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

2019-03-19吴晓杰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年19期
关键词:价值观互联网时代

□吴晓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书育人工作中的基础,对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及“三观”的正确导向意义重大。面对信息快速流动的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迎来了创新突破点,同时信息化下大学生面临更加复杂的文化环境,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探索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策略具有现实意义。

一、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发展契机

(一)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平台。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出现新的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平台的创新层面,互联网背景下,网络技术丰富了大学生的教育资源、拓宽了学习的基地。第一,网络时代的信息规模化、知识资源的共享化为高校师生双方提供更加丰富而全面的教学资源,教师对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资源的获得途径不再单一化,学生可以自主从互联网中汲取富有正能量的信息资源,实现道德修养的自我提升;第二,互联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习开拓了一个科技化的平台,区别于传统的教育模式,如果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结合以构建互联网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教学平台,可以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在网络平台上,打破传统教育模式的固定化限制,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加普遍化和多变化。互联网时代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平台,使资源的获得和教学模式突破了时空的樊笼,更加具有灵活性。

(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表现形式的多样化。随着互联网时代而衍生的是高速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和新媒体软件,这些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的媒介。传统教育模式下过度依赖课本和教师,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的自觉性,大多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持敷衍态度。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可以利用第三方软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取各种软件加以辅助,教学内容的展示方面可以采取音视频等更加形象的方式,使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更加科技化和现代化,使整个课堂更加生动和有趣。

(三)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教育的氛围。互联网时代下的在校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接收者以“90后”、“00后”为主,受到时代元素的影响,新生一代的大学生群体个性极强,有着自己对待事物的观点和思想,自我表达欲望十分强烈。在高校之前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下,他们大多不愿意将自己陷入被动化的灌输式教育氛围,这些年轻群体更加渴望去表达观点,展示个性。互联网时代使新生一代的渴望成为现实,通过网络平台构建相对开放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转变了师生主体原有的地位,学生可以实现与其他学生及教师的交流,在开放的氛围下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自我表达欲望满足的基础上倾听到更多的声音,实现价值观的自我完善,一定程度上释放了学生的压力,对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

二、“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境

(一)复杂的互联网信息给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互联网时代最显著的特征是信息数量的规模化、信息传播的快速化及信息资源的共享化。互联网发展给高校师生在知识性教学资源的获得方面带来了便捷,但现在互联网是科技化、机械化产品,并不具备人类所拥有的主观识别功能,面对庞杂的信息,不能对负能量的文化进行筛除,加上互联网信息来源范围的全球化,许多不良信息无障碍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大学生在利用互联网的过程中,很大可能接触到不良信息,比如西方一些音乐中包含吸毒、酗酒等负能量的娱乐文化,如果大学生盲目跟风沉溺于这些信息,会导致大学生思想走向错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产生误导。复杂的互联网信息资源下,一些不良文化及资源可能会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受到不小的阻碍。

(二)互联网下的新生教育冲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互联网的发展依托于发达的信息网络技术,这些便捷的网络技术下滋生了新型的教育形式,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冲击。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大量新生的技术软件应运而生,为一些开展创新性教育的主体提供了平台和技术支持,多样化的市场教育越发普遍。在网络平台上,大量的在线教学课程资源越发普遍,获得成本低,教学方式也具有不可替代的创新性,学习时间和地点的安排上相对较为自由,相较于传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而言有着明显的优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一,方法守旧,成本相对较高,基于此,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呈现逐步弱化的趋势,给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较大的冲击。

(三)受教育者主流价值观培养受到阻碍。互联网时代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对学生的教育不再限于机械化的课堂模式,复杂的互联网环境影响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影响。第一,随着国际形势的越发严峻,一些西方国家试图利用互联网来输送意识形态,使我国的意识形态受到冲击,主流价值观难以形成,大学生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主体,受到这些意识形态的不当干扰,容易丧失政治信仰和对本国意识形态的认可,容易与我国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加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第二,大学生处于走入社会的前置阶段,尚未形成较为成熟的价值观和个人修养,面对网络中的各种信息,辨别能力有待加强,再加上一些媒体为赚取关注量而隐藏真相,使得大学生在自我辨别不足的情形下随波逐流,大学生作为有思想、有表达的新一代年轻人,新生的网络事物对其有着天然诱惑力,各种不良意识形态渗透的可能性加大。

(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不完善。实践中,各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大多仍采取之前的教学方式,教学理念仍未加以改进,忽视了互联网发展为高校教育体系变革带来的优势条件。第一,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上具有盲目性,未对社交软件及网络中的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容易对学生产生相反的误导作用,高校在网络教育平台的构建中忽视了学校发展特点及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不具有针对性。第二,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落后,主要体现在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投入、重视程度及教育方式的创新不足层面。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路径

(一)高校应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面对互联网背景下复杂的信息资源,高校如何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引导大学生的信息自我辨别是关键所在。针对这一问题,高校可以通过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在网站上传播正能量的信息资源供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价值观,使学生掌握不良信息资源辨别的方法。第一,高校应打造属于自己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导向的价值观,使积极的网络文化占领中心位置;第二,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可以借助新媒体和校园文化的结合,让大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实现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第三,高校可以借助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种宣传,举办有利于学生思想水平提升的宣讲活动,引导学生形成正向化的价值观。

(二)政府应当加强网络监管,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肃清障碍。为了避免大学生在互联网时代遭受不良信息和文化的侵蚀,良好的网络环境是保障,政府作为法律及政策的执行者,实现互联网环境的净化义不容辞。第一,网络监管相关法律的完善是前提。要想实现对网络的肃清,必须以国家法律为基础和前提,以法律规定的强制性惩罚措施为警示,才能达到有效的网络监管效果。第二,可以建立网络信息筛选系统,借助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帮助过滤一些不良信息,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保障。

(三)加大主流价值观的宣传,避免意识形态输入。面对他国对我国以互联网形势输出的意识形态,高校必须予以重视。来自外界的意识形态加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高校必须加以重视,做出应对以防患于未然。具体来讲,加大对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熏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深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对我国意识形态的理解。此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可以从增强学生抵抗能力的方向入手,帮助学生提高对不良意识形态的抵抗力,通过分析他国意识形态输入对我国造成的不良影响来提醒学生提高警戒,自觉作出抵制。

(四)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教学体系。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创新,必须将互联网发展优势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为创新方向。第一,高校应当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进程中应当加大教学资源投入,助推高校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创新,应对网络市场教育给传统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冲击。第二,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理应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价机制,为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学方案的完善提供根据。第三,根据互联网时代和高校发展特点,结合学生思想政治水平,充分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迎合学生主体的需求,提高大学生接收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自愿性和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共同构建完善的网络教学体系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提升。

综上,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互联网发展迅速的时代更应当受到社会的关注,面对复杂的互联网环境,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很多挑战,实现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必须依靠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和学生五方主体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价值观互联网时代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e时代
e时代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e时代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