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9-03-05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天水石马坪中学马紫春

天津教育 2019年5期
关键词:电阻长度创设

■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天水石马坪中学 马紫春

物理是中学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提高物理教育水平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为将来的学业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由于物理知识抽象难懂,对刚刚接触物理学科的学生来说,学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导致有些学生放弃了物理乃至整个理科的学习,对学业造成巨大影响。本文以初中物理为例,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以期对提高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有所帮助。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新课程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是教师共同关注的问题之一。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要创设生活情境,把通俗易懂的生活知识、生活体验融入抽象的初中物理知识中,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如,学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这一课内容时,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中考体育考试中要测试女子800米、男子1000米长跑项目。在这个测试项目中,同学们要完成的长跑距离是一定的,这就要进行长度测量;同时要以花费时间的多少论成绩,这就要进行时间测量。请大家思考,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用到哪些工具?这些工具是如何使用的?同学们马上说出答案,用皮卷尺测量长度,用秒表测量时间。我点点头,然后要求三名位于教室不同位置的学生目测黑板的长度,结果发现他们说出了不同的答案。接着,我又要求三名学生从教室前面走到教室后面,让这几名同学估算教室的长度和走完这间教室需要花费的时间,学生们说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于是,我引入了长度单位、时间单位的学习以及它们的测量方法。等学生们熟悉了这些知识点后,我要求每一位学生亲自动手,测量教室中常见物体的长度,如粉笔、板擦、桌子、椅子等;然后要求学生们按着自己的脉搏估算一分钟有多长;听我口令,学生停表计时,弄清楚秒表的使用方法。由于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误差,而且这个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教室引导学生多次测量同一物体,以减少误差值。在本次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我创设了一个生活情境,引出测量长度和时间所使用的工具,很自然地过渡到本课的学习中。在不告知学生结论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测量出身边物体的长度,并感知了时间的长短,学会了物理新知识。

物理教材中的很多理论知识都源于生活,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就需要把生活引入课堂实践活动中,由此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实验情境,有助学生深入理解

初中物理学科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系统性强、趣味性强等特点,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但其教学内容比较抽象,影响了学生的理解能力,使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物理教师要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尽可能多地创设实验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把求知欲转化为动手操作力,加深对抽象物理知识的理解。

如,学习《分子热运动》这一课内容时,我首先明确几个教学目标,目标如下所示:

1.知道物质由分子组成,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2.能识别扩散现象,并能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进行解释

3.知道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温度的关系。

为完成这几个教学目标,我准备创设实验情景,让学生通过观看生动、直观的实验演示学会本课新的知识点。首先,我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物质,这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分子是人类肉眼观测不到的,如果我们想要看到这些分子,就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学生们对我的话产生了兴趣,于是,聚精会神地观看我正在进行的实验。为了证明分子是运动的,我事先准备了一瓶清水放在桌子上,保持水面平静,然后在水中滴了一滴黑墨水。只见墨水沉入水中,留下清晰的黑色痕迹,并随着时间的流逝,黑色逐渐变淡,周围的水则变成了淡黑色。同时,我悄悄打开了教室内所有的窗户,门外的槐花香味顿时飘进室内。此时,我又提出问题:“我们能够看到水变黑,能够闻到室外的槐花香气,是因为什么原因呢?请同学们用本课学到的物理知识进行解答。”同学们思考后,马上说出是分子的运动。除此之外,我还为学生们演示了分子的扩散现象,在实验中清水和蓝色硫酸铜溶液之间的界限随着时间的变化变得模糊不清。学生们明白了分子的扩散现象后,能够用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现象,如我们能够闻到酒味、汽油味、臭味的原因。为了证明分子的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我准备了相同大小的水杯,放上相同的清水,分别滴上一滴墨水后,把其中的一杯水用酒精灯加热,让学生们观察墨水在水中的变化。在本次教学实践活动中,大量实验证明了分子在不停运动,学生们通过实验认识到扩散现象,能用学到的物理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创设实验情景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因为对于被动接受间接学习经验的学生来说,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新颖性和趣味性,加上实验本身较强的启发性诱导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会认真观察、愿意操作。因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防止学生在试验中不求甚解或机械操作,教师就需要增加实验演示的启发性。

三、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

人的心理活动起源于问题,有疑问才会思考。一个好的问题情境能够引发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与探索热情,因此,教师在物理教学实践活动中,要想方设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其中,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养成创造性思考的好习惯。

如,学习《电阻》这一课内容时,我提前布置了课前作业,让学生们回家找一找家用电器中闲置的电线。同学们通过自己或者问父母得知电线中使用的金属材料是铜。于是我询问大家:“为什么家中电路使用的是铜,而不是铁或者铝等其他材料的电线?”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了。我继续提出问题:“电线中的电阻与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同学们马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猜想电阻可能与导线的材料、长度、粗细有关。为了验证同学们的猜想,我决定组织学生们进行实验测试。在进行实验前,要求学生们先进行实验方案。5分钟过后,学生们制定好了实验方案,方案如下:

1.准备好相同长度、粗细的铜丝、铁丝、铝丝各一条,测试在不同的材料中,电阻的大小。

2.准备好三条粗细相同,长短不一的铜丝,测试电阻的大小是否与长度相关。

3.准备好长度相同,粗细不一的铜丝,测试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是否与电阻粗细有关。

同学们自己制定出了测试电阻大小的实验方案,于是,在我的协助下,学生们逐步完成了实验过程,验证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受到了我的表扬。完成这一教学目标后,我拿出了两根不同规格的电线和两只不同的电灯,要求学生们探讨这两根电线和两只电灯灯丝的电阻,用刚才得出的结论推论它们电阻的大小,把学到的物理知识学以致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这个物理教学过程中,我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把探究问题的兴趣转移到了实验操作中去,最终问题得到了解决。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也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好物理的信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满足于教授学生基本物理知识,也不能满足于如何去整理、归纳、总结教材知识,而是要把教学和学法组合成一个整体,创设各种情境,加强学生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并把思维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体会、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猜你喜欢

电阻长度创设
电阻大小谁做主
1米的长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巧测电阻
爱的长度
怎样比较简单的长度
电阻焊
基于multisim13.0负电阻在电源中作用的仿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