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

2019-03-05刘太峰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路径探究乡村振兴

刘太峰

[提要] 党的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科学论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在我国“三农”发展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吉林省双辽市合心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良好的庭院种植发展模式将为全国区域性提供参考和借鉴,为助力精准扶贫、推动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关键词:庭院种植;乡村振兴;路径探究

基金项目:以建立新型环保畜禽养殖场助力双辽市合心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可行性研究(项目编号:JJKH20170359SK)

中图分类号:F3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8年12月14日

一、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意义

现阶段,随着农村规模化、机械化种植的发展,基本农田已经逐渐达到大型机械化耕种,在农业种植上农民节约了大量的时间和劳动力。而农村庭院面积大,房前屋后多数都在500平方米以上,为发展庭院经济提供了土地保障;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引入无公害杂粮种植标准,在全村搞规模化、产业化种植,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庭院的利用率,把从前的保障自家食用蔬菜种植扩大到保障自家到效益化发展;把从前全村庭院无序化种植发展到规模化种植;村集体申请集体品牌,统筹全村庭院化种植体系,最后达到个户增收,集体增收,推动农村精准扶贫及乡村振兴战略稳步发展。

(一)发展庭院经济可以为留村人员提高生活信心,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现阶段,广大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留村人员普遍存在各种问题,例如年龄、疾病导致的劳动力低下,不能进行重体力劳动,例如照顾老人、儿童不能长时间在外从事劳动等情况,造成农村整体上精神文明建设缓慢,百姓整体向上意识淡薄,同时也容易滋生各种不良习性的传播。发展庭院经济,以个户庭院为主战场,整村协调,留村人员不用外出、不用进行重体力劳动,耕种、灌溉、排水生产设施简便且效率高,都为发展庭院经济提供了先决优越条件,带来农产品附加值的提高,让留守农户增收,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守人员生活信心,同时改善村容村貌建设,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发展庭院经济可以有效促进农户增收,农村集体经济增收。现阶段的农村庭院种植,基本上是為保障自家的食用而采取的原始种植模式,从经济发展的角度上庭院种植不能为家庭增收提供贡献值。发展庭院经济,以村集体为依托,整村形成品牌优势,科学耕种,合理布局,加上留守人员的精细耕种管理,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户收入,让庭院经济收入成为家庭总收入的一个亮点,让庭院经济收入成为村集体增收的一个有效途径。

二、吉林省双辽市玻璃山镇合心村现状分析

玻璃山镇位于双辽市西北部40公里处,东、北与双辽市茂林镇比邻,西与科尔沁左翼中旗接壤,南与卧虎镇相连。全镇5个行政村,7个社区,幅员面积296平方公里(其中:玻璃山镇106平方公里,7个社区19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221公顷(其中玻璃山镇耕地面积5,701公顷,7个社区耕地面积7,520公顷);林地面积4,715.7公顷(其中,玻璃山镇林地面积1,415.7公顷,7个社区林地面积3,300公顷)。全镇农户1,987户,农业人口7,691人,7个社区总户数3,279户,总人口9,597人。

玻璃山镇合心村地处科尔沁草原复地,土地沙化且成弱碱性,自古以来就有种植杂粮、杂豆的习惯,现阶段大田主要作物为玉米和花生,占土地耕种面积的95%以上,其他面积依照农民生活习惯主要种植杂粮、杂豆类。全村幅员面积14平方公里,现有耕地707公顷,下辖4个行政屯,2个自然屯,村里户数310户,人口1,238人,其中,贫困人口81户,176人。该村家庭庭院面积符合北方整体趋势,面积多数在600平方米左右,常年外出打工人口在600人左右,但全村310户,基本上都有留守人口居住,包括81户贫困户,针对留守农户及贫困户劳动能力差等因素,合心村大田作物种植基本采用合作社种植模式,留守人口基本不用从事大田作物耕种;村内基础设施完善,每户都有自来水,门前都有排水沟,村内水泥路面达到户户通,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条件,现阶段家庭庭院种植基本上是依照农民自身习惯种植,以蔬菜为主、杂粮为辅,以保障自家食用为目的,且在庭院种植过程中,存在严重浪费问题等情况。

三、以发展农村庭院经济推动合心村乡村振兴战略路径探究

在合心村发展庭院经济符合合心村的长远发展,各项基础条件具备,同时具有地理优势,以合心村村集体为依托,申请合心村庭院杂粮品牌,以合心村有机肥加工厂为基础,提出农户庭院无公害杂粮种植模式,增加产品附加值,严把质量关。在市场经济体系下,培育合心村庭院杂粮品牌,带动合心村全村310户留守村民搞规模化、科学化,依托合作社搞产业化庭院杂粮种植、运营体系,在合心村村集体及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可以有效为农户增收,为村集体增收,为实现合心村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有效保障。

(一)在合心村发展庭院经济,建立健全合心村庭院杂粮运营体系。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和《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精神,中共吉林省委办公厅、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在全省脱贫攻坚战中实施千个单位包村、万名干部包户、百万党员参与帮扶的方案》,方案中确定双辽市合心村为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精准扶贫帮扶单位。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于2016年1月,派出扶贫工作组进驻双辽市合心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筹措资金,先后在合心村建成合心村众富养殖场、合心村众富有机肥加工厂;合心村发展庭院经济符合长远发展规划,学院驻村工作队帮助合心村集体申请合心村庭院杂粮品牌,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合作,以吉林省“第一书记代言”为依托,以电商平台UUstar为基础,建立健全合心村庭院杂粮运营体系,科学、规范保障合心村310户村民在发展庭院杂粮种植上经济增收,增强村集体收入能力。

(二)合心村发展庭院杂粮种植,村民收入大幅增加。合心村2018年春季開始在村内搞庭院杂粮种植试点,以“红豆、黑豆、花生、玉米、小米、小麦、荞麦”为主,试点以村内贫困户为主,符合庭院种植基本条件,作物生长期间,村集体以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为依托,多次邀请相关专家,到村与种植户交流,为种植户规模化、科学化种植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在作物生长期间,发挥庭院种植优势,以合心村村集体提供的有机肥为基础,提出无公害种植标准,精细化管理,杂粮长势良好,在合心村内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年底在产品销售环节中,以村民利益为主,村集体增收利益为辅的大原则下,每户种植户可以增收8,000元以上,每户可以为村集体增收800元以上,极大地带动了合心村整村发展庭院经济的积极性,同时发展庭院经济也推动了合心村精准扶贫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合心村发展庭院经济,村集体增收稳定。合心村310户村民,大力发展庭院经济,村集体在申请品牌及品牌运营过程中所产生的费用,将会很快得到回报,且随着品牌的逐年运营,品牌价值也会逐年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也会随着合心村村民的稳步增收而逐年递增。村集体专人负责庭院种植工作,在春季,按照整村规划,逐户落实种植品种,党员干部全程跟踪种植过程,联系专家对农户提出的问题逐项解决,在秋季收获季节,配合农户完成后期加工工作,落实村内党员优势,规范、监督产品质量、包装、销售环节,促进合心村庭院杂粮健康、有序良性发展,同时增强村党员、干部凝聚力,使之成为促进合心村村集体收入的中坚力量。

(四)合心村发展庭院经济,极大地提高留守村民的素质,增强留守村民对村集体、对党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合心村在发展庭院杂粮种植过程中,极大地激发了留守村民的劳动积极性,让留守村民增加土地、经济效益获得感。首先,在庭院杂粮种植过程中,通过与专家交流,增加了留守村民科学耕种的知识,拓宽了农户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渠道;其次,在村内营造良好的精神文明氛围,树立积极向上、勤劳致富的生活理念,规范庭院种植结构,整体上带动村容村貌、农村环境卫生建设,带动整村模范化管理;最后,不断提高村民的素质,提高留守村民的致富信心,从而减少了大部分农村长期存在的不良风气、不良习惯,推动了合心村内精神文明建设步伐。通过合心村留守农户获得经济效益的稳步提高,让他们对国家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认识更加得深入,更加地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

主要参考文献:

[1]张秋容,齐世香.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基层治理路径探讨——以邛崃市“为村”为例[J].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2018.

猜你喜欢

路径探究乡村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师德建设的路径探究
中职学校推行校企合作的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