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党报优势 重塑地区文化形象

2019-03-06王研

记者摇篮 2019年1期
关键词:文化符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王研

【摘 要】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对内能够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可以释放显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炼宣传文化符号不仅对认识和了解地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会对地区整体发展起到拉动作用,体现文化的杠杆效应。辽宁日报选择以文化符号为切入点,以时间为主轴,全面系统梳理、提炼、宣传和推广辽宁历史文化资源中具有世界性价值的精华部分。在编采过程中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与开创性。

【关键词】文化符号   主题策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融媒体传播   辽宁日报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系统挖掘和整理地域历史文化资源,2018年7月起,辽宁日报推出大型新闻策划《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截至目前,策划已刊发四期特刊,分别为《女神   你的微笑》《辽金   你的蹄音》《河海   你的相遇》和《清前   你的金戈》,总计114个专版,发稿量逾40万字。

策划推出后,凭借独特的视角、厚重的意蕴、丰富的内容和创新的形式,赢得社会各界广泛好评,反响热烈。

站在文化视角关注地域发展

文化竞争力是一个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符号是一切物质、精神产品中最有代表性的象征,是具有特殊内涵和意义的文化标志。

一个地区的文化符号,对内能够产生强烈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可以释放显著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提炼宣传文化符号不仅对认识和了解地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会对地区整体发展起到拉动作用,体现文化的杠杆效应。

辽宁是文化大省,数千年来,这片土地既是文化生长点,也是文化交汇带。源远流长的岁月为后世留下了灿烂的印记和丰富的遗产,它们证明着辽宁文化在中华文化完整谱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辽宁文化与中原文化之间始终紧密相连,以及辽宁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然而,必须承认的是,辽宁的文化形象并不清晰,甚至被误读了;辽宁的文化声音并不强大,甚至是失语的。

显然,作为党报,辽宁日报有责任对辽宁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梳理、宣传,站在推动人类发展、影响世界进程的高度去重塑辽宁的文化形象。

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酝酿和准备后,辽宁日报组成以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集体为主要班底的报道组,奔赴各地展开调研,并进行细致的实地踏访。数月时间,行程上万公里。通过与考古权威、文化专家、教育工作者对谈,从理论层面宏观把握策划方向;通过与民间学者、青年学子、普通群众交流,从感性层面微观设计报道内容;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互动活动,整理搜集了大量具有价值的建议和意见。

经过半年时间的精心准备,一个完整的策划蓝图正式定稿。《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为总题,从绵延不断的历史脉络中截取重大断面,分为若干子题,总题为纲、子题为目,全面呈现辽宁历史文化资源的精华。

策划的切入点是文化符号,系统梳理、提炼、宣传和推广辽宁历史文化资源中具有世界性价值的精华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传承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记忆,形成人们对社会经验的共识,以及对一个地区完整文化印象的认知,彰显自身文化特色,与此同时,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进一步深入宣传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站在全国视角观察地域文化

采访的地点不限于辽宁境内,而是遍布全国。北京、浙江、河南、陕西、山西、四川、内蒙古、山东等省区市,辽宁各市县,甚至是村镇,用广阔视野来观察和判断辽宁地域文化的价值。

例如,不仅细致考察了红山文化的中心区域——朝阳牛河梁遗址,也前往与红山文化有密切关联的浙江良渚文化遗址、河南仰韶文化遗址、四川三星堆遗址等重要史前遗迹采访。再如,在内蒙古、河南、河北、北京、天津、云南等地寻访辽金文化印记,将其与辽宁的辽金文化基因相对照。又如,设计了“重走东北亚丝绸之路”特别行动,三路记者分别从辽宁省辽阳市、锦州市和阜新市出发,沿东、西、北三条线路,最后抵达山东省烟台市、陕西省西安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锡林浩特,挖掘三条以辽宁为起点和枢纽的重要“财富大通道”的历史积淀和现实价值。

在大规模实地踏访的同时,报道组还通过专访权威专家确保策划的准确性、全面性以及理论高度和深度。目前,齐心、宋德金、郭大顺、刘国祥、王宁远、吕学明、田立坤、王绵厚、彭定安、张国庆、曲金良、于建设等众多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和数十位民间文化研究者均为策划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同时,报道组深入掌握相关领域的前沿成果,通过参加大型学术论坛,广泛了解学术界的观点和建议,保证了报道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用开放性设计提升可读性

文化概念复杂、认知多元,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尺,文化符号的提炼就很难形成共识,甚至可能产生争议或争论。因此,提炼和宣传文化符号最关键的要从文化的社会学概念出发。文化是依赖象征体系和个人记忆而维护着的社会共同经验,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識与经验的升华。基于以上定义,报道组在选择素材时坚持以下标准——

范围。包括历史、地理、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等代表辽宁地域文化精神的符号。

特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人类赋予其的知识和经验,而不能是纯粹的客观事物。

独特性。应该是辽宁独有的,或者其他地区也存在但在辽宁最富地域特色。

美誉度。必须是美好的、向上的,能够给人带来享受和愉悦。

时代性。应该是可传承的、在当代社会生活中依然具有“活性”的、能够产生持续影响力的符号,拥有可观可感的具象载体,便于公众参与和体验。

策划注重四个取向——在抽象与具象之间,侧重具象;在小众与大众之间,侧重大众;在雅致与通俗之间,侧重通俗;在感悟与体验之间,侧重体验。

为此,报道组设计了多种多样的互动式活动,让广大读者参与到编采过程中来,一方面为策划“开窗透气”,另一方面强化策划的具象性、大众性、通俗性和体验性。

报道组走进位于辽西地区的渤海大学,与大学生一起开讨论会、辩论会;与辽宁省博物馆合作,邀请该馆社会教育员为小学生上一堂生动的历史课;引入民间文保组织的声音,由他们担任推介员,生动推介重要历史遗迹……

同时设计了一系列具有较强科普性的板块,丰富报道内容,提升趣味性。如“辽宁历史文化词条”梳理出文化符号;“复原红山人生活场景”再现了红山人居住、劳作、渔猎、祭祀等场面;“绘制中华起源分布图”形象展示红山文化在中华文明谱系中的位置;“辽宁历史文化遗迹导览”用新媒体语言介绍辽宁重要历史文化展陈场所……这些板块对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增强互动体验等具有重要作用。

以融媒体思维加强宣传推广

作为辽宁日报融媒体改革重点实践项目之一,该策划从筹备之初就制定了详细的融媒体传播计划,构建全覆盖的矩阵式报道模式,推广效果明显。

在实地采访、访谈专家、互动海采的过程中,报道组拍摄了大量音视频,总时长已超过30小时,这为开发多类型新媒体产品,如微纪录片、H5、VR等储备了丰富资源,令报道内容具有了多元化呈现的可能。

其中,在《辽金   你的蹄音》制作期间,报道组利用一个月时间航拍了辽宁境内的47处58座辽金古塔,经过精心剪辑后制成了两款视频产品,一经推出便在新媒体平台引发强烈回响。

另外,每期特刊推出前,辽报集团的“两微一端”都会推出以报道精华为内容的预告;特刊推出当天,辽宁日报及子报子刊,还有各新媒体平台也会同步刊发详细报道。其中,第二期《辽金   你的蹄音》推出前,在辽报微信公众号连载了五期《老杨带你看古塔》摄影专题报道,深受读者欢迎。

《向世界叫响辽宁文化》是辽宁日报重大主題策划,2019年上半年将适时启动相关讨论与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党报在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所应发挥的舆论引导作用,为传承历史文化记忆、塑造地域文化形象、促进地区整体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单位:辽宁日报社)

猜你喜欢

文化符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论川端康成作品中的民俗美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