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思品课教学

2019-03-06何学银

读与写·上旬刊 2019年1期
关键词:思品品德课品德

何学银

摘要:小学思想品德课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朝着正确、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思品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1-0021-01

小学思想品德课虽然总体课时不多,但却对引导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重要作用。由于思想品德课设置却比较偏重理论教育,对于生性好动的小学生来说,内容非常枯燥乏味,学习起来没有什么兴趣。这就要求小学思想品德课老师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探索出更适合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结合实用,提高教学效率。

1.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枯燥乏味的思想品德理论教育,学生根本没有任何兴趣,他们听的昏昏欲睡,不知所云,很难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更不用说从中受到影响和启发,进而受到教育。因此,在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情境,让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想象、去感悟、去体验,让学生意识到这些内容和自己的生活的确息息相关,这样才会引起感情上的共鸣,加深对道德观念的理解,进而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如在教《帮助他人我快乐》时,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尝试闭着眼睛走路是什么感觉,让学生体會盲人在学习和生活中有什么困难;让学生两个人或多个人一组,模仿聋哑人表达自己的观点,还要让小组中的其他人明白,让学生体会聋哑人在交流当中的障碍。通过对这些情境,学生都能亲身体会盲人和聋哑人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内心会产生同情和共鸣。这时,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对这些残疾人伸出自己的援助之手,让残疾人体会到社会上人们对他们的关心,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同时激发了学生乐于助人的情感。

2.因地制宜,灵活运用教材

陶行知先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指出“教科书应是活的、真的、动的、用的”,而不是“死的、浮的、静的、读的”。新课程也倡导,教师是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课程的开放性为教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创造性地处理教学内容留出大量空间上,教师对教育内容和教学时间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更能有效促进课程目标的实现。

如:二年级上册的《品德与生活》中“金色的秋天”一主题单元,我以“金色的秋天”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将四课内容整合在一起。单元伊始,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观察“九寨之秋”“香山红叶”“收获的山村”……一组组秋天的图片,激发起学生对秋天的向往与喜爱之情;然后,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田野,寻找秋天的足迹,感受秋天的喜悦与美丽;最后,师生回到课堂,交流在活动中的发现与收获,一起分享快乐。由于教育内容回归生活,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去体验,因而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油然而生,教育则达到水到渠成的目的。

3.教师导行,重视心理疏导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建设最根本的指导思想,这就需要教师因势利导,起到心理疏导作用,把学生的思想引入正确的航线上去。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自悟,密切关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实际情况,随机应变,更好地发挥教学机制,如:《我们的学校》这一课是希望学生通过学习活动,形成为学校骄傲和自豪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产生“我也要为学校争光”的愿望。其一扣有一个交流话题是《不同的学校》,通过学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学校,开阔学生的视野。我们学校属于农村普通学校,学校条件有限,校园建设还待改善,当我们通过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不同学校的情况时,有的学生就在下面议论开了,说我们的学校一点都不美,一点都不喜欢,要是能到那些学校去学习就好了……这是儿童的自悟,自然情感的流露,此时,教师不能否定学生的想法,关键看教育者怎样朝着健康方向引领和启发。于是老师说道:“其实啊,这些学校之所以建设得这样的漂亮,也是经过了他们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才实现的。你们想要我们的学校也像那么漂亮吗?从现在起,你会做些什么呢?”同学们马上投入到讨论中,纷纷表示要为我们学校争得荣誉、在校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使我们的学校变得更美丽。

4.将课堂学习活动生活化,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思品

学以致用,这是品德学科学习的最终目标。思品学科知识来源于社会生活,通过学生对思品的学习,能够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品德的内化不是凭空实现的,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道德观念越易被学生认同、接受。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认知、体验和感悟,他们对生活过程体验得越充分、越细腻,感悟的就会越到位、越深刻。教学实践告诉我,实施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课程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区,达到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真正做到不脱离课标,不拘泥教材,让德育走进社会生活,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

总之,儿童的道德行为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养成习惯,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道德品质,影响一生。因此,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而且要善于处理教材,抓住导行切入点,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经过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知、情、意、行和谐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思品品德课品德
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融入法制教育
初中思品课情境创设策略初探
浅谈体验式教学在思品课堂中的运用
农村思品课教学现状分析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品德
如何使初中思想品德课灵动起来
思想品德课教学感悟
论茶的君子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