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019-03-18耿云芬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主动性独立思考培养

耿云芬

摘 要: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异常迅速,可谓日新月异。一个人在短短的学校时间里所能学到的知识是很有限的,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大量的新知识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学习。如果没有主动学习的精神,没有自我学习的本领,就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关键词:培养;主动性;独立思考

在传统的教学中,老师希望学生能接受更多的知识,便于在各类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除了按照老师的思路去学习知识外,没有自己思考的空间。新课改特别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力倡导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自主学习,目的就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此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是研究其他自然科学的工具,只有掌握好数学,才能更好地研究自然科学。但数学又很抽象,这往往使一些学生难以理解,造成部分学生厌学数学。要改变这种状况,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想方设法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形象的,让学生容易理解,消除厌学的心理。为了让学生爱学数学,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要让生活素材和生活事例作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载体,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探究的就是身边的事物,从而激发探索的兴趣。例如可以把枯燥的计算课改成家庭理财的计算、买卖物品的计算、房间面积的计算、水电费的计算等,这样学生会感到数学是很有用的,并且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之后会产生成就感,这样会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自发地学习数学,研究数学。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应指导他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让学生感觉到原来数学就这么简单,让学生保持学习数学的兴趣。对于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形象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孩子对数学知识探究的欲望,让孩子真正地爱上数学,爱学数学,会学数学,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把动手操作的机会留给学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家认为:“智慧出于手指尖上。”在教学中,可以把知识的重难点设计成学生能探讨的操作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还能有效地促进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我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并没有直接传授给学生“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是启发学生思考:“三角形内角和与什么有关?”学生经过思考得出:“三角形内角和与三个内角的大小有关。”于是我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计算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我把思维的空间交给了学生,把动手操作的机会留给了学生。学生經过独立思考,有的学生把自己画好的三角形剪下来,并把两个角撕下来和第三个角拼在一起,结果拼成一个平角。有的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出三个角的度数,并把三个角的度数加起来,结果刚好是180°。有的学生从同一顶点出发把三个角依次描出来,结果刚好拼成一个平角。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发现:任何形状、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其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即“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通过动手操作不但可以引发学生思考,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动手操作可以很好地引发学生富有创造力的思考,不仅能使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而且激活了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

数学课堂不应是老师讲、学生听这种单一的授课式课堂,应该是师生互动,以学生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师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充分地参与探究过程,成为学习的主人,主动地探究知识。

总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自主探究、学会与同伴交流、学会创新,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钱月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愉快地自主学习[J].名师在线,2018(23).

[2]张立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8(36).

编辑 刘瑞彬

猜你喜欢

主动性独立思考培养
教育的目的是独立思考的培养
谈独立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谈独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