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石斛正本清源之霍山石斛

2019-03-19顺庆生徐一新魏刚黄嘉惠

广东药科大学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金钗霍山六安

顺庆生,徐一新,魏刚,黄嘉惠

(1.上海健康医学院,上海 201318; 2.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石斛一名始载于《神农本草经》[1](公元前4~公元3世纪),迄今有2 300多年以上的应用历史,据马继兴《神农本草经辑注》记载:“石斛,味甘、平。主伤中、除痹、下气,补五脏虚劳羸瘦,强阴,久服厚肠胃,轻身延年。一名林兰。”[2]。据以上记载,《神农本草经》仅对石斛的性味、功能与主治范围等作了一定的描述,而对石斛的形态、特征,特别是产地未加阐述。因此,无法考证所述为何种植物。公元1578年,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今蜀人栽之,呼为金钗花”、“开红花”、“短而中实”、“以蜀中者为佳”[3]。后人依据这段描述定学名为石斛(DendrobiumnobileLindl.),药材名称之为金钗石斛。但《本草纲目》所记载的味甘、平,这又与现今所用的石斛又不一致,现今验证石斛(D.nobile)味苦、性寒。所以,《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石斛性味、功能主治与霍山石斛一致,嗣后的历代本草所记载“出六安”的石斛应是霍山石斛,从而弥补了《神农本草经》的记述缺失。

1 历史所记载“出六安”的石斛为霍山石斛

2 000年前,西汉《范子计然》记载:“石斛出六安”[4];到东汉(公元25~220年)至魏晋,约400年跨度的《名医别录》记载:“石斛生六安山谷、水傍石上”[5]。 据历史地理考证,六安属我国中原地区,地靠大别山区,处于石斛自然界分布的北部边缘。“石斛出六安”,经实地考察证实安徽大别山区存在3种石斛,除霍山石斛外尚有铁皮石斛、细茎石斛。从南北朝的《名医别录》有载,经过历史长河的应用,直至公元1765年,在清代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6]中将霍山石斛记载地更为全面,也是石斛在所有本草中记载最为详尽的一次。

赵学敏所著《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霍石斛,出江南霍山,形较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毬(球)者,彼土人以代茶茗,云极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气力。或取熬膏饷客,初未有行之者,近年江南北盛行之,有不给,市贾率以风兰根伪充,但风兰根形直不缩,色青暗,嚼之不黏齿,味微辛。霍石斛嚼之微有浆,黏齿,味甘,微咸,形缩为真”。赵学敏又引用年希尧《集经验方》曰:“长生丹用甜石斛,即霍石斛也”。范瑶初云:“霍山属六安州,其地所产石斛名米心石斛,以其形如累米,多节,类竹鞭,干之成团,他产者不能米心,多不成团也”。赵学敏又在书中引用其弟赵学楷《百草镜》语曰:“石斛近时有一种形短只寸许,细如灯芯,色青黄,咀之味微甘,有滑涎,系出六安及颍州府霍山县,是名霍山石斛,最佳……”。赵学敏又引陈廷庆云:“本草多言石斛甘淡入脾,咸平入胃,今市中金钗及诸斛苦而不甘,性亦寒,且形不似金钗,当以霍斛为真金钗斛。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功同参芪。定惊疗风,能镇涎痰,解暑,甘芳降气”。由此可见,在250年前已经将石斛(D.nobile)和霍山石斛在形态、性味、功效加以区分。

1.1 《本草纲目拾遗》霍山石斛的记述分析

《本草纲目拾遗》霍山石斛的记述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有明确的产地:如“霍石斛出江南霍山……”、“系出六安及颍州府霍山县……”,按清代前期,安徽长江以北有庐州府(今合肥)、凤阳府(今凤阳)等六府,颍州府(今阜阳)是其中一府,下有六安州及霍山县,该种石斛因出霍山,因而被命名为霍山石斛,以示与其他地区所产石斛有别。

(2)有对植物形态及药材性状等较明确的记载:“形短只寸许,细如灯芯,色青黄,咀之味甘,嚼之有浆,黏齿”,又记载“其地所产石斛名米心石斛,以形如累米,多节,类竹鞭……”,以上是对这种特别矮小的石斛的植物形态,特别是幼茎刚出生时的特征描述,而“形较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毬(球)者……”的这段记述,则是对霍山石斛药材的性状叙述。

(3)有对霍山石斛产品加工及应用情况的明确记载:如有“彼土人以代茶茗”的“形曲不直”的自然干燥产品,“有成毬(球)者”的人工卷曲加工产品;而后者即为现代枫斗的前身;有“取熬膏以饷客”的煎剂或膏滋剂形式,这与现代传统中药制剂的膏滋剂无别。

(4)有对霍山石斛伪品及如何鉴别伪品的记载:霍山石斛因分布范围狭窄,资源有限,不仅在现代,即使在当时也因“南北盛行之”而难以觅求,因而“有不给”便出现了伪品,伪品是称作“风兰”的一种植物,以其“形直不缩”、“嚼之不黏齿”,与霍山石斛的“有浆”、“黏齿”明显不同。

(5)有对霍山石斛明确的功效作用记载:“有解暑醒脾、止渴利水、益人气力……”等功用,且“南北盛行之”,说明当时应用广泛,这也是霍山石斛流传至今、兴盛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6)有对霍山石斛与金钗石斛(D.nobile)的两者比较,金钗石斛味苦、性寒,而霍山石斛味甘、微咸。同时认为霍山石斛功效同人参和黄芪。说明霍山石斛为石斛中的上品。

1.2 对霍山石斛学名的争议

霍山石斛一名由来已久,在20世纪30年代有两本颇有影响的出版物,一是陈存仁《中国药学大辞典》(1935年)[7],其配套的《中国药物标本图影》中标示了霍山石斛药材图[8];另一本是日本木村康一等[9]所著的《中药石斛的生药学研究》(1937年),两者均提及霍山石斛,但木村氏在他的记载中将细霍斗A(霍山石斛的药材)订名为DendrobiumwangiiC.L.Tso,此学名经修订为D.hercoglossumRohb.f,即重唇石斛。建国后,首先提到霍山石斛学名的胡天放[10]在“霍山石斛由野生变为栽培的经验介绍”(1958年)一文中采用的学名为D.monileKranenzl.c,此为细茎石斛的异名;沙文兰等[11]在“中药石斛鉴定研究”(1980年)一文中又将霍山石斛订名为D.tosaeseMakino.(即黄石斛)。

1.3 霍山石斛学名的确定

由于历史的原因,霍山石斛几乎被采挖灭绝,因此沉寂多年,它的学名也众说纷纭;直到 1984年,由唐振缁、程式君[12]两人将霍山石斛订名为DendrobiumhuoshanenseC.Z.Tang et S.J.Cheng,并正式发表;2003年,包雪声等[13]出版了《中华仙草之最——霍山石斛》一书,以一些史料记录,对与此相关的石斛之间的历史关系作了评价;2015年,魏刚等[14]应霍山县有关部门委托重新编撰出版了《中华仙草——霍山石斛》,以更详尽的考证及大量史料论证了霍山石斛的珍稀与道地,并综合本草与方志等历史文献首次提出了霍山石斛在历史上曾出现了4次大的缺失期,同时对霍山石斛作了解剖学研究,是对霍山石斛研究最详尽的一本专著,从此引起了石斛业界的普遍关注。

2 枫斗起源霍山石斛

枫斗是我国名贵中药和传统的保健品,枫斗的记载虽然只有近250年的历史,但是它的历史价值在中药界值得传颂和记忆。这就是赵学敏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的“霍石斛,出江南霍山,形较钗斛细小,色黄,而形曲不直,有成毬(球)者。”这“成毬者”就是现今的枫斗。霍山石斛植株矮小,茎肉质粗壮,质地柔软又富含膏滋(主要成分为多糖);又因新鲜石斛不易长期保存,因此经过多道工序加工干燥而成螺旋状或弹簧状,俗称“龙头凤尾”。霍山石斛枫斗一个典型的特点是“头大尾小”,即“龙头”稍大,“凤尾”较小,而用其他石斛,如细茎石斛仿制的枫斗则“头、尾”匀称,真伪易辨。

2016年,顺庆生等在《中华枫斗》专著中收集了约50种各类枫斗,阐述了枫斗起源于霍山石斛的历史,该专著基本上囊括了全国枫斗品种,包含了铁皮斗、霍斗及其混淆品和伪品,同时介绍了各种枫斗的原植物以及枫斗的加工制作,是一本详尽的枫斗大全[15]3-4。历代以来,霍山石斛几被采摘殆尽,因此药农寻找同类的石斛来加工枫斗,首选的是与霍山石斛接近的肉质丰富的铁皮石斛,因此湮没了霍山石斛和霍斗的存在。从南北朝一直到宋朝,因大量使用,铁皮石斛也渐稀少,或另采“同类”的铜皮、黄草加工成了枫斗的代用品,所以形成今日之各类枫斗如铁皮斗、铜皮斗、水草斗、刚节斗等不一而足[15]3-4。但是霍山石斛、霍斗早已深入人心,商品早已出口海内外,驰名中外,所以虽然各类枫斗也远销海外,但也都是以霍斗、金霍斗、霍斛、霍山石斛之名统称。也说明霍山石斛这个特有种,是霍山的道地药材,所以才能风靡海内外、长盛不衰。

3 霍斗与茶文化

“霍石斛出江南,有成毬者,彼土人以代茶茗”,这里“代茶茗”所指的“成毬者”即是炒制加工品;所指“茶茗”就是饮茶,这与我国茶文化一脉相承。我国是茶树原产地,也是最早发现与利用茶的国家,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时代就用茶解毒。周武王伐纣时,茶叶已作为贡品,西汉时茶叶已成商品,南北朝佛教盛行,山中寺庙林立,南方寺庙大都种茶,到唐朝饮茶之风盛行,经宋、明、清沿袭至今,茶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符号,也影响了全世界。

顺庆生等在《中华枫斗》专著中经大量考证,首次提出枫斗的起源与我国茶文化密切相关,明代以前石斛炮制多采用“蒸制法”,明代后期制茶工艺“炒青法”日渐成熟、普及,这为枫斗加工奠定了炒制工艺的历史大背景[15]97-100。明代炒青法所制的散茶都是绿茶,当时有许多著名的绿茶,据明人屠隆《考槃余事》载,“虎丘茶”、“天池茶”、“阳羡茶”、“六安茶”、“龙井茶”、“天目茶”为六大茗品。这六大茗品多为江浙以及六安所产,又恰与石斛的传统道地产区相吻合,让人不得不遐想以下的情景:在明后期或清初期,或在六安(霍山)、或在江浙产茶山区(同时又分布有野生石斛),掌握了炒制技术的某个茶农(或药农),尝试将鲜石斛也用炒制法加工成最早的枫斗雏形,用于代茶饮,其香优雅,经久耐泡,于是世间便多了一道茗茶,中药便多了一种养生佳品。

4 现代研究进展

由于霍山石斛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当地历届政府高度重视保护和开发,霍山石斛产业历经野生改家种保种、种子组培技术突破、产业化发展3个历史阶段。目前,霍山县内霍山石斛种植面积超过400 hm2,从事种苗组培、种植、加工及销售的企业达200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及种植农户近300户,总产值超过15亿元[16]。可见产业规模日趋扩大,已基本能满足霍山石斛临床用药的需求。

质量基础研究方面,2014年12月,魏刚等[17]建立了霍山石斛HPLC特征图谱分析方法,初步拟定黄酮类成分指标群,为霍山石斛的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依据,能有效区分霍山石斛与铜皮(细茎石斛)。2016年,同一课题组Wu Chengfeng(吴成凤)等[18]进一步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对霍山石斛进行特征性指纹图谱研究,分析显示有9个特征峰,其中8个特征峰可以确认为夏佛塔苷、异夏佛塔苷、柚皮苷、芹菜素-6,8-二-C-β-D-葡萄糖苷、芹菜素-6-C-β-D-木糖苷-8-c-β-D-葡萄糖苷、芹菜素-6,8-二-C-α-L-阿拉伯糖苷、牡荆素-2″-O-鼠李糖苷、芹菜素-6-C-α-L-阿拉伯糖苷-8-C-β-D-木糖苷,为霍山石斛黄酮类特征组分的研究奠定基础。2018年,同一课题组王雅文等[19]对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中的甘露糖、葡萄糖及柚皮素进行了含量比较的研究,研究表明甘露糖、葡萄糖含量测定可应用于霍山石斛的定量质控指标;但依据两种石斛的总多糖含量、水解后的单糖含量以及柚皮素含量,无法区分铁皮石斛与霍山石斛,需结合其他专属性方法方能对两种石斛进行区别。课题组已同时开展了霍山石斛的TLC鉴定研究,并初步得到有效区分霍山石斛、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等的鉴别方法。

此外,罗宇琴等[20]通过比对石斛药材ITS及trnL-trnF序列,设计引物,建立同时鉴别霍山石斛、铁皮石斛及齿瓣石斛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法,能特异性鉴别霍山石斛、铁皮石斛及齿瓣石斛。钱雪明[21]对霍山石斛进行食用安全性评价及其多糖生化特性研究,研究表明霍山石斛茎无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无遗传毒性和致畸作用,且其有机氯农药残留量、重金属含量和微生物指标等外源性毒素均符合国家相关标准,霍山石斛茎在试验剂量范围内不具有毒性,食用安全;其多糖主要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

5 讨论

《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石斛内容,一直被奉为经典,但经过深入考证与实地考察,《本经》中记载的石斛其性味甘、平。而现在学名石斛所指的是石斛(D.nobile),其味苦、性寒,这与历代本草记载不太一致,所以有必要区分核实。但是《中国药典》一部从1977年至2000年共5版[22-26],从2005年至2015年共3版[27-29],将铁皮石斛、金钗石斛、流苏石斛、鼓槌石斛的功效收载完全一致,也与历史应用及临床实践有出入;尤其石斛(D.nobile)含大量生物碱,一致公认味苦、性寒,功偏清热;250年前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就指出“今市中金钗及诸斛苦而不甘、性寒,其形不似金钗,当以霍斛为真金钗……”,同时又记载“清胃除虚热,生津已劳损,以之代茶,开胃健脾,功同参芪”,这些描述弥补了《本经》的记述缺失。笔者等长期关注这一现象,认为不同石斛的功效很有必要在考证的基础上予以规范、完善。

《中国药典》是国家重要的法典,数十年虽历经修订,但根本的原则性问题应引起重视。例如2010年版《中国药典》将鼓槌石斛列入石斛条目中,笔者等经多年的调研,认为其缺乏药用的历史记载,也甚少作为中药材和饮片在临床应用。所以笔者认为《中国药典》中石斛条目除应认真研究其性味不同外,建议石斛(D.nobile)应单列,霍山石斛、铁皮石斛作为历史上石斛药材应用的主流品种与优质枫斗而另行分清。尤其建议在霍山石斛人工栽培规模扩大、质量标准研究完善的基础上,尽早纳入《中国药典》。至于鼓槌石斛是否另立条目需加强研究。长期以来,石斛条目项下均加注“同属植物近似种”,而我国兰科石斛属植物超过70多种,哪些近似种能用,哪些不能用,应进一步拟清,不应无限扩大石斛的应用品种。对霍山石斛正本清源的另一个意义,在于《本草纲目拾遗》中“成毬者”就是我国著名中药枫斗的前身,也就是枫斗起源于霍山石斛,现今风靡海内外,包括现市售各类枫斗(不同的石斛加工品)均以霍斗、霍斛、霍山石斛之名伪充。这说明霍山石斛已深入人心,因而能长盛不衰。但是目前市场上的枫斗品种繁多而混乱,应引起国家药典委员会的重视和关注。总之,《中国药典》对石斛类药材已逐渐走上规范化道路,希望进一步提高完善。同时枫斗的起源又与我国的茶文化密切有关,这又是一个值得探索的课题。

猜你喜欢

金钗霍山六安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柱前衍生化HPLC同时测定霍山石斛中13种游离氨基酸含量
霍山石斛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及活性菌株的鉴定
霍山石斛Stagonosporopsis oculihominis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分离鉴定
金钗石斛化学成分的研究
金钗石斛中生物碱与多糖含量的测定
金钗石斛多糖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六安茶香也袭人
怎样是一株好霍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