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纳教育下农村小学社团活动实践探究

2019-03-18张丽娟

新课程·小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实践探究农村小学社团

张丽娟

摘 要:广州市白云区良田第一小学校是一所乡镇公办小学,地处白云区边远山区,经济相对落后,交通十分不便。学校师资编制紧张、教师年龄老化严重、整体素质偏低等原因,造成艺术类课程实施水平相对低下。许多孩子呈现出艺术特长,却无法得到正确指导。而孩子在艺术课程的学习之旅,或达不到正常水平,或由于交通不便被中断学习,或学不得法。面对这些问题,我校以“社会适应、文化认同、自主吸纳、愉悦生长”为理念,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等开展红领巾小社团活动,引入教育资源,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果。基于此,对悦纳教育下农村小学社团活动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悦纳教育;农村小学;社团;活动;实践探究

一、社团活动课程的设计理念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富于娱乐性的闲暇教育不仅有益于当时的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对性情的陶冶有着长期作用。”社团活动为学生创建自在的环境,在课余的时间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生命成长的快乐,并且在社团活动中培养的艺术修养、体育精神、生活情趣等将對孩子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遵循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和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培养了学生的个性能力和创新意识。因此,社团活动对学生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生进行综合素质锻炼、知识视野拓宽、交往合作能力提升的有效渠道。

良田第一小学红领巾小社团活动以“社会适应、文化认同、自主吸纳、愉悦生长”为理念,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特长、个性等自愿报名,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广东金钟少年宫和广州七星武术馆共同参与组建,集知识学习、社会实践、资源共享、技能提升、自主发展为一体的成长共同体组织。同时,我们认为社团活动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以校为本的选修性课程,也就是说它是“学校课程”的一种,因此社团活动也可称其为“社团课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尊重并满足某一特定学生的成长需求,呵护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兴趣,构建多元化的延伸课程。本着“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宗旨,允许学生根据自身不同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确定修读课程,让学生在社团课程的滋养下,实现自我、自主吸纳、愉悦生长。

二、社团活动课程的现实样态

1.步骤清晰的社团课程创设

为了创设出既满足学生需求、又符合学校实际的社团课程,社团活动采取了分“两步走”的创设模式。

第一步是自身评估。综合考虑社团课程开展的现实条件,这便是“自身评估”需要完成的任务,评估的内容主要有:合作单位教师的能力和学校的资源。学校和合作单位沟通,确定能开展的社团课程。

第二步是学生自主报名,学生根据社团课程自主报名。悦纳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说是“社团活动”的精神内核,若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不同的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学校设定项目,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自主选择。

2.有条不紊的社团课程选择

开学前两周为“社团活动”的准备周,由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各中队辅导员通过宣传、张贴社团课程内容,学生在阅读、了解后,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同时,在家长的指导和教师的建议下,到中队辅导员处填写“社团活动报名表”。由于社团课程一般是采取小班教学模式,为了在有限的班额下,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兴趣,每个学生都可以在2天的“犹豫期”里重选社团课程。一些报名人数少,达不到开班要求的社团课程会取消,这部分学生在“犹豫期”里,可以重选课程。

3.走班式的社团课程学习

社团课程强调以兴趣驱动,只要有兴趣,无论年龄大小都可以申报,这就打破原有的班级和年龄限制,因此,社团活动主要是以“走班”形式实现。每周周四下午第二节课结束,学生都会不约而同地迅速整理好自己的课桌,然后走向别的教室,或者来到操场上,开始社团活动的学习。

4.关注过程的社团课程反馈

社团活动创设的目的是让学生发展兴趣,张扬个性,形成特长,最终掌握技能,培养学生的多元智力。因此,每个社团都有一个独立的家长微信群,每次社团活动后,管理社团的教师会将社团活动照片、小视频上传到微信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同时教师会提出一些注意事项。家长也会通过微信群,反馈学生的疑惑或练习情况,让社团课程家校沟通无障碍。

5.提供社团活动成果的展示舞台

每学期的社团活动成果展示都是学生大展身手的时候。学生购置服饰道具,装扮妆容,在学校大厅展板陈列展示自己最满意的作品,邀请父母一同出席成果展示会。社团活动成果展示,最好地诠释了什么叫“愉悦生长”。

三、社团活动课程的管理

社团活动是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能给学生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同时能够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文化素养,培养美术、音乐、体育等各项特长。那么如何管理社团活动呢?

1.做好社团活动开班前的准备工作

制订《社团工作手册》,每个社团班主任人手一册。工作手册里面的内容包括:社团教师职责、社团动方案、学生名册(生源情况)、上课地点、考勤登记表、活动过程图片、上课计划(教案)、社团活动总结。活动结束后的七个工作日内,将社团工作手册统一回收并上交少先队大队部,整理、留档。

这样做的好处是目的明确、要求具体、教师主动、规范管理。

2.进行简单隆重的社团开班仪式

目的是增强仪式感。通过分班,让老师和学生都能明确地知道上课地点、时间、要求等。

3.做好三方面的沟通

(1)与家长的沟通

发放《社团活动通知》让家长很清楚地知道学校在做的事情。目的是告知家长并获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

(2)与合作单位沟通

因为是合作,有效及时的沟通尤为重要。若活动有变化需及时传达到每一位参与者。同时,充分利用微信群等,进行信息传递。

(3)与本校师生的沟通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微信群、社团微信群,进行信息传遞。

4.分别对社团班主任、授课老师、学生提出要求

(1)社团班主任

做好社团活动课组织管理,如组织纪律、考勤登记、监督、安全、沟通联系等。对照《社团工作手册》收集整理资料。如收集学生作品、拍摄活动照片、记录活动过程性资料,充实工作手册,写好活动总结。

(2)社团授课教师

备好课,上好课。教师要授课的教案或计划。有计划地安排授课,安排成果展示。同时,对课程进行反思。及时与学校、家长沟通、反馈信息。

(3)学生

准时到达上课地点,认真上好每一次课。根据授课要求,购买、携带相关活动器材或用具。课后坚持练习,真正能掌握社团活动课程里的一些技能。学会统筹时间,既能把日常学习做好,又能坚持练习社团活动的“本领”。

四、社团活动课程的效果

1.社团活动让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相融合

我们永远无法忘记,社团开班仪式时,学生脸上难以掩饰的兴奋,对于这些稚嫩的孩子来说,社团活动绝不仅仅是新鲜事物,更是社团活动课程学习与个性需求的不期而遇。在社团活动过程中,学生最大的收获就是将处在萌芽状态的兴趣发展成特长。在社团活动课中,力求成为学生兴趣的点睛之笔,学生在强调多元、注重兴趣的社团活动中各取所需,学到了许多国家课程规定之外的基础内容,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一门“绝活儿”,这也使得良田一小的学子,能在一些场合展现自己的风采。同时,社团活动让学生的兴趣范围不断扩大,求知欲也获得了极大的激发。

2.社团活动让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增强

此外,由于社团活动课的实施要打破班级界限,学生的交往、合作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有所增强。社团活动关注的是学生的兴趣,每周四下午4:00-5:00,那些志同道合的同学便可以走出自己的行政班级,相聚在一起,取长补短、加深理解。《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明确将“学会共同生活”作为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但不得不承认,随着家庭组织的核心化以及独生子女数量的增多,学生的交往能力也显得愈发薄弱,再加上学生每天面对的都是行政班级中熟悉的小伙伴,与陌生人交往的能力更是极度缺乏。而社团活动的学员则具有较大的变动性,学生每个学期都要遇到许多新面孔,在与这些新朋友的沟通与合作中,学生的交往能力也获得了提升。我们发现不少原本相对内向的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社团活动”学习,都变得开朗和外向了。

3.社团活动使学生“自主吸纳、愉悦生长”

社团活动课,学生不仅找到了自己所钟爱的内容,发展并扩大了自己的兴趣,还获得了许多课堂课程无法给予的能力。社团活动使学生在快乐中有所收获,在收获中恣意成长,真正实现“自主吸纳、愉悦生长”。

4.社团活动让家长减轻了负担

部分家长希望让孩子能学一些专业的课外艺术类课程,但由于所居偏远,交通不便,想而不得,或难以坚持。学校与广东金钟少年宫和广州七星武术馆合作,开展社团活动配备专业的授课教师,家长非常放心地让孩子在学校里就能学到课外专业培训机构里的课程,减轻家长孩子求学路上的来回奔波,在同样的时间里收益更多。这正好满足了这部分家长和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弥补了学校艺术类课程的不足。

5.社团活动整合了稀缺的人力资源

学校与少年宫、武术馆合作,共同开展社团活动,解决了学校因人力问题无法开展一些专业艺术课程的问题,满足了学校发展的需求。

五、经验总结

1.准确定位——开展社团活动的理念保障

开展社团活动,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而定,社团活动是什么?其基本功能是什么?需要准确定位。

我们认为社团活动是学校为学生提供的一种以校为本的选修性课程,也是“学校课程”的一种,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第三级课程,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性课程,是在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都已落实到位的基础上进行补充的。一是缺位补充。即相对于整个课程体系内容的缺失补充,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没有的内容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开设,这是横向的补充。二是到位补充。即相对于整个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到位补充,当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两级课程的目标的达成度不够或需要适当提升时,我们可以在社团活动中去实现,这是纵向的补充。三是满足学生兴趣爱好,成长需求的补充。这是以生为本,健康成长的补充。

2.资源评估——开展社团活动的条件保障

开展社团活动的资源主要包括人、财、物及校内外的文化资源,学校如何开展社团活动必须量“资源”而行,特别是要考虑人的因素,专业指导教师的人数和水平情况,学生的兴趣爱好等,需要在开展社团活动前,对资源进行科学的评估,以此设计社团活动,这样才能有相匹配的资源条件作为保障,才可能达到相应的效果。

3.基本原则——开展社团活动的方向保障

(1)兴趣性原则。社团活动应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应与课堂教学有所区分,要让学生在兴趣中掌握知识。

(2)层次性原则。指目标要求方面,即根据年级的不同,学习阶段的不同,提出相应的目标要求。

(3)连续性原则。即是指在时间方面要不断坚持;二是指社团活动的主要内容类型要坚持承接实施。

(4)自主性原则。即指学生选择参与要自主,二是参与于过程要自主。

(5)补充性原则。即是相对于整个课程体系内容缺位补充;二是对整个课程目标达成度的到位补充。

(6)承接性原则。即紧密与现行课程及内容进行衔接和传承,将社团活动植根于整个课程体系中,获取可持续健康发展的根基。

4.实施意见——开展社团活动的策略保障

(1)制定标准。对社团课的类型,达成的目标和要求,开展实施的基本内容,成果的展示形式,考核评价方法等提出基本标准要求。

(2)纳入计划。学生社团的建设,纳入学校工作计划,保证社团活动的教师、时间、场地、设备等。社团活动纳入课程。

(3)融入整合。即与整个课程计划紧密结合,大胆拓展教材,倾力拉深课堂。

(4)引入人力资源。学校师资紧缺,专业课程引入专业对口教师进行授课。与广东金钟少年宫、广州七星武术馆,合力共同开展社团活动。

参考文献:

梁惠权.梁惠权与悦纳教育[D].北京师范大学,2016.

编辑 冯志强

猜你喜欢

实践探究农村小学社团
缤纷社团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