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始兴客家音乐舞蹈的风格特点

2019-03-04李暑红张文阳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9年4期
关键词:矮子水袖歌舞

□ 李暑红 张文阳

一、始兴地方音乐舞蹈的特点

不同地域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任何文化都有自己的特点。始兴县是客家人居住地,客家文化底蕴丰富而深厚,始兴客家人的歌舞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始兴客家艺术中最美,最精彩的是采茶歌舞,始兴采茶歌舞具有以下特点:

(一) 基本动作多样,有五百多种。从大的方面可分为五种类型的动作:象形,虚拟,情感,特技和造型,如“排排坐、打鞋底、鸡啄米、猴洗面、狼寻食、狗摆尾、鸟跳架、鱼戏水”等繁多基本动作,舞蹈动作优美,动与静、刚与柔、断与联、圆与曲、丰与韵等关系处理恰当,做到上下协调,连接自然。

(二) 女摇男行、女高男矮是采茶歌舞固定的表演形式。这种特别的表演形式使始兴采茶歌舞非常有趣。女摇指女角表演时脚跟着地踩台步走,或前脚掌着地拧步走,在歌舞表现摇的动作特点;始兴采茶歌舞中男角尽管表演动作变化多样,但始终要走矮子步,所有表演作动都是在双下肢半蹲或全蹲姿势下进行,因此,走矮子步是采茶歌舞男角的基本功,根据下肢屈的程度,矮子步可分为低桩、中桩、高桩三种,根据表演需要选择。

(三) 采茶歌舞的旦丑表现,活泼,优美,含蓄,搞笑,有趣。

旦:角色为农村女孩和年轻女性,表现甜美可爱,聪明机灵,或勤快朴实,厚道大方。

丑:分为正丑、反丑。正丑角色主要是劳动人民中的青壮年,表现勤劳勇敢,豪爽乐观,机智幽默,搞笑有趣;反丑角色主要为乡村游闲子弟,烟酒赌徒,地痞无赖,正反丑表演生动、有趣、灵活,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充分展示了丑陋和美丽,正义和邪恶。

(四) 始兴采茶歌舞中的矮子步,扇子花和单袖筒独具特色,是让人过目不忘的始兴客家舞蹈的三大表演技巧。

1.矮子步寓美于丑,表现力特别。

客家人居住环境多山,经常要爬山、负重,以前,种茶和采茶是他们劳动的重要内容,为自娱自乐,消除枯燥,提振精神,逐渐形成了采茶歌舞。到了采摘日子,人们到山上采摘茶叶。由于山路崎岖陡峭,上山时必须弯曲膝盖膝,向前倾斜身体。采茶时,由于茶树矮,人们必须半蹲采摘,并且,劳动中采茶女要将茶叶倒入采茶郎的背篓中压紧压实,采茶郎半蹲身体,降低高度,让采茶女倒入茶篓,所以,半蹲位、女高男低是常见的采茶劳动场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自然而简单的劳动生活形式被艺人吸收、再创造,融合到采茶歌舞中,形成了独特的矮子步表演艺术形式,并且成为始兴采茶歌舞中基本的表演动作和舞蹈技能。根据高度不同,矮子步分为三种类型:高桩,中桩和低桩。表演者弯屈膝盖,脚跟抬起,脚前掌着地,前倾身体移动。在表演矮子步时要做到“狮子头,老虎背,鲤鱼腰,狗牯尾,猴子跳架拐子腿,行如蝴蝶走如水”,才算表现出矮子步的艺术精髓。在舞蹈中男子的矮子步要低于女子的矮子步,呈现出女性高于男性的有趣、独特舞台艺术形象。这种以矮子步为基本动作、女高男低的歌舞表演看起来夸张奇特,搞笑诙谐,又生动有趣,丑中见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2.独特优美的单水袖

为增加舞蹈的艺术表现力,在舞蹈艺术表演中往往会使用道具,各具特色的舞蹈服饰往往体现了一个民族、地域文化特征,并展现社会习俗和传统文化。始兴采茶歌舞的单水袖既是舞蹈的道具,可以在舞蹈中灵活巧妙的使用,作为舞者的肢体延伸,更好地表达舞蹈的思想情感,又是一种特殊的服饰。始兴采茶歌舞的水袖在长期的舞蹈艺术发展中,已形成丰富、优美的基本动作,如抖袖、搭袖、抓袖、绕袖、挥袖、抛袖、卷神、摆袖、前后甩袖、叠袖、拂袖、掸袖、翻袖等几十种。袖子作为道具在中国的戏剧舞蹈艺术中被广泛使用,以增加舞蹈艺术效果和表现力,但在戏曲舞蹈艺术表演中,大多数是使用了双水袖,只有始兴采茶歌舞使用了独具一格的单水袖。这种这种独树一帜的表演方式,来自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采茶歌舞的创始人在茶山遭到歹人的追杀,被砍去了左臂,生命垂危,碰巧被采茶女救下,后来两人产生情感,结为夫妇;采茶女为了弥补爱人肢体上的缺陷,特意为爱人缝制了左袖较长的上衣。后来的采茶歌舞的表演者为了纪念他们的前辈,也都穿上了左袖较长的上衣来表演,并利用较长的左袖作为道具,创造出多种形式、姿态优美的水袖花来表现舞蹈思想感情。另一个传说是采茶歌舞的前辈在传艺途中山上迷路、遭遇危险,一条黄狗前来带路,将其救出险境,此后采茶舞者将狗视为救命恩人而崇拜,并将演出服的左袖加长似狗尾,并根据狗的形态动作,创作出如狗摆尾、狗伸腰等水袖舞蹈表演动作,这些动作幽默、风趣、搞笑,极具喜剧效果。采茶歌舞的学习口诀“摆动像狗尾,站似吊马尾,游走像蛇过,龙头又凤尾”,将采茶歌舞独水袖的表演特点做了形象的概括。

3.多姿多彩的扇子花

始兴采茶歌舞中的扇子花表演,来源于加工茶叶劳动的场景。在手工茶叶炒制过程中,为控制炒茶的温度,保证茶叶的质量,必须用扇子人工扇风控制炒锅温度,使茶叶不要过热,确保茶的味道纯香,同时,在劳动和休息时也用扇子消暑降温,扇子成为劳动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品。艺术来源于劳动生活,后来扇子被引入采茶歌舞中作为道具,用于增强舞蹈的表现力,使采茶歌舞表演更加丰富多彩。扇子已成为采茶歌舞的基本道具,表演者手中必有一扇。为方便使用和灵活变化,采茶歌舞扇子花表演中多使用灵巧的折叠扇。通过采茶舞者不断的艺术追求,始兴采茶歌舞的扇子花形成了极具讲究、丰富多彩的表演风格,有开扇、收扇、摆扇、折扇、转扇、绕扇、抛扇、削扇、风车扇、开屏扇、吊扇、波浪扇等几十种扇法,采茶舞艺人用“五指花头朝天,四指花头朝前,三只花打回边,二指花摇胸前,耘、按、抓、抖靠肚皮”概括了扇子花表演的要求和特点。随着采茶歌舞艺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双扇表演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采茶歌舞中。采茶歌舞中的扇子作为道具千变万化、寓意灵活,可美化舞姿、烘托气氛、丰富表演,有时变化成笔而写字作画,化作鞭而策马前行,化作锄头来耕地劳作……,根据舞蹈剧情需要而灵活变化,极具艺术表现力。以物寄情、言志的艺术表现手法在始兴采茶歌舞中,通过扇子花的演绎得到了很好的运用,不仅拓宽了舞蹈的创作主题、内容,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舞蹈表达的能力。

(五) 始兴客家歌舞蹈形式多样。还有渔鼓道情、客家擂茶、湟源、倒采茶、石城花灯、板凳龙等客家舞蹈形式,共同组成了丰富多彩的、多元化的始兴客家民俗文化艺术。

二、始兴客家舞蹈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始兴客家人有丰富的舞蹈元素,但缺乏广泛影响力的舞蹈精品。受很多因素制约,尤其以下原因不容忽视。

首先,要加强舞蹈创作的力量

民族民间舞蹈不仅是人们喜欢看和听的形式,也是表达民族思想感情的最强大的“形象语言”。舞蹈越具有民族风格特征,就越能被观众理解和喜爱。学习和继承民间舞蹈的传统是新舞蹈发展的基础。这要求舞蹈创编者在尊重民族民间传统舞蹈的原始风格和形态特征的前提下,掌握好知识的各个方面,强调它的民族性,运用好民间舞蹈的运动词汇,从内容到形式,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满足观众的舞蹈体验。始兴民间舞蹈《舞阿妹》在粤北民俗大观一书中有记载。它与现代舞的动作词汇一起,单袖使用灵活。这实际上是始兴客家舞的突破。

第二,要拥有优秀的舞者

一个好的舞蹈作品,除了舞蹈创作和舞蹈编排外,还离不开拥有一支优秀的舞蹈队伍。优秀的演员才能将优秀的作品演绎得恰到好处。这个时代需要高素质的舞蹈专业人士,而舞蹈本身就是以人为本。所以在新时期,只有充分了解当代舞者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才能实施创造性教育,以使其有效培养当代舞者的专业精神。随着始兴客家舞蹈艺术的不断发展,对舞者提出了更高水平的舞蹈专业性要求。所以舞者应该有目的、有意识地提升自己的行业素养,并积极参与到舞台上练习,积累丰富的舞台表演经验,以便准确、生动地进行演绎舞蹈作品。以使舞台表演更具吸引力,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第三,舞蹈音乐要满足新时代的要求

音乐是舞蹈表演的灵魂。如果舞蹈和音乐不能很好地配合,那么舞蹈编舞者和表演者就无法准确理解音乐的内涵和形象,破坏音乐的结构,结果就是舞蹈的失败。音乐结构往往影响舞蹈结构,可以为舞蹈带来坚实的结构基础。当结构融合音乐和舞蹈时,舞蹈音乐就会形成,并成为完美舞蹈表演的一个促成因素。在今天的始兴客家舞蹈作品中,舞蹈音乐和其他音乐的最大区别在于音乐与舞者的身体动作相匹配。舞蹈编导应充分考虑音乐情感的方向,并将音乐情感作为舞蹈编排的基础。因此,舞蹈的创作者应该高度重视音乐的段落、旋律和情感,并将这些艺术元素与舞蹈完美结合,让音乐服务于舞蹈。为创作更优秀的舞蹈作品奠定基础。

始兴客家舞蹈编导只有掌握始兴客家舞的风格和特点,创新思维,选择好音乐、好演员,才可以创造更多更好的始兴客家舞精品,只有这样,始兴客家舞才能广为人知,在广阔的舞蹈世界中熠熠生辉。

猜你喜欢

矮子水袖歌舞
“矮”字歇后语
Singing the Changes
SINGING THE CHANGES
水袖
莲花池畔歌舞飞扬
歌舞欢庆“三月三”
歌舞爷爷
白牙(短篇小说)
一起歌舞吧
曾凤飞:水袖轻拂的《远·近》恭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