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质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及保存过程的质量控制

2019-03-05王玮太原市环境保护局晋源分局环境监测站

节能与环保 2019年2期
关键词:环境监测水质运输

文_王玮 太原市环境保护局晋源分局环境监测站

1 水质环境样品监测的工作意义

水资源作为整个自然环境中最基础的资源条件,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水质环境监测的过程中,最重要的目的在于防治污染,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掌握水质环境样品采集及保存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维护社会正常的生产及生活。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质量控制,一般是由样品采集直到样品保存等过程组成。只要对质量进行严格地控制,就能准确地反应当前监测区域的环境实况及问题,也能够有效帮助改善后续工作的开展。做好水质环境样品监测工作,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当前环境问题,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环境发展。

2 水质样品采集检测过程质量控制注意事项

2.1 合理选取采样器材

在水质环境监测过程中,样品采集最重要的工具就是采样器和水样容器。在工作过程中,要将所需要的样品和容器接触时间严格把控,并将时间控制到最短。要使用无污染的材料,还要保证其容易清洗,表面需要保持一定光滑度,减少弯曲面对其样品流速进行干扰,减少旋塞等使用数量及次数。在采样器的选择中,可选择的有采水器及自动采样器等。对于普通的水环境检测,使用较多的是聚乙烯材质的熟料瓶或者塑料桶;对于油类等液体,需要选择直立采水器,尽量避免表层样品的取样方式。而对于有机物样品来说,多使用硬质玻璃瓶进行采集,而无机物样品多使用聚乙烯材质的容器。只有这样,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不会将样品污染。

2.2 严格规范采样操作流程

如果检测环境是地表水域的时候,多用瞬时水样。在对其采集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地分析与规划,并要对样品消耗量进行多次研究。在采样过程中,需要确定出采样区域,并进行定位分析,可以使用专业的仪器进行位置的确定。当测量水质的时候,如果其中含有一定的有机污染物的时候,采集的水样需要将容器盛满,还需要立刻用水将容器进行密封,以此来隔绝外界空气的影响与污染。在水质采样完成之后,需要工作人员对每个样品进行标签划分,贴上对应的标签,并标明采样时间及点位,包括工作人员相关信息等。

2.3 合理选择样品保存剂

因为在水质监测过程中,很多被检查样品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化。此时在采集样品之后,样品中一些成分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反应,因而就会导致整个样品发生浓度及化学方面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样品呈现出的相关性质,可以添加一些保存剂,以减少样品成品及浓度发生变化。如果在监测样品中,出现浓度较高的重金属元素的话,为了减少这些金属离子在样品中产生作用,包括将样品液体进行水解衬垫等,一般要在样品中添加适量的酸性溶液,要保证样品pH值保持在1~2之间。此外还需要防止一些金属元素附着在样品容器内壁上。所以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样品浓度,并控制样品中其他元素发生作用。如果样品中含有微生物元素较多,可适当添加抑制剂来减少微生物活性。比如需要检测含有氨氮及化学需氧量等水样的时候,可以在处理过程中适当加入一些防护剂,有效抑制说微生物对亚硝酸盐等的氧化还原。在测酚水样中可以使用磷酸调溶液pH值,并加入硫酸铜等抑制其活动。

2.4 样品的运输过程

在水质监测中,为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采集的样品内部所含物质及成分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要时刻注意样品运输过程的安全。在采样完成后,需要尽快将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其中运输方式就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因为很多检测样品多为液体,在运输过程中为了避免受到外界污染及影响,在进行装车之前就应该加强对样品容器的密封检测是否符合标准。而对于不用的样品,需要使用塑料泡沫等填充物进行分隔开来,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碰撞、挤压等情况,也是为了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样品的破损。还需要注意的是,在样品运输的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同行,这样能够管理运输过程中检测样品,也能够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及时进行处理和解决。

2.5 样品的保存

在对水质样品进行保存的时候,需要按照检测样品中所含成分及元素的不同进行分开保存。因此在进行样品采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根据样品呈现出的相关性质等,制定出对应的保存的措施。比如有的水质样品中含有有机污染物、悬浮状颗粒物等,通常情况是要将这些水质样品放置在低温环境中保存,在保存过程中还需要避免阳光直射。而其它水质样品中如果性质较为温和的话,可以放在规定的环境中保存。在进行检测样品保存的过程中,如果有金属类样品,那么这些样品保存的时间需要控制在14天之内。而一些样品中污染物含量较大的时候,需要在实验室内及时地进行检测,同时还要保证这些样品存放的时间在24小时以内。

2.6 样品交接

在水质监测过程中,样品交接是将需要检测的样品送到实验室之前,交由工作人员进行核对和管理。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对样品进行检查,包括运输途中是否出现破损、挤压等情况,还需要对样品的数量及记录进行核对。在检查过程中,如果水质样品对于周围环节要求较高的话,应该在送至实验室之前需要对其保存环境及采集时间进行分析和管理,并检查其中是否存在误差。当所有水质样品确认好之后,就可以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下一步的检测与分析。如果在送至实验室之前,交接过程出现问题,现场核对的工作人员应当同运输随同的工作人员反映事实,要需要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解决。一旦出现水质样品的损伤程度较大的时候,并且很难满足检测标准和要求时候,需要根据相关要求和说明将水质样品退回,并进行重新采样。

3 水质环境监测中样品采集及保存过程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3.1 加强水质监测对象的研究,提高工作人员综合素质

因为当前国家现有的水质监测对象并没有完全完善,这样就给环境工作的有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水质监测的时候,需要明确监测对象。在明确的时候,应该将其落实到更大的地区,而不是局限在小范围内进行监测。当水质监测样品采集完成之后,对其运输和保存的全部过程都应该交给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还要综合考量地区环境监测部门的专业设备的不同,建立监测机构中专业设备的管理体系,并按照区域划分对其进行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还要加强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并对其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还需要加强专业能力较强的监测队伍人员建设,培养监测人员优秀的环境保护意识,这样才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顺利进行。

3.2 根据实际情况,对监测标准进行实时更新

进行监测的时候,工作人员需要考量水质环境是否会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产生变化。因此在监测过程中如果其标准保持不变,就会使得监测的实际结果与现实水质产生很大的偏差,更无法准确地反映出当前监测水质环境存在的真实问题。所以在开展监测工作的时候,还需要对当前区域中的水质监测标准进行实施更新。如果当前监测结果较之前结果出现的误差较大,工作人员应该及时地对参考标准进行调整,并对评判参数依据进行科学分析,以此来保证监测出的结果能够符合国家规定和要求的水质监测标准。这样也是为了能够让工作人员在对其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有效地处理和解决,并做到有科学合理的依据可以参考。

3.3 加强水质环境采集工作体系的完善

科学合理的操作方案以及高效的监督管理是保证整个水质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基础保证。在进行水质样品采集的时候,需要明确的是样品采集体系是一个完整的有机整体,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在各个环节中都发挥出最大的优势和作用。而且我们国家地大物博,要按照区域不同,建立起适合当前区域使用的采集标准,并要对不同区域的水环境检测系统进行升级和优化,制定出完善的措施以便应对监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保护水质环境,需要根据监测结果进行污染物的控制,要做到在最大程度上的环境保护。

4 结语

水质环境监测的工作较为复杂,且专业度较高。在监测过程中还需要对其质量加以控制,首先需要提升检测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加强样品采集管理,并制定相关运输保存体系,保证样品准确性及有效性。

猜你喜欢

环境监测水质运输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关于水质监测对环境保护的意义
一月冬棚养虾常见水质浑浊,要如何解决?这9大原因及处理方法你要知晓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图像识别在水质检测中的应用
环境监测实验中有害试剂的使用与处理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便携式GC-MS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