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阳牛的品种特性及遗传资源保护

2019-03-18谭发银

贵州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保种南阳公牛

谭发银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 400065)

南阳牛(南阳黄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是分布于南阳地区的地方特有牛品种,具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肉质细嫩、耐粗饲、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等特性,已被列入国家重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1]。近年来因过度追求肉牛的经济效益,南阳牛的血统愈来愈混杂,纯种南阳牛数量急剧下降[2],对南阳牛遗传资源的保护显得急为迫切。现将其品种特性和资源现状介绍如下,为南阳牛遗传资源的保护和科学利用提供参考。

1 品种特性

1.1 产地及分布南阳牛在牛属的7个牛种中属于瘤牛种(Bos indicus),按地理分布区域划分属于中原黄牛类型[3]。原产于河南省西南部南阳盆地,主要分布于南阳市的宛城、卧龙、唐河、邓州、新野、镇平、社旗、方城等8个县(市、区)和驻马店、平顶山、周口、洛阳、许昌等周边地区。

1.2 外貌特征南阳牛皮薄毛细,体躯高大,肌肉发达,体质结实,力强持久。公牛头较短宽,肩峰隆起8~9 cm,前躯发达;母牛头较清秀、长短适中,中后躯发育良好[4,5]。毛色以黄色为主,另有红色和草白色,一般腹部及四肢毛色较淡。角形不一,公牛大多为萝卜角、扁担角,中等大小;母牛多为细角、疙瘩角、扒角。鬐胛较高,胸骨突出,肩部宽厚,背腰平直,四肢端正,蹄质坚实。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44.9 cm,体斜长159.8 cm,体重647.9 kg,母牛分别为 126.3 cm、139.4 cm、411.9 kg[5]。

1.3 生产与繁殖性能(1)生产性能:产肉性能好,在以粗饲料为主的一般肥育条件下,公牛1.5岁屠宰,平均活重411.7 kg,日增重813 g,屠宰率55.6%,胴体净肉率82.4%,眼肌面积92.6 cm2,腰部脂肪厚0.44 cm,腰部肌肉厚4.9 cm,背部脂肪厚0.36 cm,大腿肌肉厚 23.6 cm,骨肉比 1∶4.76[2,5]。 (2)繁殖性能:在东北严寒地区和南方湿热地区均可正常繁殖。公牛初情期10~12月龄,性成熟期16~18月龄,适时配种期36月龄;每次射精量2~5 mL,精子活力0.78;配种方式比例为自然交配21.7%,人工授精78.3%;一般利用年限6年,生命周期10~12年[6]。母牛初情期8~12月龄,一年四季皆可发情,以春季最多,发情周期18~25天,平均21天,适时配种期18~24月龄,妊娠期平均 286天,产犊率 70%~80%,犊牛成活率95%[7]。一般利用年限12年,生命周期15年。

2 品种资源保护概况

南阳牛与国外著名的肉牛品种相比其生长速度较慢,肉质也未达到国际精致牛肉标准。自上世纪以来,通过引进国外优质肉牛与南阳牛进行杂交,成功培育出我国肉牛新品种(如“夏南牛”)。此外,南阳牛也被输出到全国22个省、市与当地黄牛进行杂交改良。经过改良后的杂种牛体格较大,结构紧凑,生长发育快,采食力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具有亲本的明显特征[2]。然而随着市场上肉牛杂交改良力度的加大,南阳牛的血统愈来愈混杂,不论是原品种数量还是品种内头数都一直在缩减[8]。此外在杂交过程中因种源控制不严格,更新种牛时效性不强,过度追求肉牛的经济效益,盲目引进高度培育的品种进行杂交,以及缺乏强有力的资金、技术、环境等支持,致使改良成果难以稳定,无法保证纯正的种牛来源,从而导致生产的各个环节没有特色,没有市场竞争优势[9]。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相关学者就一再倡导通过本品种选育途径,培育我国自己的肉役兼用型或肉用型黄牛品种。随后南阳牛研究所通过本品种选育方法成功培育出2个南阳牛品系——“4号系”(胸粗系)和“28号系”(体长系)[10]。 1981年国家标准局制定并颁布《南阳牛国家标准》,确定南阳牛是我国重点保护和选育改良的地方品种。上世纪90年代,科研人员首次把胚胎移植技术应用到南阳牛育种工作中。1998年南阳牛被农业部列入首批国家畜禽品种保护名录,2002年又通过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原产地标记域名注册。政府部门同时设立南阳市黄牛研究所、南阳牛良种繁育场、南阳种公牛站、许昌种公牛站等多个保种场和繁育场,并在南阳牛良种繁育场临近的邓州、镇平、内乡、淅川、西峡5个县(市)建立社会保种区,建立良种登记制度[2],南阳牛的种质资源保护逐步规范化。1998年南阳市黄牛研究所“4号系”和“28号系”核心群达412头[10],2010年该所南阳牛保种核心群近500头。由于杂交利用过度,对地方纯种牛保护和繁育重视度不足,2004—2006年南阳牛纯种数量锐减,质量退化[11]。2008年南阳种公牛站的南阳种公牛也由最多时的20多头下降到5头,其中3头已到淘汰年限[12]。近几年关于纯种南阳牛的实际种群数量统计和报道很少,已无准确的数据资料。农业部发布“全国肉牛遗传改良计划(2011—2025)”(农办牧[2011]46号)提出:重点加强南阳牛等品种的本品种保护和选育,制定实施选育方案,建立核心种子母牛场,扩大育种群。

3 保护对策

南阳牛作为宝贵的地方优良品种,具有多项优质的品种特性,是我国家畜基因库中的宝贵资源,探讨其品种资源保护策略对我国肉牛生产与开发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开展全面的种质资源调查对南阳牛种质资源现状进行全面调查和信息的收集,掌握总体状况,是制定南阳牛保护、可持续利用发展策略的前提和基础[13]。因此需要掌握重点保种场内的南阳牛种质资源现状,更需要在以自然镇、乡、村等为单位的保种区内进行良种登记,并搜集非保护区内的南阳牛品种资源,建立系统的南阳牛种质资源信息网,保持定期更新与管理,基于细致全面的调查结果,才能制定科学的保护策略。

3.2 建立本地南阳牛保种群本地黄牛品种是最基本的母本资源,需要建立南阳牛母牛保种群,开展本地黄牛的育种组织工作[9]。从育种学的角度来说,保种是指保存性状也即保存现在或将来有用的性状,活体保种的关键在于要保持一定的群体有效数量并严格控制世代间隔,需要建立特殊的保种场[14]。因此建议在保种场与各保种区内共同建立保种群,扩大不同家系的南阳牛保种核心群,制定科学的选配计划,并对自然保种区内的良种登记、选育与繁育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保种区内以品种选育为主,完善系谱登记制度,在进行保护的同时,保存不同性状特点的类型,并严格控制近交程度。

3.3 建立南阳牛冻精、冻胚基因库当内群体有效数量下降到一定水平后,群体数量会受遗传漂变、交配体制、近交系数等因素的制约,因此活体保种有很大局限性,需要采用冷冻保存方式(冷冻精液、卵子、胚胎等)进行保种。冷冻保存可减少抽样规模和保种经费,可在较长时期内保存大量的基因型。我国目前尚缺乏一个全面、系统、高效的畜禽遗传资源信息系统[15]。建议在南阳牛育种核心群中,选择符合南阳牛国颁标准等级的种公牛和种母牛,种公牛按照《牛冷冻精液制作程序》和《牛冷冻精液国家标准》采精并冷冻保存;种母牛按照检胚分级、冷冻保存等程序,采集优质卵子或Ⅰ级可用胚胎冻存[16],建立南阳牛冷冻精液和胚胎基因库。同时整合并借鉴已建立的部分优良品种信息库,例如南阳牛和秦川牛的冷冻精液和胚胎基因库[17],尽可能规范地保存并管理冻精冻胚。

3.4 加强对南阳牛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生物长期以来积累的宝贵财富,也是生物进化的物质基础,遗传多样性保护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来,由于大量引进国外牛种进行大范围的杂交改良,导致南阳牛的某些优良基因丢失,加速了南阳牛遗传多样性的下降[18]。针对南阳牛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将有助于系统、全面、科学地开展保种工作,目前只有部分南阳牛群体样本被用于群体遗传多样性评估[18~20]。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南阳牛的遗传多样性保护研究,如:采用蛋白多态性和微卫星DNA多态性的研究方法进行遗传多样性的研究与评估,测定有关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析群体遗传多样性、基因流、群体分化等指标,进而分析群体的近交和选择作用,对特异性能的基因进行DNA序列分析,克隆获得全长,长期保存其DNA文库。

3.5 采取优化的系统保种策略传统保种方法需要保存不同品种的所有个体基因型,在遗传特性保存上具有盲目性,在实际应用上存在较大缺陷。系统保种方法为品种的动态保存提供了可能,但也存在统一组织困难、无法有力控制基因流失的缺点。吴常信院士对动物遗传资源保存的理论与技术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畜禽遗传资源保存的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综合进行的方式:在宏观上采用计算机技术对保种的理论问题,如遗传漂变、选择、迁移、近交等进行计算机模拟,分析保种的长期效应,同时引入地理信息系统和图像分析系统对遗传资源作动态的管理;在微观上采用分子生物技术,通过对DNA多态性分析,研究种群间的亲缘关系[14]。优化的系统保种方法是现今指导畜禽遗传资源保存比较经济、有效和可行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21]。建议采用优化的系统保种方法,汇集多学科的知识,综合运用多学科技术手段,不断优化南阳牛的保种方案,尽可能实现南阳牛的可持续发展。

4 小结

南阳牛是我国黄牛资源的宝贵财富,保护南阳牛种质资源及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畜牧业的可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文化、科学意义。保护的目的是为了利用,如何在培育特色肉牛新品种的同时合理地保护南阳牛优良资源,对我国养牛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一方面,没有畜禽种质资源将不存在畜牧业生产。如果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保护,将造成南阳牛种质资源遗传变异越来越小,无法满足畜牧生产的需求,甚至严重影响养牛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以南阳牛为资源我国已经培育出国际认可的肉用黄牛新品种,提高了我国的肉牛生产效益。可以说对南阳牛的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政府、科研工作者以及社会的共同关注。总之,需要在对南阳牛资源的现状调查和动态监测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系统化的保护策略。同时选育特色肉牛新品种,提高生产性能,实现对肉牛资源的多方面利用。

猜你喜欢

保种南阳公牛
贵州省种公牛站
“川山×蜀水”原种保种技术及效果
牛保种现状及对策研究
公牛赞
公牛历险记
公牛变形记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卢国伟:矢志不渝,痴心保种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200万元保种选育里岔黑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