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理念指导下的模块化双语教学创新模式探究

2019-03-14袁梦如合肥学院旅游系

安徽科技 2019年8期
关键词:学情双语模块化

文/姜 阳 袁梦如(合肥学院旅游系)

一、引言

能力导向是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的重要指导思想,而各个模块课程则是模块化教学改革的落脚点。“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使一些模块课程负责人开始尝试双语教学模式。然而,双语教学的理论源自国外,如不结合国情,不考虑学科和课程特点进行设计,是难以对学生的认知发展和能力培养产生正面效应的。因此,关于模块化双语教学模式设计的理论思路和具体设计内容的相关研究便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该以何种教学理念为指导、应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设计模块化双语教学模式,从而帮助有效地组织双语教学课堂,均是亟需探究的问题。

二、理论基础

1.双语教学模式及教学要素论

国内学者将双语教学模式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教材和讲授语言使用为基础,分为半外型、混合型、全外型[1];另一类是基于学生的在校学习时间,分为沉浸式、过渡式、维持式[2]。分类均围绕着年级、语言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展开。然而,仅依赖以上三要素是难以适应国情、学校特色及学科特点的。因此,学者们又相继提出:四要素论,加入教学手段[3];五要素论,强调教学目标[4]等。其共同点是都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考核方法作为主要的教学要素进行研究。这些理论为双语教学模式内容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但教学模式的构建,还要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念的指导下完成。

2.翻转课堂理论

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将传统的教学和学习流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都进行了颠倒。倡导“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本质。这与模块化教学改革提倡的“一切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高度一致。对于双语课堂而言,这种教学结构的变革,可更有效地利用好课堂内的时间和资源,不再让学科教师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英语教师应该做的事情上,而是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完成学科英语的任务(知识传授的提前),在以教师为引导的课内完成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知识内化的优化),以达到专业知识掌握和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双重效果。可见,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能为模块化双语教学模式的设计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然而,近些年来对翻转课堂盲目实践和追捧所引发的问题,还需要引以为戒。

一是翻转课堂不能等同于网络课程。视频录制不是翻转课堂的全部,最基本的要素还是“课堂”。二是翻转课堂不能忽视教师的作用。有了教学视频,许多“课堂”便成了学生汇报作业的场所,而教师的主要责任应是利用学习资料激发学生课前学习兴趣,在课堂内则应灵活地组织各种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内化。三是翻转课堂不能依赖某一种模式。“课前看视频+课堂上完成作业”的固有模式不能适应所有年龄阶段、学习阶段,也并非所有学科、专业课程都适合翻转课堂。

3.半翻转课堂理论

准确理解翻转课堂本质,根据不同的影响因素,探索出适合学校定位、学科特点和学生诉求的翻转课堂模式,才是对此教学理念的正确应用。因此,学者们开始尝试对传统翻转课堂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

一方面,根据学情。吴冬芹、任凯认为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是翻转课堂实施的必要前提[5],提出了将微视频嵌入课堂的“半翻转”模式。“半”是寻求一个教与学的平衡点,通过借鉴翻转课堂理念,达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目的。

另一方面,根据课程特点。陈慧认为较难的学习内容不适合翻转给学生学习[6],提出了“基于平板终端的半翻转课堂模式”:将录制好的视频(简单的内容)和预习任务一起发给学生,而较难的内容仍采用教师主讲的方式。

两种“半翻转”的形虽不同,但神却相似。其核心理念都是强调不照搬翻转课堂的固有模式;主要形式都是让学生提前掌握部分学习内容,再由教师帮助进一步强化学习重要知识;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

三、基于“半翻转”理念的模块化双语教学设计及建议

“半翻转”模式减少了学生课前过多的有些甚至是无法自己完成的学习负担,并通过灵活的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课内教学效率,这样的教学理念恰恰能够解决在双语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翻转模式时可能会遇到的一些问题。因此,设计双语教学模式时,可根据课程特点和学情对课堂进行“半翻转”设计。为确保“半翻转”理念能够帮助提高双语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模块选择

应至少从三个因素考虑模块课程是否适合采用“半翻转”式双语教学。一是模块定位。以旅游管理专业模块化教学体系为例,《旅游企业战略管理》专业必修模块开设于大三下学期,在《旅游英语》等先修英语类模块后,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英语语言综合应用能力,为双语教学提供了必要保障。二是专业要求。旅游业的国际化发展需要既精通专业,又熟练掌握外语的人才。研究表明,旅游管理专业在经管类专业中,对英文授课比例的要求相对最高[7]。三是教学内容。企业战略管理原理起源于美国,双语教学能让学生接触到知识的本源和更为贴近理论产生的背景,并能培养其对专业英语的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

2.学情分析

应充分分析学生是否具备了接受“半翻转”式双语教学的知识和能力。一是外语能力。教学模式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英语水平,否则双语教学只会让受教育者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语言形式上,而无法应对学科的复杂性。二是知识储备。《旅游企业战略管理》的先修模块还包括《经营管理基础》等专业类模块,为学生提供了经济学、管理学相关的知识储备,从而确保了相关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及实施的可能性。

3.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设计是全要素的设计,根据理论背景研究,“半翻转”理念应至少体现在以下几个教学要素中。一是教学内容。合适的教材选用是双语教学效果达成的重要前提之一,但如果仅借用全英文教材,可能存在不符合学情和本土化内容缺失等问题。根据“半翻转”设计理念,建议采用自编讲义的形式,理论部分可摘录于英文原版教材,案例部分可采用全中文最新行业案例,教师不将英语资料完全交给学生学习,而是根据内容难易和学情,合理安排学生课内外的学习任务(英文核心概念+中文案例辅助)。二是教学过程。由于学情特点,传统翻转课堂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的方法并不适用于双语教学,教师需要对部分较难的英语资料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根据“半翻转”设计理念,建议将教学过程分为两大阶段:“教师主导”阶段由教师主讲,确保学生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和整个知识体系,更重要的是学会如何适应双语学习;“学生主讲”阶段,教师则升格为学习的设计、指导和帮助者。通过任务驱动教学法,把学习任务分配给各小组,由其在课内完成讲解。因此,“半翻转”提倡的是不将课堂内时间全部交给学生或教师,而是根据内容难易和学情,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内外的作用,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三是考核方法。当课堂交给学生时,如果每组的演讲都完全由教师一人评价,翻转课堂就会成为向教师一人讲授的课堂,其他小组会因缺少参与感,使整个学习过程变得枯燥。根据“半翻转”设计理念,建议采用教师测评加学生互评的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使其也成为学习效果的评价者,并协力教师共同提高双语教学课堂的质量。

综上所述,模块化双语教学的“半翻转”设计是一种动态的教学模式,主张不将学习资料完全交给学生,不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或教师,不将考核的相关决策完全交给教师,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作用,从而确保模块化双语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学情双语模块化
模块化自主水下机器人开发与应用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模块化住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ACP100模块化小型堆研发进展
模块化VS大型工厂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