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

2019-03-06福州屏东中学陈清秀

天津教育 2019年8期
关键词:初中生核心历史

福州屏东中学 陈清秀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飞速发展的时期,所以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逐年提升,这种发展态势不但要求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而且必须拥有较为良好的核心素养。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组成形式,随后给出基于此类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完善策略,以此供相关人士进行交流参考。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主要组成形式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当前我国初中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构成已经被划分成五个层面,这些层次互相影响、相互促进,共同保证整个素养体系的完整性与规范性,对促进学生内在素养的进步有极大作用。核心素养的五个层次可以划分为:第一,当代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时候,应当具有时空观念,即学生在思考问题的时候,不能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待,而是要思考历史时代的具体社会与人文背景,重视观察与辨析能力的培养;第二,学生还应当具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学生在思考历史问题时可以考虑查阅正史,以历史材料作为研究问题的根本依据,尽可能还原历史真相。第三,提高对历史问题的思考能力,因为学习和思考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初中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只有配合历史意义的理解,才能更好地掌握唯物发展史观,提升自身的思考能力,把握发散性的学习思维。第四,学会分析历史事件,此类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依靠学生的想象力,学生了解历史情况和事件的前因后果后,利用感性和理性思维相结合的思考方式分析具体的历史事件,最终达到客观评价事件的目的,提升认知能力。第五,培养辩证唯物价值观,即学生根据自身掌握的知识,结合事件的具体历史价值评价事件,最终保证二者辩证统一的关系。

二、完善当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的手段

(一)扩展展示历史知识的方式

为了保证历史课堂能够更加适合初中生,历史相关史料的展示方式应当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教师也应当采取必要的措施逐渐提升学生对阅读历史史料观察和想象的能力。不仅如此,通过查找和收集资料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逐渐提升运用材料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初中这个教学关键期内学会独立思考、理性而辩证地分析历史事件、评价历史事件,最终通过历史事件学会一些道理,符合当前核心素养的要求。因为历史学科与其他基础学科有本质上的差别,即研究的内容大都是曾经发生过的事件,且事件的具体年代背景与当前社会发展规模和速度差别较大,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对某些思想和行为方式不能理解的地方。为保证教学的价值,学生在培养历史学科相关的核心素养时,应当学会以自身的习惯为基础、以严谨的求实态度为手段的学习方式,主动筛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以达成完善自身学习理论框架的目标。但初中生年纪较小,自主学习能力差异明显,大多数学生需要借助初中历史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培养核心素养。

呈现历史的方式有很多,文献材料、图表、遗址遗迹、文学作品等都是常见的方式,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借助点式年代表来扩展学生的思维模式。例如教师在教学近代历史过程中,教师就能以点式年代表为纲要展开相关知识的传输工作。对部分学生而言,因为我国近代发生的战争次数较多,鉴别不同历史事件的难度较大,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根据时间点的共性和特性,在课堂上制作出图1所示的点式的年代表,加深学生对历史的记忆。点式表以时间为序关联事件,有助于学生了解各大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

图1点式年代表

思维导图也是帮助学生形成历史意识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相关历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自身的能力和经验,为学生归纳总结出我国近代发生重大事件的时间点及其相关事件的契合度。因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避免思维漏洞问题,且导图框架清晰,可以加强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避免部分学生因无法理顺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而导致的知识点混乱等负面影响,为学生提供一定的思考方向,深入探索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及其意义价值。图2是以鸦片战争为核心的近代历史发展思维导图。

图2鸦片战争为核心的思维导图

(二)根据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材施教培养初中生

初中是义务教育的最后三年,同时也是小学和高中学习的过渡阶段,落实这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可以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提供必要的基础。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初中历史的理论知识点难度差异较大,学生个人学习能力与掌握情况也有明显的差别,为了提升历史教学的效率,初中历史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的学习任务,以知识点难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基础,合理分配整个教学体系,最终加强整体和局部的良好教学体验。而在具体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历史事件和当前生产生活大致状况联系在一起,借助现代事件降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难度,进而使教学方式与学生的学习状况的契合度更高。例如,学生通过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了解到俄国十月革命的大致特征;而通过对老舍著名小说《家》的阅读,学生能够感受新文化运动给当年的学生及群众带来的影响。影视文化也是学生了解历史的途径,电影《建军大业》中就包含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和中共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内容。教师也能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相关影片,让学生从动画、声音与文字的层面上感受到历史事件带来的震撼,进而更好地掌握史料,增加对历史的兴趣,落实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巩固。

(三)借助情感体验手段提升初中生的核心素养

初中生在学习历史史料的过程中,还能通过历史知识完善自身的正能量情怀,并树立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历史事件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它能给我国人民带来历史的经验,防止当前生产生活过程中出现相同的问题带来社会退步,其价值还体现在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能给人民带来的中国精神,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是一种家国情怀,是学生由内而外形成的一种历史自豪感。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利用多种教学模式,而不是局限于“满堂灌”的传授方式。例如在学习明清小说、唐宋诗词这一章节的历史过程中,教师就能够借助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如多媒体等设备,为学生展示出一些经典的诗词歌赋,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朝代更替带来的文化方式变革。与此同时,教师还能为学生播放一些历史纪录片,《国家宝藏》就是一个很适合的素材,纪录片结合文化遗产和现代的娱乐方式,将我国的文物以角色扮演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为加深学生记忆提供基础条件。更重要的是,几千年的历史在影片的作用下,仅在几分钟之内就完成了朝代更替的过程,能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震撼感,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心灵受到碰撞和冲击后,对历史的意义和价值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悟。教师完善教学措施以后,学生能够更好地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不同的方式又给学生感受事件的机会,从而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结语

历史学科是初中时期新开设的一门学科,完善初中历史教学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学习打好一个知识基础,确保学生拥有一套较为完善的历史框架。而在此过程中完善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帮助学生了解历史、掌握国内外重点历史事件的作用,所以我国人民教师应当以时代变化为基准,及时优化教学方式,最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猜你喜欢

初中生核心历史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新历史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