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与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路径探析

2019-03-04赵金科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群众建设发展

李 娜,刘 歆,赵金科

(山东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这是基于当前我国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实质性转变并已处于世界发展大势新方位上的客观事实作出的重大政治判断。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十九大报告之所以将多年以来始终坚持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的旧表述升级提炼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长远战略规划和远大宏伟目标所决定的。它是在顺应我国改革发展新要求和人民发展新需要的前提下,基于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伟大进程和重大成就,对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我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切心声和根本利益的充分展现,对于开辟人民美好生活的时代篇章具有不可磨灭的现实价值。

一、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的主要依据

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社会主要矛盾的产生、变化和发展主要是由社会发展的经济基底和社会发展的主体需求之间的矛盾关系所决定的。概言之,一旦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发生重大转折,或者社会发展主体需求出现重大变化,社会主要矛盾就会不可避免地随之发生相应转变。党和国家关于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全新性转化的重大论述,其主要判断根据和立足点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一方面,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取得了部分质的提升,经济建设成就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但另一方面,就总体而言,不仅我国的社会生产力、社会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不平衡不充分,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和壮大,而且社会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亦不相一致甚至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此外,民主政治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均呈现出不平衡、不协调、不充分的相对滞后性特征,如此一来,社会全方位建设便不能及时有效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愈益综合化和多元化的需要。因而,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具有转折性意义的重大转化,并形成了更加符合现实发展要求的新矛盾。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我国以明确的国家发展目标、强劲的经济发展态势以及全新的国家发展面貌顺利取得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伟大成就,提供了具有世界意义的经济建设经验和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崛起路径。人民币也正以全新竞争力日益走向国际化,外汇储备方面我国连续位居世界第一位,我国不仅实现了养活14亿中国人口的庄严承诺,而且在全球经济发展方面对世界的贡献率亦越来越占更大比重,在科技创新驱动、区域协调发展等领域均取得了重大突破;伴随着国家政治建设各项措施的不断跟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亦不断得到拓宽和深化,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民主、法律制度不断改进完备,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体地位不断稳固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和扩大;我国在关于养老保险、住房保障、社会福利等社会建设方面,一直致力于建成世界规模最大、涵盖内容最广的全方位社会保障体系,并已在多年的不懈奋斗和艰苦努力中真正变为现实,同时,社会环境更加安定和谐,成为世界上最有安全感和稳定感的地区和国家之一;我国正日益走向国际、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展现中国的大国魅力,并已形成紧随时代发展趋势、涵盖层次广泛、涉及领域多样的对外开放全新格局,为世界和平发展事业和世界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有的责任和贡献。在40年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党和国家带领人民群众从20世纪步入21世纪,在砥砺前行中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中华民族正以崭新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1]这是几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广大人民共同奋斗的必然结果: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不畏险阻、攻坚克难的伟大精神率领广大人民成功建立起新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并进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步探索;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共产党人,以改革创新的前瞻性长远洞识带领国人打开大门,积极主动融入世界发展,从而使倍具创新性发展特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得以成功创立;以江泽民和胡锦涛两位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两代中央领导集体凭借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的奋斗精神引领人民不断取得世界性瞩目成就,使步入21世纪的中国社会主义得以继续坚持和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继续以不忘初心、接续奋斗的强大精神为指导,带领广大人民进一步携手推动国家适应全球发展大势并逐步走向国际,在历史性变革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出具有中国优势和中国话语的伟大发展成就,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崭新的发展姿态进入了新时代。

然而,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在经济发展取得重大进展和瞩目成就的同时,我国也出现了许多新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差距较大,产业发展布局仍旧残缺,粗放型的传统生产方式仍未得到根本扭转,供给侧结构性失衡,收入分配不平衡等影响和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问题也亟待解决;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虽然取得了突破性发展,但是人民依法享有的政治民主权利的内容、形式、渠道仍需进一步丰富、完善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自信尚需增强和坚定,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文明建设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要求还相差甚远,还不能充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物质文化需要的基本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需要所涵盖的内容也日益广泛……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生态等方面的要求也日益增长。”[2]

此外,伴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交往国际化和社会信息化的日益深入,以互联互通为基础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国际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民主政治、精神文明、社会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斗争也日趋激烈。在这种日益复杂的国内国际背景之下,如何进一步增强和壮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科技实力,如何进一步创生、培育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动态均衡、整体发展的内生动力和长效机制,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一步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独特优越性、旺盛生命力和持续影响力,就成为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语境下的时代考量和战略任务。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快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则是其主要着力点和根本途径。

二、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针对矛盾的其中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结合当前发展实际和目标规划,将原来的“物质文化”四字改为“美好生活”;同时针对矛盾的另一方面,用“发展”二字更精炼、更贴切地替代了“社会生产”,用“不平衡不充分”更具体、更全面地替换了“落后”。这样一来,关于我国主要矛盾的表述便更加符合当前我国存在的地区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社会现实,也更加符合党和国家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制定的发展战略规划。关于社会主要矛盾基本表述的变化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上对“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奋斗目标、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阶段目标、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目标的精确诠释和凝练表达。

“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指相对于美好生活需要而言供给还不充分,形成需求侧与供给侧的不平衡。”[3]所谓“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的表述,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遗留下的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和难题的精确表达,同时是对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所要实现的两个百年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伟大梦想过程中必须妥善处理好的问题的综合阐释。“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1]11

第一,“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突出表现在经济发展与建设领域。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指导下,我国社会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虽然总体上已经摆脱了“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基本特征,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及国防实力已经进入世界发展前列。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还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除了一部分高端的先进生产力之外,还存在大量中等水平的生产力,甚至还存在着许多低端、传统、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国家总体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不充分。另外,各个地区之间、城乡居民收入、个体收入等方面还存在着很大差别,贫困地区、部分老少边穷的农村地区甚至还处在奔小康的阶段,全国还有上千万的贫困人口。科技创新和科技引领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全球中高端产业链急需锻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亟待扩展,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和经济结构继续优化的步伐需要加快。“新四化”的发展质量和水平有待提高,经济发展动力转化和增长机制、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第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现在社会民主法治建设、政治文明和社会治理领域。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和程序化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广大人民群众依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等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的途径和形式需进一步深入拓宽和创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和全民守法的体制机制需进一步完备,宪法、法律的绝对权威需要进一步树立和维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至上等法治理念需要进一步增强,国家和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有效提高,大力推进社会保障事业和民生福祉向公平公正、广泛覆盖、质量增进的方向发展。

第三,“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表现在社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领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建设和话语体系建设有待深化,互联网监管和综合治理的体系及其能力建设亟待加强,新闻娱乐媒体、舆论话语导向、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引导力度、公信准确力度以及影响含及力度有待提高。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发展要求下,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有效实践路径和具体实现举措仍需持续拓展和深入研究。与此同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情感认同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仍需时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与个人品德建设的步伐同样不可放缓。人民群众的爱国主义信念、社会责任承担意识、社会规则维护感、社会参与奉献感等有待增强,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弘扬和践行仍不可懈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现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望和需求尚有较大差距。当然,美丽中国建设涉及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可谓任重而道远,短时间内难以达成。此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和可持续适度消费的思想和理念需要进一步树立、增强和坚定,要大力倡导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的方式,实现全民参与和责任管理,加大破坏生态环境的惩处力度并拓宽奖惩措施,加快清洁集约生产和绿色节约生活的监督管理体制机制建设。

三、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路径

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基本路径,必须立足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政治高度。通过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发展建设、政治民主建设、精神文化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协同共进,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奠定坚实雄厚的经济技术基础,最终打造清洁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创设团结友好、积极参与、心情舒畅、昂扬向上的社会环境,营造生动活泼、宽松和谐、深沉持久、繁荣兴盛的文化氛围,健全和完善促进政治进步、推进文化繁荣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政策体制机制。“新矛盾的解决需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思想,从增加优质供给和优化结构两个方面,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推动并完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

第一,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进一步夯实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物质经济基础。这就需要在新发展理念的指导下,进一步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增长动能实现高质量与高效率转换,打造新时代语境下的创新型和现代化经济体系。借助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推动产业创新升级优化,提升和发展高端先进生产力和实体经济,改造和淘汰中、低端社会生产力。在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步伐的同时,深入落实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阶段性目标规划——《中国制造2025》,努力使我国进入世界制造强国前列,从总体上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水平和效益。“只有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供给体系质量,适应新需求变化,才能在更高水平上实现供求关系新的动态均衡,推动高质量发展。”[5]209因此,要秉承走共同富裕道路的根本原则,大力贯彻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作好脱贫扶贫工作、打好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发展,创造更加雄厚的经济基础。

第二,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发展道路,进一步构建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政治制度保障。人民群众是创造美好生活的核心主体和中坚力量,人民群众的辛勤生产和勤勉劳作是实现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因此,要矢志不移地贯彻“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发展理念和指导思想,继续探索和创新拓展保障全国各族各地人民积极参政、献言献策、行使自由民主权利的渠道和形式,充分激发和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人民群众在劳动创造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在实践奋斗中创造劳动幸福的美好生活。“我们必须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6]2创造安全稳定、公平公正的社会民主法制生活环境,充分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维护其人格尊严,确保其言论自由,提高党和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水平。

第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强化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动力支撑。五千年悠久历史积淀下的中华文化,对人们理解美好生活内涵、领悟美好生活意义、体验美好生活方式具有不可磨灭的现实价值。因此,要进一步坚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自信,进一步探索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思想基础的实效性途径,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信念、集体主义理念、奉献主义精神与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中所展现出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构蕴涵当代中国精神、彰显当代中国价值和展现当代中国力量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提升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号召力和引领力,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努力生产富含正能量的优秀文化产品,以期引导形成更高境界和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为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提供精神动力和信仰支撑。

第四, 大力加强国家与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进一步创造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和谐社会环境。和谐安定且无社会动乱的人文环境是实现美好生活的首要前提和环境基础。以教育、医疗、科技、卫生、体育事业、社会保障、劳动就业以及社区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建设,是关系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指数和切身利益的大事,也是推动和谐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的根本所系和关键所在,又是广大人民群众评判和衡量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和标准。推动形成相对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准确定位政府职能并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与协作,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服务的完善和社会组织的发展,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主要路径和重要手段。形成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和谐社会环境,则是新时代社会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基本要求。

第五,建设绿水青山的美丽中国,进一步改善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和谐自然生态环境。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也包括空气更清新、山水更秀丽、环境更优美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家园。美丽中国建设,除了大力加强绿水青山新发展理念的宣传教育之外,还必须辅之以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体制机制建设,落实主体责任负责制,发动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生态文明的建设和监督,加大污染防治的管控力度,制定出台全面具体的惩处措施,让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付出不可承受之重。

综上所述,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把握我国基本国情、人民需求和战略目标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研判,为我国在新时代历史条件下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人民群众的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了基本方向和价值遵循。在新时代语境下,我国要全面提升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生活领域的获得感和踏实感,精神生活领域的幸福感和愉悦感,政治生活领域的主人翁意识和参与意识,社会生活领域的安全感和满足感,自然生态领域的舒适感和美好感,以期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宽领域的生活需要。这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赋予我们的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也是实现民族复兴伟大梦想的重要内涵与核心要义。“美好生活既不会从天而降也等待不来。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要靠奋斗和创造。”[7]新时代,要真正实现社会经济充分、平衡、协调的健康发展,要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宽泛、复杂的生活需求,使人民群众充分享受理想而充实、踏实又稳定、美好且安康的理想生活,就要擘画和勾勒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理想愿景和美好蓝图,就要依靠全体人民的不懈奋斗和能动创造。

猜你喜欢

群众建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多让群众咧嘴笑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