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2019-03-19杨爱玉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9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关怀人文

□杨爱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主旋律和根本目标,高等教育要承担起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将人的生存和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注重关怀人的情感需要和体验,强调人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所发挥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是对完善人格的肯定和塑造。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社会大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精神,升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魅力,帮助人、尊重人、培养人、完善人,将“上纲上线”的传统课堂转变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交汇、沟通的桥梁,切实发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的作用。

一、高职院校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欠缺“人文关怀”的成因分析

2019年4月,北京大学学生吴谢宇被公安机关抓捕,两年前杀母案的告破震惊大众媒体,吴谢宇在外人眼中的标签是高智商、学霸、乖巧懂事,而这样的孩子却做出了如此丧尽天良的举动后畏罪潜逃。从多年前云南大学的马加爵、复旦大学的林森浩、清华大学的刘海洋到西安音乐学院的药家鑫,大学生刑事案件频发,对生命的漠视,无疑拷问着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也一定程度反映出现阶段高校在大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方面的不足和轻忽“人文关怀”的现象。

(一)价值观多元带给大学生的困惑。中国用几十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工业道路,改革开放打开了中国飞速发展的大门,在创造“中国速度”和“中国奇迹”的同时,也看到了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进入中国带来的信念和信仰危机,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冲击着中国传统价值理念。路遇老人摔倒扶不扶?有良知的人也会犹豫再三寻找摄像头或是目击证人。突破了道德底线的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假疫苗事件,过期外卖、陈年腐料月饼、地沟油摆上了餐桌,为了利益最大化是不是可以为所欲为?梁莹、翟天临等学术不端问题频现。快节奏的生活常态使人们在忙忙碌碌中变得躁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陌生和功利化,是哪里出了问题?面对多元价值的选择,大学生群体产生了茫然与困惑,甚至对先辈们苦苦追寻的崇高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产生了怀疑。人们过于追求物质的量化,而忽视了守护内心的净土,导致“人文关怀”的缺失。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有待更新。高校生活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塑阶段,也是“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的关键时期,广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承担着指导学生从高中生活过渡到大学生活的重要责任,是大学阶段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人,学习、生活困扰的解惑人,甚至是选择人生道路的导师。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的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存在重知识传授,而轻忽人文关怀的现象。

1.“重知识传授”的教育模式使情感教育一直隐藏在其他教育之后,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只会培养出高智商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缺少思想碰撞和重视单向知识灌输的课堂,以及强制性的价值认同,只会使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假、大、空”的内容居多,缺乏趣味性和功用性,过于宣传性和理想化,造成了学生对上不上、听不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都无所谓的现象,甚至产生了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长此已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将陷入更大的困境。

2.存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部分教学案例和内容更新速度缓慢,和时下的社会热点衔接不紧密的现象。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应以敏锐的社会视角关注社会事件,解说社会现象,培养学生的辨别是非、对错、区直的能力,理性平和和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使学生有能力全面认识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从而培养向上奋进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政治观和法治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应加强“人文关怀”,弘扬“人文精神”,是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增强课程实效性、感染力和影响力的必然选择。

3.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面临的问题则更具有挑战性。面对个性张扬的“90后”、“00后”和生源复杂的班级,加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并非每天都能接触所带班级的学生,造成了二者之间的距离感和一定程度的陌生感。很多教师面对学生屡教不改的迟到、早退、旷课,上课讲话、低头玩手机和看视频等违纪行为,越来越不愿意管理,只求课堂讲授顺利进行,不发生教学事故就好。另外,还有很多观念守旧的教师习惯了“课堂大家长”的角色,“主宰”课堂教育的一切,对叛逆的学生严格管理,严惩违规违纪行为,这就造成与学生渐行渐远,关系日趋紧张。这些教学理念都不利于“人文关怀”的实现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有效进行。

(三)教学模式有待改进。虽然现在大多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会运用到多媒体等现代化技术辅助教学,一定程度提升了授课内容的生动性和直观性,但也仅仅止步于展示PPT课件、图片和视频,并没有改变以说教为主、枯燥单调的价值灌输,因而无法引起学生广泛的情感共鸣。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真正将媒体技术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有机结合的教师并不多,并且只有少量的教师能够运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在课下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和思想的沟通。这些都影响着“人文关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中的实现。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人文关怀”的实现路径

实现“人文关怀”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教学中扎根扎实,应落脚到教师自身的改变以及深挖教学内容、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等方面,从而实现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水平和更新教育教学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青年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课堂表现力和活跃课堂气氛的能力较强,但理论功底稍逊于前辈,应该专注提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做到将枯燥复杂的理论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让自己的课堂做到既有“理论深度”,又有“人文温度”。而学术性的“老教师”具有较为深厚的知识背景,应避免照本宣科和“说教式”的教学模式,及时更新教育教学观念,将理论知识与社会热点紧密结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甄别是非对错,和谐交际交往、尊重他人、关爱生命,突出其教化功能。并将交叉学科的教学内容引入课堂,如社会伦理学、历史、文学、外交、心理学等知识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增添趣味性和知识性,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成为堂堂有“温度的课”和“有意思的课”。另外,思想政治课教师还应该以身作则,锤炼自己高尚的人格魅力,树立崇高的理想信念,为人师表,才能从言行上感染学生,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观的表率作用。

(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入“人文关怀”精神。“人文关怀”以“人的需求和自由、全面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培养健全的、完善的人格,升华人性的高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兼具政治性、社会性和人文性的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抢占学生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融入“人文关怀”和课程性质本身具有一致性,就是在全程育人的教学过程中“晓之以理”和“动之以情”,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和课堂的主体地位,并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的转变。

1.教学内容要植入“人文关怀”的精神。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曾指出,只有注入人的真实感情,才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比如教授理想信念章节时,教师可以在问卷调查后总结出学生目前的个人理想,引出“只有社会理想,才能提供给我们长久的奋斗方向和动力”,利用黄大年、钟扬、塞罕坝三代人半个多世纪的坚守等反映时代特征的鲜活事例,在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的基础上,阐述“正是因为崇高的社会理想,才能让很多人放弃了小我的幸福,不怕付出、默默奉献,甚至牺牲,才有了我们今天的千万家的幸福,才使中国成为了如今的模样”。在教授爱国精神章节时,可以引入可歌可泣的历史故事,升华课程内容和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如死鹰岭冰雕连战士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狼牙山五壮士的殊死反抗,乌斯浑河畔八女坚定的革命信仰,到2019年三月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森林火灾中牺牲的三十名消防官兵的事迹,让学生坚信,爱国故事写满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使学生自觉将激发出的爱国之情与爱国之行结合起来,投入到新时代最大的实践中,那就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注入青春活力,实现自己的出彩人生。

2.要尊重大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地位,了解大学生内心真实的需求,指导他们亟待解决的困惑。由于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景、家庭环境和社会实践的程度不同,不同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人格、学习能力和接受程度、兴趣爱好等,面对差异性的教学对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师应避免“一刀切”式的教学模式,在因材施教的基础上做到“以文育人”和“以文化人”。在课堂实践中创造类似真实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在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认可他们的个性和选择,让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有所感、学有所获。

3.教学模式要实现创新性转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由于本身的课程性质,设置了一定学时的实践课,动手能力较强的高职院校学生对此表现出了更大的兴趣和比较高的参与度,教师可以利用这种便利,引导学生将课堂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践行到实际生活中,将平面的课本知识转化为立体的生活践履,从而达到学生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关怀人文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价值与教学改革探索
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思考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岭南文化在“思想道德修养”课中的应用
人文社科
加强医院政工干部道德修养的思考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