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蚕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19-03-19冯凌鹏

甘肃畜牧兽医 2019年6期
关键词:蚕沙蚕室蚕农

冯凌鹏

(成县蚕桑技术推广中心,甘肃 成县 742500)

桑蚕的血液型脓病是病毒病的一种,又称体腔型脓病,在养蚕过程中较常发生,属于急性传染病,危害大,多见于3龄后,尤其在5龄中后期到熟蚕期前后发生,给蚕农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直接影响饲养的数量和积极性。

1 发病原因

1.1 病原大量存在

桑园害虫中很多都患有病毒病,病害虫尸体、排出的粪便,污染桑叶都能使蚕发病。桑园中的野蚕、桑蟥等昆虫的病毒病常通过桑叶等渠道与桑蚕互相感染而发病。桑园病虫害不但影响桑叶的产量和质量,而且会造成多种蚕病的发生。

1.2 消毒不够彻底、全面

如果消毒不彻底不全面,蚕室、蚕具以及周围环境中,就会留有病原的存在,再加上蚕具的重复使用,就会使病毒数量不断增加,毒力增强,蚕感染病毒的机会增大,以致血液型脓病的发生。

1.3 饲养管理不科学

一是蚕儿未及时扩座、匀座,蚕头过密,相互抓伤,增加创伤传染机会。二是眠期处理不当,未严格进行提青分批,不及时挑捡病蚕,淘汰弱小蚕、迟眠蚕,造成大量蚕重复感染。三是操作不规范,导致蚕儿皮肤受伤,病毒经伤口进入体腔引发血液型脓病。四是蚕农饲养过程中,对蚕沙处理不当,造成感染。五是桑叶未进行叶面消毒,直接饲喂,特别是夏秋蚕,食下传染发病的几率和风险会增大。六是在饲育中长时间受高温干燥、高温闷热等不良条件的影响,会诱发引起发病。

2 血液型脓病的病症识别

生产中,由于发病龄期不同,表现出的症状各不相同。

2.1 不眠蚕

发生在各龄的催眠期。病蚕皮肤发亮,迟迟不能入眠。随病势加重,急躁爬行,流出乳白色浓汁,死后尸体灰黑而腐烂。

2.2 高节蚕

在四至五龄盛时期发生较多。病蚕各环节肿胀,乳白色明显如竹节状,又叫竹节蚕,急躁爬行于边角,流脓而死。

2.3 脓蚕

上蔟前发生较多。病蚕环节中央拱起,像算盘珠,身体异常膨大,体壁紧张发亮,死后尸体发黑皮破流脓。

3 综合防治措施

3.1 加强蚕农专业技术培训,提高饲养水平

血液型脓病的发生,既有蚕农思想上不够重视,同时也有防病技术措施不到位等原因。因此,县乡蚕桑技术人员要定期到饲养村进行技术讲座,加强蚕前、蚕中、蚕后的技术培训和技术辅导,提高蚕农养蚕技术和防病水平[1]。

3.2 狠抓桑园管理,提高叶质

在桑园管理上,蚕农要杜绝“重蚕轻桑”的思想,要抓好桑园管理的每个环节,在防治病虫害上,抓住有利时机,如春伐后或夏伐后,用药剂喷雾树身和地面,杀虫效果好;晚秋蚕饲养结束,桑园自然落叶之后,结合清园,打好封园药杀虫非常重要;冬季结合冬耕,可杀死一些地下害虫及虫卵。

3.3 全面彻底消毒,扑灭传染源

严格进行消毒,是预防血液型脓病发生和蔓延的主要技术措施。要把消毒工作贯穿于养蚕生产的全过程,做到全面、彻底、干净地扑灭一切病原。在生产中,蚕农要高度重视消毒工作。消毒的每一步、每一个细节要按要求科学进行。药剂浓度要准确,用药量要足,喷药要均匀,喷药后保湿半小时以上,气体消毒要密闭门窗,防止漏气[2]。同时,建立健全卫生防病制度,严格执行,不打折扣。

3.4 做好小蚕集中共育

小蚕集中共育是预防血液型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选用业务精、素质好、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小蚕集中共育,可确保发放给蚕农优质健康、生长发育强健的三龄蚕,为蚕农饲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3.5 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饲养环境

一是及时匀座、扩座,特别是夏秋蚕饲养中,要超前扩座,蚕头稀放,良桑饱食。二是加强眠期处理,严格提青分批,防止大小蚕混育传染。及早淘汰弱小蚕,发现个别病蚕,立即用蚕筷拣出投入石灰缸内,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座消毒。特别注意的是对四龄眠中提出的迟眠蚕另行饲养或淘汰掉,以防发病传染。三是饲养操作中一定要细心,防止蚕体创伤,以免造成创伤传染。四是叶面消毒不可忽视,尤其是夏秋蚕饲养,桑叶受污染程度大,因此,桑叶叶面消毒不能少。消毒液用含有效氯0.3%的漂白粉液或2%的新鲜石灰水浸渍桑叶,5~10 min后即可取出,晾干后喂蚕[3]。五是科学处理蚕沙,保护好养蚕的大环境。在生产中,坚决杜绝蚕农随意在蚕室周围堆积蚕沙的错误做法,将蚕沙远离蚕室。六是大蚕期加强通风换气,防止长时间高温闷热的不良环境,诱发血液型脓病的发生。大蚕靠风,要防止闷热现象的发生。一般采用排气扇,开对流窗,加强通风换气,夏秋季户外搭遮阳网,地面撒石灰,蚕座上撒干燥材料等措施来防止闷热现象的发生。七是科学给桑,做到大蚕期充分饱食,强健体质,提高抗病力。特别是夏秋蚕饲养,气温高,蚕座上的桑叶容易发蔫,不新鲜,蚕易发生饥饿现象,要适当增加给桑量和次数。一般早、晚多喂,中午少喂,喂时巧添水,即可降低蚕室温度,又能补充桑叶水分的不足,提高大蚕食下率,使大蚕充分饱食,体质强健,增强抗病能力。

3.6 添食药物预防

蚕桑生产中,添食克毒灵、脓菌清、大青叶合剂等蚕药,能够有效防治血液型脓病。可在四龄盛食期添食1~2次,在五龄第3 d后添食2~3次,以预防为主。如发现病蚕,应加大药量连续添食,直到未见病蚕为止。

猜你喜欢

蚕沙蚕室蚕农
秋蚕饲养前消毒防病技术
沼气养蚕的技术
蚕沙真好吃
躲雨
蚕沙处理资源利用分析
蚕沙的妙用
农村养蚕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始兴首批春茧鸣锣开收
蚕农侯大国诗作(一)
又叫“下蚕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