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经皮微波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术中配合与护理

2019-03-04沈湘蕾汪有锦黄邵怡周佳汛郭山峰

关键词:消融术耳穴消融

沈湘蕾, 马 坤, 汪有锦, 黄邵怡, 周佳汛, 郭山峰

(江苏省中医院 放射介入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肝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其治疗方法有外科手术、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静脉化疗等。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是一种微创治疗肝癌的新技术[1],通过CT薄层扫描,可以清晰显示肝脏周围的组织结构,穿刺角度和深度可以精确计算,且避开重要器官和大血管,微波针可以准确地引导入靶区,提高了微创手术的精准度。微波是高频电磁波,当人体受到微波作用时,组织内水分子吸收微波能量后高速运动,摩擦产生热量,使组织温度增高,达到一定温度时组织瞬间凝固毁损,达到治疗目的。微波消融针是在局麻下经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肿瘤病灶内,释放微波,产生高能聚焦热量,使肿瘤病灶中心温度上升达100~120 ℃,边缘部也可达50~60 ℃,从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CT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适用于肿瘤残余复发或新发,微波治疗具有损伤小、治疗时间短、恢复快并且可以多针并用的优点[2],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原发性或转移性肝癌患者78例。患者均经实验室、影像学检查和病理检查确诊,符合治疗条件。其中男57例,女21例;25~81岁,平均(53.30±8.26)岁。所有患者均不符合切除手术治疗的指征或不愿意手术,选择微波消融术或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其中单针消融69例,双针9例。

1.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2.1.1 仪器设备: 使用大孔径32排螺旋CT。微波消融系统是国内KY-2000,主机工作频率为2 450 MHz、915 MHz,100 W磁控管和固态模块发射源,持续稳定大功率输出。可直接穿刺的高聚能硬质微波消融针,有高性能材料和特殊涂层,耐高温、防粘连,消融形态精准,可控,消融范围形态无拖尾现象,近似球形。消融针的旁开测温系统实时监测温度,超过保护温度,自动停止微波输出,消融针杆中测温方式最多可以提供三路测温,采用水循环冷却系统,降低导线和接头的温度。KY-2000型微波消融仪可同时多针并用,叠加效应形成较大凝固范围。

1.2.1.2 物品准备: 介入包,22 G×20 cm的穿刺定位针,标志定位器,记号笔,心电监护仪,微波消融仪,各种型号微波消融针,输液器,无菌纱布,棉签,碘伏消毒液,生理盐水,局麻药,止痛剂,针灸针和耳穴埋籽,氧气及吸氧鼻导管。

1.2.1.3 操作方法: 常规肝脏CT扫描,选择肿瘤层面,定位后用记号笔做好标记,消毒皮肤,铺无菌治疗洞巾。局部麻醉后,根据CT扫描的层面,对方向、角度、深度进行三维定位,扫描确认后,取微波消融针,沿穿刺针方向插入微波针,再次扫描,微波针位于消融靶点区后,连接水循环组件,打开水循环系统开关,连接消融导线,根据治疗需要设置相应的功率和时间,开启微波功率输出键进行消融治疗。根据病灶大小调节功率50~60 W,单个病灶治疗时间5~6 min,术中杆温约30 ℃,消融结束调节功率至30~35 W,一边退针一边进行针道消融,防止肿瘤沿针道转移,拔针后再次行CT扫描,观察有无出血或者气胸并发症。

1.2.2 护理

1.2.2.1 心理护理: 建立平等的护患关系,与患者交流沟通,术前访视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微波治疗的手术方法和过程,使患者对护士产生信任和安全感,告知患者手术中护士会陪伴在其身边,稳定患者情绪,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1.2.2.2 患者准备: 术前3 d指导患者呼吸训练,指导患者平静呼吸后屏气20 s,呼气,休息3 min再重复,每次10 min,每天上下午和睡前各练习1次,目的是配合穿刺进针,确保穿刺准确及治疗安全。术前4~6 h禁食,手术当天留置静脉针,耳穴埋籽神门、交感、肝、胃、肾上腺等穴,术中备用,术前30 min肌肉注射术前针,更换手术衣裤。

1.2.2.3 手术准备: 协助患者卧于CT床上,根据进针点选择平卧或侧卧,取舒适的合适体位,给予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评估肿块部位,针对靠近肝包膜疼痛会明显的患者或疼痛敏感度强的患者,可给予盐酸右美托咪定注射液静脉滴注。保持静脉通畅,备好氧气瓶,告知患者术中严禁变换体位,栅栏定位贴贴于暴露皮肤,行CT扫描。

1.2.2.4 术中护理: 患者接受CT扫描后,确定穿刺进针点,消毒皮肤,打开介入包铺台,嘱患者平静呼吸后屏气立即穿刺,扫描确定路径,取相应规格消融针在仪器侧面的“微波消融针检测仪”检测后,将微波针沿着定位针插入病灶,连接微波消融治疗线,设置各个靶点功率、时间,开启功率输出键。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避免深度呼气和吸气,询问有无不适。消融开始时,患者无不适主诉,随着治疗时间增加,肿瘤组织内温度持续升高,部分患者出现腹部疼痛、心率加快、出汗等症状,术中出汗较多及时擦干,可按压合谷穴;少数患者会胸闷、血压升高,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的记录;有血压高病史者,术前舌下含服硝苯地平片10 mg,术中血压暂时升高时,按压耳穴埋籽神门、交感穴位,可以缓解。消融术中瞬间热效应刺激腹膜,使胃气上逆,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肿瘤组织凝固坏死,导致肝区疼痛[3]。呕吐时嘱患者头偏向一侧,同时按压耳穴,针刺足三里穴,指导患者缓慢呼吸,术中转移注意力,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4]。疼痛难忍者可给予地佐辛注射液10 mg肌肉注射或调快盐酸右美托咪定静脉滴注液的速度。术毕嘱患者平静呼吸状态下屏气,边行针道消融边退微波针,拔针后CT扫描,观察消融范围,有无出血及气胸等并发症,少量气胸患者无胸闷,可自行吸收,肝包膜下出血患者可给予注射血凝酶止血。

1.2.2.5 健康指导: 手术结束告知患者返回病房后平卧休息,可以吸氧,减轻肝细胞创伤[5],也能在床上轻微活动。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发热,这是肿瘤细胞坏死的吸收热,为正常现象,如有疼痛加重、胸闷气喘等不适症状及时向责任护士反映。因术前禁食,术中出汗较多,告知患者回病房如无恶心、呕吐,可以进食易消化的半流质食物,供给患者适当的营养和液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6]。

2 结果

7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了肝癌微波消融术,经呼吸训练,77例患者能很好地配合穿刺,75例患者1次穿刺成功,其中69例CT扫描路径准,6例路径需要调整,3例穿刺2次。术中7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疼痛、恶心,10例呕吐、恐惧等反应,62例经心理疏导,配合按压合谷穴及耳穴神门、肝、胃,不良反应的症状减轻;48例术中疼痛,经药物止痛,吸氧,配合针刺足三里及按压耳穴,疼痛症状较快缓解;2例基础血压偏高,术前口服降压药,术中按压交感、神门耳穴,血压平稳。

3 讨论

微波消融常用于肝癌外科切除术或TACE术后肿瘤残余复发或新发患者,是一种补充治疗手段,是不愿二次手术或不能手术患者的一种选择。微波消融与其他热消融方法相比具有消融速度快、消融范围大、止血能力强的特点,对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提高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起重要作用[7]。微波针有较高的热效率、较短的治疗时间、较强的凝固血管的能力,多电极同时植入能产生较大的消融体积,对正常肝组织的影响较小。

介入手术前了解患者的病史,认真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中医认为肝病患者,肝郁气滞,肝失疏泄,情志不舒,如果患者有恐惧、焦虑情绪都会加重术中反应,因此,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和情绪针对性实施心理护理,消除患者恐惧、忧虑的不良心理。研究[8]表明,穿刺成功率受呼吸的影响且与并发症呈正相关。术前充分的呼吸训练准备,屏气穿刺可避免膈肌随呼吸运动导致肝脏位置改变,协助医生一次穿刺到位,提高穿刺准确率。微波消融术瞬间热效应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热凝反应对腹膜产生刺激,肝胃不和,胃气上逆,术中患者容易出现恶心、呕吐,术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及时处理不良反应,配合运用针灸耳穴埋籽,能够充分发挥中西医护理的优势,减轻术中反应,减少术中并发症,增加患者整体舒适度,保证治疗顺利进行,提高术中护理服务满意率。

猜你喜欢

消融术耳穴消融
消融
老年失眠多苦闷,耳穴压豆来帮忙
百味消融小釜中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超声引导微波消融治疗老年肝癌及并发症防范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