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2019-03-15邢晓阳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胜任师资队伍师资

邢晓阳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招生就业处,河南 郑州 450045)

2015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高度重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专门强调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素质和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同时,在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教师是最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建设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发展的长效机制就成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向深层次推进的重要保障。

一、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瓶颈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无论是从质量上还是从数量上都亟待加强,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在数量上,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数量奇缺,还存在流失等不稳定现象;在教学内容上,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内容大多偏重理论,存在缺乏实践的瓶颈;在教学方法上,高校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参与性教学和实操性教学运用不够;在评价上,还没有形成一种有效考核和激励的机制;在培养提升上,缺乏整体规划和长期规划意识,不能够很好地建立一支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以上四个瓶颈带来四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创新创业教师从哪里来;二是创新创业教师素质如何提高;三是创新创业教学的模式如何革新;四是在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管理方面如何建立有效的生态机制。

二、 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胜任能力分析

什么样的教师才能胜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这是需要首先要搞清楚的问题。经过分析,笔者把教师的胜任能力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胜任度。它是指创新创业教师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一个基本把握,即要完整地、正确地理解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了解前沿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学模式、教育方法等。这个胜任度直接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方向是否正确,是一个创新创业教师首要去理解和学习的内容。

二是创新创业学科胜任度。创新创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决定了创新创业学科知识的多元化和跨学科性。作为一名合格的创新创业教师,创新创业学科胜任度是教好创新创业课程的基础。创新创业教师在创新创业学科知识上的胜任度,主要是指创新创业教师应该具备包括经济学、社会学、工商管理、法律、人类学、创新学、营销学、心理学、会计学等多学科的学习经历,跨学科的、多元的知识结构是创新创业教师必备的知识基础。

三是创新创业教学研究胜任度。它是指创新创业教师在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方面的胜任程度。这个方面的胜任度也直接影响一名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长。教学能力影响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能感,而科研能力影响创新创业教师的职业成长和教学深度。具体来说,创新创业教师的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控场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沟通互动能力、观察能力、评价与总结能力、共情与感染力、制作课件的能力等;创新创业教师的科研能力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信息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调查研究的能力、数理统计能力、探索钻研的能力、创新能力等。

四是创新创业实践教学能力胜任度。它是指创新创业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胜任程度和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胜任程度。具体来说,包括创新创业活动课程开发能力、活动组织能力、项目分析能力、项目指导孵化能力、对创新创业者的激励能力和引领能力,以及创新创业实践经验等。这个胜任度关系着创新创业教师能否把理论指导转化为实际的创新创业实践指导,影响着创新创业教师创新创业辅导和项目孵化的成熟度。

五是创新创业教师个性态度的胜任度。这个胜任度主要从创新创业教师的个性和态度特征来探讨,是决定创新创业教师个人职业发展可持续性的关键因素。比如,一个保守、懒惰、封闭、悲观、自私的人,是很难教好创新创业课的。作为一名创新创业教师,个性和态度上应具备或者努力使自己具备以下个性特征:乐观积极、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终身学习、勤于思考、乐于分享、心态开放,有奉献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创新策略

建设一支业务过硬、专兼职平衡、流动有序、生态机制的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需要本着激励性、可持续、可行性、校本化的原则,从队伍组建、遴选准入、培训学习、交流共享、评价激励、校企合作等方面进行创新建构。

(一)组建全员化、多元化、专家型师资队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而加强高校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则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纵深发展、持续发展的关键。要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需要全体教职工的参与。创新创业教育是多种学科融合的教育,一方面它要求教师有多学科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又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因此,高校在选拔和组建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过程中,要注意数量、学科、能力和经验等方面的互补与协调,实现专兼结合、多学科互补、能力经验互为补益的全员化、多元化、专家型师资队伍。

1. 组建校内“学科带头人-核心教师-骨干教师-兼职教师”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升,不能靠单打独斗,而应组建一支紧密团结、功能互补的教育教学师资团队。

第一,学术带头人是关键。学术带头人,指的是在某一个学术领域和科研项目中的“领头羊”、该学术领域的有分量的行家里手,可以在学校的相关教研室主任、优秀主讲教师和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专家中筛选和培养。学术带头人要在创新创业学科建设中有正确的引领性、很强的专业性、良好的综合能力,能够带领创新创业团队不断精进、开拓、创新、成长。第二,核心师资队伍。专职创新创业教师为核心创新创业师资。学术带头人和核心师资组成一个核心创新创业师资团队,参与研讨教学大纲、教学设计、教案、教学方式、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重要问题。第三,骨干教师队伍。选择有志于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有较好的创新创业教学经验和较强教学能力的兼职创新创业老师组成。第四,兼职教师队伍,即兼职教授创新创业课程的普通老师或者新加入队伍的老师。以上四个层面的队伍具有相互流动性,应尽量保持队伍的正向流动,既能够及时培养人才,也要能够留住人才。

2.辅导员加入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辅导员是创新创业指导队伍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辅导员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育工作,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第一,辅导员一般比较年轻,与大学生年龄相仿,生活经验和阅历比较相近,当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情绪心理问题时,容易与学生进行充分沟通,有利于跟学生共情,学生也比较信赖辅导员,所以辅导员的指导效果往往更有效。第二,辅导员和学生经常相处,更熟悉学生家庭背景、性格特点、专业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情况,能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地进行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教育,从而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和技巧,实现顺利创新创业。第三,因辅导员的职责和工作的内容,更容易使他们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融入常规工作,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的实效性。

3. 鼓励专业教师加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专业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学生专业学习,因此他们在学生心目中有着最具权威、最令人信赖的印象。专业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认识全面,清晰了解专业的发展趋势、最新动态和专业重点难点,更能从专业角度理解和指导创新创业教育,更有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专业教师加入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可以有效弥补创新创业师资中专业知识教育的不足,促进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层次发展,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专业转化,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提升有重要意义。

4 .组建校外兼职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

校外兼职的创新创业辅导教师可以与校内创新创业教师互为补充,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质量和效果。高校教师更擅长理论,和学生保持更多的联系,教学方法多样,这些都是高校教师的优势,但也有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欠缺的瓶颈与不足。高校可以向社会招聘和选聘优秀的企业家、成功校友、行业专家、创新创业教育专家等校外人士,组成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校外专家队伍。这些校外兼职专家具有较为丰富的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充分了解行业动态、同时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社会行业现实情况和创新创业过程,提高创新创业的技能和素养。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社会资源,更好地整合高校的学术资源和校外的社会资源、企业资源、实践资源,来更有效地组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增强高校创新创业辅导的质量。

5.加强创新创业导师专家库建设

建立一支稳定的职业化的创新创业师资专家库势在必行。应最大程度地吸纳各领域优秀人才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组建创新创业导师专家团队,发挥专家智库的作用。一方面为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生提供优质的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咨询、专题讲座报告和项目指导服务,另一方面对高校的师资进行培训和指导,提升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项目指导能力。创新创业指导专家库的建设一要稳固好现有专家资源,二要不断吸纳引进各行业优秀的人士,三要做好专家型创新创业导师的管理、评价和激励。

(二)建立创新创业教学督导委员会,进行全过程的教学质量监控管理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目的,是要全面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质量。而要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把质量管理和监控落实到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只有贯穿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与管理,才能让教育教学的质量踏踏实实地落实在每一个环节。

要进行全过程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管理,首先需要建立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权责明确的专家型督导委员会。在人员的构成上,既要有教务处、学工部、招就处等相关部门的领导把握方向,更要有创新创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研室相关教师具体参与;既要有校内课程专家,又要有校外优秀企业家、资深企业管理人士等创新创业实践专家。在分工上,委员会要合理分工,把职能权限进行分配,在宏观把控和具体操作方面要有分配,把具体工作落实到人,才能发挥创新创业教学督导委员会团队的整体优势。

具体来说,创新创业教学督导委员会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在遴选阶段,创新创业教学督导委员会,要制定相关的师资选拔标准、选拔流程、评价标准,组织开展师资选拔和筛选,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挑选能胜任的新任教师。在培养阶段,创新创业督导委员会可以通过选拔师资参加培训与学习、一对一帮带辅导等途径来培养教师。创新创业督导委员会也要在期初、期中、期末几个关键节点对教师的教案、课件和教学计划等进行检查。在听课督导方面,创新创业教学督导委员会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听课计划,对骨干、新进教师制定出不同的听课计划,加强督导同行间听课,促进同行间学习交流,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在交流研讨方面,创新创业教学督导委员会可以组织、参与研讨会,了解最新的教育教学动态和趋势,改进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工作。在项目指导方面,创新创业教学督导委员会可以对教师指导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情况进行督导和了解,在实践教学方面引领创新创业教师对创新创业项目孵化进行深入指导。在考核评价方面,创新创业教学督导委员会要制定创新创业教师的考核标准、考核方案,组织和实施考核评价,最重要的是要在考核后建立反馈机制,总结和分享先进经验,指导和带动在教学方面需要改进的教师。

(三)优化培训,加强培养,提高创新创业师资的教育教学水平

从教师层面来说,优化培训,加强培养,是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水平的必由之路。不断提升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理论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才能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水平。在这个方面,高等院校可以从多个方面做出努力。

第一,在学校现有师资中挑选骨干进行培养。创新创业教育教学队伍的教师们承担着较多的教学任务,他们热爱创新创业工作,关注学生的成长,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教育教学技巧。这支队伍是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中坚力量,要重视和加强培养。可以鼓励他们参加培训班进行理论学习,还可以动员他们积极参加高水平的研讨会,鼓励教师到企业里进行实践锻炼,甚至参与创新创业实践。通过多元化的灵活有效的培训方式,较为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可以加快骨干教师进步的步伐,缩短骨干教师的成长周期。

第二,加强专业课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面知识的培养。这对于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向专业方面的纵深层次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从专业课专任教师中选派优秀教师参加创新创业培训学习,有利于培养专业的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师已经具备扎实过硬的专业课背景知识和专业技能,加之短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再加上骨干教师的一对一的“帮带”指导,就能较快地把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教授目前属于薄弱环节的院系专业的创新创业课程。

第三,选派优秀创新创业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同行间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讲座和研讨会。搭建平台,促进创新创业教师在创新创业课程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学习,促进其教学能力的提升。经过教学研讨环节,可以开阔创新创业教育教师的视野,促进教学实践的创新,有效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的效果。

第四,实行“骨干帮带新人”的培养制度。新任教的教师无论在创新创业课程的学科知识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和欠缺。他们自己探索提升固然可行,但比较耗时,效果还不明显。因此,在新任教师入职时,安排一名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帮带新教师,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新任教师可以向骨干教师学习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案例、课件,还可以跟骨干教师交流讨论,这对于新任教师的培养十分有效。

(四)多措并举,突破瓶颈,有效提升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

创新创业教育本身依托于实践,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而目前高校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有很大欠缺。因此,我们要着力在创新创业教师的实践教学指导能力提升上下工夫。

1. 校企合作,支持和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实践活动

校企合作,让更多的教师走出去参与企业的实践,是培养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创新创业教育的综合性、包容度和实践性,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不能脱离企业界的参与和支持;二是由于高校创新创业教师工作阅历的单一性和创新创业经验匮乏,需要补上社会实践、企业管理这一课。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可以采取高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项目、与企业人士搞沙龙交流等措施;也可以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允许条件成熟的教师兼职或停职自主创新创业,以培养教师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能力。因此,支持鼓励高校教师走出校门、走进企业、走进部门、参与项目,走向创新创业实践,与创新创业实践者交朋友,通过多种措施,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积累创新创业实践经验,整合社会资源与教育资源,提升高校教师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和指导能力。

2.依托丰富的校园双创活动,锻炼和提高创新创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

积极组织和参加创新创业教育大赛,鼓励教师对学生所参加的创新创业教育大赛进行指导,也能很好地锻炼创新创业教师的实践指导能力。创新创业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生大赛指导,在比赛过程中深入了解创新创业政策,在创新创业实际案例中有效锻炼创新创业指导能力,不断在具体创新创业案例中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和创新创业指导技能。

组织和参与创新创业沙龙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使创新创业教师经验得到积累的途径。创新创业沙龙是一种小团体辅导活动,参加沙龙的创新创业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发言和自由讨论。参与沙龙的创新创业教师和企业家可以采用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的发言和表现进行个性化的点评与辅导,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行业,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其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能够从中积累经验、锻炼指导能力。

3.开展创新创业实训,在教中学,促进教师实践教学的自我成长

开展创新创业实训,也能有效促进教师创新创业实践指导能力的提升。通过创新创业模拟和创新创业实操训练,可以创造和模拟企业情境。在训练中制定模拟公司的管理制度,按照真实的商业运作程序经营模拟公司,可以使教师和学生熟悉参照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管理经验,借鉴企业管理中的先进理念。在实际训练中逐步帮助学生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增强他们参与市场竞争和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降低创新创业风险,提升创新创业的成功率。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创新创业教师自己也体验了创新创业模拟训练情景。在教中学,在导中悟,在练中提升,是一种有效的师资成长模式。

(五)高度重视,有力保障,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涉及社会、企业、政府、高等院校等部门,也涉及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教学部门等,需要校内外众多单位和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省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党委要高度重视、统一领导,建立起各部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才能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有效推动和顺利实施。

在制度上,要建立创新创业师资队伍的管理和激励制度。学校首先要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将其纳入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管理方案。高校可以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制定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办法:创新创业师资培训学习管理办法、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聘任和评价制度、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的科研奖励制度、创新创业教师的职称评定相关政策、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使用及管理办法等。

同时,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投入,在资金、图书、设备、教学资源和实训基地等方面给创新创业教师予以支持,为创新创业教师的成长提供有力保障。高校需要有“宽容、自由、创新、开拓”的精神文化引领,应该在高校校园内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环境和文化氛围。在这一方面,可以设计体现创新创业教育文化的活动方案,也可以建设海报、展板、电子屏、雕塑等物化文化,积极鼓励全员关注和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促进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不断成长。

猜你喜欢

胜任师资队伍师资
关于加强铁路职工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软件工程胜任力培养及实现途径
中职师资队伍建设现状及策略分析
基于胜任力理论模型的冰雪人才培养新策略
北京印刷学院新媒体学院师资介绍
提升历史教师胜任力应关注三维素养
第二节 2015年法学专任教师师资情况
基于胜任能力的人力资源管理教学方法探讨
幼教师资培训班在京开班
“假”师资培训之平台,析专业发展之成效——论参与体育师资培训的体会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