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劫后余生的一家人: 没有什么比在一起更要紧

2019-03-18田祥玉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9年1期
关键词:画画母亲孩子

田祥玉

新年伊始,“小婚家”带你串个门儿,这次走进的是荣获“2018年全国最美家庭”称号的马翠兰家庭。5个孩子,每天至少两人回家看母亲;教母亲画画、为她办个人画展和春节家庭颁奖会,还将老母亲打造成家喻户晓的名人。他们将孝老敬亲做到了极致,也将家、家人的意义诠释得淋漓尽致……

2019年元月1日,天刚蒙蒙亮,90岁的马翠兰就起床了。换上小女儿素文买的大红袄子,吃了大女儿素英做的营养早餐,老人唱起了最爱唱的《妇女自由歌》:“旧社会好比那黑咕隆咚苦井万丈深,井底下压着老百姓,妇女我最底层……”马翠兰刚唱了两句,门外传来了敲门声,“妈!”“姥姥!”“奶奶!”她快步走到门口,房门打开,大束盛开的鲜花、整齐划一的声音“我们回家啦!”她的身后,小女儿开始拉手风琴,大女儿则继续唱她还没有唱完的歌。

如果你偶然走进这里,可能会以为他们在拍电影。但实际上,如此热闹又温馨的场景,马翠兰家隔三差五就会上演……

劫后余生,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要紧

因为曾在大地震中勇救全家和邻居多人,马翠兰在2014年被评为“最美抗震母亲”;她大字不识、从未学过画画,但却在85岁时举办了个人画展;她不是党员,却培养了4名优秀党员……很多人都说马翠兰是传奇。但当记者采访她时,却豁然明白:一个被孩子用心守护、疼爱和孝顺的母亲,不成为传奇也难……

马翠兰有5个儿女,大女儿素英今年69岁,最小的女儿素文52岁,姐妹俩中间还有3个男孩:大儿子昌浩、二儿子昌平、小儿子昌秋。“多少人在唐山大地震中家破人亡啊,但我很骄傲,孩子们和我一起努力,一家人齐齐整整地逃过了那场大劫!”当老母亲骄傲地回忆那段艰难岁月,5个子女不约而同地红了眼眶。

尤其是素文,她哽咽着说:“地震那年我10岁,那天我被压在房子下面,听见父母在外面声嘶力竭地叫我,我就喊:‘快去救哥哥和姐姐!他们能挣工分!”素文不知道,哥哥姐姐们听见了她的话后都齐齐落泪,也在那一刻不约而同地发誓:只要小妹妹能活着出来,他们一定要拼了命地疼她、保护她。

经历了大地震的一家人,在妹妹最后被救出来的一瞬间就知道:劫后余生,没有什么比一家人在一起更重要,也没有什么比守护和孝顺父母更要紧。

马翠兰没读过书,但她打小就乐于助人、深明大义。她的丈夫葛庆成是开滦煤矿工人,也是一名业余作家。丈夫工作之余埋头写稿,照顾5个孩子、家里家外的大小事务都是马翠兰一个人承担。

5个子女相继长大、工作,除了老四昌秋外,其他4个孩子相继独立,都有了自己的小家。退休后的葛庆成更是笔耕不辍,天天读报、写文章,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马翠兰依旧任劳任怨,每天做三餐,把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周末节假日,孩子们回家来看父母。“也就是吃一顿饭的工夫,因为待久了老父亲会撵!”昌秋说,父亲性格内敛,爱清静,母亲又只听父亲的。所以孩子们回家不能太勤,回了还不能待太久。

父母在他们的二人世界里过得平安喜乐,子女们当然也不能过度叨扰。孩子们都有自己的家庭和事业,马翠兰和老伴儿也从不干涉,任由他们过自己的生活。

但是2010年,在与癌症搏斗了一年多后,葛庆成撒手人寰。这年马翠兰82岁,她耳聪目明、腿脚灵活,但老伴儿去世后,她一下就蔫儿了。之前,她天天早睡早起,洗衣做饭,逛街走亲戚,精气神比孩子都好;但现在,她哪里都不愿意去,茶不思饭不想,一坐就是一整天。5个孩子犯了愁。

素英没有孩子,丈夫去世得早,她马上搬到了母亲家,一日三餐营养搭配,变着花样给母亲做饭;做幼儿园教师的素文每天都回家,拉手风琴,唱歌跳舞,想办法逗母亲开心;3个儿子下班后就往母亲家跑,孙女和外孙也都抢着给老人买好吃好玩儿的……儿女子孙承欢膝下,马翠蘭却不领情,动不动就让他们走。怎么做才能让母亲高兴呢?5个孩子冥思苦想,一天,素文提议:“要不让老妈画画吧!”

83岁开始画画:人生不能重来,但是梦想能

马翠兰不识字,从没拿过笔,怎么画画?素文说,画画又不需要识字,铅笔不好用,那就用蜡笔画呗!她的提议得到了哥哥、姐姐们的响应,大家马上分头行动,给马翠兰买来了纸、笔、书甚至影碟。

一开始,马翠兰说啥也不干。“你父亲不在,我跟谁画画?不画!”她很倔。儿女们不罢休,轮番说服、示范,靠哄不行,他们就磨。子女们说服不了,孙辈们来劝。终于,大半年的软磨硬缠后,2011年6月10日,83岁的马翠兰终于拿起了蜡笔,对着家里的绿植“绿巨人”画了起来,几大片翠绿的叶子,笔画笨拙幼稚,但孩子们欣喜不已。为了让母亲继续画画,素英跑到郊区公园捡来了各种树叶,素文买回了母亲最喜欢的百合花,3个儿子则争先恐后地给买蜡笔和纸。无论画得怎样,大家伙都一致叫好,马翠兰喜欢上画画了。

2011年8月的一天,马翠兰的画风突变,她不再依葫芦画瓢,而是画了一幅让孩子们惊讶的作品:一望无际的青草地里,一对男女挎着竹篮,正弯腰挖野菜。昌平知道,母亲画的是她和父亲,两人相识之初,一起在家乡的野地里挖苦麻菜。苦麻菜是马翠兰最喜欢的野菜,他和丈夫相恋的困顿时期,她艰难养育5个孩子每每揭不开锅的时候,都是苦麻菜救了他们。后来日子好过了,她也忘不了苦麻菜。每到春天,昌平都会去农村给父母挖苦麻菜。

苦麻菜串起了马翠兰的过往岁月,也让她慢慢走出了丈夫离世的悲痛与孤单。当然,素英时刻陪伴在旁让她感到安稳,素文每天都来给她拉琴唱歌让她欢愉,昌秋把每幅画都拍照存档让她倍感欣慰。与其说她爱上画画是因为五颜六色的风景让她回到过往岁月,还不如说孩子们的鼓励和陪伴让她想好好地活下去。

1949年腊月二十,马翠兰生下大女儿素英第6天,丈夫在矿上上班,她顾不上没出月子便去村头挑水。马翠兰用画展示了这个场景:家里的炕上,一个裹着小花被子的小婴儿睡得正酣;屋外的大路上,一个挑着水桶的女人正疾步走向村头的井边。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第三天,3个手臂、腿脚带着血迹的伤员躺在窝棚里,左下角两个妇女支着大灶做饭,右边是大夫给一个妇女打针。马翠兰对孙女葛珊说:“咱们那儿是地震重灾区,两个院儿死了20多口人,当时我没受伤,天天给村民们做饭。但我惦记在外上班的你二叔,心里不踏实,第三天突然倒在了灶台前。幸好赤脚医生从废墟中扒出最后一支强心针给我打上,要不然啊,我过不上今天的好日子!”

还有1949年端午节,马翠兰一个人割麦子的场景;1950年建军节,她抱着一岁的大女儿慰问演出的场景;1952年,她背着大儿子、带着大女儿学裁剪的场景……新中国成立前的苦难、“文革”的艰辛、地震的险境、后来的幸福,马翠兰把自己和一家人几十年间经历的种种,都一一地画了出来。

眼看着母亲创作了几十幅画,昌秋提议给她筹备一个小型的个人画展。2012年春节,马翠兰被儿孙们簇拥着走进一家饭店,在一间挂着宫灯、贴着对联的房间,她看到自己的45幅“作品”按时间顺序挂在墙上,马翠兰笑了,拉着孩子们在一幅幅画前驻足,认真地讲述画中的往事。

2013年12月,马翠兰的作品已经达到了100多幅,子女们再次为她举办个人画展。当地媒体争相报道,“80后画家”马翠兰出名了。看到孙女、外孙带着自己的同学来观看,听着他们的夸赞与仰慕,马翠兰不知道有多高兴。孩子们高兴又欣慰,那一刻,他们也知道,让母亲在余生的每一天都过得开心自在,是他们的职责,更是他们的福分。

因为画画,马翠兰上了报纸和电视,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名人,因为在唐山大地震中的突出贡献,2014年,86岁的她还被评为唐山市“最美抗震母亲”。

咱们只有一个妈:大家都要顺着她、哄着她、逗着她和爱着她

父亲离世后就搬回来与母亲同住的素英,这么多年来细心研究、学习各种营养食谱,每天一丝不苟地为母亲准备5餐,母亲每天的身体状况、吃喝拉撒和情绪表现,她都一一记载在《老妈长寿记事》里,8年来从未落下一天。素文退休后,白天陪在母亲身边,陪她画画、给她拉琴、和她一起唱歌,在她耍小性子时扮猫扮狗地哄她起床和吃饭。昌秋每天晚上都会回家,姐姐和妹妹白天受累了,晚上由他来照顾母亲,天冷、天热或换季,老人夜里踢被子会着凉,暖气开久了会热,昌秋得随时帮母亲盖上被子、关掉暖气,在母亲夜梦醒来后陪她唠嗑。昌浩每天中午都回家,因为马翠兰最喜欢跟他说话;昌平负责给母亲找各种好吃的,两个儿媳总给婆婆买好看的衣裳、大学就入党的孙女和外孙,则时不时提醒“入党积极分子”马翠兰,哪里做得不错,哪里还要努力……

在马翠兰心中,5个孩子都很好,手心手背都是肉;在5个孩子看来,其他4个人都比自己做得更好。就像当初一家人还在靠挣工分过日子时,一个玉米饼子,5兄妹传了一圈还剩半个一样,如今日子好了,他们依然互相谦让,争抢着把最好的留给对方。昌秋没有子女,素文的儿子结婚时,他把自己的一套房子给了小两口;素英一年365天,天天陪着母亲,给洗衣做饭,每年的“年终贡献奖”1万元,全家人不约而同地都要给她;丈夫天天回婆婆家,两个儿媳从不抱怨,还总抱歉说没有像姐姐、妹妹一样尽孝;孙女葛珊曾提议,进门和出门前都要和奶奶拥抱,这个“拥抱母亲”的活动,十几年来每天都会在葛家温暖上演。

父亲去世8年,素英写的《老妈长寿记事》写了8年,从一开始的流水账到后来感谢家中每个人,她在琐碎又庸常的反复里,一天天领会到家的意义。为了记录母亲的话,昌秋在当地一家报纸开设了《老妈的話与画儿》专栏;为了感激大姐对母亲的付出,他又在另一家报纸开设了《老妈的床头轶事》专栏,每年年底,他出资1万元给大姐发年终奖。每年春天,野菜刚钻出泥土,昌平都会去郊区给母亲采摘最新鲜的苦麻菜……

素英很节省,退休工资都用在了家人身上,弟弟妹妹们让她多给自己买衣服、首饰,她舍不得买,还把弟弟每年发给自己的1万元奖金,一笔笔存回了他名下的存折;大年三十,全家老少一起给老太太拜年,晚辈们磕完头后,一家人开始给素英颁“年终贡献奖”以及葛家自创的“吉祥玉兔奖”“如意金马奖”(父亲属兔、母亲属马)。所有奖项都由马翠兰颁发,这是葛家多年来雷打不动的节目。昌秋说,这样做,一是逗老太太开心,二是让晚辈牢记老父亲“孝、爱、勤、仁”的家训。

现年90岁的马翠兰耳聪目明、腿脚灵活,但因为小脑萎缩,高兴时,她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甚至走猫步;不高兴时,她赖床、不吃饭,孩子们就得想尽办法哄;有时她糊涂,就让两个女儿“滚出去”,姐妹俩不生气,相反还笑着问母亲:“您想吃点儿啥?”“给您买件新衣服,中不?”

素文说:“母亲生气说明她还有力气,闹腾说明她不用看孩子们的脸色,这是值得高兴的事儿。就像被惯坏了的孩子一样,母亲不时闹腾一下,但闹腾完后不是也道歉,还主动拥抱孩子说‘我爱你吗?”昌浩说,他们这个家庭,老老少少16口,除了母亲,从来没有人闹情绪。“我们家没人敢调皮、起高腔,因为正能量在那里压着呢!”

2018年夏天,马翠兰摔了一跤,在床上躺了3个多月后才能下地走路。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她对昌秋说不想活了,想死。昌秋说:“您可要活着,要活到100岁!因为活到了100岁,就有人给您奖一台超级大电视!”她笑着说:“中!我要活到100岁!”

昌秋相信母亲能活到100岁,他的哥哥、姐姐和妹妹也对此深信不疑。他们都说,母亲在的日子里,他们还要继续多想好点子好办法,一起哄着、顺着、逗着和爱着他们最好的老母亲!

猜你喜欢

画画母亲孩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5)
给母亲的信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孩子的画
我爱画画
老树画画
悲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