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与创新实践

2019-03-15

安徽教育科研 2019年8期
关键词:中华文化魅力图书

王 荣

(合肥市南艳小学 安徽合肥 23060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动力,更是一个民族存续的血脉。中华民族历经五千年的沧桑而传承至今,所依赖的不是武力,不是天险,而是兼收并蓄又秉承正统的中华文化,正是中华文化的流传和延续,使得中华文明从未被彻底征服。可以说,没有文化,就没有文明;没有文明,就没有国家。就在世界各地都在学习汉学、儒学的时候,就在我们曾经的模仿者——日本、韩国把这份文化视作瑰宝的时候,中华文化却正在她的发源地慢慢地失去生存的土壤。作为文化的传承者——孩子,如何唤起他们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敬仰,如何培养其正确的价值与文化取向,是每个教育者,尤其是每个初等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一、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和重要性

文化教育是初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取向、道德标准甚至国家民族归属感等任务。就笔者从事的语文教育而言,文化教育是本学科的核心,对文化缺乏兴趣和敬畏必然导致语文学习兴趣的萎缩和缺失,到那时即使老师好好教,孩子也未必好好学,即使学会了,也未必记得住。班级文化建设的意义在于,在孩子们的价值观、道德观尚未成型之时,通过适当的引导,在孩子的生活环境中加入中华文化的元素和内容,通过努力,把对中华文化的喜爱融入到班级文化之中,进而导入到孩子尚未成型的价值体系中,并通过一系列的强化活动使其固化,成为一种行为标准和处事原则,终身有效。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初等教育阶段,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事物来教育往往比泛泛的说教更有效。班级作为孩子们学习的场地,则成了承担这一任务的最佳载体。

二、班级文化建设的概念和特点

班级文化建设是班级文化重要的组成和补充,是以教室为主要载体,以具有文化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和日常细节展示为主要内容,在老师的引导和学生的逐步认同互相影响下,形成的一种全班同学共同建立并遵守的价值观和审美取向,进而演化为整个班级特有的文化气质和精神风貌的过程。其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有以下几个特点。

1.从众性

从众是绝大部分生物的共同特性,这一特性在儿童群体中格外明显。班级文化建设正是基于孩子们的这一特性进行推广的。通过一系列活动和引导使得班级大部分孩子认同一种价值观,这一价值观就会反过来影响其他同学,进而形成全班统一的意识导向。教师只需要进行前期的引导,并保证其在健康正确的轨道上发展即可,无须命令和干预。

2.特异性

班级文化建设是希望孩子们从小培养对中华文化的兴趣,进而行成正确的文化观念和价值取向。只要不偏离这个轨道,即可充分发挥孩子的特长和爱好,琴棋书画、古诗美文皆可作为文化的表现形式,因此每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必然有其独特的魅力,每个班级的模式均不可复制。

3.主体性

班级的主体是孩子,因此文化建设必须是基于孩子的,并被孩子广泛接受的。强行推广或者急于求成的结果必然是班级文化建设变成了几个尖子生、特长生的个人表演,这没有任何意义。如何通过日常生活潜移默化地影响和定期举行各种活动进行强化,从而使其成为孩子普遍接受的价值取向,并让孩子以拥有这种价值取向为荣,是文化建设最需要慎重处理的部分。

三、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形式和内容的探索

1.日常班级文化展示

“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苏联著名的教育实践家和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校教育要注重环境、氛围对人的熏陶作用。作为校园文化基础的班级文化,其建设不仅是一种文化氛围的创建,更是对学生心灵的一种塑造。在班级布置过程中应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创造力,积极参与布置并定期更换,形成班级良好的文化环境。如在“美文荟萃”栏,张贴学生自写的美文;在书画园地栏,张贴学生亲手完成的剪贴画、书法美术作品等。这项展示的侧重点在于全员参与性,并不拘泥于作品的绝对水平。每个孩子都可以把他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大家。“文而优则展,字而优则示。”学生们置身于这种生机勃勃、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之中,受这种精神的熏陶,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久而久之,就会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教养、有良好气质的人。

2.“书香雅筑”图书角的建设

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与阅读名家名篇的数量与内容有限,还需要在课外作大量的补充阅读才能有效提高语文素养。课外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补充,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为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我班开展“捐一本享50本,让图书流动起来”的“书香雅筑”图书角创建活动。图书角,又称为阅读区,是设置在教室中供孩子自主阅读图书的专门区域。图书角的创建,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书带进校园,静下心来读,与同学分享阅读的快乐。

“书香雅筑”图书角的建设起初非常吸引孩子,但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在乎的是借阅这种形式,而不是认真地看书。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看书,我连续一个月每天中午都特意走进教室,拿起学生看的书来看。由于学生看到老师也在看书,因此他们看得特认真,教室也格外的安静。以此为契机,我还相应开展了“和家长、同学、老师共读一本书”、交流读书笔记、评选“阅读之星”“好书推荐”等活动。创建阅读环境影响孩子阅读,再由孩子的阅读影响班级的阅读环境,在良性循环中营造出书香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

3.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3.1 课前三分钟

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陶行知认为经过长期积淀而形成的文化并不能将其完全归于糟粕,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的方面。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中华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课前三分钟的“古文经典遨游”,教师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每学年选出一本古文经典,如《三字经》《千字文》《增广贤文》等,每天由选出的“诵读小能手”与同学们共同朗读并背诵一段古文。此活动以年级为阶段,“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小学阶段坚持下来收获颇丰。

3.2 赛诗会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时代的隔阂和古今汉语的差异,古诗的语言表现形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情感等都难以理解。但笔者认为教师不必对古诗进行“倾盆大雨式的题解,填鸭注入式的串讲,囫囵吞枣式的翻译”。五柳先生曰:“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未尝不是一件人生美事。我们应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引导学生诵读。我班采用赛诗会的形式,此举是笔者在大学期间读苏静老师《凭什么让学生爱上你》一书的收获。通过巧设擂台激励背诗,让孩子们疯狂地爱上了背诗:它的秘密在于独特的形式和严明的规则。如赛前进行的“魅力编队”确定每队的胜利色、竞选“魅力队长”、进行“魅力宣誓”和比赛中的压力挑战诗、魅力主打诗、魅力接龙诗、魅力联想诗、魅力本色诗、风险挑战诗,以及成绩盘点。老师定期一月一次用一节课的时间比赛,就可与孩子们共同体验一回“我为诗狂”的心跳感觉,经历一场异彩纷呈的诗词之旅。

上述几项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经用过,且有一定效果的活动形式,忝列于此,权当抛砖引玉,班级文化建设中可尝试多种活动形式,丰富校园生活。

四、总结

班级文化建设包含很多内容,严肃、认真、团结、互助、友爱、热情、勤奋、活泼都属于其中的一种。苏轼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班级的文化建设如果带有强烈的文化倾向,那么她就像一个饱读诗书的士子一样,具备与众不同的气质和魅力。班级文化建设既可以改变孩子的气质,也可以提高孩子的能力,同时可以强化孩子的品格。也许我们不会看到孩子现在改变,但它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希望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班级文化的建设和发展。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魅力图书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独特魅力——MINI JOHN COOPER WORKS CLUBMAN
图书推荐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东方欲晓》的魅力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被注入东方魅力的配饰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