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Rh阴性患者紧急抢救一次性大量输注Rh阳性血1例

2019-03-18魏贯峰黄婵娟

医学信息 2019年3期

魏贯峰 黄婵娟

关键词:Rh阴性血;血液输注;抗-D抗体

中图分类号:R457.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03.066

文章编号:1006-1959(2019)03-0191-02

Rh阴性血俗称“熊猫血”,人类紅细胞血型由多达二十多种血型系统组成,Rh血型系统就是其中之一,它的重要性仅次于ABO系统,它们是与临床输血关系最为密切、最为重要的两个血型系统。Rh血型也是最为复杂的一个血性系统,当人体红细胞上存在一种D血型物质(抗原)时,则称为Rh阳性,用Rh(+)表示;当缺乏D抗原时即Rh阴性,用Rh(-)表示。大约85%白种人为Rh阳性(中国人约99.6%为Rh阳性),其余15%为Rh阴性(中国人约0.4%Rh阴性)[1]。Rh血型不合的血液输注,严重情况可以危机患者生命,在临床应用中应该加强重视。本文主要报道1例Rh阴性患者紧急输注Rh阳性血急救情况。

1 临床资料

患者,刘某,男,51岁,因车祸碾压,于2018年5月17日深夜紧急入院抢救。临床诊断骨盆骨折、腹腔大量积血、失血性休克;情况紧急未做血常规检查,通过绿色通道直接手术室抢救,通知输血科大量紧急输血,血型经核实鉴定为O型Rh阴性。输血科无相应血液库存并紧急联系襄阳市中心血站,被告知血站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和冰冻甘油解冻红细胞均无O型Rh阴性库存。为挽救患者生命启动应急机制:上报输血科领导、医务科以及分管院长,同时和临床医生沟通,采取配合性输血,建议输入O型Rh阳性。17日23:47-18日02:17术中共大量输注Rh阳性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16.5 U(2U由400 ml全血制备)、新鲜冰冻灭火血浆550 ml、普通病毒灭火血浆1600 ml、冷沉淀20 U、单采血小板2个治疗量(1个治疗量相当于机采血小板10 U),经过各种抢救治疗措施,患者生命体征各项指标趋于稳定,手术顺利完成后,患者送普外科三区ICU观察。后期陆续输注经血站紧急采集且检验合格的O型Rh阴性血。

5月18日检测RBC 2.78×1012/L、Hb 87 g/L、Hct 23.2%、PT 15.3秒、APTT 35.2秒,患者其他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但有轻微渗血,贫血貌,下午开始输注O型Rh阴性血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3.5 U,分别于5月19日、5月21日、5月25日、6月1日、6月16日输注同型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各2.0 U,7月14日检测RBC 3.78×1012/L、Hb102g/L、Hct 32.9%,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以及各项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最终于当天下午康复出院。在患者住院期间,我科对抢救时的标本和18日、21日、6月1日、6月16日每次输血标本,以及7月14日等出院时标本(约2个月)均做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结果Ⅰ、Ⅱ、Ⅲ均为阴性,说明患者未产生抗-D抗体。

2讨论

从理论上推断Rh血型系统有2对等位基因,即C与c、D与d以及E与e,控制着6中抗原;实际中与临床关系密切的是C、D、 E、c、e5种,其中D抗原最强,因此临床医学通常只检测D抗原,有则为性阳,无则为阴性[2]。人的血清中不存在抗Rh的天然抗体,只有当Rh阴性患者在接受Rh阳性血液后,才会可能通过体液免疫产生抗Rh的免疫性抗体,一般输血后2~4个月血清中抗体的水平最高。经试验证明低于0.5 ml Rh阳性血输注Rh阴性患者,体内就可能产生抗-D抗体。抗-D抗体的产生频率以及量,都与输注Rh阳性血量成正比[3]。但也有1/3的人终身不产生抗体[4]。针对我院此例患者,还需要长期跟踪回访及检测,才能确定属于哪一种。

根据我院此例紧急抢救患者的过程可知:充足的血液有多么的重要,它是生命的保障。所以,笔者认为各医院应该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预约手术必须要求临床医生至少提前1天常态化备血申请。这样才能在患者血型鉴定是Rh(D)阴性稀有血型时,与临床医生进行沟通和联系中心血站,为尽快解决血源提供充足的时间,有血源则手术如期进行,无血源则等待血源手术择期进行。反之,像此例Rh阴性患者紧急抢救需要大量输注的特殊情况下,而输血科和中心血站均无同型 Rh阴性血源的,笔者认为应遵循:抢救生命为首要原则,做好与临床沟通,同时咨询患者的有无输血既往史、输血不良反应史、女性患者妊娠史等。并告知后期可能产生抗-D抗体的风险,特别是未婚女性或准备再次妊娠的女性患者,更应该告知在以后的妊娠时应该注意预防的母婴血型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等情况;依据卫医发[2000]184号文《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第十条规定“对于Rh阴性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第十五条“急诊抢救患者紧急输血时Rh(D)可以除外”,以及《医疗机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修订稿)》第二十七条规定“对于Rh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需要常规输血治疗时,经治医师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5]。仅在危机患者生命或紧急危重抢救用血时,经治医师可申请启动配合型输血管理程序和第三十六条规定“同型配合性输注和非同型配合性输注程序符合的技术原则”等,启动应急措施预案,采取配合性输血,一次性大量输注同型Rh阳性血,而不是盲目等待Rh阴性血源、畏首畏尾的贻误最佳抢救时机。且Rh血型系统没有天然抗体,人血清中抗-D抗体都是是后天获得的,所以Rh阴性患者第一次输同型Rh阳性血时不会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6]。本文属于紧急情况下抢救生命的特殊案例,原则上,供血者与受血者应该ABO和Rh(D)血型完全一致,在血源充足的情况下,以同型输注为先。

3 总论

为挽救患者生命,解决Rh阴性血源问题。首先,大到政府机构小到团体个人,都应该加强无偿献血知识主动宣传,特别是宣传稀有血型知识、联系稀有血型人群、鼓励人们尽自己最大努力挽救需要帮助的生命。其次,中心血站尽量做好当地的Rh阴性“稀有血型”自愿献血人员的登记造册,鼓励、倡导稀有血型者互帮互助;有条件的血站可以在 Rh阴性血源充足的时候,将其制备成品种数量相当的稀有冰冻解冻甘油红细胞,在Rh阴性“血荒”来临时解冻去甘油红细胞,从而满足临床需要,使预约手术如期进行。同时,有条件的医院应鼓励输血科和手术室积极开展自体输血技术,特别是Rh阴性血患者的预约手术中,可以采取储存式自体输血或回收式自体输血,也可以两者联合使用;而紧急抢救的Rh阴性患者可以采用术中回收式自体输血。总之,这样才能避免无血源造成的错失患者最佳抢救时机,从而达到最大限度挽救生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峰.临床输血与检验[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71.

[2]兰炯采,魏亚明,张印则,等.Rh阴性患者的科学安全输血[J].中国输血杂志,2008,21(2):9.

[3]刘大锁,赵毅.Rh阴性患者输血致溶血反应死亡一例[J].华北国防医药,2003,15(5):364.

[4]沈七襄.Rh阴性病人术中输血的有关问题[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2,18(3):169-170.

[5]中国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Z].卫医发[2000]184号.

[6]张玮. Rh阴性患者紧急输注Rh阳性血1例[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2):240.

收稿日期:2018-11-16;修回日期:2018-12-6

编辑/成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