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吴之振诗歌中“鞋”意象的文化蕴涵与成因

2019-03-08冯小娟冯采玲

西部论丛 2019年5期
关键词:文化意蕴意象

冯小娟 冯采玲

摘 要:吴之振是清初诗坛上的重要诗人,其诗歌有大量的“鞋”意象诗句。这些“鞋”意象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一是以“鞋”意象来寄寓诗人的闲情和野趣,二是以“鞋”意象来表达诗人的隐逸情怀和怀古幽思之感,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高蹈世外的隐逸生活。“鞋”意象的诗歌书写既有历代诗歌的文学渊源,也与诗人个体的性格气质和个人经历密切相关,同时又受清初遗民和隐逸群体的时代影响。

关键词:吴之振 “鞋”意象 文化意蕴 文化成因

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号橙斋【斎】,别号竹洲居士,黄叶村农,晚号补衲庵主。浙江石门县人。吴之振自幼聪颖,文才隽秀,十四岁即童子试,为诸生。他留存至今的一千余首诗,按照题材来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山水田园诗、酬唱赠答诗、杂咏抒怀诗、论诗诗、羁旅行役诗以及反映民生疾苦的现实主义题材的诗歌。而最被人称道的是其山林诗,以山水田园为描写对象,表现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清史列传》云:“康熙初年,山林诗,之振最有名。”可见其成就。

吴之振,作为清初浙派诗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早年师从文坛老宿吕留良、黄宗羲学诗,青壮年时期因编纂《宋诗钞》名满京师,并结交众多文坛名流巨擘,斐誉天下,旋即归隐黄叶村庄至殁,一生多诗酒唱和。著有《黄叶村庄诗集》10卷,经吴之振手定的为前8卷,后人收集补录《续集》1卷,《后集》1卷,共收诗1000余首(此文以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吴之振诗集》2002年版为蓝本)大致反映了吴之振一生行藏及人生姿态。在现有诗集中,有大量用到“鞋”的意象,如:鞋、芒鞋、青鞋、屐、蜡屐、游屐、客屐、高人屐、谢公屐、匡庐屐、芒屩、高齿屐等等,诗歌多达60多首。本文试通过分析吴诗中“鞋”的意象、论述其表达的文化意蕴及其产生原因,以此来关照吴之振的思想及其精神状态,为全面研究吴之振提供一个思路。

一、“芒鞋任短笻”:闲情野趣的抒写

吴家是洲泉远近闻名的乡绅大户,吴之振家庭富裕,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本人又淡泊名利,是一位典型的文人。從古至今,文人都向往闲情野趣的雅致生活,吴之振诗集中也有许多这类题材的作品,并且善于以“鞋”意象来寄寓其闲情和野趣。

一是对闲情的抒写。这主要表现在对清初遗民和名士的交往中。如吴之振通过侄子吴自牧结识吕留良,十七岁授母意,拜师吕留良,学习诗文,并因吕留良结识了一大批明遗民诗坛名流,过着诗酒唱和、赏花题画、悠游卒岁、宁静雅致的文人生活。康熙二年,重阳节,吴之振与吕留良、高旦中、黄复仲等人冒雨集会于力行堂赏画。对此,诗人作有《九日集饮力行堂分韵》。其二曰:

蜡屐随人去,冲泥过市街。蚁封窥石迸,鹳井破云排。胜节多幽事,良朋尽好怀。香粳初入瓮,留贮土中埋。

诗人兴致高昂,应约赴会。所谓“蜡屐随人去,冲泥过市街”,即是足踏木屐,踏泥而行,不避雨水,随着众人过街而往。重阳节日,秋景胜收,良朋相聚,美酒醇饮,文人雅聚的闲情逸致之趣跃然纸上。

写文人们闲情雅致的生活,又如《癸酉花朝兴游元暮以风雨中阻漫堂中丞留饮署斋即席次游元墓原韵六首》其四:“公余随杖屦,小圃觅幽香。落瓣粘苔径,低枝护药房。雨还留夕照,老更惜春光。唤醒罗浮梦,归途叹望洋。”吴之振与群友相约,备好“杖履”出游,无奈却被风雨阻隔在漫堂,只好一边饮酒,一边欣赏漫堂的景致。无论是饮酒集会,题画和诗,还是出游赏花等活动,都是文人闲致生活的外在表现。以上诸篇诗中,作者都借“屐”来代指参与诸类活动,可以看出作者有意以“鞋”为意象来抒写其闲情。

二是对野趣的抒写。如果说“闲情”多着眼于日常生活抒写,那么“野趣”则多指野外游兴。如康熙二年(1663年)正月,黄周星来语溪访吕留良,吕留良便邀黄周星,吴之振和石门教谕陈祖法等至东庄赏梅,吴之振作有《过东庄看梅》。其一曰:

迤逦东庄路,春风黑板桥。前溪通竹树,比户足渔樵。谷口风犹在,南阳兴未遥。青鞋从此办,不独为花朝。

吴之振赴约赏梅,行走在通往东庄的曲折小径上,沿途溪水小桥,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时值正月,虽寒冷依旧如冬,但也不减诗人兴致。野外的清幽景致使得诗人兴趣盎然,于是抒发出“青鞋从此办,不独为花朝”咏叹声,认为置办好草鞋,随时可以到野外赏景,不必等到花朝节才出去。这里的“青鞋”指向的是野外游兴之趣。

又如《东庄看梅分韵》其一:“出郭少闲地,芒鞋任短笻。不须惊世路,聊此豁心胸。行药幽人至,寻诗好景逢。东庄花信早,正值舍醅浓。”诗人足踏芒鞋,手拄竹杖,至山森野外看梅赏景。路旷人稀,偶逢采药人,但诗人却野趣高涨,因为幽静的山林之中,“不须惊世路”,为尘世俗事所困绕,由此心胸豁然开朗,“聊此豁心胸”。诗人以足踏“芒鞋”这一独特的意象来抒发其向往旷达高蹈、风流自赏的隐士生活。其他的如《次支硎晓发韵》:“蜡屐明年袖识路,擘窠题字在柴扉。”《次晚村观稼楼韵四首》:“收拾峰颠洎水涯,卧游不用办青鞋。”这些诗歌都以“鞋”意象来传达诗人向往幽居之野趣和隐逸之生活。

综上所述,每当吴之振出门,无论是参加文人雅士的集会,还是独自出游领略野外自然风光,都特意用“鞋”为意象,来抒写自己对闲情野趣的体验。

二、“倚石哦松屐齿侵”:隐逸幽思的寄托

康熙十四年,三十六岁的吴之振迁入黄叶村庄新居,因爱苏轼诗“家在江南黄叶村,而居其所居之庄”。此后吴之振日益与亲朋诗友吟咏于园中,他深居简出,高蹈林下,真真过起了他一直希冀的隐逸生活,从此以后,吴之振开始了他长达四十二年的归隐生活。黄叶村庄成为当时文人达士雅集的重要场所,与吴之振来往交游的有达官贵人,文人雅士、僧人、遗民等。此间,吴之振写下了大量诗篇,借以向世人表达他隐逸情怀和怀古幽思之感。

吴之振的隐逸情怀往往表现在他与官员、遗民和僧人的酬唱诗篇中。

首先,吴之振与官员的酬唱诗篇中,即表达自己归隐后徜徉逍遥的生活状态和怡然自得的心态,向官员表明他归隐的决心。如《立夏日次青坛韵送书升北行》:

寸莛何当发大音,每来鸾啸伴猿吟。围炉听雪簷牙折,倚石哦松屐齿侵。老去自知欢趣减,春归更觉别情深。临分不唱刀环曲,急调高张为鼓琴。

此诗是吴之振为劳之辨的送行诗。劳之辨(1639—1714),字书升,号介岩、介庵,浙江石门县人,与吴之振是姻亲,吴之振是其姑父。清康熙三年甲辰科进士,改庶吉士,授户部主事,迁礼部郎中,历官通政使参议、左副都御史。吴之振送别劳之辨时并没有像常那样表达出依依不舍之情,而是大书其归隐的生活情景——听鸾啸猿吟、围炉听雪、依石哦松。其中,“簷牙折”、“屐齿侵”既表达了隐逸生活的幽静,也是其宁静心情的反映。因此临歧分别,“不唱分环曲”,而是要鼓琴高歌。其他诗句如《次青坛丁卯元旦韵》其二:“过眼年华何鼎鼎,惊心物态已陈陈。一双芒屩无容借,百衲襕衫尚可纫。底事吞他三斗醋,故园梅子已生仁。”《次韵答谈未庵铨部》其三:“当年宦海情原淡,次日诗坛价倍增。登顿自提高齿屐,咿哦仍伴短檠灯。”这些诗句中“芒屩”、“高齿屐”都指向诗人隐逸情怀的抒写,借助“鞋”的意象来抒写他超然世外的隐逸生活和自适情怀,以证明他远离仕途官场的正确选择以及保持独立人格的決心。

其次,吴之振与遗民酬唱的诗篇更是抒发了其隐逸情怀。吴之振自己并不能算是遗民,但他从青少年开始便和遗民交往密切,师从遗民学习,受遗民影响。特别是与“浙东三黄”交往密切,如他与黄宗炎的酬唱诗《同舜江黄晦木宁都曾止山饮西园次晦木留别韵》:

长昼摊书转木阴,朅来好友共登临。不将名字依刘表,合有溪山著庆禽。卖履织席高士传,绿樽明月故人心。何年踏浪追潮汐,一梦江头柳十寻。

黄宗炎为黄宗羲的弟弟,均为刘宗周弟子,南明宏光朝亡后,曾徙步迎鲁王,兄弟毁家纾难,起义兵,时称世忠营,败后,奔走四明诸山寨间,被清吏所捕,几死。曾灿原名传灿,字青藜、止山,自号六松老人,江西省宁都县县城人,为“易堂九子”之一,清顺治二年 (1645)杨廷麟力保吉安、赣州,灿奉父应遴命往福建招集山间十万游勇,以策应廷麟。刚走,父病逝,吉安、赣州相继失守。曾灿服丧毕,削发为僧,游历闽浙两广间。黄宗炎、曾灿都是清初遗民,他们抱负远大,品行高洁,反清无望后决然归隐。诗歌对他们的隐逸生活进行歌颂和表扬:“不将名字依刘表,合有溪山著庆禽。卖履织席高士传,绿樽明月故人心。”又如《次晦木韵》:“临风小阁听珠串,踏雪平桥记履踪。镇日哀鸣怜谢豹,常年辛苦笑黄蜂。”诗歌亦以雪地履踪来书写隐逸生活。

最后,吴之振与僧人的唱和诗也抒发其隐逸情怀。僧人在生活上同隐士有相合之处,在中国隐士的文化中,僧人也是主要的一个部分。吴之振归隐后,多与僧人交谊来往,论学问道,交谈切磋,研习诗句。如《次韵赠筠士上人》其一:

君方勤白业,我亦办青鞋。树色入秋老,山容得雨佳。新诗刚慰眼,奇石恰盈怀。 风急放船好,琳琅在舫斋。

此诗是赠答宗渭的诗歌。宗渭字筠士,又字绀池,号芥舟,一号芥山,又号华亭船子,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一作江苏太仓人。剃染于松江超果寺青壁大师,寓嘉定之西林庵,为清初著名的诗僧。诗中谓宗渭“勤白业”,诗人自己则“办青鞋”,前者为佛寺修行,后者为山林隐逸,两相对应,表达了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山居生活。又如《十三日筠士过黄叶村庄用双树容听法三车肯载书为韵分得容三字》其二:“独抱看山癖,来寻落叶庵。椶鞋携两两,药径剧三三。急响催歌板,清光敛镜函。木樨香破蕾,得句好参同。” “椶鞋”是棕叶编织的鞋子,“三径”是指归隐者的家园。诗人脚趿椶鞋,踩在深秋山林中的落叶上,寻找寺庵,突然歌板急响,木樨香飘,更显出山寺的幽静和安谧,而这正是诗人的隐逸情怀的心灵写照。

除了隐逸情怀的诗篇外,吴之振还有关于怀古幽思的诗篇,诗歌亦借助“鞋”的意象来抒发其独特的怀古之思。如《连儿窝》:

小憩江村暂息肩,青鞋随地足留连。吟魂直到鸦翻外,句子收回夕照边。高塚麒麟闲卧草,荒阡松柏墓生烟。临风底事摩挲久,却忆红霞好墓田。

康熙十年(1671),八月,《宋诗钞》初集成后,吴之振携带着十几部《宋诗钞》及大量财物,离乡北上。经过连儿窝(现河北省衡水市连镇),一方面,该处如世外桃源般的田园景致吸引了吴之振的注意, 因此“青鞋随地足留连”;另一方面该处的一处“高塚”古墓引发了吴之振对古人的慨叹:拥有这般规格墓室的墓主人生前肯定身居高位,但也避免不了死后凄清千年,“墓上生烟”,抒发了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综上所述,吴之振习惯性使用“鞋”的意象,鞋的足迹遍布山野田园,指代他归隐后的生活,契合他作为隐士的身份,寓意逍遥自在的隐逸生活。以“鞋”写情,纵情山水,并时感悟人生历史,看透荣辱,忘怀人世,在怀古中感慨兴衰,表达了深沉的历史喟叹。

三、“鞋”意象的文化成因

吴之振诸诗篇中,大量运用“鞋”的意象,有其多方面的原因,包含文学史渊源以及自身的性格气质和生活经历等有关。

第一,“鞋”意象的文学书写有其文学史渊源。鞋不仅是行走的工具,还是贫富、身份的象征,所以也是行藏的见证,并引申到生存状态的反映。“鞋”作为“隐逸”意象具有文学史上的传统。“青鞋”“芒鞋”都指草鞋,即草编织的鞋子,乡间和山林的出家人多穿此鞋。一是比喻隐士或隐士的生活。二是喻有看破一切的含义。无论哪种指义,都含有与入世相对的出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隐逸文化是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归隐生活以诗意、自由、宁静、本真为特征,成为文人士子们梦寐以求的生存状态。而“鞋”这一意象在中国传统诗文领域中对构建中国隐逸文化起了重要的作用。相传蒙城漆园吏庄子,家境贫寒,住于陋巷,以织草鞋为生,编织草鞋一方面虽贫贱,另一方面却是隐逸自由的象征。《史记·留侯列传》有个“圯上纳履”的典故,遗履的圯上老人是一个避乱隐居的高士,此处的履也指草鞋,关注点不是贫贱,而转为带有神秘色彩的隐逸高人风度。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最先且频繁地把“青鞋”写入诗中,如“白头厌伴渔人宿,黄帽青鞋归去来”,“吾独何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体现了诗人厌倦现实生活,并希冀归隐的心里情感。但到了宋代,士子文人们的心绪普遍转向平和,“儒、释、道”相济调和,奠定了他们生活中的价值取向“贵在适意耳”。因此可以看到以“鞋”写适意隐逸生活的现象广泛地出现在宋人的诗词中。如宋辛弃疾“青鞋自喜,不踏长安市”。杨万里“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对这种远离纷扰的归隐生活的表达常常带有怡然自喜的色彩,而且贫苦被豪放旷达取代,如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哪怕,一蓑烟雨任平身”。

第二,“鞋”意象的文学书写与作者的性格气质有关。吴之振少年才名,十四岁即为诸生,名动乡里,后又虽吕留良、黄宗羲等文坛老宿共举盛会,名声留播,清狂高傲难免,世俗事物似乎都不曾入得法眼,而独对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则情有独钟。吴之振一个富家子弟,不谙世事,清狂秉性,少有历练,要想有所作为便不得不违背本心去奉承去同流合污。既然现实不可期,吴之振归隐之心渐生,但这归隐是现实碰壁之后的无可奈何。吴之振的一生行藏几乎可以见之其诗中,表现了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的诗人心态。特别是他对“仕与隐”的态度和选择上,青少年时期的吴之振,对待“隐逸”并非依照传统文人所提倡的“有道则仕,无道则隐”的准则所生发。吴之振是典型的文人,恰又处在人生初期,相对一般人来说,他的隐逸心态太过早熟,不是厌世弃世的情感诉求,而是出于对隐逸表面看似高蹈不羁,风流自赏的钦羡之情。

第三,“鞋”意象的文学书写与作者的身世经历有关。早年吴之振也曾汲汲于功名,但两试不中,遂进京纳资得一内阁中书舍人。吴之振发觉京师的生活并不如想象般那样美好,他认识的故友亲朋虽在京为官,但都在官场不如意,许多人也只是为了勉强维持生计,迫不得已而已。另一方面,京师本是个名利场,内阁中书舍人一职只是虚闲,出于對现实仕途的失望,吴之振并未出仕,旋即归隐黄叶村庄。一方面,吴之振,家产颇丰,富裕的生活条件让他不必分心于生计,并且有条件去建造一个风景优美的,虽名为村庄,实则同别墅的雅致庄园,也让他有更多精力和条件过着吟咏山林的居士隐居生活

第四,“鞋”意象的文学书写还受到清初遗民和隐士群体的影响。吴之振结交的人中有吕留良、黄宗炎、黄宗羲、黄周星、张履祥、曾灿、徐晟、徐树丕、黄子锡等遗民隐士。其中吕留良和黄宗羲对他影响最大,对吴之振青少年时代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两个极有力的人物。因早年师从吕留良学习,吴之振小吕留良十一岁,诸事皆肩随而兄事之。并因吕留良的关系结识了很多遗民及隐士,吕留良对清廷有着深痛之恨,坚决不仕清朝,通过“出而隐”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清朝不合作态度以及成全自我心态,而这种思想对他的弟子吴之振有着潜微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清)吴之振. 吴之振诗集[M].浙江古籍出版社,2012.

[2] 张仲谋. 清代文化与浙派诗[M].东方出版社,1997.

[3] 严迪昌. 清诗史[M].浙江古籍出版社,2002.

[4] 李剑波. 清代诗坛对宋诗范式的重建与创新[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5] 钱仲联. 清诗纪事[M].凤凰出版社,2004.

[6] 张仲谋. 论吴之振的诗学观及其创作[J].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 (2):6.

[7] 漆永祥. “关得双扉坚似铁,不容俗物浪相干”:吴之振·《宋诗钞》·黄叶村庄·《种菜诗》及其他漫谈[J]. 东方艺术, 2012,(20):38.

作者简介:冯小娟(1989-),女,汉族,江西省九江市人,文学硕士,单位: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代文学专业2017级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冯采玲(1982-),女,汉族,江西省九江市人,教育学硕士,单位:江西省都昌县任远中学,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文化意蕴意象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来自林间的风
高中语文古诗词意象学习策略研究
英语读思言的隐喻意象与教学互见
品读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和艺术魅力
云南南传上座部佛教壁画艺术及其文化意蕴
言外之意话“红”色
法语俗语、 俚语的特点及文化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