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2019-03-13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南津镇中心小学蒋国忠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小数效率数学

■四川省资阳市雁江区南津镇中心小学 蒋国忠

数学是一门科学性和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学生在数学课堂能够得到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培养,而这些思维能力的养成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教师必须认识到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小学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课前预习”“科学导入”“课堂互动”“突出重难点”出发,旨在探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率的方法。

数学课堂对于数学的教学存在新的启发,面对课堂教学的需求,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课堂学习更加重视,对课堂教学进行重点教学。对于小学教学课堂的方法我们应该探讨如何提高数学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虽然小学数学的地位和重要性不可忽视,但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先讲解知识再要求学生做习题仿佛已经成了一套流程,导致数学课堂的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提高。在新课改推行数年的今天,原本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已不再适用于现在的小学数学课堂。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呢?我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有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希望能为一线小学数学教师提供借鉴。

一、提倡课前预习,明确教学目标

在传统教学活动中,一般数学教师会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预习,但由于课本中的知识点较为枯燥,且图画也较为刻板,难以直接引起学生预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在课上直接进行授课,忽略了学生的预习结果,这也就导致学生的预习形同虚设。教师要认识到学生预习的重要性,可以以动画或视频的形式制作一个预习短片,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在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后再进行授课,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久而久之,在学生逐步养成预习的习惯后,就能体会到预习对自己的学习带来的惊人变化。例如,在学习“认识锐角和钝角”时,教师可在网上下载有关视频或自行录制视频,视频以动画为主,最好存在和学生的互动,如让学生用尺子画出已经学过的直角等。在观看预习视频期间,要求学生自备三角尺,量一量视频中出现的角度,使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明确锐角和钝角的定义。又如,在学习“克、千克、吨”时,由于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于重量缺少关注,所以对于“克、千克、吨”的认知一头雾水,更别提三者之间的换算了。教师可在网上下载有关视频,引导学生在家中用手体会一粒绿豆、一个鸡蛋、一瓶矿泉水和一个西瓜的重量的不同,从而学会比较四者的重量关系,在视频中渗透克、千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理解选择重复观看。教师可在课上发现预习过后的学生提问的问题更接近知识本身,不用教师的刻意提问就能达到引导学生逐步揭示知识点的本来面目的目的。

二、科学合理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新鲜事物较为好奇,有较强的表现欲和好胜心,教师可利用学生的这些特点,创设合理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在具体的情境中,教师可将抽象的知识点,如公式的推导过程等设计成动画,以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达到使学生在情境中得到感情的激发和知识的收获。例如,在学习“圆的面积”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备圆形纸片、彩笔和小剪刀。课上,教师以学生喜欢的视频导入,并让学生跟着视频中的动作一起动手。先将圆形纸片均匀的分成类似等腰三角形的图形共12等份,将上半圆和下半圆分别涂上不同的颜色,然后按照不同的等份展开,学生会发现拼成的图形类似平行四边形。此时,学生的动手环节结束,教师可提醒学生集中观看视频,随着视频中圆的份数越分越多,其拼成的图形越来越接近长方形。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长方形的面积公式,由于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可得知圆的面积为圆周长的一半×圆的半径,即πr2。此次导入有学生最喜欢的动手环节,可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推导过程中用到了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在激活学生头脑中旧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顺利接受新知识,一举三得。

三、增加课堂互动,营造良好氛围

以往的小学数学课堂一般是教师的“一言堂”,学生只是听从教师建议做练习题或者记住公式,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较少,课堂教学时“死气沉沉”。不少教师表示,减少师生互动是因为课时不够用,减少学生之间的互动是因为学生之间的有效讨论太少。

对此,教师要认识到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而不是单纯讲解。教师要在课上增加师生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活跃课堂的氛围,在学生互动时深入学生中间,及时纠正学生的无效讨论,使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中能有所收获。

例如,在学习“约分、通分”时,教师可先带领学生回顾分式的基本意义: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乘或除以同一个整式,分式的值不变。在学生基本了解后可请6个女生上台,16个男生上台,以女生为分子,男生为分母,将学生分成两个分式和邀请学生上台来进行化简,将化简后的学生留在台上。经过学生的共同努力后,将分式化简成和此时,学生以基本掌握了这个定理的应用,教师再要求学生将和进行通分,学生纷纷从座位上站起来,自发构成了和教师:“看来你们都已经掌握了这节课的精髓,根本不用老师讲课了。”学生被逗得哈哈大笑。在教师的逐步引导下,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内学到了约分和通分,在欢声笑语里完成了教学目标。

四、合理安排教学,突出重点难点

传统教学方式下,小学数学教师一股脑地将自己所能体会到的知识点和方法都教给学生,而学生往往无法在一节课内接收这么庞大的信息量。不少教师表示,已经把所有的方法和解题技巧都进行了逐一、细致的讲解,而学生的数学水平迟迟没有提升。对此,教师在教学前要充分备课,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教学资源,从学生的基本情况入手,突出教学时的重难点,在讲课时有所侧重,使学生在听课时也能知道该从何处下手。

例如,在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的教学时,教师要在明确重难点的基础上,将课堂设计成突出重难点的课堂。课堂教学可从学生熟悉的分数化成小数入手,先给出和,要求学生化成小数,最终使学生明确:分数化成小数时,可以用分子除以分母再求商。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反应,若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不牢固,可在此环节将授课速度降低。在学生理解后,出示几个简单的小数如0.2,0.5 等,要求学生化成分数,在学生逐渐熟练后,出示需要约分的0.65、0.32等。在开始新授课后,先出示较简单的49%化成小数,学生在看到49%的第一眼会下意识地将其换算成,在此基础上再化成0.49。

随后,出示较难的15.3%,带小数的百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以理解,教师可引导学生先去掉百分号,再将小数点向左移2位。教师:“小数0.26可以化成百分数吗?”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推导,使学生明确:小数化分数时,小数点向右移2 位,加上百分号。最后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教师不必再细细讲解,只需在学生停顿时指点一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对于重点难点更好把握,也更容易突破。

为了让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提高,教师应该通过自己的教学方式来转变,了解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和他们的学习特点,把自己的教学方式有效进行调整,可以让学生尽快适应教学的方式,逐渐提高课堂的效率。

总之,要想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必须从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在吸收新观念的同时将其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的特点,有所侧重地讲解知识点;另一方面,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教师的讲解获得自身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猜你喜欢

小数效率数学
小数加减“四不忘”
我国古代的小数
小数的认识
小数的认识
提升朗读教学效率的几点思考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跟踪导练(一)2
“钱”、“事”脱节效率低
提高讲解示范效率的几点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