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的发展路径分析

2019-03-08陆奕霖

西部论丛 2019年5期
关键词:公共管理发展路径新常态

陆奕霖

摘 要:要实现新形势下的公共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转变观念,突破困境。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是新范式下公共管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与过去相比,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主体突出了公众在公共管理中的地位,增加了公共治理的比例。新形势下公共管理的发展应注重加强现代公共管理技术和手段的创新。为了实施高层次的设计和建设机制,我们应当在公共管理领域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公共管理 新常态 发展路径

新的经济正常状态意味着经济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与过去相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增长速度减慢,经济结构优化。现阶段公共管理在新常态的背景下暴露出一系列问题。我们必须重视这些问题,及时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政府的执政能力。

1.公共管理

1.1公共管理发展面临问题,

新常态在当前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深化改革,但是我国公共管理领域在历史的语境下为当前改革遗留了瓶颈问题,要实现新常态下的公共管理就要变革传统的管理方式,转变思路,突破困境,实现公共管理领域的伟大变革。

当前,我国公共管理的发展在新常态下仍面临一些问题,其中社会化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任务要求治理手段公开透明,突出民主与法治,政府治理的协商化和多元化,动员社会组织参与政府。游动。[1]从总体上看,我国社会治理水平有所提高,政府治理体制也在不断完善之中。但是,从总体上看,仍不能满足现代化治理能力的各种要求。从制度上看,政府治理制度在实践中的灵活性相对较差,治理结构不合理,缺乏法治和民主的因素,缺乏有效的利益分配调控机制,也意味著:公众积极参与的渠道和方式是不存在的。事实上,政府不仅是社会治理的主体,民间社会组织和公众也是社会治理的主体。他们都有参与社会治理的权利。但是,这一课题还没有参与,这离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还差得很远。

1.2公共管理技术要求。

新规范下的公共管理问题,反映在公共管理手段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上。公共管理手段是实现公共管理目标的一系列工具和方法。随着数字技术和信息技术的成熟,用于政府公共管理的手段也越来越多。例如,公共图书馆已经使用了紧急情况、风险评估、性能和其他工具。它对促进社会治理的效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公共管理手段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价值。[2]

2.新常态的发展路径

2.1提高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性质

基于新公共环境下公共管理的发展问题,政府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是关键。具体措施如下。首先,增强政府在公共行政过程中的服务性。公共行政主体不仅是政府部门,还包括社会组织、公共治理主体和其他治理主体,积极参与公共行政。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需要加强行政体制的改革,提升以前的社会治理模式,树立为公众服务的理念,以提高工作效率,并响应公众的需求,第一次如此。政府的公共管理。结构趋于合理化和民主化。[3]其次,为了增加公民社会组织在公共行政中的参与程度,政府需要在新常态下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使社会组织能够积极参与社会治理,最终实现社会目标。提高社会治理水平。

2.2增加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的比重

社会组织参与公共管理的比例应逐步提高。社会组织可以有效地弥补政府管理能力的不足。社会组织管理是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创新的一种形式。社会组织可以监督和监督政府的效率,补充政府的行政空缺。在新的正常形势下,要培养社会组织开展更多的公共管理,提高社会组织现代化管理水平,提高社会组织合作管理的效率。

2.3提高公众的管理主体地位

在新常态下,公共管理应突出人的自我管理,参与公众意识。为了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政府应首先普及公众的文化知识,提高公众对法制和民主的认识。其次,要畅通公众参与国家治理的渠道,充分发挥公众的作用。第三,社会治理和自我管理要按照社会原则和合法性原则正确进行,既要满足个人的合理要求,又要符合国家治理的正常秩序。

3.新常态下公共管理的辅助手段

在新常态下,公共管理与现代化同步推进。数字管理技术、电子政务技术、应急管理技术、风险评估技术、科学决策技术等智能管理工具已被引入公共管理。现代公共管理技术是新常态下公共行政有效管理的保证。在技术层面上,应将创新技术的应用作为公共行政的新亮点。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公共管理主体的治理模式不断更新,改变了传统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影响工作效率的僵化思维,在创新和实践的基础上在管理上取得了新的突破。

实施顶层设计与搭建机制。要解决自上而下改革的困境,需要建立顶层设计的实施机制。首先,地方政府要认真研究党的十八大精神和习锦屏的一系列讲话,按照高层次设计,制定地方政府管理的机制框架。其次,根据总体部署,地方政府应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偏离高层设计的实施计划。[4]可以适当、独立地选择社会治理模式,但应根据中央规定的管理内容来设计。建设法治社会是以法治为社会治理的保障。地方政府治理方式一旦失败,就要在法治的前提下调整改革路径。地方政府应处理好高层设计与发挥主动性的关系,按照高层设计的要求发挥主动性,创造但不任意,独立而不偏离。第三,注重社会治理体制的创新。提高社会组织的社会治理地位,规范社会组织的行为,使社会组织能够在其职能的相关范围内合理、合法地进行社会治理。确定社会组织的治理范围,鼓励社会组织创新,创新治理理念和治理方法。

4.结语

综上所述,新规范的转型对经济、环境、政治、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领导下,它赋予了相关领域新的特征。在新常态带来的挑战下,公共管理事务的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关注。公共管理事务中采用的手段已不能满足实践的需要,当前社会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基于这种现象,公共管理在新常态下需要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尽快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加大公共管理手段的创新,从而促进新常态下公共管理水平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管清友,朱振鑫.经济新常态更需政策平常心.中国金融,2017,(14) :13-18.

[2] 姜晓萍.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中国行政管理,2016,(02) : 11-20.

[3] 任丙强.生态文明建设视角下的环境治理:问题、挑战与对策.政治学研究,2016,(05) : 47-51.

[4] 张再生,吴云青.公民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机制与对策研究.理论探讨,2012,(05) : 36-42.

猜你喜欢

公共管理发展路径新常态
春节联欢晚会的思想导向性增强对于公共管理的影响
我国政务微博参与公共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公共管理功能
基于SWOT分析的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路径研究
民间艺术作品著作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