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分析

2019-03-09谭清

大经贸 2019年12期
关键词:城镇居民

【摘 要】 本文采用了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上31个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数据,通过聚类分析的系统聚类方法将各地区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分类。本文分类的目的是为了将消费结构较为相近的地区合并为一类,避免单纯按地理位置划分的不合理性,使地区分类更具有代表性。探讨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促进当地经济更加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 城镇居民 人均消费 系统聚类

一、引言

金融危机以后,各国经济都受到了重挫。为了复苏经济,世界各国通过促进消费来刺激经济增长。消费是拉动我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消费作为主要宏观经济变量,是社会总需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居民的消费增长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但是,我国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居民消费水平与消费习惯有着很大的差异。我国对于经济区的划分基本是按照地理位置进行的,但是由于不同省份消费结构有着差异,仅仅按照地理位置划分已经不合理了。本文利用聚类分析法对我国 31个省市的城镇居民消费结构进行聚类分析,发现我国各区域之间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差异。因此,本文选取了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中2016年我国31个省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采用SAS软件,根据人均消费对我国31个省份进行聚类分析。

二、数据来源及指标体系

本文数据来源于2017年《中国统计年鉴》。按照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及服务8个评价指标,这八个指标不仅反映了居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等基本的生活方面,也反映了居民为提升自我方面的消费。

三、统计方法

本文采用的是统计分析中的聚类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根据分类对象不同分为Q型聚类分析和R型聚类分析。Q型聚类分析是指对样品进行聚类,R型聚类是指对变量进行聚类。本文采用Q型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的目的是把分类对象按一定规则分成若干类,将彼此相似的个体归为同一类,而将差异较大的个体归入不同的类。在聚类过程中,相距较近的点倾向于归为一类,相距较远的点归属不同的类。进行聚类分析有许多方法,其中系统聚类法是用得最多的一种,基本思想是:开始将n个样品各自作为一类,并规定样品之间的距离和类与类之间的距离,然后将距离最近的两类合并成一个新类,计算新类与其他类的距离;重复进行两个最近类的合并,每次减少一类,直到所有的样品合并为一类。有很多方法可以定义类与类之间的距离。常用的有六种: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类平均法、重心法、Ward法。

四、结论与讨论

(一)、结论。在统计软件SAS9.4中通过编制相关程序对2016年我国31个省份的居民消费进行聚类分析。

1.样本有效性。在分析过程中,未发现无效样本,故总的有效样本个数为31个,样本有效率100%。

2.聚类结果。通过SAS软件,运用最短距离法、最长距离法、中间距离法、类平均法、重心法、Ward方法進行聚类分析。运用六种不同的方法聚类得到的结果中最长距离法、重心法、Ward法得到的聚类结果大致相同。Ward方法较好地符合了我们实际聚类要求,故2016年数据的最终分类结果,第一类:北京、上海;第二类:福建、浙江、广东、江苏、辽宁、内蒙古、天津;第三类:湖南、陕西、湖北、重庆、山东、四川、安徽、宁夏、新疆、青海、黑龙江、吉林、山西、甘肃、河南、河北;第四类:海南、云南、广西、贵州、江西;第五类:西藏。

(二)讨论。

1. 居民消费结构与地域所处的经济区域之间关联性并不绝对。从以上聚类结果不难看出: 特定地域居民的消费结构与地域所处的经济区域有较大关联,但是这种关联并不绝对。例如分类结果中同属第一类的北京和上海,他们之间地理位置相距甚远,但同类地区的居民消费结构却相当相似。北京是我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上海是经济金融中心。这些都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城镇居民消费水平最高的沿海地区。因此其食品支出、交通和通信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虽然从全局、总量来讲,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悬殊,是影响不同地域居民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而居民消费结构的不同也会进一步影响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是表3显示的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的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可能极为相似。这种相似性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诸如: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居民消费观念相似、生活方式类似、生产方式近似、产业结构雷同等等。

2.住宅消费支出比重非常高。以聚类结果的第一类北京和上海为例,2016年城镇居民人均支出分别为35415.7元和37458.3元,排名前两位。其中居住消费占整个消费支出都超过了30%。第二类城市中,除了辽宁、内蒙古的居住消费占比在18%左右,其余城市均超过了20%。第三类、第四类和第五类城市的居住消费在整个消费支出中的比重也很比较高。目前,尽管政府在抑制房价,但是全国大部分省市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上升的阶段,推动住宅消费比重上升的因素有两个:一是由于住房体制改革和居住类价格变动,二是住宅具有耐久性、财产性、增值性等特点。

3.休闲消费备受追捧。聚类结果中,第三类城市中湖南、山西、甘肃,这类省市消费结构的突出表现为教育文化娱乐消费支出占比偏高,分别为15.2%、14.3%、12.3%。而全国范围类除了西藏只有3.97%,其余都在10%左右。随着我国整体劳动生产率提高和居民休闲时间的增多,休闲消费将会迅速增加。

随着人们生活中休闲时间的增加,多数人都会选择娱乐、运动和文化活动等休闲形式,于是又产生了许多与此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另外,从事各类艺术活动和教育培训的需求十分突出,因此而产生的对艺术品和文化教育用品的需求也就大大增加了。

【参考文献】

[1] 王学民.应用多元分析[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2] 凌炼.消费金融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6。

[3] 常惠华.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统计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8(07)。

[4] 纪路宇,王依佳,张文宇.我国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影响因素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17(16)。

作者简介:谭清(1992-),女,重庆,硕士,福建师范大学。

猜你喜欢

城镇居民
城镇居民住房分布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基于ELES模型的河北省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天津城镇居民增收再上新台阶
城镇居民失业保险制度问题研究
宿州市城镇居民保险意识的调查分析
省份一季度城镇居民收入出炉
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宿迁城镇居民医保按病种分值结算初探
基于收支结构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