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南黄牛遗传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

2019-03-18熊文康李洪英何光中

贵州畜牧兽医 2019年2期
关键词:思南县思南黄牛

熊文康,李洪英,王 华,刘 和,何光中

(1.贵州省思南县畜牧发展中心,贵州 思南 565100;2.贵州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 贵阳 550005)

1 资源概况

思南黄牛是贵州省优良的黄牛品种之一,主产于思南县,是当地重要的家畜遗传资源,其体质紧凑,四肢强健,善于爬山,适于山区耕作和放牧,挽力较好,肉用性能良好,商品率高,在当地农牧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1993年收录于《贵州省畜禽品种志》;2010年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1年与湖南的湘西牛和湖北的恩施牛共同归并为“巫陵牛”,收录于《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牛志》;2018年通过农业农村部专家组评审,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2018年思南县存栏思南黄牛9.65万头,能繁母牛3.92万头,出栏2.94万头;建设有黄牛冻配改良点18个,年输配量10 085头;存栏100~500头养殖场 12个,存栏 50~100头养殖场(合作社)45个,存栏20~50头养殖场(户)262个,建有存栏1 700头的许家坝万塘育肥场和存栏1 200头的大坝场高峰村种牛场。

2 遗传资源特点

2.1 外貌特征思南黄牛毛色较杂,以黄色为主(占70%以上),其次为黑色(占13%),其余为棕色、黑褐、草白色、乳黄等,毛短而有光泽,上半身毛色深,腹部和四肢毛色较浅。头部中等长度,表面光滑,轮廓清晰,体短,胸宽,结构紧凑,体质结实,肢蹄强健,四肢纤细,前肢强壮,骨骼细而强壮,肌腱明显,后体斜,后肢飞节间距离较狭。角型多样,以“倒八字”为主要角型(占56%以上),颜色有黑、灰黑、乳黄、乳白等。蹄形端正,呈“木鱼”“剪刀”等状,颜色以黑色为主,褐色次之,蹄硬,蹄壳强、耐磨、防潮、再生性强,适合山地耕作和放牧。鼻镜有黑色、黄色、黄底黑斑、灰黄等10余种。公牛头雄壮,额较宽短,肩峰肥厚,高出背线6~8 cm,颈较粗,短头,颈部和躯干结合良好,垂皮从下颌到前胸有较小的褶皱。母牛头清秀,面较长,角相对较短,角尖钝圆、向前向上微弯,颈细长,肩峰不明显,垂皮不发达、有皱褶[1]。

2.2 繁殖性能一般饲养条件下,思南黄牛性成熟较早(公牛12~15月龄,母牛12月龄左右),10~12月龄开始发情,18月龄左右表现明显的规律发情。公牛初配年龄在20月龄,母牛初配年龄在18~24月龄。母牛发情的季节性不强,一年四季均有发情,每年4—5月份和8—10月份为配种旺季,发情周期为18~22天,发情持续期为6~36小时(平均18小时),妊娠期平均287天。母牛繁殖率为73.33%,产犊间隔16.55±7.79个月,一般3年产犊2胎,少数1年产犊1胎,终身产犊6~7头。犊牛初生重:公犊22.44 kg,母犊 20 kg;断奶重:公犊 91.2 kg,母犊87.9 kg;哺乳期日增重:公犊 0.411~0.5 kg,母犊0.35~0.45 kg;犊牛断奶成活率为94.66%。

2.3 产肉性能据贵州省畜牧兽医研究所、贵州省畜禽品种改良站、贵州大学、思南县畜牧发展中心在思南产区对自然饲养条件下的成年公、母牛进行屠宰性能测定,思南黄牛活体重288.9 kg,胴体重153.1 kg,屠宰率53.6%,净肉率44.2%,肉骨比5.4∶1,眼肌面积80.7 cm2。

2.4 产奶性能思南黄牛泌乳期200~222天,在补饲条件下日产奶2.5~3.15 kg,1个泌乳期泌乳量为500~700 kg。

3 品种保护

3.1 打造品牌,提升产业价值近年来,思南县畜牧工作人员一直致力于打造思南黄牛品牌,提升品牌价值,充分发挥思南黄牛“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作用,鼓励和引导养牛企业申报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不断提高畜产品质量,提升思南黄牛的品牌定位。目前思南县的大坝场、思塘、许家坝、思南向阳种养专业合作社、贵州绿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思南华兴种养专业合作社等公司(合作社)先后获得无公害肉牛产地产品认证[2],贵州绿量农业发展公司、贵州文雨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分别获国家级、省级示范场挂牌。

3.2 划定保种区域,保护种质资源思南县将辖区内的孙家坝镇、天桥乡、大坝场镇划为保种区,在保种区内建立良种繁育体系,选择10户规模养殖场作为品种选育场,开展以思南黄牛品种选育为主的提纯复壮。与保种区内养殖户、牛改输配员签订协议,禁止用国外品种与思南黄牛杂交,坚持自繁自养。为了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的品质退化,在连续繁殖培育2~3代后,引进外地远亲血缘关系的思南黄牛与本地区基础母牛配种,建立家系,以达到更新和提升本区域内黄牛品种的目的。通过闭锁繁育、远缘交配,既保护了地方良种的遗传资源,又为实施冻配改良提供了更多合格的母本[3]。

3.3 扩群增量,推动产业发展通过“上争外引”方式,积极申请肉牛养殖专项扶贫资金和引进外商投资,新建和扩建思南黄牛养殖场,增大思南黄牛群体数量。2018年引进北京顺鑫鑫源食品有限公司,建立“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在许家坝镇万塘村建设年存栏1 700头规模的育肥场,在大坝场镇高峰村建设1 200头养殖规模的思南黄牛种牛场。利用苏州对口帮扶思南黄牛产业发展资金1 500万元项目,分3年建设一批标准化适度规模场。2018年投入500万资金在7个乡镇8个村(鹦鹉溪老林村、训家坝村、张家寨三联村、大坝场红联村、合朋溪塘池村、邵家桥乌石村、塘头铜古坨村、亭子坝冉司都村)新建了8个存栏50头的思南黄牛标准化养殖场。2019、2020年将继续利用余下1 000万元项目资金发展思南黄牛养殖场。同时做好向上级部门争取特色农业发展资金和招商引资2项工作,扩大饲养规模,增加思南黄牛的存栏量。

3.4 产学研结合,夯实技术支撑依托贵州省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思南县综合试验站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参加省现代肉牛产业技术体系交流会,学习、探讨先进肉牛饲养技术,并在全县开展肉牛人工授精、肉牛养殖、肉牛疫病防治、高产饲草种植、牧草加工与调试等技术培训。2017年组织培训5期,印发相关资料500余份,共计培训基层技术员和养殖户516人次。2018年组织培训9期,印发相关资料500份,培训515人次。除开展技术培训外,思南综合试验站还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前往思南黄牛养殖场开展技术服务工作,咨询并切实解决养殖户在饲养过程中存在的困难问题,2018年入场到户开展技术服务100余次。为推进黄牛发展,加快思南黄牛项目实施进度,思南县还特意组建了“黄牛专班”,专班人员负责全县黄牛项目选址,跟进指导、帮助、督促受资企业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引种,开展黄牛养殖技术培训。通过技术培训和技术服务指导,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3.5 开展饲草料推广,保证饲料供给思南县天然牧草较为丰富,但适口性差。为推进是思南肉牛产业发展,保证牛饲料供给充足,畜牧工作人员近年来一直开展饲草、饲料推广工作,如高产牧草:甜高粱、墨西哥玉米、象草、皇竹草、杂交狼尾草、一年生和多年生黑麦草,这几种牧草1年可刈割3~4次,解决了青料不足、适口性差等问题。此外,还进行牧草加工青贮,解决冬季饲料短缺问题。2018年利用“粮改饲”“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退牧还草”项目种植优质牧草1 200 hm2,利用冬闲田土种草876.67 hm2。累计人工种植牧草2 076.67 hm2,草地改良1 333.33 hm2。

3.6 推进能繁母牛保险,降低养殖风险思南黄牛养殖户饲养量小,除主观以养殖为副业外,还存在资金不足、场地限制、饲养技术欠缺、担忧养殖风险等因素限制了养殖规模。为降低思南黄牛养殖风险,增强养殖户饲养信心,根据国家特色农业保险政策规定,思南县积极稳妥地推进农业保险工作,科学制定特色农业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将能繁母牛纳入地方特色农业保险种类,2018年全县投保能繁母牛26 656头。

4 开发利用

4.1 开展杂交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建设冻配改良点开展肉牛人工授精与良种推广工作,通过引进西门塔尔、安格斯、利木赞、夏洛莱等国外优良肉牛品种冻精作为父本,以本地思南黄牛作为母本在非保种区进行杂交改良。在改良区域内对冻精品种实行分区域监管:鹦鹉溪镇、许家坝镇、张家寨镇、亭子坝镇、胡家湾乡、宽坪乡为安格斯冻精改良区;青杠坡镇、板桥镇、塘头镇、合朋溪镇、长坝镇、杨家坳乡、兴隆乡、三道水乡、关中坝街道为西门塔尔、利木赞和夏洛莱冻精杂交利用区。2018年改良思南黄牛1.27万头,人工输配10 085头,产杂交牛犊8 957头。杂交后代体型大、生长速度快、出肉率高,更利于提高肉牛养殖经济效率。张太明等[4]综合受胎率、产犊率、难产率、F1代生长等情况,筛选出“安思”杂为最佳杂交组合。结合贵州省肉牛产业体系建设,综合考虑生长发育性能和被毛颜色,以红安格斯作为父本的“安思”和“安西思”组合杂交效果较好,更符合思南黄牛的改良方向和要求。

4.2 多元化经营,产业化发展思南黄牛肉质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以役用为目的、养殖效益低、饲养成本高的传统散养方式已不适应思南黄牛产业化发展。为提高思南黄牛养殖经济效益,规范标准化饲养,推进产业化发展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经济利益为纽带。走“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的路子,培育和支持基础良好、积极性高、有一定经验的养殖群体参与思南黄牛养殖,在全县形成“大户建基地,联户建小区,企业建示范”的养殖繁育体系,推进肉牛产业规模化经营。以产业催生市场,以品牌拓展市场,建立“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经营格局。通过招商引资引进龙头企业,依托投资大、市场竞争力强的企业在思南建立稳定的黄牛生产基地,形成繁育、饲养、加工、销售一体化的经营模式。扶持屠宰加工企业,提升肉牛屠宰加工工艺水平,开展牛肉的冷藏、分割,发展精深加工,拓宽销售渠道,使思南黄牛形成企业化管理、多元化经营、产业化发展的格局,助推当地经济发展。

4.3 开发特色牛肉,打造特色品牌思南黄牛肉味鲜美、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是1种优质的膳食肉类资源。其牛肉可分割成冷鲜肉直接出售,也可加工成牛肉干、牛肉罐头、卤牛肉、腊牛肉、风牛肉、牛肉粉等产品。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思南县大力发展“思南黄牛”特色品牌的畜产品及深加工,现全县共有肉产品加工企业7家,农民牛肉深加工专业合作社1家,年可加工牛肉约1万t。以思南黄牛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地方风味食品“金氏牛肉干”“思交牛肉干”“佳味牛肉干”“可一牛肉干”“绿量牛肉干”口味佳,品质优良,健康环保,畅销省内外。

5 小结

结合经济发展要求和生态畜牧业发展规划,思南县利用政府扶持资金和招商项目资金对思南黄牛遗传资源进行全方位保护,同时多方位探索思南黄牛的开发利用渠道,充分发挥思南黄牛品种资源优势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品牌效应,提高了思南黄牛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推进了思南肉牛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思南县思南黄牛
思南公馆购物节期间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贵州思南县老年大学校歌
全家总动员上学去
一间市民书房,一座全民阅读灯塔
仁者乐山
案上凝云
黑牛和黄牛
铜仁市工关委到思南调研
贵州铜仁市思南县第三小学
打击“黄牛”到底靠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