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曼德勒 缅甸故都新观察

2019-03-08何新司

云南画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曼德勒保山工业园区

何新司

从中国芒市起飞,不到两小时就抵达曼德勒,这还是因为航线绕了些路,否则还可能更快。当舷窗下突然出现一条巨大河流时,我知道曼德勒到了。

那条巨大的河流,必定是缅甸的母亲河伊洛瓦底江。伊洛瓦底江东源出自中国西藏境内,一路浩浩荡荡贯穿缅甸全境,在仰光以西化为无数岔流注入印度洋。作为地球上排得上号的大河之一,伊洛瓦底江在千百年岁月中早已渗透进缅甸的历史与文化之中,深刻影响着缅甸的历史脉络乃至今日缅甸国土格局。作为一条国际河流,其若干支流直通中国云南境内,中缅一衣带水的“胞波情谊”并不抽象,这条河就是地理根源。向往已久的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就位于这条大河的东岸。这也是我们此次考察的主要目的地。

组织此行的保山市政府驻密支那(缅)办事处,精心安排了行程。按计划,我们将在六天时间中走访曼德勒附近的两个中资工业园区,拜访曼德勒知名华人李祖清先生,并参观曼德勒、蒲甘的部分文化古迹。这次以“走进缅甸曼德勒,共叙中缅胞波情”为主题的行程可谓日程满满,同行的媒体人、作家们无不充满期待。或许对我而言,此行更别有意义——多年来我曾走过缅北山区拍摄、造访过缅甸新首都内比都、在仰光拜谒过大金塔,而曼德勒却是第一次进入。

下机之后我们转乘车辆前往中资保山缪达工业园区参观采访。该工业区离曼德勒市区约一小时车程,抵达时已近黄昏。占地达45平方公里的园区内,高低不一的建筑物在夕阳下纷纷立成剪影。在曼德勒缪达地区居然有一座云南保山投资建设的工业园区,让我多少有些意外。

为什么保山要在缅甸曼德勒设立一个工业园区?不仅因为曼德勒在缅甸的重要地位,更是保山加速融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结果。当然,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是缅甸近年来开放发展吸引外资的必然。据介绍,目前园区仍在积极招商发展,随着中缅关系的进一步深入发展和双方经济贸易往来的深入,工业园区未来无疑还会有更大发展。

除了上述经济层面的考量,很可能也得追溯一下历史渊源。作为最近的邻居,保山人与缅甸的商业往来已绵延数百上千年之久,古老的南方丝绸之路自不必言,保山人在最近六七百年来“走缅甸”更是到了摩肩接踵的程度。无论在腾冲、隆阳区,抑或是龙陵、施甸、昌宁,曾经赫赫有名的富商巨贾们,几乎全部是在缅甸“人生达到了高潮”。其声名卓著者如尹蓉,甚至与昔日缅王私交甚笃,据说曼德勒王宫也由尹蓉亲自协力建成。时至今日,大量祖籍保山的华人仍习惯称曼德勒为“瓦城”,透过这个古老的名字,隐约可见这种关系的深邃。

我们随后造访了保山市政府驻曼德勒办事处,在交流中更加深了这种认知。曼德勒办事处某种意义上可视为保山与缅甸交往的新华人“会馆”。它虽由中国基层政府设立,却在促进中缅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中缅友谊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身在异国他乡的新保山人从当年的马帮之路走入缅甸,延续的仍是祖先的事业,只是身上的责任不同罢了。

隔日,曼德勒侨领李祖清先生在曼德勒孔子课堂热情接待了我们,全程云南方言交流无碍。李祖清先生祖籍腾冲,出生、成长于缅甸曼德勒,曾就学于中国内地知名大学并获语言学博士学位,目前致力于中缅文化交流,任曼德勒孔子课堂校长、缅中语言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他笑道:在缅中缅北地区,云南方言就是华人世界的“普通话”。他接着介绍,云南籍华人是曼德勒及缅北地区最主要的华人群体,目前居住在曼德勒的华人在8万人上下,考虑到近年来随着中缅两国交往迅速增多,实际可能远超此数。李先生说,今日曼德勒云南会馆的地皮(4英亩),实际上就是当年缅王赐予尹蓉的产业。就在这块土地上,连同福建华侨黄氏家族的产业一起,先后建起了云南会馆、福建会馆和规模不小的孔子课堂、缅中语言与文化研究中心等。缅中文化交流、中华文化传承进行得有声有色。

在曼德勒,“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孔子课堂的热度,证明年轻的华人子弟从中看到了更多的机会,而不断到来的新华人则在不同领域创造出新的基业。在皎色工业园区,我们拜访的是缅甸最大的水泥企业——双犀公司。双犀公司来自云南投资,从2013年投产至今,已形成日产10000吨规模,产品行銷缅甸各地。同样在曼德勒,还矗立着另外一家日产5000吨以上的水泥企业,投资方来自中国海螺集团。

如果说当年保山马帮走缅甸是为了摆脱贫困“淘生活”的话,那么在今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前往缅甸的中国人已是新的行囊。缅甸正处在高速发展的前夜,机遇在前瞻者眼中显而易见,相较前人,当代“马帮”们显然有更高层次的眼光和发现机会的角度。在这些欣欣向荣的企业内部,大批来自中国的年轻人们已在异国他乡奋斗数年,据说其中有人已经娶了缅甸媳妇。时光荏苒,时代已然巨变,也许唯一没有改变的是:曼德勒仍是梦想之地。

数天当中,我们当然也没有放过贴身感悟曼德勒古老文化的机会。在马哈牟尼大佛,跟随川流不息的虔诚信徒,终于见到了浑身贴满厚厚金箔的缅甸国宝级佛像。在曼德勒山,落日从伊洛瓦底江的另一边缓慢落下,身后金黄色的积雨云提醒我们缅甸仍在夏季;在蒲甘,尽管天公不作美,大雨滂沱之后我们仍抓住了一丝灿烂的晚霞,目睹林立高塔绵延至遥远夭际,四野空旷寂寥。在曼德勒皇城,遇见一名只身旅行的法国姑娘,她说她刚刚离开云南,又遇到了云南人。在实皆山,我们将郁郁葱葱的曼德勒谷地纳入眼底,传说中的“阿瓦城”就在山下不远处,已完全没有中国史书上记载的事件痕迹。在著名的乌本桥,我们有幸乘船穿越古老而漫长的木桥,总算等到了一轮完美的、橘红色的朝阳……在曼德勒玉石市场,第一次见识买家居然是坐在凳子上等着卖家来主动询价……是的,中国的翡翠,全部产自缅甸。

再次从曼德勒返程时,我取回了入关时保存在海关的无人机。需要友情提醒国内飞友的是:无人机想从曼德勒入境缅甸?并不能,但可以保存回取。入乡随俗,不必遗憾,在曼德勒,从地面上已经可以看到足够多的景致,让心放飞,就够了。

猜你喜欢

曼德勒保山工业园区
今夕何夕
张保山:漫画伴随一生
缅甸·曼德勒
油罐内外
合肥磐石助力中国流动科普资源走进缅甸
曼德勒游玩攻略
背诵
风去哪儿了
漫画10幅
漫画12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