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教设计显智慧,向教学更美处荡漾

2019-03-11戴启江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9年2期
关键词:杨志生辰整本书

戴启江

一节课的终点在哪?之于學生,是否唤醒了他们生命的成长;之于教师,是否催生了教师的自我反思与改变?教师的教学,是否依据反馈信息对教学活动进行及时调整与改进,进而再设计、再完善?这需要教师有清晰的评价意识、有明确、细化而有梯度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中的自我反思、调整和改进,追求的正是这样的思考品质,它力图回到教学问题的原点寻根究底,而不是浮光掠影、浅尝辄止;它不满足于已经比较熟悉多年教学获得的结论,而是敢于对那些已经成型的教学模式、教学思考提出质疑。郭华教授说:“能及时发现学生行为和反应的教学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收集到有意义的教学反馈信息,并依据这些信息对教学做进一步的调整。”这样的调整反映到教学过程中来,就是叩问教师有否再教设计。一节课,上课的形式绝不是唯一的,多样性决定了我们在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式之后,可以再教设计,帮助自己形成创新性的体验过程。这也是实现知识结果教学与知识形成教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对于一线教师而言,教学的“流动”性是一种常态,不同的学生、学情和自我理解都可以赋予教学以动态化,这就为“再教”的变提供了必要性。当然教学中的“再教设计”并不是为了传递一种为了改变而改变的教学要求,而是希望执教者能够有针对性、有思考地去再教设计,去推进自己的教学思考和圆润自己的教学艺术,呈现对教学内容的丰富理解和展示。

一、常态的文本教学设计,再教求“变”

很多教师都会选择一些专家授课、评课的教学著作作为参考,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融合自己的教学理解与教学特点,设计出一些常态的文本教学设计,以解决反复备课之苦,这点无可厚非。但这些较为常态的文本设计无形当中也成了一种相对不变的授课样本,历经时日,在老师们的心里变成了一种“定篇”,[1]变化的较小,能够承载起不同时期、不同学生、教师自我成长的变化要求也就越来越少。教学讲求“多元化”,课堂中对学习的主体认知、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的固定性,必然导致教学效果的单一。多元化教学则与之相反,要求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的特点,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设计出富于变化的教学形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以鲁迅作品《社戏》为例,常态的教学设计就是通过舒缓地朗读文本中描写环境的优美语言,从而去体味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生活片段和场景。教学过程中始终抓住文本展开品景、炼字、钩连,激发学生思维。把空洞的叙述变为生动的描写,让读者身临其境。继而推动学生理解作者对生活的独到观察和深刻思索,进一步地触动学生的情感,更深入地理解鲁迅作品的魅力。但是,这样的教学设计变化显然不够,未能体现教师别具匠心的思考。

再教设计时,我抓住了文末这样一句话:“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通过这句话我们似乎看到了已至中年的鲁迅,如此深情而又感慨地述说着那段斑斑驳驳、如梦似幻的“往事”。于是整个文本教学的核心点就把握住了:“戏好看吗?”这样的问题就可以贯穿教学始终:也确实容易理解到我们认为并不好看的社戏,在“我”的眼里却是最好看的,甚至很多年后,作者用了一个词“真的”来强调这份内心的深情。甚至可以通过比较“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和“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么好吃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么好看的好戏了。”一句的表达差异,强化“戏好看吗?”这个问题的认识。于是教学就可以走向下一个环节:“那场戏之所以好,跟那夜有关。”“那夜”之美,不只是美在来回看社戏的一路景致,这些景色中还带着“我”的感情,因为“我”是好不容易才得到了这个机会,所以特别激动,特别想要飞奔到那里,所以景色特别漂亮、特别美好。而且“我”离开,意味着跟心爱的社戏告别,回望总是恋恋不舍的,尤其他一直以来抱有那么大的期待。“那夜”之美,还美在“我”跟小伙伴们一起,享受着自由、纯真与率性的童年生活。教师可以在景色描写鉴赏、人物情感把握的基础之上去引导学生探寻“那夜”的美,还美在人情上。鲁迅先生所描绘的平桥村,所印刻在心底的这场社戏之旅,描绘的应该是他的理想的生命图景,他的精神家园的模样,这样的教学感受更容易唤醒学生的共鸣。

余文森教授说,课堂要高效,以学定教是绕不过去的首要规律。“以不变应万变”讲求的是教学艺术,而非教学手段与教学思考,学生、学情是动态的,把握住了学生的“变”,教学的“变”也就成了一种必然。如果我们的教学只是固定化模式,课堂就只是一个静态的、无灵动性的课堂。

二、成熟的文本教学设计,再教求“新”

相较于由“常”到“变”而言,教学设计的“成熟”到“新”则是对教师提出的更高一级的要求。“成熟”的教学设计意味着凝结了教师有深度、有体味的思考,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文本设计方式。但是包含了整本书阅读的新课程理念背景之下,我们也会追问一个问题:类似于这样的文本,到底教学目的是什么?当成“这一篇”,还是由这一篇指向整本书阅读?显然,教学设计上随着新课标要求的变化,我们也应该有所改变。

以《智取生辰纲》为例。《智取生辰纲》是《水浒传》十六回的后半部,原题“杨志押送金银担,吴用智取生辰纲”。前一部分主要写杨志与老都管、虞侯及众军士的矛盾,为以后生辰纲的被劫埋下了伏笔。常态教学就是梳理小说情节:杨志押解生辰纲,吴用用计巧夺生辰纲,通过咀嚼其中细节来帮助学生感受人物的形象。如果能够巧妙一点,可以选择一个“智”构建全文,即通过“吴用之智——杨志之智——杨志失智”来组织教学,呈现一个完整的教学设计,这样的教学设计也能够做到亮点明显、组织严密,带动课堂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

余党绪在《整本书阅读:基于问题解决的整本书思辨读写》中强调:“关于整本书阅读,课程功能的合理定位可以是‘读经典、学思辨、练读写。引导学生读书,在细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读写结合中提升语文素养,追求‘三位一体的综合效益。”[2]因此,针对如上理念,我对本文教学定位有了新的理解:通过本节课在对故事框架的大体了解,能够培养学生深入认识人物形象的能力,激发学生通过课外自我阅读了解更多《水浒传》中的人物,为整本书阅读张本。我想以此作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来设计教学才算是更加意义的“变化”。因此可以直接选择教学“杨志押解生辰纲”这一部分内容,就学小说中的“杨志”这个形象,让学生通过阅读传神的语言和动作描写中掌握杨志的性格特征,让这个在失意——得意——幻灭路上兜兜转转的人物血肉丰满地站立起来。然后思考杨志之智与杨志之失的表现及背后的原因。化繁为简,因深就浅,不求整体教完,就专读专学杨志,通过打通“这一个”达到激发学生想要认识梁山“一群人”的兴趣点,是不是更有教学的吸引力和长远性?课堂要敢于舍弃,与其蜻蜓点水,不如抓住一点读深读透,去组织、引导、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喻平教授说:“知识创造者的精神和智慧都浸透在知识的形成阶段,作为写在教材中的知识已经抹去了这些故事而只是一种冰冷的知识结果的呈现,单纯直面这些知识当然无法领略产生它们时火热的思考,学习者会失去对研究者创新过程的体验。”对于教师而言,就是要在常态的思考中努力挣脱出来,做出有益的教学尝试,摆脱课堂教学设计的程序化、局限化,推动教师在富于变化的教学设计中更好更深地领会教学这门艺术。

三、遗憾的文本设计,再教求“圆”

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反思自我,厘清教学设计的缺陷所在,继而进一步完善,使其不断地趋向于“完美”,也应该是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信念与情怀。以《神的一滴》教学为例。此文深受老师和学生们欢迎,大抵是因为梭罗《瓦尔登湖》在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力,亦或是“久居樊笼里”的社会人都对纯净的自然生活、纯净的内心世界有着极大的神往,于是教师希望教好此类文、学生渴望遇到精彩的“瓦尔登湖”式的课堂似乎是师生心照不宣的内心写照。肖培东老师采取的是“品读语言,走入文境”的方式;曹永军老师采取的是“概括信息,疑问梳理”的方式。我留心到这篇文本在内容组成上是“散文+短诗”的形式,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覆盖了文章的绝大部分内容,因此我选择了“以诗解文”的教学方法执教此文。尽管有着较为突出的教学创意,但是無法避免的现实是:通观全文,一首小诗并不能涵盖文章的每一部分。那些诗歌未能涵盖的文章部分,该以怎样的形式去解读呢?是就此舍去,还是选择以一笔带过的方式稍加提及?毕竟再完美的课堂也不可能关注文本的每一处细节,呈现对文章每一个字的理解,如此,这样的课堂反而成了一种“碎碎念”,到处都是重点自然无法把握重点。但是舍去与诗歌内容关联不大的教学,课堂也明显有了一种残缺感。

有没有更好的形式去弥补这种的文本设计的缺憾?于是,再教设计时我依然选择围绕诗歌教学的方式,通过言语训练,让学生“以诗作补”,涵盖诗歌未全处。以诗歌的方式简明诗意地呈现出“作者”的情感。并且能够较为吻合书中原有小诗的韵味,尽量呈现更加完整、诗意的诗歌表达,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融入到“以文解诗”的教学中来。就此补充了暗含的诗句,本身也是对学生理解文本的一种补充,让学生借助诗歌更加全面、直观地渗透文本,体悟情感。

陈明远教授在《中学语文理解性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中谈到:“不管选择和设计哪种教学方式,教师定要深人学习和领会新课程相关理念,对各种教学设计评价方式的内涵、价值、作用、特点了解明白,要克服盲目性,不搞‘花架子,设计切实有效的文本教学设计方式。”[3]

在教学设计上,教师不能也无法做到一蹴而就、一劳永逸,只能在教学路上反反复复、兢兢业业地求证、反思和自我突破。学生成长必然也伴随着教师自身的成长。很多时候我们教学中的磕绊,也是我们反思自我教学问题的绝佳时机,通过再教设计,“拨乱反正”,加深自我对课堂教学的反思、理解和改变。但在现实的教学之中,这样的再教设计机会常常被我们错过。语文教学不仅需要知识,而且需要智慧。智慧的起点就是思考。作为一名教师,一堂课之后的再教设计就是教师的智慧延续。冷静思考,反省自我,再教设计,教学的问题首先从自身去寻找,才能找到教育的智慧,生成课堂的艺术。

参考文献:

[1]王荣生.听王荣生教授评课[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5).

[2]余党绪.整本书阅读:基于问题解决的整本书思辨读写[J].语文学习,2018.(1).

[3]陈明远 王聚元.中学语文理解性教学设计原理与应用[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1).

猜你喜欢

杨志生辰整本书
陈毅诗记赣南游击战
《论语》整本书阅读
“《智取生辰纲》:于‘智’的角逐中观情节之妙”教学设计
生辰感怀
施招美男计,精致利己主义男被自己坑了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生辰有感
杨志无志枉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