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2019-03-10丁天增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实施初中体育素质教育

丁天增

摘 要:在全国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教育要义不容辞的担当起历史的重担,尽快地改变落后的状态,以适应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体育教育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朝代的步伐,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殊功能,积极探索在体育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为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美育素质,为培养和造就新世纪的人才做出不懈的努力!

关键词:初中体育;素质教育;实施

以前体育教学的组织方式影响了体育的教学效果,适宜的教学组织方式能培养学生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实现体育教学目标,因此在教学组织方式上应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束缚。应从体育教学的客观实际出发,变体育教学的被动灌辅为主动学习,营造轻松、活泼、欢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与锻炼中体验体育的乐趣,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所有体育老师关注的问题。

一、素质教育的特征对体育教学改革的要求

1.全面性。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正如决定指出的那样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的这一特征,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应当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既要增进学生的健康,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还要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从而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生产劳动素质的提高。

2.发展性。素质教育着眼于学生和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要求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和走向社会打好基础。素质教育的这一特征要求学校体育教学在为学生打好体育基础的同时,从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为学生打好身心健康发展的基础。要使学生认识、了解体育与健康,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从事体育锻炼的社会责任感,要使学生掌握好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健体,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3.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素质教育是一种弘扬学生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教育尊重学生的人格,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此素质教育又是一种个性化的教育。素质教育的这一特征要求改革压抑学生身心发展的学校体育思想、内容和方法,加强因材施教和区别对待,重视发展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特长,尽可能地为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创造条件,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初中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策略

1.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加强体育能力的训练。在体育素质教育中,必须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体育知识的传授,通过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在开动脑筋理解体育知识基础上,边想边练,掌握体育锻炼的原理,这样,学生在以后的体育学习实践中就能够举一反三。譬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的难点,学生感到艰苦、枯燥,学习热情不高。教学时,除了教给学生跑的技术,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合理地控制速度,如何掌握加速间歇时间,如何度过极限点,跑步之后如何该如何消除疲劳、补充营养等。学生通过这样的知识讲解和体育运动,既锻炼了身体、提高了运动能力,又学到了有关的运动的知识,以后学生自己再去实践、探索,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他们自己的体育锻炼能力。

2.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享受体育锻炼过程。体育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掌握每个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素质、运动心理等,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适度地分层教学,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均等的教育机会。在教学中,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在掌握体育锻炼的正确方法的基础上,开展不同运动强度的练习,使每一个学生始终处于通过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教师不仅要关注优秀学生不断刷新的优异成绩,更要关注后进学生的哪怕是最微小的一点点进步。要对优秀学生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运动要求;对运动能力稍差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简化练习方法,降低练习难度,可以给他们更多的练习时间,特别要给他们以信心和鼓励,及时表扬和肯定他们的进步,从而不断地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上进心。体育素质教育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爱上体育课,把参加体育锻炼当作一种享受。

把体育锻炼当作是一种享受,在体育锻炼中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体育运动中的美一般是由身体美和运动美两部分组成。身体美是由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综合显示的健康美。人类健康的身体所显现出的美是美妙绝伦的,在人们的审美观念中身体的健美是大家追求的目标,更是长期的体育锻炼的结果。运动美是人们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来的美,它包括动作美、协调美、行为美、竞技美、服装器材美等。初中体育素质教育要将审美教育作为重要内容,要着重于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塑造美的体型,促进身体机能健康完善,形成对身体的正确审美观念。

3.转变体育学习态度,热爱体育锻炼。教师必须认真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转变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的不良态度。教师自己要作好表率和示范,自己首先热爱体育,是体育运动的高手。由于初中学生对新鲜事物的强烈的模仿性,体育教师如果能将自己的运动才华在恰当的时机展示给学生,势必能引起他们崇拜之情,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产生要学好体育的强烈愿望。所以,教师要特别注意做好自己的第一次示范,力争做到正确、熟练、轻快、优美。

体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载体,体育教学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还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王海蛟.对新课程改革下初中体育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看法和体会[J].祖国,2013(8).

[2]陆爱东. 初中体育教学如何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J].当代体育科技,2011(5).

猜你喜欢

实施初中体育素质教育
初中体育学习方法指导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