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营养风险筛查和个体化营养支持应用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心功能的影响

2019-03-04徐境苹陈丁源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19年1期
关键词:心脑血管病个体化筛查

徐境苹,陈丁源

(1 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干部保健科,西宁 810000;2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急诊科,西宁 810000)

多数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常出现胃肠功能紊乱而发生腹胀腹泻等症状,进而加重营养不良状态[1]。研究显示,营养不良能加重慢性心衰的进展和增加死亡率,严重影响患者的治疗和预后[2]。因此,及时对慢性心衰患者行营养风险评估和营养支持,对患者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近几年收治的CHF患者在营养风险筛查后采用个体化营养支持的效果进行分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青海省心脑血管病专科医院2017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CHF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营养方案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4例。其中观察组男性患者38例、女性46例,年龄在65~85岁,平均年龄为78.8±2.8岁,心功Ⅲ级48例、心功能IV级36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1例、女性43例,年龄在66~85岁,平均年龄为78.7±2.9岁,心功Ⅲ级45例、心功能IV级39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1)所有患者入院诊断均符合CHF诊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营养治疗方案均经家属同意并签字。(2)患者入院前均未行专业营养支持治疗。(3)排除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和肺心病患者等其他心脏疾病患者。(4)患有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性疾病及肿瘤患者除外。

1.3 方法

1.3.1营养风险筛查方法 采用NRS 2002营养风险筛查方案对患者的体质指数(BMI)和血清蛋白(ALB)等指标进行评估计算,若BMI在18.5 kg/m2以下计为3分,当ALB水平在30g/L以下定位3分,NRS总分在3分以上时提示患者存在营养风险,需行营养支持治疗。

1.3.2营养支持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抗心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传统营养支持,具体为:在常规饮食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纽西迪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20030011,规格:500mL/瓶),每天维持能量在2 000kcal左右,对不能经口进食者经鼻饲管道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初次输注以500mL为宜,以后逐渐增加剂量最后使能量每天维持在2 000kcal左右。观察组根据患者自身营养状况和病情,计算患者的基础热量和额外消耗热量,由专业营养师确定个体化营养方案,给予患者口服或经鼻饲输注肠内营养混悬液(能全力),同时,给予患者肠外营养,将糖、氨基酸和脂肪乳通过3L营养袋静脉滴注,并及时补充体内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定期对患者的营养指标进行评估,使营养素和能量补充循序渐进进行,根据病情变化适当调整营养方案。两组营养支持维持4w。

1.4 观察指标

(1)统计两组营养风险状况。(2)观察两组患者营养支持前后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和白蛋白(ALB)变化情况。(3)观察两组营养支持前后B型钠尿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以及心排血量(CO)等心功能变化。(4)统计两组营养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营养风险情况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中存在营养风险共76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0.48%,对照组患者存在营养风险78例,营养风险发生率为92.86%,两组营养风险发生率均较高,经比较无显著差异(χ2=0.311,P>0.05)。

2.2 两组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CRP、PA和ALB指标无明显差异,营养支持后两组指标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表1)。

表1 两组营养支持前后各营养指标比较

2.3 两组营养支持前后心功能指标比较

营养支持前两组BNP、LVEF以及CO指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表2)。

表2 两组营养支持前后心功能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营养治疗期间,观察组发生腹痛腹胀3例、恶心呕吐2例、腹泻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21%,对照组发生腹痛腹胀8例、恶心呕吐6例、腹泻5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36%。经比较,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6.29,P<0.05)(表3)。

表3 两组营养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比较 例 (%)

3 讨论

研究显示,老年CHF患者中营养不良发生率高达50%~60%,营养不良提高了老年CHF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3]。营养不良常导致体内蛋白质大量丢失而出现低蛋白血症,临床认为,低蛋白血症是导致CHF患者预后不良的主要危险因素[4]。临床研究发现,PA和ALB与LVEF水平呈正比,与BNP水平呈负相关[4-6]。CRP属于炎症反应蛋白,老年CHF患者体内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群。

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主要针对不同个体具体制定,并根据每日的病情变化和营养需要及时调整营养方案,每天根据生化离子结果及时补充微量元素和电解质以维持机体需要,属于动态营养支持治疗[7],对机体每天的液体出入量具有较高要求,需要根据心功能不全等级和肝肾损害程度确定每天体内最终的液体输入量以减轻心脏负荷和肝肾的代谢压力[8]。营养师对个体化营养支持患者按时评估营养状态和胃肠吸收功能情况,若出现营养失调和肠道功能紊乱可及时调整营养途径和营养比例,以使机体达到最佳营养效果。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行个体化营养支持后各营养指标和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与文献报道相符。

综上所述,对老年CHF患者行营养风险筛查和个体化营养支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心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心脑血管病个体化筛查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筛查方法在筛查不同孕周产前超声筛查胎儿畸形情况的应用价值
血压≥140/90,血管病升140%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个体化干预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的效果分析
个体化护理干预在霉菌性阴道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NRS2002和MNA-SF在COPD合并营养不良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比较
智力筛查,靠不靠谱?
沉默的杀手——心脑血管病,5秒要人命,该如何预防?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