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调的语言

2019-03-14卢筱雯

华文文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北岛母语诗人

卢筱雯

摘要:中国当代诗人自上世纪80年代始,有些因政治原因或自主移民而离开中国,在境外开启另一片书写的天地,他们向内关注自我与身份之间的关系,向外延伸至诗学建构及国家叙事的课题,丰富了汉语诗学的内涵。本文围绕北岛离境之后的诗歌创作,探讨他的诗歌如何跳脱语言的缠绕而能定位自身,以追求语言的极致为切入点,透析其在境外的诗歌返乡与超越的过程。

关键词:北岛;离散;语言;存在

中图分类号:I1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9)1-0105-08

作为朦胧诗代表人物的北岛(1949-),原名赵振开,自1970年开始写作,1978年与芒克等人创办民间诗歌刊物《今天》。当后期的朦胧诗坛逐渐走向模仿、复制的风潮,对一位不断追求卓越的诗人来说,离开居住地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北岛从1989年开始移居海外,一度旅居欧美7个国家。因为这种特殊经历的关系,被一些学者冠以“反叛诗人”的称号,甚至将他的诗学与诗观都扣上“流亡”二字。这种观点很狭隘①,忽略了其作品除政治之外的价值。另外,流亡与离散有本质上的差异:前者指任何人或团体,因为自然灾害、受到侵略、迫害或其他负面原因离开出生或定居的国家、地区;后者离开家乡的原因未必是被迫离开,它可以包括流亡,却不一定等于流亡。张枣认为:“北岛自1989年出现的流亡现象虽然有外在的政治原因,但究其根本,美学内部自行调节的意愿才是真正的内驱力。流亡或多或少是自我的放逐,是一种带专业考虑的选择,它的美学目的是去追踪对话,虚无,陌生,开阔和孤独并使之内化成文学品质。”②影响诗人疆域转变的原因,除了受环境逼迫之外,更多是为了追求极致的美学而“选择”移居。无法避免的是,许多人习惯把“流亡”二字强行加在离境的诗人身上,指涉他们的标竿自然从美学偏移到政治迫害。我们无法以流亡的语境概括北岛在欧美漂泊的全部历程。

综观北岛的诗作,大部分完成于境外,可以说他的诗歌生于中国,却长于欧美。从语言技艺与风格上来观察,始终围绕在“存在”与“语言”间的辩证,拥有鲜明的辨识度。一般来说,批评界将北岛的作品分为两期:国内部分和80年代末至今去国后的作品。③我们应该要注意离乡后的语言转变模式,透过异地的连结与思索造成何种差异?

一、精神漂流与诗意的栖居

北岛少年时期的文坛,因为样板戏的仿制,许多作品都是由毛泽东文体衍变而来。当时有意识的作家选择抛弃这种“说话像在行使一种权利”的方式。北岛著名的《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④反而承袭毛语体的形式,述说着两个极端呈显的差异,并且勇于为事物命名。这种敢为天下先的英雄姿态说明一股强有力的创作源泉牵引着年少的北岛。1989年搬到纽约之后,离群索居的孤独啃噬着他,“国家”、“异域”与“记忆”成为脑中反覆思索的关键词,面对命运的骤变,北岛的纠结不断回旋在苦难与永恒之中,抑郁的气息必须由胸腔中发出独特的呐喊,辩证法正好为他开启一条出路,他写下《悼亡》一诗:

不是生者是死者/在末日般殷红的天空下/结伴而行/苦难引导着苦难/恨的尽头是恨泉水干涸,大火连绵/回去的路更远/不是上帝是孩子/在钢盔与钢盔撞击的/声音中祈祷/母亲孕育了光明/黑暗孕育了母亲/石头滚动,钟表倒转/日蚀已经出现/不是肉体是灵魂/……/你们紧紧拥抱/在长长的死亡名单中⑤

首句的“死者”既是诗人的代表,也表达了对体制的绝望心绪。它不仅从历史中生成,也被看似大自然的现象引导着,却在不自然的情况下逝去。泯除了特定的时间意识,仅探讨生命的存在与失去,在“不是”和“是”之间仍保存着为万物命名的造物主姿态。直接引借辩证句法的则是“母亲孕育了光明/黑暗孕育了母亲”,在矛盾的对立之中转化为最温柔的女性形象,句子之间的跌宕宛如人生的节奏,打在自生至死的轮回中。在这首诗中,北岛采取细部的俯视角,一方面是为了让自己擢升为最高的主宰,另一方面也暗示即使身份崇高也不免牺牲,笔触间不经意透露出命运的不可预测。

其实,要还原北岛的思考并非难事,只要紧紧抓住“矛盾”二字,这两个字概括了出境前期的心灵原貌,尤其是在流亡与离散之间挣扎的痛苦。辩不明的课题往往成为矛盾的源头。他在1996年写下《送报》一诗:

“谁相信面具的哭泣/谁相信哭泣的国家/国家失去记忆/记忆成为早晨/送报的孩子从早晨出发/凄厉的小号响遍全城/是你的不幸还是我的不幸/......这个公共的早晨/被送报的孩子所创造/一场革命掠过街头/他睡着了”⑥

前两句呈现了《回答》中“我不相信”的呼喊,只是当时个体的小我选择不相信,但是在这首诗中却更进一步地写下“谁相信”,像是号召群体认定他所面对的世界。马克思指出,文艺家是通过艺术这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反映现实生活的矛盾与冲突,并且在这个范围为这个冲突的解决而斗争的。⑦北岛的诗作具备鲜明的是非意识,其意义不在于问题的回答,而在于它们的提出能否引出背后的社会意义与精神思索,在于它们能否帮助离散诗人思考自己与原乡之间的距离、国家定位与身份迷思,并且排解旅居异地的苦闷。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从毛语体传承下来的创作方式在相当的程度上给予北岛观察世界的眼力,走过的荒诞更是其坚忍最好的练习场。他于1989年写下《钟声》,描写钟声进入秋天的腹地时,裙子、天空、树与腐烂的苹果凑在一起的违和感,当沉默的敲钟人撞击一个个日子时,船只在大雪上滑行的荒谬;他化身为一只绵羊注视着远方,聆听万物重新命名的时刻,感受着危险的平衡伴随死亡的钟声前来。⑧我们能够辨认出此时的诗作没有过去独占鳌头的英雄气概,多了点沧桑与对未来的不确定。而“寻找”直接成为离散初期最重要的词语,在生活中寻找不同事物的组合方式,重新思索自己的身份认同。事实上,自从离乡之后,“中国”仍然是诗人割舍不下的乡音,回首原乡中国和自己的复杂关系,以及深入文字和诗艺考虑存在的問题,是北岛离散后诗作的方向。在流放地挣扎着求生的同时,却止不住地往记忆里的家园寻找情感的慰藉,即使身处异域,针砭中国的笔触却不曾停歇。⑨例如《霜降季节》⑩具体表现对农民的关怀。在闲暇的时刻想起过去的故事而“暴露了内心的弱点/像祖国之子/暴露在开阔地上/风与树在对话/那一瘸一拐的行走”{11},他的流离成为一座巨石,挡住回家的道路;但是记忆却使他的行走越发艰难,这股惆怅与纠结的情绪在《乡音》一诗中清晰的展现:

我对着镜子说中文

一个公园有自己的冬天

我放上音乐

冬天没有苍蝇

我悠闲地煮着咖啡

苍蝇不懂什么是祖国

我加了点儿糖

祖国是一种乡音

我在电话线的另一端

听见了我的恐惧{12}

无论北岛如何逃避,都无法绕过母语带给他的牵绊,身居境外的他遥想中文那种既疏远又亲密的关系,经常使自己陷入无边际的苦思当中。陈超评论此诗时说道:“诗人为什么没有选用‘中性的昆虫,而选择了“苍蝇”这一令人不堪的意象,是耐人寻味的。其必要性在于,它更深切地道出了自己的痛苦与焦灼——甚至不如一只苍蝇般浑然自在”{13},这段话明言了居住在非中文环境的北岛乍听到来自故乡的语言时,反而有种“近乡情怯”的痛苦,对他来说,加重了故乡的联系,是一股更深沉的孤寂。这不仅是一首怀乡之作,同时也意味着文化的怀想,甚至是打开另一道语言的大门,透过语言连结了过去与现在的自己,也预示未来可能会面对无法确实掌握语言的恐惧。

母语所连结的是对家乡的文化与认同,在中国的北岛扬着朦胧诗领军人物的旗帜,以五四启蒙精神为号召,捍卫自由思想。然而,那只是同一国度、民族与种族之间的角力;离开母语现场的他,“由外向内”推进文化带给民族的影响,他以不同的英文字母写下在国外遇见的各色人种,思索单一文化与多元身份如何互涉:

M祖籍湖北,香港出生长大,到巴黎读书,考进联合国做口译,先在日内瓦,后搬到纽约,一住就是二十多年,她会说六七种语言,其中三种能同声传译。她做意大利饭,喝法国酒,读英文报,見什么人说什么话。有时候我纳闷,中文在她心里到底占多大份量?文化归属往往在潜意识中,比如,用什么语言数数骂人说梦话。说到底,凡在精神上说不清血缘关系的,都应通通算作“文化孤儿”。据说纽约一半外国人,其子女又占了四分之一——整个一个孤儿院。故“爱国”在纽约人的语汇中是根本不存在的。{14}

在境外生活的北岛思索着母语与原乡之间的距离,实际上是对身份与存在、华人—中国之间摆荡的关系,进行一番审视,更是对故乡情感的胶着与对历史的彷徨。他遵循着一种追寻文化归属感的路线,试图接近家乡的温度。从他近期的散文来看,他并没有跨过国族的疆界去思考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比重,在他的内心更多地是倾向于后者。如此一来,他的诗歌便缺少了开阔的眼界与宽广的心胸。若按照洪美恩的说法,“中国人”的概念并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在中国内外不断重新协商和界定{15},这段话明言要成为何种身份的人之前有一个相当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他人的眼光与自我“意愿”。在北岛的诗中可以看见一个十足的国族主义者,他对文化的拥戴也使其在境外的创作始终没有走出中国太远,在海的另一处找到安置诗的所在。以下这首《写作》写出其诗词仍然保存着“帝国的完整”,揭示出其以母语创作诗歌成为记忆的桥梁:

始于河流而止于源泉

钻石雨

正在无情地剖开

这玻璃的世界

打开水闸,打开

刺在男人手臂上的

女人的嘴巴

打开那本书

词已磨损,废墟

有着帝国的完整{16}

表现故乡记忆的诗作还有《田园诗》{17}和《致记忆》{18}等,透过流离海外的经验,他回应了前半生在中国的种种,如同张松建所言:“离散逼使人们重新思考国家和民族主义的规范准则,离散为霸权性的、同质化的全球化势力提供了无数的、位移的论争场所。”{19}北岛以一种漂流的姿态透析诗歌之于生命的重要性——如果不是因为离开,便无法接近真正的家。

二、语言的进行与超越

在80年代的文学界,“突破”、“超越”这两个词深受批评家和作家的青睐,是一组使用频率极高的两个词。{20}在朦胧诗退潮之后,中国诗坛打着“pass北岛”的口号,冀望以新一代的力量完成诗歌语言的超越,因此他们的创作逐渐走向个人化、口水化,失去了内涵与深度。北岛自1989年出国之后,远离了中国诗坛的论争,朝向世界文学的发展前进。从整体而言,北岛去国之后的作品加重了对语言模式的再思考、充斥着身份变动的失落感、深化了对生命内在的挖掘,后面两项跟随着语言的包装,超越了在中国境内创作的诗歌,成功将他与国内第三代诗人群切割开来。

北岛坚持用中文写诗,并且在母语的基础上写下不少关于世界诗人作品的评论,将他们的诗歌透过中文语境传递出去,展现出诗人对社会的承担,一如他早期在中国的《履历》、《一切》、《结局或开始》等针砭政治、社会的诗歌,都站在人文精神的高度俯视群众,只不过当时使用的语言往往是事件当下的反映,没有经过心灵的干预,导致语言的疏浅,而使整首诗过于单薄和平板,这也是许多评论家紧跟着“政治”、“流亡”等关键词强行误读的原因。离开政治的中国来书写中国的政治,距离成为一道屏障,割断了直接面对社会的连结,反而能使他进入深沉的思索,不再以审判者姿态对中国进行针砭,转以冷静的语言洞彻社会,如此一来便不会使诗的内容过于表面、文字走向肤浅。北岛写下:“我得感谢这些年的漂泊,使我远离中心,脱离浮躁,让生命真正沉潜下来。在北欧的漫漫长夜,我一次次陷入绝望,默默祈祷,为了此刻也为了来生,为了战胜内心的软弱。我在一次采访中说过:‘漂泊是穿越虚无的没有重点的旅行、‘经历无边的虚无才知道存在的有限意义。”{21}离散成为北岛的救赎,而语言之于诗人的重要性也再度浮上台面。

北岛于1989年开始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Stony Brook)分校英文系教授诗歌创作课,外语的环境对他来说并无太大的冲击,因为他认为诗歌本来就是说不清的语言,使用这种语言反而更好。{22}透过外语的介入,他了解语言的原始作用是为了沟通而存在,而诗歌恰好是相反的,“说不清”反而可以拉开审美距离,挑战陌生化的高度。在境外刚开始创作时,片段的意象在不断重组、构图之后,以讯息的方式传达给读者,如《旧雪》:

大雪复活了古老的语言/国家的版图变幻/在这块大陆上/一个异乡人的小屋/得到大雪的关怀/在我的门前/有一截三米长的钢轨/工厂倒闭,政府垮台/过期的报纸汇集着/变了质的大海/旧雪常来,新雪不来/造物的手艺失传/窗户后退/——五只喜鹊飞过/意外的阳光是一次事件/绿色的青蛙进入冬眠/这些邮差的罢工旷日持久/没有任何消息{23}

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语言”、“国家”、“异乡人”成为中心主旨,大雪暗示幽暗的世界,当所有动物都冬眠时,喜鹊飞过时,内心的阳光乍现,最后却没带来任何消息,点出了诗人的失落,这可能来自于语言的困境。

为了更接近纯粹的中文,北岛开始使用高密度的词语。陈超指出北岛在追求语言的新的可能时,除指向面对生存的“表意的焦虑”外,还指向更极端的对审美话语的自足性探索。缘此,在一部分诗中,诗人逾出了象征主义畛域,走向超现实主义。{24}诗歌《目的地》就拥有强烈的隐喻,走向超现实的话语,述说着诗与诗人之间的张力:

你沿着奇数

和练习发音的火花

旅行,从地图

俯瞰道路的葬礼

他们挖得真深

触及诗意

句号不能止住

韵律的阵痛

你靠近风的隐喻

随白发远去

暗夜打开上颚

漏出楼梯{25}

我们可以发现,此诗的语言走向意识流的内心独白与自由联想,首先是在无人的环境中创造一个假设性对象“你”,沿着奇数的道路行走,此处的主体意识“我”看似没有真实存在着,却不自觉地主导诗的走向。唯一暴露原意的是挖得深,所以触及到诗的内部,句号、韵律和隐喻层层叠上联想的高塔,最终结束在上颚与楼梯之间,最后两句故意造成想像的断裂。在北岛的这类诗中,话语本身就构成了“意味”和“事件”,无须向读者表明它暗示了什么东西。也就是说,诗的语境产生之后,脱离诗人的另一个生命形式就出来了。{26}这种形式的诗不需赋予它固定的主题,人们在读了之后自然知道作者的意识与目的。此后,北岛创造了许多无题诗,如:

在母语的防线上/奇异的乡愁/垂死的玫瑰/玫瑰用茎管饮水/如果不是水/至少是黎明/最终露出午夜/疯狂的歌声/披头散发{27}

其中,探索母语与乡愁之间的关系;

又如:

被笔勾掉的山水/在这里重现/我指的绝不是修辞/修辞之上的十月/飞行处处可见/黑衣侦察兵/上升,把世界/微缩成一声叫喊/财富变成洪水/闪光一瞬扩展成/过冬的经验/当我像个伪证人/坐在田野中间/大雪部队卸掉伪装/变成语言{28}

其中,畅谈诗歌中修辞与人工之伪。

这些无题诗除了隐藏主体之外,意象的浓缩是主要特色,不再只是表面的吶喊。当其他人问及出国前后的诗有什么不同?北岛回答:“我没有觉得有什么断裂,语言经验上是一致的。如果说变化,可能现在的诗更往里面走,更想探讨自己内心历程,更复杂,更难懂”{29}北岛对“语言经验”的定义源于他所书写的方向,我们得先理清离散是否真的对他的诗歌产生影响,以及他的文学理念是否能直接运用在诗歌中。

北岛于1990年春在奥斯陆决定复刊《今天》{30},他继续担任主编,收集世界各地的诗歌。首先确定的是《今天》刊物的纯文学性,他曾言:“所谓纯,就是不直接涉及政治,当然不涉及是不可能。这样办出于两点考虑:(一)政治毕竟是过眼云烟,只有艺术才是永恒的。(二)就目前的形势看,某些时机不成熟,应该扎扎实实多做些提高人民鉴赏力和加深对自由精神理解的工作。”{31}北岛自知诗歌无法脱离政治、社会的牵绊,但是仍坚持走向“纯文学”的境界。事实上,《今天》诗歌的真正意义还不在于其作品的具体内容,而在于在特殊的背景下,其颠覆了权力对语言的操纵,恢复了人文情态和诗歌语言。这是北岛和《今天》诗人们对中国文学的真正贡献。{32}它影响了一代人对于诗歌的定位,也确立《今天》派诗人在奏响命运的歌声时与精神世界无法一分为二。因此,自北岛去国离乡之后,他的诗歌与生命经验环环相扣,“纯文学”的理想在远离政治之后得以聚焦于语言的提炼上。诗歌《毒药》将离散者的孤立、烧灼的情感运用细腻的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

烟草屏住呼吸

流亡者的窗户对准

大海深处放飞的翅膀

冬日的音乐驶来

像褪色的旗帜

是昨天的风,是爱情

悔恨如大雪般降落

当一块石头裸露出结局

我以此刻痛哭余生

再给我一个名字

我伪装成不幸

遮挡母语的太阳{33}

这首诗回到内在的自己,极力淡化政治性,而且朝向更纯粹化的方向进行。如同北岛所言,出国后的诗作更想探讨内心世界,那种复杂的情境恐怕连自己都难以理清。这首诗走在流亡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姓名与母语之间被风、雨打乱的思绪,裸露的结局恰好在崩溃痛哭时感受到世界的虚无。如众所知,“流亡”所代表的是被迫离开的悲剧意义,在北岛的心里同样也感受到此词带来的巨大哀伤。但是,当诗人褪去了外在的社会包袱,他所拥有的只有自己与想像的无限延伸,因为题材窄化的原因,从语言上下功夫,即成为北岛新的追求目标。

三、沉重的力量与归返

北岛将近一半的生命都处在漂泊的境地,即使如此,他依然用汉语写作,那是在枯竭的生命里急需的诗歌之泉。而“家”,对他来说有特殊意义,不仅是心之向往处,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想念。因此在他离境诗里经常可以见到一个焦躁的灵魂,迫切需要母语的滋润,让他得以在语言里找到“家”的想像意义。如此一来,要研究他的诗就不得不提及靠近母语所带来的影响,这个关键的命题其实在他后期的书写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当他以自省姿态写下《悲歌》时,可以看到这首诗的情绪独立于悲伤之外,更多的是精神资源的困境与思考:

焊接天空的电弧光

像旧日激情

在寻找新的伤口

寻找档案中的暴风雪

风箱里的火星

梦大汗淋漓

像水雷追逐着船只

大海突然干涸了

帐篷林立

我们伤口般醒来

另一种语言的绅士们

穿过难民营{34}

一般来说,离散诗人使用母语写作可能出现两种状况,一则在建立自我的堡垒,在其中处理沉痛的情感经验,并且探索更精准的语言来表现真实的自己;另一则是在母语的怀抱中逐渐失去面对异地的勇气,而北岛的情况介于二者之间,甚至更接近前者。这首诗出现的语言征战是北岛在现实生活中真实面对的课题,他需要一股强劲的力量脱离过去过于社会性的文字,也需要运用母语召唤出特定的内在意义,尤其是处在语言差异极大的西方世界,他们的语言虽然像“绅士”般穿梭在北岛的生活中,但是走过的却是一个个充满伤口的灵魂。就某种程度而言,这种不同于流亡诗人浪漫怀乡的展现,是以冷静自持的基调思索语言的张弛,使得诗作出现双重视野的灵活性,也让北岛的境外诗作有了不同于朦胧诗时期的沉重感。归咎原因,在于离散群体从根本上不可避免地跨越故国,总是把当地和全球、过去和现在、这里和那个地方连在一起。{35}出于这类型的思索,他沉着地写下《走廊》一诗:

“那些啤酒瓶盖/被流动的大街输送到哪儿/那年我逃学,在电影院/在银幕无尽的走廊里/我突然被放大/那一刻是一把轮椅/其余的日子推着我远行——/全世界自由的代理人/把我输入巨型电脑:/一个潜入字典的外来语/一名持不同政见者/或一种与世界的距离/走廊尽头,某些字眼冒烟/被偷走的玻璃的窗户/面对的是官僚的冬天”{36}

这种潜藏于意象之后的社会现实在跳跃的文字中呈现,一半源于刻意转换的语言形式,另一半则来自未羽化完成的纯粹语言。此种矛盾性在创作里产生偏移,其原因则来自生命的摆荡与不确定。北岛在一次访谈中提到:“你想回家,但回家之路是没有的。这甚至说不上是失望,而是在人生荒谬前的困惑与迷思。”{38}诗人以近似嘲讽的语气表现出无法抵达的痛苦。不仅是真实的“家园”,同时还包含意念的“想望”,在北岛心中已酝酿出深深的沉重:

回家,当妄想

收回它的一缕青烟

我的道路平行于

老鼠的隐私

往事令我不安

它是闪电的音叉

伏击那遗忘之手的

隐秘乐器

而此刻的压力

来自更深的蓝色

拐过街角我查看

天书和海的印刷术

我看见我回家

穿过那些夜的玩具

在光的终点

酒杯与呼喊重合{39}

这首名为《回家》的诗作,带着语言的错位和不可逆的判决,“往事令我不安”的焦虑感可能来自文革时的记忆,或者可以说是无法回归的美好。离开中国的北岛要抵抗遗忘的力量,同时又惧怕回忆的重量,这种双重矛盾的压力限制他对“真实”的投入,驰骋在天书和海的印刷术中才是回家唯一的道路。离散诗歌所展现的超现实往往是远离现实生活的。洪美恩进一步提出家园的理想神话,既是集体记忆的产物,同时也是渴望依恋的对象,但是它最终还是限制和约束了离散群体的自由性。{40}这句话明言虚假的想像是离散诗人的救赎,却能在光的终点找到信仰的呼喊。另一首名为《祖国》的诗极力淡化中国的存在,在整首诗中未提及《祖国》二字,若不是因为题目泄漏了诗人的巧思,恐怕无法理解它与诗人、家园间的关系:

“黑伞下的少女/钟舌般摆动/我悄悄地潜入森林/听见声响时回头/那只鹿已消失/月光为粗糙的冬天/涂着清漆/在地板的缝隙下/海水激荡不安/我正在和我/修复了的你的尊严/告别”{41}

家乡在北岛的想像中是一种晦暗、不安的存在,当周围出现诡异的氛围时,唯一的生命——鹿也消失不见。或许对北岛而言,在经过岁月的冲刷后,“祖国”已成为难以捉摸的形象。而诗人对祖国的感觉亦如寒冷的月光和摇摆的波浪,既无坚实明确的意义,亦非温暖的召唤。于是,诗人以“告别”为这首名为《祖国》的诗划下句点。{42}

事实上,北岛在2001年底,因父亲病重获准回国3次,他回到阔别13年的北京,即使再有心理准备,也还是没想到,北京已经面目全非,难以辨认,对他来说是个陌生的城市,在自己的故乡成了异乡人。{43}这不仅是他意想不到的,也是长久以来的幻想变为真实时的惊诧,时间在不知不觉中已流逝,此时的诗作最大的特色即在返家的路途上挟带着沉重的思索,对于脚下的这块土地、故乡、记忆的交织,透过语言都有了容身之处。

一进入戴维斯,暮色苍茫,华灯初上。突然一股致命的乡愁袭来,我强忍着泪水。戴维斯于我意味着什么?这个普普通通的美国小镇,就是我的家,一個人在大地上的住所。对于漂泊者来说,它是安定与温暖的承诺;对于流亡者来说,它是历史之外的避难所;对于父亲来说,它是守望女儿的麦田。{44}

以上这段是北岛曾经住过的戴维斯,它是温暖与安定的综合体,对北岛来说,这就是历史之外最佳的住所。而在一般离散个体眼中,对于自己身份的定位,都是从特定的历史和文化角度出发,鲜少有如北岛这般具备双重视野,所以更突显这种想像意义上的归返。

四、结语

北岛则以一种比漂流更接近中国的方式归返,离散给了他全新的眼界,能让他反思语言的起源与内在性。早期喧嚣的写作经验来自于愤怒的结论{45},抵达境外之后在焦虑中害怕失去语言的精粹,因而写下冷静疏离的文字。对他们而言,语言不仅是文化、种族和记忆的载体,还必须从根本上超越现实的沟通和审美,再透过它认清生存的边界。中国当代诗坛的多元、流动和跨界都考验着诗人在不同的文学场域间发掘自己的潜能。

① 如林贤治:《北岛与〈今天〉——诗人论之一》:“在‘今天派诗人中,北岛还算得上一个‘叛军首领”,《当代文坛》2007年第2期;杨岚伊:《乡音之内——北岛流亡诗作的问题探讨(1993-1998)》,《台湾诗学学刊》2009年第14期。

②⑥{11}{25}{28}{38}{44} 北岛:《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9-10页;第53-55页;第117-119页;第129-130页;第77-78页;第135-137页;第139-141页。

③{13}{24} 陈超:《让诗与真互赠沉重的尊严——北岛诗歌论》,《精神重力与个人词源》,台北:新锐文创出版社2013年版,第176页;第176页;第196页。

④ 北岛:《北岛诗歌集》,南海出版社2002年版,第7-8页。

⑤⑧{12}{16}{23}{27}{33}{34}{36}{40} 北岛:《在天涯——北岛诗选》,香港:牛津出版社2013年版,第9页;第3-4页;第29页;第41页;第19页;第82页;第70页;第59页;第56页;第40页。

⑦ 熊元义:《在反腐败斗争中文学要有明确的是非意识》,《中國作家精神寻根》,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205页。

⑨ 杨岚伊:《语境的还原:北岛诗歌研究》,台北:秀威资讯科技2010年版,第86页。

⑩ 北岛:《霜降季节》“大海改变以前/农民在死亡的一侧播种/奇蹄偶蹄人的足印/出入国家的大门/山也移动了一步/云杉点燃天上之火/运送矿砂的驳船/驶向皮毛高贵的夜晚/古老的欲望长鸣/故乡的灯火一起熄灭”,载于《在天涯——北岛诗选》,香港:牛津出版社2013年版,第8页。

{14} 北岛:《纽约变奏》,《午夜之门》,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40-41页。

{15}{35}{39} Ien Ang, On Not Speaking Chinese: Living between Asia and the Wes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p25; p35; p25.

{17} 北岛:《田园诗》“音乐之狼迂回奔跑/山楂们吃吃窃笑/翻过一页,退潮/阳台上年幼的船长们/用望远镜眺望/东方与西方/一个切成两半的水果/我挂网捕鸟/在自己吐核栽种的/树下,等了多年”,载于《在天涯——北岛诗选》,香港:牛津出版社2013年版,第91页。

{18} 北岛:《致记忆》“你步步逼近/暗含杀机/而我接受惩罚/所有的审判/是一种告别仪式/我们将交换角色/通过音乐之虹/在另一世界/我是化石/你是流浪的风”,载于《在天涯——北岛诗选》,香港:牛津出版社2013年版,第39页。

{19} 张松建:《家园寻根与文化认同:新华作家谢裕民的离散书写》,《清华中文学报》2014年第12期。

{20} 洪子诚:《超越渴望》,《作家姿态与自我意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25页。

{21}{29} 北岛:《失败之书》,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5-16页;第292页。

{22}{30} 北岛:《午夜之门》,江苏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32-33页;第56页。

{31} 转引自李润霞:《“文革”后民刊与新时期诗歌运动》,《新诗评论》2006年第1辑。

{32} 一平:《孤立之境——读北岛的诗》,《诗探索》(理论卷)2003年第2期。

{37} 唐晓渡、北岛:《“我一直在写作中寻找方向”——北岛访谈录》,《诗探索》2003年第2辑。

{41} 林巾力:《“流亡”与现代主义诗学:双重视角下的商禽与北岛》,《淡江中文学报》第29期,2013年12月。

{42} 北岛:《自序》,载于《城门开》,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局出版社2010年版,第1页。

{43} 北岛:《他乡的天空》,《青灯》,香港:牛津出版社2006年版,第107页。

{45} 北岛:《召唤》,《开锁:北岛一九九六~一九九八》,台北:九歌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141页。

(责任编辑:庄园)

Language in a Modified Tone: On the Diasporic Context of Bei Daos Poetry

[Singapore] Lu Xiaowen

Abstract: Since the 1980s, contemporary Chinese poets have been leaving China, either for political reasons or on the grounds of migration, creating a space overseas for their writing. Internally, they are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 and identity and, externally, they extend their work to the construction of poetics and subjects of national narration, enriching the contents of the Chinese poetics. By focusing on his poetry as written after he left China, this article explores how Bei Daos poetry was able to posit itself by escaping the entanglements of language and to pursue the extremes of language as its entry point, providing a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 process in which his poetry returns to its native country and transcends it.

Keywords: Bei Dao; diasporic; language; existence

猜你喜欢

北岛母语诗人
我眼中的北岛
睡吧,山谷
“诗人”老爸
愤怒
母语教育:从美出发
分析母语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地位
第五届中坤国际诗歌奖获奖感言——邵燕祥
想当诗人的小老鼠
一颗温润明亮的珍珠
No.3 最佳小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