、湿度传感器,通过实时监控农作物周边环境数据,并通过自动调控来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从而在保障农作物高效管理的基础上提高农业产业效益;在农作物收获阶段,通过建立病虫害监控预警平台,在降低病虫害发病率的基础上,农户还可通过引进智能化设备,实现农产品收货由传统“人工”向“自动收获”的转变。从某方面来讲,加快“互联网+”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渗透,不仅能显著地提高农业产业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益,与此同时在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中也发挥了重要性作用,最终为产业整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不对称的问题,进而为“精准农业”和“智慧农业”目标的实现创造了良好条件。

3.2 产品销售方式的应用

3.2.1 提升农产品的品牌意识

作为农业生产大国,近年来如何有效地提高农业产业经济效益成为了现阶段基层产业机构的核心发展方向,而与此同时随着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愈演愈烈,农产品品牌价值也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提升农产品品牌创建、加大农产品品牌推广,也是当前各省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例如信阳毛尖、新郑大枣、洛阳牡丹是河南省农产品中当前被广为熟知的品牌,因此在后期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河南省基层产业机构和相关主管部门可通过“品牌效应”,以上述知名企业引领并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的同时,加强品牌的核心价值和文化建设,在转变农产品经营方向的同时,为农产品推广注入新的活力。

3.2.2 扩大平台营销范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从根本上实现农产品营销范围由区域向全省和全国覆盖的销售目标,各省需以省级农业网站为中心,加快其它网络营销平台的创建,以此在为各地农产品交流创造良好条件的同时,最终为农产品销售效益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除此之外,各省基层产业机构也可依靠移动互联的优势,通过微博、社区和微信公共号等新媒体,通过加大宣传力度以此在扩大产品营销范围的基础上,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4 小结

近年来,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物质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在不断提高的同时,粮食作物需求量和需求标准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而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不仅难以满足人们对于粮食作物产量的需求,此外还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最终对企业的整体发展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为此积极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和农产品销售模式是现阶段推动国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1]李丽宵,林志敏,黄强.探究计算机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科研工作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8):273-274.

[2]胡小召,徐海华,李雯雯.物流信息技术在农业物流发展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研究,2018,12(12):115-116.

[3]张新丽,李金娜,徐小林.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农业现代化生产中的作用研究[J].种子科技,2017,35(5):115-116.

[4]孙军刚,李洪志,张瑞康.计算机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运用与存在问题[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7,12(15):40-41.

廖世虎(1996- ),男,湖北武汉人,汉族,本科在读,研究方向:计算机信息技术。

S126

A

2095-1205(2019)11-48-02

10.3969/j.issn.2095-1205.2019.11.27

猜你喜欢

计算机信息农业产业现代农业
BIM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用好现代农业科技,多种粮、种好粮”
现代农业离不开化肥
砥砺奋进 打造现代农业强市
计算机信息技术在食品质量安全与检测中的应用
现代农业
上海万欣计算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浅析维护邮政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策略
甘肃省农业产业联合会会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