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阴县毒蛾科昆虫区系初探

2019-03-09

陕西林业科技 2019年6期
关键词:古北汉阴县毒蛾

贾 勇

(陕西省汉阴县林业局,陕西 汉阴 725100)

汉阴县地处秦岭南坡,巴山北麓之间,汉江、月河穿境而过,凤凰山中部土地隆起,形成三山夹两川的地貌。地形复杂,中山、低山和丘陵兼有分布。全县森林覆盖率达45%~90%。植被属于常绿针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又有核桃、板栗、柑橘、茶叶、油桐等经济林,还有大量的竹林[1-2]。汉阴林区既是陕西重要的水源涵养林区,森林资源丰富,又是陕西商品材生产的基地之一,因此,保护好全县森林资源意义重大。为了进一步控制汉阴林区主要森林病虫害危害,摸清近几年汉阴有害生物发生情况,一边制定有效的管控对策。根据全省有害生物普查工作安排,在2015-2016年,全县系统地开展了森林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取得了详细的资料。本文根据汉阴县森林有害生物普查中获得毒蛾种类以及前人研究文献纪录的毒蛾种类,对全县毒蛾科昆虫区系组成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这对丰富秦巴山区动物区系组成和控制毒蛾害虫危害具有重要意义和科学价值。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自然概况

1.1.1 地貌 汉阴县秦巴腹地,东接汉滨区,西连石泉县,南与紫阳和汉中市西乡县为邻,北与宁陕县相临,全县面积1 365.0 km2。汉阴县境内,汉江和月河穿境而过,形成三山夹两川(谷)的地貌。地势由东北——西南向的地形剖面呈“W”形。境内重峦叠嶂,沟壑纵横。除月河川道外,大部分为浅山丘陵地貌。境内最高处凤凰山海拔2 128 m,最低处漩涡镇,海拔290 m。地势最高落差1 800余米。汉江、月河、观音河、青泥河、中河为本县主要河流,属汉江水系[1]。

1.1.2 气候 汉阴属北亚热带山地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1 769.1 h。年均气温15.1 ℃,最冷月1 月平均气温3.0 ℃,极端低温-10.1 ℃;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7 ℃,极端高温40.1 ℃,≥10 ℃积温4 710.2 ℃。年均降水量764.9~929.7 mm。春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23%~24%;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40%~41%;秋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33%~34%;冬季降水最少[1]。

1.1.3 土壤 汉阴县土壤的类型复杂多样。共有4个土类、11亚类、23个土属、96个土种[1]。黄棕壤在县内分布最广,面积118 824.87 hm2,占土壤总面积的92.24%。棕壤分布在海拔1 400 m以上中山地区,1个土属,分布腐殖质泡土、弱灰化棕壤两个土种,占土壤面积的1.819%,典型森林土壤。水稻土,分布于浅山、河坝及汉江、月河河流川道,占土壤面积的5.899%。

1.1.4 植被 汉阴县植被属于常绿针叶林带与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带[1-2]。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种类多样,林木资源有108科300余种,既有亚热带的柑桔、油桐、茶叶、柑、橘、柚、油茶、樟树、银杏、马尾松、杉木、柏木等,又有暖温带核桃、李、杏、桃、枇杷、杨树、槐、椿、桦木、漆树、华山松、油松和侧柏等。用材林主要有马尾松、杉木、板栗、油松、华山松、柏类等。珍稀树种有银杏、樟树、楠木、三尖杉。森林覆盖率达65%左右。

1.1.5 主要病虫害 汉阴主要病害有核桃褐斑病、核桃黑斑病和炭疽病,柑橘黄龙病、柑橘疮痂病、水杉叶枯病、茶褐斑病、杨树锈病和黑斑病、柳锈病、枣疯病、盐麸木丛枝病等,呈危害加重之趋势。

松褐天牛、橙斑白条天牛、马尾松毛虫、板栗绿天牛、栗实象、雪片象、柳蓝叶甲、杨树竹节虫、褐边绿刺蛾、桑褐刺蛾、雪毒蛾、柳雪毒蛾、桑毒蛾、盗毒蛾、舞毒蛾、草履蚧、矢尖蚧、小云斑鳃金龟、华北大黑鳃金龟、非洲蝼蛄等分别在寄主林木普遍发生。吹绵蚧、悬铃木方翅网蝽、樟脊网蝽、玫瑰茎叶蜂等在不同地方的园林树木上一直发生危害。柑橘大实蝇和小实蝇、矢尖蚧、橘蚜和棉蚜在全县柑橘产区均有局部发生。桑毒蛾在汉江、月河浅山丘陵的桑树上普遍发生,对汉阴的养蚕业构成威胁。杨树竹节虫在中部的沿316国道各乡镇零星发生,近几年,在局部区域呈爆发趋势,需要加强监测[3]。

1.2 材料来源

用于毒蛾科区系分析的毒蛾种类源于2015-2016年汉阴县森林有害生物普查报告。另外,部分种类源于20世纪80年代汉阴县森林有害生物普查报告,以及有关研究[3-5]。对未鉴定到种的毒蛾种类没有用于本文区系分析。

1.3 区系分析

本区系分析以《中国自然地理:动物地理》[6]《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分布》[7]的动物区划为依据,昆虫分布以《中国农林昆虫地理分布》《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毒蛾科》[8]《中国中国经济昆虫志 毒蛾科》[9]《中国蛾类图鉴》[10]《中国森林昆虫》[11]和《农业昆虫》[12]记载的分布以及相关研究专著为依据,划分种类所属区系。文中昆虫学名以《中国动物志 昆虫纲 毒蛾科》和《中国中国经济昆虫志 毒蛾科》名称为标准进行订正。

2 结果与分析

2.1 毒蛾种类组成

根据研究文献[1]对毒蛾科种类进行整理,位于秦岭中部南坡的汉阴县毒蛾种类共有1亚科8属49种。根据中国动物志昆虫纲毒蛾科记述,我国毒蛾科共有2亚科(肚饿亚科、古毒蛾亚科)37属343种(亚种)。汉阴县毒蛾科昆虫14属50种,占全国毒蛾总属数的37.84%,总种数的14.87%。因此地处秦巴腹地的汉阴县毒蛾科昆虫种类是比较丰富的(表1)。

从属单元组成来看,白毒蛾属(5种)、茸毒蛾属、黄毒蛾属(8种)、雪毒蛾属、毒蛾属、盗毒蛾属(5种)是汉阴县毒蛾科昆虫的优势类群,这6属种类占汉阴总种数的78%,是华阴县毒蛾类昆虫区系的主要组成者和优势种类。

2.2 属的区系组成

根据中国科学院编著中国动物区划,我国动物分布划分为古北界和东洋界两界。全国分为东北、华北、蒙新、青藏、西南、华中和华南7区19亚区[4-5]。汉阴县14属的组成如下。

在《中国动物志,昆虫纲 鳞翅目 毒蛾科》中,将属分为界内属分布型、多界分布型亚世界分布型和世界分布型[5]。鉴于汉阴县毒蛾属和种类较少,笔者将汉阴属分为古北界、东洋界、古北-东洋界共有属、三界分布属等类型。

在全国2界7区16亚区分布情况见表2。根据《中国动物志》毒蛾科和《中国经济昆虫志》毒蛾科对28属中国分布记述如下。

2.2.1 东洋界分布属 分布东洋界的有竹毒蛾属Pantana、羽毒蛾属Pida、点足毒蛾属Redoa共3属,占汉阴县总属的21.43%;占全国总属数的8.11%。

表1 汉阴县毒蛾科昆虫种类组成

2.2.2 古北-东洋界分布属 古北-东洋界分布的共有属有白毒蛾属Arctornis、丽毒蛾属Calliteara、肾毒蛾属Cifuna、茸毒蛾属Dasychira、足毒蛾属Ivela、盗毒蛾属Porthesia6属,占汉阴县总属的42.86%;占全国总属数的16.22%。这6属内有些种类分布在古北界的一个或几个区,和东洋界的华中、华南或西南的一个、或两个区。这种分布型的属,很可能是古北界种类向南、或者东洋界向北扩展逐渐形成的分布类型。

2.2.3 多界分布型属 分为三种类型:

三界分布属有雪毒蛾属Leucoma和斜带毒蛾属Numenes2属,占汉阴县总属的14.29%;占全国总属数的5.41%。该分布型为古北、东洋和非洲三界分布型。

四界分布属有黄毒蛾属Euproctis、素毒蛾属Laelia2属,占汉阴县总属的14.29%;占全国总属数的5.41%。该分布型为古北、东洋、澳洲和非洲四界分布型。

五界分布属即赵仲苓提出亚世界分布种,汉阴仅有毒蛾属Lymantria1属,占汉阴县总属的7.14%;占全国总属数的2.70%。该属分布为古北、新北、东洋、澳洲和非洲五界分布型。

从汉阴县已知的毒蛾属中,尚未发现我国古北界分布属。

2.3 种的区系组成

由表2可知,在汉阴县49种毒蛾昆虫中,主要为古北界7种,占全县总种数的14.29%;东洋界30种,占全县总种数的61.22%;古北-东洋分布种8种,占全县总种数的16.33%,因此,东洋界种类是汉阴县毒蛾科优势组成成分。

2.3.1 东洋界分布种 汉阴县东洋界毒蛾共有30种。在白毒蛾属中,绢白毒蛾Arctornisgelasphora和莹白毒蛾A.xanthochila分布于华中西部丘陵和西南区,须白毒蛾A.hemilabda,分布于华中区,且为该区特有种。

表2 汉阴县毒蛾种的区系组成

丽毒蛾属的织结丽毒蛾Callitearacontexta分布于华中西部和西南区。

茸毒蛾属的线茸毒蛾Dasychiragrotei则分布于华中西部丘陵山区和华南区;雀茸毒蛾Dasychiramelli分布于华中和西南区。

黄毒蛾属的乌桕毒黄蛾Euproctisbipuctapex、茶黄毒蛾E.pseudoconspersa、梯带黄毒蛾E.montis、漫星黄毒蛾E.plana、幻带黄毒蛾E.varians5种分布于华中、华南和西南区。叉带黄毒蛾E.angulata、渗黄毒蛾E.callipotama、白斑黄毒蛾E.khasi3种分布于华南和华中区。岩黄毒蛾E.flavortriangulata分布于西南和华中区。

毒蛾属的汇毒蛾Lymantriabivittata、剑毒蛾L.elassa、杧果毒蛾L.marginata、纭毒蛾L.similis4种分布于华中和西南区,条毒蛾L.dissoluta分布于华中、华南和西南区。

雪毒蛾属的种类有带跗雪毒蛾Leucomachrysoscela分布于华东区;黑跗雪毒蛾L.melanoscela分布于华中、华南和西南区;黑额雪毒蛾L.niveata分布于华中西部的秦巴山区、云南、台湾。

竹毒蛾属有分布于华东区的淡竹毒蛾Pantanasimplex和分布于华中和西南区的竹毒蛾P.visum2种。羽毒蛾属有分布于华中、华南和西南区的黄羽毒蛾Pidastrigipennis1种。

在盗毒蛾属中,黑褐盗毒蛾Porthesiaatereta分布于华南、西南和华中,并向北扩展至华北黄淮海平原区。暗缘盗毒蛾P.xanthorrhoea分布于华中西部丘陵山地亚区的秦巴山区。

点足毒蛾属的鹅点足毒蛾Redoaanser分布于华中和西南区。

由东洋界30种毒蛾的分布可以看出,毒蛾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汉阴县毒蛾类昆虫的主要组成者。

2.3.2 古北-东洋界分布种 在汉阴有茶白毒蛾Arctornisalba和弯纹白毒蛾A.l-nigrum、肾毒蛾Cifunalocuples、黄足毒蛾Ivelaauripes、素毒蛾Laeliacoenosa、戟盗毒蛾Porthesiakurosawai、豆盗毒蛾P.piperita、黄斜带毒蛾Numenesdisparilis共8种为古北-东洋界分布种。

茶白毒蛾分布于东北区南部、华北、华中、华南和华西区。为东洋界分布种类。弯纹白毒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区,西南和华中区。

肾毒蛾则分布于华中西部丘陵山区和华南区。黄足毒蛾分布于华中西部丘陵山区和西南区。素毒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区以及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华中区。黄斜带毒蛾则分布于东北和华中区。戟盗毒蛾分布于东北区南部、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和西南区。豆盗毒蛾分布于东北、华北区以及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华中区。

古北界、东洋界和古北—东洋界共有分布种8种,是汉阴县毒蛾科区系的次要组分。

2.3.3 古北-新北界分布种 仅有3种,茸毒蛾Dasychirapudibunda分布于古北界的东北、华中区,南扩至东洋界的华南区北缘,华中西部的秦巴山区,俄罗斯(西北利亚东部、远东沿海地区),乌克兰,叙利亚,高加索以及欧洲大陆)和新北界的北美洲。舞毒蛾Lymantriadispar分布于古北界的东北、华北、蒙新和青藏区,东临海滨,西至新疆喀什、西藏昌都。南扩至古北东洋界过渡地带秦巴山区,古北区的欧洲部分,新北界的北美洲大陆。柳雪毒蛾Leucomasalicis分布于古北界的东北、华北、蒙新和青藏区,南扩至古北东洋界过渡地带秦巴山区,北达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蒙古以及欧洲部分,新北界的北美洲大陆。这3种属于古北—新北两界共同分布种类。

2.3.4 古北-东洋-新北界分布种 仅有盗毒蛾Porthesiasimilis1种。其分布从东北、华北向南扩展至华中、华南区,向西直到蒙新区东部草原亚区的阿勒泰,青藏区的羌塘高原亚区。南至台湾、海南、云南南部边境。欧洲大陆;新北界的北美洲。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地处秦巴腹地的汉阴县,毒蛾科昆虫共有14属49种。占全国毒蛾总属数的37.84%,总种数的14.87%。黄毒蛾属(8种)、白毒蛾属(5种)、雪毒蛾属(5种)、盗毒蛾属(5种)占汉阴县总种数的46.94%,是汉阴毒蛾科昆虫的优势类群。

从属的组成来看,东洋界分布属仅有3属,占汉阴县总属的21.43%;古北-东洋界共有分布属6属,占汉阴县总属的42.86%;多界分布型属5属,占汉阴县总属的35.71%,其中古北、东洋和非洲三界分布属2属,古北、东洋、澳洲和非洲四界分布属2属,毒蛾属为古北、新北、东洋、澳洲和非洲五界分布属。

从种类组成上来看,古北界7种,占全县总种数的14%。汉阴县东洋界毒蛾共有30种,占全县总种数的61.22%。古北-东洋界分布种8种,占全县总种数的16.33%。古北-新北界分布种仅3种,占全县总种数的6.12%。古北-东洋-新北界分布种仅有盗毒蛾Porthesiasimilis1种,占全县总种数的2.04%。

汉阴县毒蛾科昆虫东洋界种类是区系的主要组分和优势种类,古北界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居次之,古北界居第三,这与汉阴县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我国动物区划的华北,华中、西南的交汇处,造就毒蛾科昆虫东洋界种类组成比较丰富。

3.2 讨论

秦岭横贯陕西中部,是我国东部最高山脉。也是我国南北气候、水系、动物、植物成分的分水岭[2,5-7]。强势隆起的秦岭山脉,挡住北面寒流的南侵,又截留东南方暖湿气流北上,导致了秦岭南坡的秦巴山区气候温暖湿润,动物和植物种类组成丰富的现状。而汉阴县地处秦巴腹地,华东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北缘地带,毒蛾科昆虫区系组成表明,汉阴毒蛾科昆虫区系东洋界种类占优势,古北界种类、古北界和东洋-古北共有种类也占有相当比例,这一结论表明秦巴山区是我国东洋界的华中区、西南山区与古北界的华北区动物的交汇处,因而使汉阴县出现了部分华南、西南区北扩的毒蛾种类,也分布了华北、东北区南移的毒蛾种类,同时也有蒙新、青藏区东扩的毒蛾种类出现,构成了汉阴毒蛾种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样也形成了昆虫资源的丰富性[5]。从生物多样性角度看,应当积极做好包括毒蛾在内所有动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在保护该区丰富的生物资源同时,应当加强对该区域物种多样性的系统研究,控制灾害性毒蛾、天蛾、枯叶蛾、尺蛾等种群数量,减轻其危害。通过研究进一步丰富、完善秦巴山区动物组成和生物多样性。

猜你喜欢

古北汉阴县毒蛾
乡村振兴,贵在因地制宜——陕西汉阴县凤堰古梯田景区“赋能”群众美好生活
陕西汉阴县黄龙金矿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模式探讨
刍议飞防蜀柏毒蛾与蚕桑产业和谐发展
蜀柏毒蛾微孢子虫对家蚕危害的研究初报
村子+村子,增收拓“眼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资源联享”
支部+支部,党建破“地界”——汉阴县基层党组织“三联”机制之“支部联建”
阿龙 古北水镇里潇洒玩一回
古北水镇
汉阴县毒蛾科昆虫区系初探
水韵古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