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额肌瓣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在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9-03-04河南省汝州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河南汝州467599

中国医疗美容 2019年1期
关键词:睑下垂重睑上睑

(河南省汝州市人民医院整形外科,河南 汝州,467599)

上睑下垂是由于提上睑肌和Muller平滑肌功能障碍导致,其主要表现为上睑部分或全部下垂,轻度患者瞳孔会被部分遮盖,重度患者瞳孔则会被完全遮盖,先天性上脸下垂会导致弱视[1-3]。提上睑肌缩短术属于被褥式缝合睑板上缘、上睑提肌或上睑提肌腱膜的一种方式,其可有效增强上睑提肌力量[4];额肌瓣悬吊术主要将肌瓣内外侧缘剪开,形成额肌瓣,并将其与睑板上缘进行被褥式缝合,进而借助额肌力量,达到治疗效果[5]。基于此,本研究就额肌瓣悬吊术与提上睑肌缩短术在上睑下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具体过程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4月于本院治疗的上睑下垂的患者72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12-64岁,平均(38.42±11.43)岁。观察组男17例,女19例;年龄13-62岁,平均(38.37±11.24)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1)所选患者均符合《上睑下垂诊治专家共识》[6]中的诊断标准;(2)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3)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执行。

排除标准:(1)已存在重症肌无力者;(2)妊娠或哺乳期女性;(3)对本研究治疗不配合者;(4)心、肾等脏器功能不全者。

1.3 方 法

对照组行提上睑肌缩短术:采用重睑切口,重睑线以正常侧为准,低于其1.6mm左右,若双眼手术,重睑宽度约4mm;若已出现皮肤松弛,则给予部分切除处理。去除切口下方轮匝肌,分离Muller肌,暴露提上睑肌,打开眶隔分离提上睑肌复合体,剪断内外角解除限制,标记计划手术量处,同时作预置缝线,在上睑1/3 缝合,确保上睑高度和弧度,检查是否存在睑内翻,缝合切口,作下睑护线,将红霉素软膏(哈药集团制药总厂,国药准字H23023295)大量涂抹于结膜囊内以保护角膜。

观察组行额肌瓣悬吊术:重睑线约3mm,做标记线并沿标记线切开皮肤,去除下部轮匝肌,于皮下组织和眼轮匝肌表面进行分离,至眼眶上缘处再进行分离额肌,制作额肌瓣,分离眼轮匝肌进,作预置缝线,在上睑1/3 缝合,余下步骤同对照组。两组均包扎24h并于7d后拆线。(拆线后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

1.4 评价指标

①疗效:显效:单侧手术者眼睛平视时上睑缘高度差≤1mm,双侧手术者遮盖角膜要≤2mm,睁闭眼正常,眉毛对称;有效:单侧手术者平视时上睑缘高度差在1-3mm之间,双侧手术者角膜覆盖≥2mm,但未遮盖瞳孔,可睁眼,双侧眉毛对称;无效:未达到上述指标水平[7]。②视力:利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对患者进行最佳矫正远视力检查;③并发症: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包括倒睫、暴露性角膜炎、脱垂结膜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 效

观察组上睑下垂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77.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2.2 视 力

治疗后,两组视力均改善,且观察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视力情况对比n(%)

2.3 并发症

两组倒睫、暴露性角膜炎、脱垂结膜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倒睫者可随诊观察,严重时可行倒睫矫正术;暴露性角膜炎患者可通过下睑缘缝合Frost牵引线干预,促进眼睑闭合,局部可使用抗生素眼膏及眼用凝胶促进角膜炎修复;结膜脱垂者可于术后1-2d行穹窿部褥式缝线,持续时间较长者,可将脱垂结膜剪除。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 论

上睑下垂是临床常见的眼部畸形,其会导致患者瞳孔部分遮盖,病情发展严重甚至会全部遮盖瞳孔,导致视力障碍,影响患者面部美观,同时也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8]。上睑下垂手术时机以及术式的选择尚未有统一的方案,基本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术式选择。针对上睑下垂矫正手术主要是在额肌或上自肌的作用下进行,从而提升上睑提肌肌力。但上直肌肌力作用会导致患者在术后出现垂直斜视或复视,术后处理较为困难,因此临床已将该种术式淘汰。在纠正术中借助上睑肌力进行加强或缩短上睑提肌,其与人体的解剖结构相一致,因此患者术后对矫正效果较为满意,且并发症较少,患者术后易恢复[9-10]。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上睑下垂治疗总有效率(97.22%)高于对照组(77.78%),观察组视力优于对照组,说明使用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蒋韵佳[11]、李正勇[12]等报道,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疗效确切,且术中损伤较小,患者可耐受,这与本研究结果相近。额肌中具有丰富的神经支和血供,其额肌肌瓣活力较强,术中借助其进行矫正手术可有效保证手术效果,且持久力强,成功率高。本研究将该术式治疗优势总结如下:①术中可将额肌肌瓣与睑板进行直接缝合,且并未在额肌深处进行进一步分离[13]。②手术仅需在重睑切口下即可完成,可有效降低手术损伤和瘢痕。③术中额肌肌瓣制作简单,降低额部的神经血管损伤,同时也简化了手术步骤,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对额肌肌瓣的游离,增强额肌肌力[14]。此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无明显差异,说明两组术式具有相近的安全性。但也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是上睑下垂患者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但额肌瓣悬吊术在术后并发症方面具有一定优势[15-16]。因此针对额肌瓣悬吊术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研究需更进一步进行深入调查分析。临床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术前检查是治疗上睑下垂的关键步骤,术前应对上睑的下垂量及提肌肌力作出准确判定;②术中操作时应将内外角充分剪开;③额肌瓣悬吊术治疗眼睑下垂中需注意,制作额肌瓣时,应保护眶上神经及眶上动脉,避免对其神经主干及周边血管造成损伤;④双眼患病患者应避免采用不同术式。

综上所述,额肌瓣悬吊术治疗上睑下垂相较于提上睑肌缩短术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睑下垂重睑上睑
赫林现象及其对先天性上睑下垂矫正术的影响
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联合重睑成形术与自体脂肪颗粒移植填充术矫正上睑凹陷的效果对比研究
重睑修复术后重睑凹陷过深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联合筋膜鞘-睑板-上睑提肌联合切除术治疗重度上睑下垂
上睑提肌腱膜与眶隔筋膜复合瓣前徙在轻中度上睑下垂中的观察
切开法联合连续埋线法重睑成形术矫正青年女性上睑皮肤松弛
重睑失败?
Ascher综合征的整形外科治疗
连续埋线重睑成形术的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