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实践的基本过程、类型和特性

2019-03-16俞玲胡敏中

江汉论坛 2019年1期
关键词:双创

俞玲 胡敏中

摘要:当前,在中国大地掀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是一种新的实践形式,是传统的科技创造和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创新的扩展版和升级版。“双创”实践展现为创意、设计、制造和市场化有序推进过程。同传统实践相比,“双创”实践有独特的类型和创新特质,“双创”实践的本质特征就是创新。“双创”是大众和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实践,是认识和实践短距离或零距离相统一的创新实践,是复合型创新实践。“双创”实践是脚踏中国大地,具有当代中国气派、中国特色,饱蕴中国梦想和中国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实践论。

关键词:“双创”;实践过程;实践类型;实践特性

中图分类号:B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9)01-0078-05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主体运用一定的工具改造客观世界,获取主体和社会所需的物质成果的活动。实践是主体和客体的双向建构和转化的统一,其本质特征就是其客观性和社会历史性。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动力和真理性标准,而且是促进社会历史进步的根本动力。而创新实践则是社会发展进步最大、最强和最新的动力。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中,经历了1978年后的“草根创业创新”,即以城市边缘人群和农民创办乡镇企业为主要特征的创业;1992年后的“精英创业创新”,即以体制内人群下海经商为特征的创业,包括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的行政科研人员——当时媒体称有大量体制内的政治精英、科技精英下海经商;以及进入新世纪后的“互联网新经济创业创新”,即进入新世纪,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风险投资及资本市场的发展,以互联网新经济为特征的创业创新浪潮。这三次创业创新浪潮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

中国社会经历改革开放之初到世纪之交的三次创业创新大潮后,现在正处于第四次创业创新大潮即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简称“双创”)中。第四次创业创新大潮同前三次相比,无论其规模和意义都是无与伦比的。统计显示,日本平均每年新创办的企业为9万家。而我国每天新创企业就有1.4万户,一周新创企业数量相当于日本一年的总和。伴随着大众创业浪潮的不断推进,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城镇新增就业超过1000万,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也稳定在5%左右。同时,通过万众创新,创造新需求,实现新供给,培养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据统计,2016年前三季度,国内发明专利增长44%,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三新”经济增加值已超过GDP的15%。

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新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期,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已成为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和政策举措,而“双创”恰是当今中国经济转型的最大新动能,进而成为当代中国的最大创新实践形态。

“双创”实践遵循着实践的一般过程,即展现为在理论指导下实践目的的确立、实践目的的实施、实践目的的实现等过程,但又表现为许多特殊之处。“双创”实践是基于社会和用户需求,由“双创”主体的兴趣爱好、利益推动和情感倾向等因素所驱动并萌发创意而开始的,并从创意到设计,由设计到制造,再由制造到市场化的过程。

创意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和意识活动,具体说来,创意是指创立新意象、新形象或新表象的思维和意识活动。创意是指创造或创立内蕴特定思想、文化或工作机理,并具有一定社會功能价值的新意象、新形象或新产品、新工艺的思维和意识活动①。这里说的创意不仅包括文艺创造新形象的意识活动,而且更包括科学技术和一切创业创新中的意识活动。如果说文艺创作中的创意主要是指创造内涵典型个性特征的新形象和新意象的话,那么,“双创”中的创意则主要是指创造具有开发和市场价值的新产品、新工艺的形象和意象(本文中的创意主要是指后者)。

因此,同文艺创作中的纯粹精神形象和表象不同,“双创”中的创意包含工艺原理、工作机理,并具有开发、实用和市场价值的新形象和新表象。因此,“双创”中的创意更具有可制造性,是能满足社会和用户需求的新产品的表象,并且这一创意通过设计可制作出来,成为有用的物品或产品。因此,创意又不完全等同于一般性的认知表象,而具有自身的特性即产品的创意表象(简称创意产品)。

从创意产生的条件看,文艺中的创意是基于生活体验和文艺理论的学习就能完成的,而创意产品的诞生不仅需要“双创”主体有各行各业的专业知识和了解最新的前沿发展,而且要谙熟各行各业的特定产品的发展前景和潜在的市场价值,还要有专业的营销策略,只有具备这样的条件,才有可能构想出具有开发价值的创意产品来。可见,“双创”中的创意不像文艺中那样单一的典型精神形象,而是包含着开发利用和抢占市场价值的产品和工艺形象,并且,创意产品的构想广泛地存在于各行各业和大众中。

“双创”实践起始于创意产品的构想,但其最终目的在于把创意产品转化为现实产品,最后推向市场,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是其重要的环节。

产品设计是一种创新实践,它不仅要把创意通过一定的图表、线段和材料表现出来,成为产品方案、图纸和模型(称为设计产品),而且要有力、有效地完成创意产品向现实产品的转化。设计产品同创意产品相比,也具有自身的创新特点:一是设计产品不同于创意的观念产品,而是一种图纸、方案和模型的可视产品,具有准现实性;二是设计产品要完整地蕴含产品的工艺原理和流程,并预示产品的主要功能,而这在创意产品中只是粗线条和大致地设想的,并不能保证它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设计产品隐含工艺原理和流程必须是科学合理的,技术指数是可行的,工艺原理和流程、技术指数和功能必须具备必然的联系,否则,产品设计是无效的,从而无意义的。

设计实质也是对创意产品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进行验证。在设计过程中,往往要对创意产品进行修改和完善,对创意产品精确化、科学化、技术化和可操作化,因此,设计是在创意基础上的创新。设计产品既不同于创意的观念产品,也不同于制造出的现实产品,但又是联系观念产品和现实产品的中间环节。

“双创”实践经过产品创意、设计两个阶段,最后要把创意产品制造出现实产品来。如果说创意是认识和意识活动,而设计兼有认识和实践的双重性,那么制造是现实的实践活动。因为制造要把创意转化为现实的、能看得见、摸得着,并能满足社会和用户需求的现实产品。制造是实践活动,并且是创新实践活动。制造虽然有设计方案可循,但设计方案不等于产品本身,姑且不说由设计方案转化为现实产品需要有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做支撑和保障,仅在制造产品过程中就还需要解决一系列设计方案不曾遇到的技术问题,这就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改、完善和补充,这些都需要“双创”主体投入大量的创造性劳动。

如果说设计的创新还停留在计划和方案上,还无需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那么制造的创新则是现实的创新,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技术和管理。如果说样品制造的投入量还不大的话,那么量产的生产则需要大量投入。在人力、材料、技术、资金和管理的筹措和投入,以及这些生产全要素的合理配置上也需要“双创”主体投入创造性劳动。

“双创”主体把创意制造成现实产品后,其最终目的就是把产品投向市场,满足社会和用户的需要,实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也是一个创新过程。创新产品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在于产品的性价比好,在性能和功能上优于同类产品,而且也要研究市场和用户的需求变化,研究市场的优劣和预见市场的风险。另外,还要研究营销手段、方式、技巧和策略。在当今的消费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营销比生产更为重要,许多公司企业把营销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专门设立营销机构,培训营销人员,这些都反映出了产品市场化过程中的创新性。

总之,“双创”实践是由创意、设计、制造和市场化四个环节或阶段组成的。“双创”实践同客体相伴而生,“双创”实践中的客体就是产品,产品客体贯穿在创意、设计、制造和市场化的全过程中,并展现为创意产品、设计产品和现实产品的发展过程。产品客体的发展过程也就是由观念客体到现实客体、由模糊客体到清晰客体、由样品客体到批量客体的发展过程。

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划分为生产实践、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三种类型,“双创”实践也可归并于这三类实践中,但由于“双创”实践的创新特性,所以“双创”实践的归类应在传统三类实践的基础上作更具体、细致的划分。

从创新结果和效度看,可把“双创”实践分为创新成果获取型实践和创新成果转化型实践两大类。创新产品的制造就是属于创新成果获取型实践,而创新产品的市场化就属于创新成果转化型实践。创新成果获取型实践是指获取创新性成果的实践,又可把创新成果获取型实践分为原发性创新。继发性创新、综合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四种。原发性创新是指自主创新出完整的成果或是成果的核心构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创新实践,是一个从无到有的创新过程。如一些高端的核心技术和产品是化缘不来的,必须靠自力更生,依靠本国科技人员自主创造和创新而原始和初次地获得;继发性创新是对已有成果的扩展和深化,是一个从小到大,从有到精的创新过程。如在本国原始创新的技术和产品基础上,对这些技术和产品的改进、完善和发展,也就是对现有技术和产品的更新换代和升级;综合创新是指把不同成果综合集成为新成果的创新实践,是一个从散到聚的创新过程。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是指从国外引进新技术、新成果,并进行吸收消化改进的创新实践,是一个从外到内的创新过程;对一些中低端的技术和产品,就可以通过购买引进的方式,获得这些技术和产品后,可以把它们综合集成或消化吸收,创新出新技术和产品来。

一般说来,原发性创新的效度是最高的,创新的效度主要看创新成果的核心、关键构件是否是自主创造的,如果是就是原发性创新,如果部分是只能是继发性创新,或是综合创新和引进吸收消化再创新。

创新成果转化型实践是指创新成果经过中介环节转化为现实的生產力和社会效益,以满足社会和用户需求的创新实践。又可把创新成果转化型实践分为中继性转化和终极性转化两种。中继性转化是指创新成果衍生出中间产品的过程,它是创新成果的中游化和具体化,是创新成果在各个领域应用衍生出多个具体产品的过程。如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缩写为AI)技术的应用就属于创新成果转化型实践,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制造出生产、生活和服务型的各种智能机器人就属于中继性转化创新实践。而各种智能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使用就属于终极性转化创新实践。终极性转化是指创新成果最终走向市场,服务于社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如果说创新成果是上游产品的话,那么,创新成果的中继性和终极性转化就属于中游和下游产品。

从创新领域看,可把“双创”实践分为产业型、行业型、职业型和事业型创新实践四大类。产业型创新实践是指具体产业部门的调结构、求质量、出效益,是产业的升级换代的过程。农业、工业、信息技术和服务就构成了当今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这些支柱产业的结构优化,科技含量的提升,产品的升级换代,就属于产业型创新实践。行业型创新实践同产业型创新实践密切相关,行业是产业的具体分工,是产业的具体化和多样化,各个行业领域的创新活动就属于行业型创新实践。如淘汰落后的产能,投资新兴行业,把落后行业改造成新兴行业就属于行业型创新。职业型创新实践也是同产业型和行业型创新实践不可分离的,职业型创新实践强调的是职工或职员在不同产业和行业中所从事的具体创新工作,如技术的革新,小的发明创造,工艺流程和组织管理上的好的建议等都属于职业型创新实践。事业型创新实践主要是指主体长期甚至一生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意义的创新活动。如对人生意义有了新理解而确立新的人生目标,并为之不懈地奋斗就属于事业型创新实践。

在当代,分工的不断细化,新专业、新行业和新业态的不断涌现,都标志着“双创”实践领域的不断分化、重组和新生。

“双创”实践的最大特性就是其创新性,它首先表现为实践手段、工具的创新。实践手段的高科技化、智能化、数字化和信息化已成为当代“双创”实践的重要方式,“互联网+”已成为“双创”实践的本质特征,这同古代体能化和近代的自动化实践工具相比,已实现了成倍的飞跃,从而其实践的成果和效率也实现了成倍的增加。可以说,任何实践工具都是人的延伸,古代的实践工具是人的四肢体能直接、简单的延伸,这使人从直接用体力作用于实践对象中解放出来,提高了实践效率。近代机械自动化工具是人的体能的自动化和高效率的延伸,其应用进一步使人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和实践效果成倍提高。当代的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人的智力的延伸。实践工具由人的体能化到智能化的发展是质的飞跃,这不仅使实践在自动化基础上又具有智能化特点,而且在于实践的规模、速度和成效又跃上了新的平台。可以说,当今“双创”实践的智能化是其最本质的创新表现。

其次表现在实践规模上,当今的“双创”实践突破了狭小封闭的范围,已成为全社会甚至全球互联、互动的创新实践活动。当今的“双创”实践既不同于传统的创造发明,也不同于熊彼特经济学下的创新。传统的创造发明主要存在于科学技术领域,主要在实验室和试验场小范围内进行,并不在全社会进行。其创新主体主要是专职的科技人员,其专业性很强,可以说是一种精英小群体的创新活动,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并总结出物体运动的三大基本定律,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爱迪生的系列发明成果等等。

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出版英文版《经济发展理论》一书,第一次提出并全面论述了“创新”理论。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是用以解释资本主义经济的周期发展,他把创新定义为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即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的新结合,包括:(1)引入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获得原料或半成品的新供给来源;(5)建立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后来有人把熊彼特创新理论的这五个方面归纳为创新的五种情况或五种创新即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和组织创新。熊彼特认为,创新是企业生产过程内生的,而不是外加的;创新是一种革命性的变化,即一种新组合和对旧组合的毁灭性的否定;创新是突发性和间断性的,而不是连续的和继承性的;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本質规定,只有给企业创造价值和带来利润才算是创新;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只有企业家才能对生产进行新组合,而企业家的精神和素质是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信用制度是企业家实现创新的条件②。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突破了传统的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领域,转入到企业生产、管理和效率上来,这在研究路径和方法上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此,熊比特的创新理论实则是经济创新理论,它主要阐述生产的新组合和企业利润的高增长。熊比特的创新理论重点放在科技的发明创造在生产领域的应用,看是否产生经济效益和价值。因此可以说,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并没有否定传统的科技创造理论,而是传统科技创造理论在生产领域的应用,最终转化为经济利润和效益,这本身是对传统科技创造理论的应用性发展。

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过分强调企业家的作用,把创新的源泉和动力全归于企业家身上,忽视和低估了科技人员的发明创造。另外,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对创新和继承,对创新的间断性和连续性的关系处理不当,过分强调创新的革命性、断裂性和毁灭性,而忽视甚至否定创新的吸收性、继承性和连续性。历史的经验已证明,任何创新和创造都是革新与继承、间断与连续的辩证统一。再者,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主要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尽管生产和企业的创新是社会创新的基础和根本,但不等于整个社会的创新。作为哲学意义上的创新,是全社会的创新,即社会各个方面和层面,如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创新,因此,创新从经济学的含义引申到哲学含义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从哲学上才能真正理解创新的社会含义。这主要在于创新的领域是全社会的,甚至是全球的,它既基于经济领域的创新,又辐射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其创新主体是多元和大众的,从而“双创”实践的规模同以往相比是无与伦比的。

“双创”是大众和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实践,具有大众性和多元性。以往的发明创新主体主要是科技人员和企业家,而“双创”实践是传统创新的升级版和扩展版,是大众主体和多元主体的创新实践,即科技人员、普通职员、农民、工人、企业家、政府官员和毕业生等大众和多元主体都可以参与,并可以相互协同和合作的创新实践。由于“双创”实践主体的大众化和多元性,“双创”实践不仅指对客观规律的发现和重大技术的发明,而且更指各经营单位和经济主体的创新组织、管理、营销方式,以提高生产效益。“双创”实践也包括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对微小事物的革新和创新。因此,“双创”实践不仅同发明创造联系在一起,而且更同创业、职业、就业、管理、市场和投资紧密联系在一起,更富广泛的经济社会内涵和特征。当今,“双创”主体不仅包括科技人员、企业家,而且包括社会各领域广泛的人员在内,具有大众性和多元性。

“双创”是认识和实践短距离或零距离相统一的创新实践。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和认识是相互联系和转化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但认识又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并通过实践把观念的东西转变为物质的东西。一般说来,指导实践的认识是系统化的理论,是理论理性,而实践是客观现实的具体操作过程,这就需要把系统化的理论具体化为现实的、可操作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和措施等,这就需要把理论理性转化为实践理性才能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最终获取符合主体需要的成果,也即实现主体的意图、动机和目的。一般的认识和实践之间是有一定距离的,而要做到认识指导实践、服务于实践,实现认识的目的,就需要缩短认识和实践之间的距离才能完成。“双创”实践既是认识活动,也是实践活动,其认识是创意产品的构建,创意产品不是抽象的、系统化的科学理论,而是可制造、可操作的具体产品图纸和方案,属于具体的实践理性。作为创意产品建构的认识不再需要具体化为方针、政策、计划、方案和措施才能去指导和服务于实践,而是可以直接指导和服务于实践,付诸实践。从这一意义上说,创意本身就是创新实践的序幕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另外,“双创”主体既是认识型的,也是实践型的,其从事的“双创”实践是认识和实践短距离或零距离的统一。

“双创”是复合型创新实践。“双创”不是一般的实践,不是泛泛地改造客观世界,获取物质成果的实践活动,而是创新、创业、创富和创投的统一,是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投资创新、市场创新、人才激励和环境创新等多轮驱动的整体社会创新。但复合型的“双创”实践却是以经济创新为中心的,也即以企业和市场主体的转型、效益和财富为目的的,其他一切的创新都是为这一目的服务的。因此,“双创”是中国政府制定的政策和行动纲领,具有很强的中国现时代性,从这一意义上说,“双创”是以调整中国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模式为重任的创新实践,聚焦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聚焦于当代中国经济结构、经济模式和经济动能的新探索和新转变。“双创”实践的主要内涵是经济学的,实践的时空主要是当代中国的,其实践目的是为了转变当代中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增长模式。总之,“双创”实践是脚踏中国大地,具有当代中国气派、中国特色,饱蕴中国梦想和中国精神的马克思主义当代实践论。

注释:

① 参见胡敏中:《论创意思维》,《江汉论坛》2008年第3期。

② [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华夏出版社2015年版。

猜你喜欢

双创
西安交大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二
苏锡常都市圈高职院校双创生态系统构建研究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双创”背景下地方综合性大学大学生“双创”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工信部:五措施打造制造业“双创”升级版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第二批“双创”示范基地将建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