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音乐教学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析

2019-03-04夏雄军刘东婷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中学生价值观音乐

□ 夏雄军 刘东婷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014 年10 月15日习近平于文艺工作座谈会发言),通过音乐传播在当今中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既具有先导性,又具备高效率的教学手段,对于积极促成中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也具有积极影响和现实意义。

一、新媒体互联网+ 教学手段的覆盖

新媒体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是利用数字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服务的传播形态(匡文波,“新媒体”概念辨析[A]国际新闻界,2008),而且其形式还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扩大。而“互联网+”则是新媒体技术手段中重要的一环,即互联网即时可以运用于多个领域,从而推动社会的科技进步。它有数字化、互动性、快捷性、个性化、虚拟化等特征,它以其易接受性与趣味性吸引了广泛的中学生群体。“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即“互联网+ 教育”,其本质就是在教育活动中强调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运用。伴随着多媒体技术的逐步推广,网课、微格微课等途径也逐渐成为教学中不可忽视的新兴手段。新媒体逐步蔓延于青少年阶层,对其成长发展过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对青少年学习阶段的信息获取、传播和交流都显示出便利、自由、开放性和交互性的特点。正确依托诸如“互联网+”等新媒体技术,取其精华于教学实践,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教学工作者应慎行的一条新思路。正确引导中学生合理利用新媒体科技,可以多在新媒体中上传富有教育意义的正能量音乐,旨在增强学生思想觉悟,尤其是要通过音乐的正面性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指引他们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的逐步形成。

二、新媒体时代下的中学生价值观

年龄阶段位于13-16 岁左右的中学生,该群体正处于从少儿过渡走向成年的阶段,生理和心理都在发生着明显变化,是社会中较为特殊的群体。处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既开始逐渐摆脱青涩,意识开始倾向于成年人,但又不具备成年人为人处事的能力,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身体的成长化和心理的成熟化。当面对新媒体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时,缺乏自控力以及自身完备价值观的中学生,其自控能力难敌诱惑的吸引力,而其难以节制的心理发展又形成的需求的膨胀,当需求得不到满足而又无法得到宣泄时,因此极其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染上网瘾。调查表明,易网瘾的中学生大都具有消极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为抗拒现实社交,性格孤僻寡言。诸类中学生由于内心的压抑无法得到排解和宣泄往往更容易陷入网瘾来逃避现实。正是由于网络虚拟化的特性,心理问题难以得到排解的中学生利用虚拟的网络作为宣泄口。因此不难看出,不成熟的中学生往往更容易网络成瘾。因此,在新媒体背景下,正确引导中学生的价值观导向来正确应用新媒体互联网技术,及时遏制不良思想的苗头,是迫在眉睫的。

价值观是指人们以自身需要为尺度对事物重要性的认识观念体系,中学生价值观就是指中学生对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评价、决定取舍所持的最基本的观点。本文对价值观的论述是基于三部分的价值观的结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评价,中学生的价值观。本文旨在研究新媒体视域下的音乐教学对中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故将围绕中学生的政治价值观、道德价值观、认知价值观、学习价值观、交往价值观以及消费价值观方面来讨论。

中学生乐于通过新媒体网络传播来欣赏音乐,为我们利用音乐传播来承载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突破口。以新媒体传播音乐的形式来熏陶学生,让学生在半引导下自主在音乐欣赏中受到情感启发,潜移默化地接受正确的价值观教学,这种方法着实有效增加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及效率性。借由音乐传播提高中学生音乐素养来培养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可以使音乐教学工作者具备多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对于思政教学者也提供了新的方法出路。通过新媒体音乐传播手段共同在中学生美德教学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渗透予乐”是新时代的使命

(一) 音乐传播是被时代选择的新途径

对于新世纪出生的中学生们而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填鸭灌输式教学方法已无法匹配他们的需求,新颖且与他们日常生活紧切相扣的形式更令他们乐于接受。音乐已逐渐成为中学生生活和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新媒体渠道为我们充分运用音乐传播来开展中学生思政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新的突破口。因此,通过新媒体音乐传播来熏陶学生,学生能通过音乐审美过程以微妙的情绪化感染中不知不觉地接受到了教学,这可以视为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途径,其实效性符合中学生思政教育的需求。

(二) 音乐传播背负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任务

音乐以其特有的娱乐性、趣味性以及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等功能,再加上其本身所承载着的德育、美育和智育内容,成为了中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兴趣点和切入点。学生从接受音乐,兼由知觉与记忆过程,伴随着知识容量的增加,其知识构成也会与之产生改变,因而形成认知层面上的作用。如学生在接受爱国价值观教育的同时,辅以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教学,通过播放歌曲视频,向学生讲述国土沦丧后日寇铁蹄下人民的悲惨遭遇,以及抗日战士的英勇、人民的悲愤,通过音乐感受其丰富的音乐内涵以及背后沉重的历史含义,让学生在听觉和视觉双重渗透下感受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的熏陶教育,达到传统讲授书本文字所不能带来的效果。二是音乐熏陶作用于学生之后,学生的情绪以及观念或价值体系也会随之变化,并表现于学生表达出来的行为态度。如学生在当今国际化文化交替的时代,受到西化思想的影响,常常会混淆社会主义真正的价值观,而在播放《黄河大合唱》的歌曲视频时,学生可以通过观看史实材料以及富有强烈感情的音乐,能够身临其境般地认识到自己身上流淌的民族自豪以及肩负的民族责任,将正确价值观深深融入自己的脑海中。三是由学生表现出来的行为态度体现出来的变化,会作用于行动层面,以往学生仅仅通过书本概念所教授的价值观进行学习,这样习得的知识是抽象且难以理解的,而通过多媒体途径的音乐传播教学,学生则可以更具备选择性和自主性的引发对知识内容的体系建立,并主动探索何谓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四、“熏陶育髓”所产生的火花与碰撞

(一) 新机遇的火花

1.增加了中学生价值认知的新途径

在传统价值观教学中,通常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接受文字灌输教育,学生在这种单一并且较为抽象的教学方式中,很难真正理解到价值观的内涵以及教学目的,因而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而新媒体音乐教学手段的出现,学生能够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并且更加通俗易懂的层面来学习,如收听音乐音频、观看音乐视频、网络音乐大师班等丰富的新媒体音乐教学途径,必将打破当前价值观教育的僵局,营造更加亲近学生生活层面的方式方法,为价值观教学提供新思路。

2.拓展了中学生价值选择的自主性

网络资源以其丰富性、便捷性与可获得性成为了中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同时通过网络欣赏音乐已然成为当代中学生习以为常的习惯,从中学生日常生活身边为切入点,创造不同途径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多富有价值观教育性质的音乐,学生带着兴趣并自主地听赏、观赏音乐资源。在网络上,各种形式的函授学习、网络在线学习逐渐代替了教师的部分职能,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不同的渠道进行在线学习或下载相关音乐资料。同时,他们可以选择各种有用的信息来满足不同方面的需求,从而促进自我的全面发展。因此,当遇到一些难题时,学生们可以不必一定要亲自去问老师、问家长,通过网络就可以自行解决。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和培养了独立自主的学习意识。

3.提升了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为新媒体传播途径的发展,在针对中学生的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它的功能,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第一、通过新媒体途径利用音乐传递知识和信息的功能。中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需要获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和知识,多样化的新媒体信息资源丰富,有益的信息可以使中学生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第二、提供娱乐服务功能。新媒体途径包括各种音频、视频等信息,使中学生的文化生活大大丰富,甚至还有一些益智的音乐游戏可以适当调节一下学生的生活,得到极大的愉悦,使紧张的学习得到调节,让新媒体音乐价值观既成为学生的学习新职能,又成为紧张学习下的心灵良药。

以新媒体技术手段为着力点,通过音乐教学工作让中学生价值观得到进一步洗涤和完善,是广大音乐教学工作者的共同目标,更是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作为音乐教学工作者,要时刻把握住机遇与挑战,不忘教学初心,谨言慎行地运用新媒体资源,合理整合现代科技手段与中学生思想价值观之间“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促成其双方的合理转化,真正通过音乐教学特有的风格,依赖新媒体技术实现为中学生价值观教育中重要的一环。

猜你喜欢

中学生价值观音乐
我的价值观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音乐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价值观就在你我的身边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