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界融合视角下影视台词训练的方法与意识

2019-03-05李钟天一

运城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态影视

李钟天一

(北京电影学院 表演学院,北京 100088)

台词,本是一种舞台语言,是戏剧演员在露天式剧场或封闭式剧院的专门舞台上表演时言说的戏辞。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电影和电视剧迅猛发展,不少戏剧演员转型或兼做影视演员。影视剧本人物角色的话语同戏剧一样也被称为台词。影视台词具有性格化、语境化、动作化、戏剧化、风格化、节奏化和简约化的特征,发挥着动作功能、情节功能、人物塑造功能和说明功能[1],在影视剧中继续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但是,目前国内高校和演艺界对影视台词重视不够,台词的训练效果不很理想,甚至每况愈下。台词师资匮乏,学时不足。[2]尤其是一些学生重颜值、轻功力,不愿意拼搏和付出,对台词训练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远远适应不了精品影视制作的需要。长此以往,如果新一代的影视演员台词功力欠佳,影视作品质量难以提升,就会在国际国内市场上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严重影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构想。加强表演专业大学生的台词训练已显得必要而迫切。本文立足跨学科的宏观视角,吸纳不同学科的理念,对影视台词训练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思考与探索,期望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一、影视台词训练的价值

影视台词包括对白、独白和旁白三种类型。对白,是剧中人物相互之间的交流话语,左右着剧情的延续和发展,代表着影视台词的主要形式。独白,是剧中人物所思所想的外在呈现,是剧中人物后续言行的前奏,以自言自语的形式表达。旁白,又称画外音,是剧中人物直接面向观众讲述的话语。不论哪种形式,台词表演的目的都是要表达角色喜、怒、哀、乐、恐、惧、欲等复杂情感,叙述剧中各色人物的各种言行和各种事件的情节过程,塑造各具特色的影视人物群像。封锡钧先生将台词教学基本功归纳为气、声、字、人、情、意“六字诀”[3],对台词课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六字诀”似可进一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立言”的层次,练气、练声、练字,将剧本的台词很好地说出来;第二个层次,是“立意”的层次,传情达意,主要还是表达清楚剧中角色的思想;第三个层次是“立人”的层次,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使剧中人物在观众心中立起来,动起来,活起来。

影视台词训练的终极旨趣就在于以台词表演的形式达到传情、达意、树人的目的,而其直接目标则是让训练教学的对象说得一口好台词。业界常用台词好不好来评价演员。台词好,也就是台词表演到位,能够准确地传达文本信息,准确地提示规定情境,准确、生动地表达人物的真挚情感,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4]台词好的演员,通常意味着声、台、形、表都是对的,都是好的。因为台词最见功力。台词能说好,其他表演一般就不会有大的问题。反之,如果台词不好,演员表演的基础不牢,就像沙地建塔,再作努力也是白费工夫,整个表演就会大打折扣。即使一不小心念错三两个常用字,好不容易树立起来的良好形象也会瞬间崩塌。因此,做一个好的演员,首先要做一个好的学生。好学生的努力方向应该是基础扎实、功力强劲的实力派、演技派,而不是只做一个外秀内空、昙花一现的花瓶派、颜值派。台词就是演员实力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明。影视台词训练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二、影视台词训练的方法

1.通过阅读训练,做到读懂台词

阅读训练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主要任务。由于中学时期表演专业的大学生把大量的精力用于表演方面,课外阅读量严重不足,深度阅读更是少而又少。改革台词训练教学,引入翻转课堂,开展项目式、任务式、探究式、交流式教学,可以将课上要练习的台词提前布置,让学生围绕台词搜集资料,进行主题阅读,深度理解、演绎台词。增加影视剧台词训练的比重,使学生更多地体会感悟影视台词的特点。教会学生掌握先进的台词理解方法。不仅要知道台词讲了什么,还要知道台词为什么这么讲。潜台词之下,还有角色故事。角色故事之下,还有角色的生命历程。[5]只有熟悉大量的台词背景知识,融会贯通,才可能是真正意义上读懂了台词。

2.通过记忆训练,做到记熟台词

读懂吃透了台词,还要默记台词。影视剧可以后期配音。分镜头拍摄时,采用原音和同期录音,记不熟、说不好台词,也可以反复拍摄。加上影视人物语言较之戏剧舞台语言更接近生活,背台词的压力似乎小了很多,业界对台词记忆训练也有所松弛。个别年青演员甚至以1234567代替台词,被戏称为“数字演员”。如果要在演艺路上走得更远,不只是做一个龙套的角色,成为站到C位的主演,必然涉及大量的台词。背台词是绕不过的坎,必须掌握要领,下足工夫,提高素养。加强影视台词记忆训练,不能死记硬背。在保证时间和精力投入的前提下,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是很必要的。一是关键词法。在剧本上标画出关键词,再以关键词为中心串联成相应的词组和句子。记住了关键词,就记住了相关的句子。二是图像法。背台词时,想象说话的对象,揣摩角色的心理,勾画表演的情境,让默记台词处于一定的拍摄场景之中。三是活用法。台词是死的,人是活的。演员是人,角色也是人。根据角色的需要和个人的擅长,可以适当调整、灵活运用台词,以更方便记忆和恰当表达。

3.通过口语训练,做到说好台词

口语训练是台词训练的中心环节。训练的关键是气、声、字三项内容。气,即气息、呼吸。人的气息状态有深浅、虚实、沉浮、连停、快慢、长短等不同。不同的气息传达不同的情感。训练气息可以使演员根据剧情调节、控制和运用气息。气息训练要掌握腹式呼吸。或平躺地面,闭目静心,感受自然呼吸的位置与力量,然后改变节律,调整快慢,反复练习。或自然站直,身体放松,一边感受气息的状态,一边有意识地练习快慢呼吸。[6]声,即发声。人的声腔先天条件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的音色表现。对于影视演员来说,不需要人人追求声音明亮圆润,但应努力通过发声训练使音域更广、音量更大、音色更正,以更好地匹配剧中人物的特质[3]。字,即吐字,又称吐字归音。吐字训练的目标是让台词发音清晰、唇舌有力、收音完满、字正腔圆[6]。如果一字不清,则观众一词不明。一词不明,则观众一句不懂。吐字不清,会严重弱化影视表演的效果。吐字训练可以采用大量的快口、绕口令、快板、评书等方式。另外,吐字训练时,重音、语调、节奏等因素的训练也不容忽视。

4.通过体态训练,做到衬托台词

体态,在语言学上称为体态语。台词是有声的语言,体态则是无声的身体语言,包括人的面部表情、身体姿势、肢体动作和体位变化等。现实生活中说话总是伴随着相应的体态语。影视台词也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在台词的主导下必然辅之以丰富的体态表现。有什么样的台词,就应有什么样的体态。表达到位的体态,有利于促进台词思想更好地表达。但是演员扮演的是剧中的角色,做到台词和体态高度一致并不容易,需要经过专门的训练。体态训练的项目主要有目光训练、面部训练、手势训练、体位训练等,训练的方法应结合具体的台词来进行。比如,朗诵郑振铎先生的抒情散文《离别》的一段话:“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爱着的中国!当我倚在高高的船栏上,见着船渐渐的离岸了,船与岸间的水面渐渐的阔了,见着了许多亲友挥着白巾,挥着帽子,挥着手,说着Adieu,adieu!!听着鞭炮劈劈拍拍的响着,水兵们高呼着向岸上的同伴告别时,我的眼眶是润湿了,我自知我的泪点已经滴在眼镜面了,镜面是模糊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朗诵时需要配合做好体态设计。作者身体倚着船栏,眼睛望着越来越阔的水面和岸上送别致意的人群,耳朵听着岸上的鞭炮声和身边水兵的高呼声。这时演员一边诵读,一边做出相应的动作。应当眼睛湿润,面色凝重,情绪稍显激动,姿势似有所倚。这样,把体态训练作为台词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反复进行,必然起到语言与动作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效果。

5.通过表演训练,做到演活台词

不同于上述几种基础性训练,表演训练是综合性的实战训练,是在具备较强的台词阅读能力、记忆能力、口语能力、体态表现能力的基础上,组织若干表演人员,选择影视剧目一个或者多场次甚至整个影视内容开展的实训活动。表演训练要将台词意识融入到教学工作的全过程。[1]台词课和表演课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课程,但又密切联系,不可分割。前者是基础,后者是应用。经过了专门的台词训练,演员已具备了较强的台词功底。进入表演训练阶段后,有具体的影视情境,有前后的情节故事,有相关的角色对戏,有大量工作人员的参与,有明确的时间、地点、人物、背景和事件。演员把前述训练的台词能力活学活用到表演训练中,丰富的语境为台词训练激发了无限的活力。表演训练称得上是台词训练境界升华的最高阶段。一方面,演员高度重视台词,认真阅读、熟记和表演。另一方面,教师严格把关,对不好的台词绝不手软,对运用台词不当之处及时纠正和提高。在表演训练的不断积累中,进一步提升演员的台词能力和素养。

三、影视台词训练应确立的意识

1.启发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台词训练要有特色发展意识

因材施教是人才培养的一个基本原则。学生先天禀赋和后天阅历的差异很大,每个人个性和特点各不相同。正确认识自我是一个人需要终生面对和思考的问题。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年轻的大学生往往不注意自我认识,对个人的判断评价容易不切实际,且不稳定。但是职业的起步和发展需要大学生对自我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尤其是表演专业的大学生,对其相貌、气质、能力和个性特点要有一个恰当的评判,明白自己不适合做什么和适合做什么。自主选择台词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自己的角色和台词。教师也应当及时给予一定的点拨和合理的建议。在尝试训练多种角色台词的基础上,加强某一种适合自己的角色台词训练,形成个人的特色和优势,培养角色表演的核心竞争力,为将来走上职场做好准备。

2.指导学生体验剧本场景,台词训练要有生活再现意识

表演专业的学生要演好一个角色,说好一段台词,仅凭有限的个人学习和生活积累,对台词的理解很难达到透彻、准确。因此,学生必须到生活实践中去,像剧中角色那样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影视剧本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好的台词就应是剧中人物活生生的话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现实的场景中理解台词、表现台词,模拟角色的言行举止,仿佛角色生活的重演再现。这样反复实训,台词表演才能既体现艺术性,又体现生活化。

3.要求学生心中装有观众,台词训练要有服务营销意识

影视剧是给观众看的。没有观众的热捧,影视剧的价值就难以充分实现。演员心中要经常装着观众,想观众之所想,思观众之所思,以观众的审美需要为出发点思考台词的表演方式。服务营销就是要提高站位,站在为观众服务的立场,将影视剧以台词和画面语言为载体的价值观通过市场营销的方式传导给观众。只有与观众的理念发生碰撞,激出火花,影视台词才能最终实现其审美价值和思想价值,影视演员才能脱颖而出、走向成功。

综上所述,本文以影视台词训练为研究对象,疏理吸取了部分文献的研究成果,内容或多或少地涉及到了艺术学、教育学、传播学、经济学等学科的思想,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跨学科和系统化的思维。在新时代背景下,影视台词训练应包含阅读训练、记忆训练、口语训练、体态训练和表演训练五个逐步叠加的方法。日趋激烈的影视市场对演员的台词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表演专业的大学生也就是未来的演艺人员,还应当及早确立起特色发展意识、生活再现意识和服务营销意识,为个人的演艺生涯、国家的影视繁荣和社会的文艺服务奠定良好的基础。由于着眼于宏观层面,本文研究深度远远不够,期待影视台词训练研究不断产生更高水平的成果。

猜你喜欢

体态影视
SET悬吊训练对中青年女性圆肩体态的疗效观察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浩然听笔走龙蛇,气格疏朗体态健——浅论“海上四大家”蒲华的书法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体态矫正”到底是什么?
新课改下的音乐课堂
——体态律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
影视风起
钢琴基础教学中的歌唱和体态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