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体验式阅读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2019-03-13陕西省神木市第四幼儿园方尚媛

天津教育 2019年11期
关键词:鸽子家长幼儿

■陕西省神木市第四幼儿园 方尚媛

幼儿一般是指3~6 岁的孩子,他们各个方面还处于刚刚发展的阶段,没有形成正确的认知能力,缺乏良好的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为幼儿创设一个体验式的阅读环境,给幼儿营造轻松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效率。然而由于幼儿年纪小,身心发展不成熟,部分幼儿园不重视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认为幼儿参与阅读活动还为时过早,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发展。实际上,早期阅读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就应该遵循幼儿的特点展开阅读活动,让幼儿亲自体验阅读的乐趣,从而可以喜欢上阅读,促进幼儿健康茁壮地成长。

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幼儿自制力薄弱,自控力差,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如果幼儿长期处于不良的环境中,他们就容易养成很多不良习惯,不利于幼儿发展,反之如果幼儿处于良好的阅读环境中,就会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让幼儿可以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体会到阅读带来的美好。环境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教师就要为幼儿创设趣味性的阅读环境,勾起幼儿的好奇心,引导幼儿自主阅读,提高幼儿的阅读效率。幼儿虽然思想单纯,但是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就要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征,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将阅读内容渗透在幼儿身边的环境中,让幼儿随时随地都能快乐阅读。我们知道幼儿是阅读的主体,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兴趣爱好、成长环境、性格特征都不一样,教师就应该将重心转移到幼儿身上,了解每个幼儿的情况,给幼儿创造丰富多彩的阅读环境,满足每个幼儿的阅读需求。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让学生体验阅读,让阅读变得有声有色。

例如,教师可以创设书吧,为幼儿提供阅读场所。教师可以利用教室角落创设一个有趣的书吧,在书柜里放入各种各样的童书和绘本,让幼儿可以随时阅读,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主动把书带来幼儿园,让幼儿互相分享书籍,提高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带领幼儿绘画,让幼儿独自绘制出属于自己的小书,并把幼儿的作品放在柜子里,提高幼儿的自信心,让幼儿充满成就感,这就给幼儿创造了一个生动、美好、和谐的环境,让幼儿能够自主愉悦地进行阅读。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墙角和黑板,将阅读内容渗透进去,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吸收内容。教师不仅可以在墙上贴上汉字、图画、标记等内容,也可以在黑板上画上生动的图片,写上简单的汉字,让幼儿能够随机接触到图画和汉字,从而开阔幼儿的视野。

二、进行丰富的教学活动

在以往的阅读活动中,大部分教师只是给幼儿讲解故事,这种方法单一枯燥,长期下去,就会使幼儿丧失对阅读的兴趣,无法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针对这个现象,教师就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对阅读的兴趣,让幼儿主动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才能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教学水平,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阅读活动,从而激发幼儿大脑,使幼儿变得越来越聪明。

如今是科技社会,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于实际生活中,教师就可以将多媒体技术引入阅读活动中,让学生可以观看五彩斑斓的图片和生动有趣的视频,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阅读的主动性,从而使幼儿能够从阅读中得到收获。例如,在阅读《大嘴巴鱼》时,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准备好剪刀、塑料盒、胶水等工具,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一个大嘴巴的鱼,幼儿就会感觉非常新鲜,原来这些东西都可以制作成这么有趣的鱼,这不仅提高了幼儿的动手和动脑能力,也提高了幼儿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展现他们的道具,让幼儿上台来描述故事,幼儿就会觉得好玩有趣,愿意积极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幼儿一边比划一边讲述故事,让幼儿体会到那种满足和欣喜,从而提高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技术,让阅读内容更加生动具体。在阅读《老鼠嫁女》时,教师可以提前下载好资料,在课堂上给幼儿播放视频。当幼儿听到音乐时,就会马上进入状态,集中注意力观看视频,只见视频上呈现了一帧帧有趣的画面,一只老鼠新娘坐在花轿上,渡过了大河,翻过了山腰,一伙老鼠则吹着喇叭,敲锣打鼓。这就让幼儿立刻活跃起来,有的幼儿开始模仿视频中的老鼠,有的幼儿则模仿着视频里的声音,教师这时候就要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主动去体验和感悟阅读内容,加深幼儿对阅读的理解。

在阅读完《老鼠嫁女》后,教师可以问幼儿:“你们从中有没有学到什么?”有的幼儿说原来老鼠也是可爱的动物,有的幼儿说老鼠也挺聪明的,这都是思想简单单纯的幼儿获得的体会,教师要守护幼儿的天性,让幼儿快乐成长。

三、开展实践活动

幼儿对事物的认知基本来自实际生活,可以说,生活即教育。因此教师应该将阅读活动和生活结合在一起,鼓励幼儿观察生活,降低幼儿的阅读难度。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去参观图书馆,让幼儿了解各种图书,提高幼儿的求知欲,从而激发幼儿对阅读的热情。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经常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也参与到阅读活动中,给幼儿做一个好榜样,让幼儿能够向家长学习,成为一个喜欢阅读的人。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生活,亲自绘制图书,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让幼儿绘制图书,提高自信心和成就感,使幼儿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例如在阅读《鸽子和蚂蚁》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幼儿一起去公园玩耍,让幼儿亲自去观察鸽子,了解鸽子的外形和特征。教师可以让幼儿拿着玉米去喂鸽子,让幼儿亲自和鸽子进行接触,体会到和鸽子玩耍的乐趣。这时候教师可以询问幼儿:“孩子们,在你们眼中鸽子是什么样子的?你们觉得鸽子长得大吗?鸽子有什么本领呢?”幼儿通过观察就会说,“鸽子是很漂亮的鸟,它长得不大,它可以飞得很高。”教师于是又问:“你们觉得鸽子不大,那么和蚂蚁比较呢?”有反应能力快的幼儿就会立刻回答,“鸽子比蚂蚁大”。接下来,教师就让幼儿去观察蚂蚁。在公园里,蚂蚁窝随处可见,幼儿很快就能找到蚂蚁。教师这时候再让幼儿阅读故事,就能提高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让幼儿能够更好地吸收故事。

家长是幼儿最亲近的人,能被幼儿所信任,教师就可以让家长带领幼儿进行阅读。在阅读活动中,教师可以把家长请到幼儿园,让家长陪着幼儿一起阅读,使幼儿感到安心,可以有效提高幼儿的阅读质量。毕竟幼儿具有依赖思想,家长带着幼儿一起表演,一起学习,可以让幼儿觉得幸福。而且家长也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在生活中喜欢模仿家长的一言一行。如果家长喜欢读书,那么幼儿也会受到家长的影响,容易对阅读产生兴趣。教师就可以让幼儿和家长一起参观图书馆,让家长给幼儿讲解读书的益处,并且一起阅读图书,从而渐渐培养幼儿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发芽儿》时,教师可以给幼儿分发青菜的种子,让幼儿将种子带回家,在家长的帮助下,将种子种下,然后让幼儿每天观察种子的生长情况。幼儿精心照顾种子,看着种子慢慢发芽,就会产生一种愉悦感,体验到快乐。

这时候教师让幼儿阅读《发芽儿》,就会让幼儿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课堂上,教师还可以让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仿芽儿。幼儿通过回想种子发芽的情况,就会自编自导,自己创编种子发芽的动作,从而让幼儿体会优美的意境,促进幼儿发展。

四、结语

综上可知,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活动,影响着幼儿的身心发展。幼儿的阅读能力有限,而体验式阅读将图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提高了幼儿的理解能力。因此在幼儿园开展体验式阅读可以有效提高阅读质量,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鸽子家长幼儿
鸽子,飞吧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鸽子高高飞
我心中的好家长
小鸽子,飞起来
小鸽子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