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股沟斜疝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的有效性评定

2019-03-18唐彦陈远军刘天寿

健康大视野 2019年4期
关键词:腹腔镜

唐彦 陈远军 刘天寿

【摘要】目的:探讨腹股沟斜疝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的效果。方法:通过对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3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手术治疗,实验组患者应用腹膜外腹腔镜斜疝修补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复发率差异。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对腹股沟斜疝患者应用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能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出血量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腹股斜沟疝;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4-222-01

腹股沟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疝囊从腹壁下动脉外侧的内环突出,斜行经过腹股沟管,再穿出皮下环,可进入阴囊。发病原因为先天的腹膜鞘状突未闭或先天性缺损,和后天的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发育不全或薄弱所致。外科手术为临床治疗腹股沟斜疝的重要方式,选择何种手术方式为临床关注的重点,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发展,近年来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逐步得到广泛应用[2]。本文通过对我院收治的3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分组,讨论治疗方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院收治32例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实验组均为男性患者16例,年龄26岁至75岁,平均年龄为(57.09±4.59)岁,单侧患者14例,双侧患者2例;对照组均为男性患者16例,年龄为29岁至76岁,平均年龄为(59.93±5.02)岁,单侧患者13例,双侧患者3例。纳入标准: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经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经临床诊断符合腹股沟斜疝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依从性差、精神系统疾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等。两组患者的上述条件均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修补术治疗,硬膜外麻醉,高位结扎疝囊,男性游离提起精索修补内环,精索后将联合肌腱分别缝合于耻骨结节、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上,放回精索,将腹外斜肌腱膜再次缝合于耻骨结节、耻骨梳韧带、腹股沟韧带上,外环容一小指尖通过止,缝合皮下皮肤。实验组给予腹膜外腹腔镜疝气修补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头低脚高体位,脐下切开1.5cm皮肤,用手指在腹直肌下方分离,进入腹膜前间隙,建立气腹,放置10mm套管,镜下穿过膜状结缔组织腹横筋膜,进入耻骨后及膀胱前间隙,显露耻骨联合和亮白的Cooper韧带,直视下在脐水平两侧腹直肌外缘各放置1个5mm套管,耻骨联合与脐连线三等分点上放置1个5mm套管,钝锐性结合继续彻底分离耻骨后及膀胱前间隙,暴露耻骨联合、耻骨结节、患侧Cooper韧带,沿着Cooper韧带向外侧分离距耻骨联合约5cm处显露闭孔动静脉,以及位于其前上的股环,在腹壁下血管与髂外血管之间找到疝囊,将输精管及睾丸血管钝性剥离,内环口疝囊游离一周后,结扎切断疝囊,远端旷置,游离疝囊近端及腹膜反折,将裁剪补片经脐孔10mm套管放入腹膜外间隙,展开铺平,内侧超过耻骨联合约1cm,外侧达髂前上棘下方,内下覆盖Cooper韧带一下1cm,切实覆盖耻骨肌孔,将补片外下角紧贴腰大肌,固定补片,拔出套管,解除腹气,缝合腹直肌前鞘及皮肤口。

1.3观察指标

手術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切口感染、血肿、尿潴留、异物感。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统计,计量资料(x±s),计数资料n(%),计数X2检验,计量资料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手术情况差异

实验组手术时间(106.92±6.79)min、术中出血量(21.79±3.51)ml、住院时间(5.39±1.35)d较对照组手术时间(83.57±7.87)min、术中出血量(45.03±4.16)ml、住院时间(9.13±2.49)d明显下降(P<0.05)。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

实验组切口感染0例、血肿1例、尿潴留1例、异物感0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6.52%)明显低于对照组切口感染1例、血肿3例、尿潴留2例、异物感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2(21.43%)(P<0.05)。

2.3两组复发率差异

实验组复发0例(2.17%)同对照组1例(15.22%)比较明显降低(P<0.05)。

3讨论

外科手术为临床治疗腹股沟斜疝的重要方法,传统手术应用高位结扎囊疝同时对腹股沟管前后壁进行修补,手术技术不断提高,但仍具有创伤大、术后恢复慢,部分后遗切口疼痛,复发率相对高等缺点。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股沟斜疝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在临床逐步得到广泛应用,该术式经脐下缘进入腹膜前间隙至下腹壁内环部,通过大网片广泛修补,不干扰腹腔,仅在腹膜前间隙完成,避免腹腔感染、粘连,易于术后恢复,不需特殊固定,安全性高、创伤小、后遗切口疼痛发生率小,复发率低等优点[5]。但本组病例平均手术时间稍长,与镜下操作熟练程度有关,只要操作技术娴熟,就可缩短手术时间。

本研究显示,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同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只要操作熟练,也可缩短手术时间,综上所述,腹股沟斜疝腹膜外腹腔镜修补术可有效治疗腹股沟疝,安全性高、疗效显著、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桐生,丁磊,赵爱民,等.腹腔镜下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与经正中线切口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比较研究[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2):118-121.

[2]刘宁,吕云福,陈一明,等.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与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双侧腹股沟疝的效果比较[J].广东医学,2016,37(9):1362-1365.

[3]麦显强,戎祯祥,熊焰,.自固定补片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中铺置方法的探讨[J].广东医学,2016,37(15):2315-2319.

[4]易石坚,涂文斌,吴杨,等.腹腔镜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联合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手术的临床分析[J].中国内镜杂志,2016,22(12):100-102.

[5]贺良,李培坤,耿小平.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间隙补片修补术与Lichtenstein

猜你喜欢

腹腔镜
致敬甘肃省腹腔镜开展30年
腹腔镜下胃楔形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30例
旋切器在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腹腔镜技术在脾切除术中的应用
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预防及处理
完全腹腔镜肝切除术中出血的控制与处理
腹腔镜在普外急腹症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关于《腹腔镜用穿刺器》行业标准的若干思考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并发症防治
521 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腹腔镜探查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