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试飞员

2019-03-03谭超牧牧

小哥白尼·军事科学画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试飞员小标题机身

谭超 牧牧

【“中华”两字做效果】

【致美编:本篇为人物类稿件,主要体现人物,背景可选取文件夹中图片拼版,都是主人公试飞过的机型。有版式參考可启发灵感。】【本篇包含两个大标题,格式保持一致。】

P1-2

【导语】

往前飞一步,死神就靠近一步。危急时刻,是跳伞逃生还是再搏一把?试飞员一念之间,决定的不仅是自己的生死,也是新“战鹰”的生死。

从设计图纸到钢铁雄鹰,设计师呕心沥血数十年。为了锤炼雄鹰的铁翼,试飞员在危险的边缘不断试探。本刊特邀解放军记者探访“功勋试飞员”李中华,为你讲述空中“驯鹰”人亲身经历的惊魂一刻。

【小贴士】“驯鹰”人档案【配图02】

李中华,辽宁省新宾县人,空军特级试飞员,“八一勋章”获得者。李中华在23年试飞生涯中,一共驾驶和试飞过27种机型,处置空中险情从未失手,先后完成歼-10、歼轰-7、空警-2000、歼-20等机型的科研试飞任务。

【大标题】惊天一搏救“国宝”

【故事背景】:

2005年5月20日,中国试飞研究院机场,特级试飞员李中华和战友梁剑锋驾驶K-8V三轴变稳机滑出了跑道。当天,他们将模拟某型战机,试飞4组参数。刚开始,一切都很顺利,可是,当李中华输入第3组参数时,意外发生了……

【小贴士】K-8V 三轴变稳机:

在K-8教练机基础上改装而成的实验用飞机,可根据设计参数,模仿各型号战机的飞行特性,是研制新战机必不可少的“空中实验室”。

【小标题】7秒生死劫

故障报警灯猛然亮起,K-8V一阵抽搐,急剧翻滚,刹那间倒扣过来,肚皮朝天。两名试飞员来不及反应,已被倒悬在驾驶舱中。此时,K-8V距地面只有500米,如果任由它下坠,最多7秒之后,便会机毁人亡。

“飞机不行了!”梁剑峰失声大喊。

“别动,我来!”李中华忍受着剧烈的眩晕,使劲压动操纵杆,试图迫使机身翻转过来,但K-8V毫无反应。

地面监控大厅里,工作人员先是看到屏幕信号一阵乱跳,紧接着,信号突然消失,屏幕上漆黑一片,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

如果他俩立即跳伞,或许还有一线生机。飞机下坠极快,再晚一点儿,弹射逃生的高度就不够了。然而,李中华清楚地知道,三轴变稳机是个宝贝疙瘩,中国仅此一架,几乎承担了所有新战机的“孵化”任务,一旦坠毁,损失难以估量。

【小标题】谁在捣鬼?

400米、300米……K-8V急速下坠。5秒、4秒、3秒……飞机即将坠毁!

危急时刻,李中华与战友性命相托,果断放弃跳伞,全力挽救飞机。

关闭计算机电源再重启,毫无反应。

按下操纵杆上的紧急按钮,还是毫无反应。

李中华飞行十多年,从未遇到这种情况。平日熟悉得如同战友般的飞机,这会儿却像中了邪,失控地朝地面砸去。麦田、河流、公路、民房扑面而来,仿佛末日降临,异常恐怖。

K-8V距地面只剩下260米,眼看灾难将至,李中华突然意识到,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飞机。对了,是变稳计算机!李中华不假思索,一把将变稳计算机的电源关掉。

前舱的电脑传输系统断开,K-8V转入后舱人工控制状态。这下,飞机终于有反应了!李中华迅速拉动操纵杆,将倒扣的机身改平,再缓缓地将飞机从下降状态转为平飞。在最后关头,飞机终于正常飞行。此时,飞机距地面高度仅剩200米。

【荣耀时刻】

李中华和战友平安落地,K-8V保住了,宝贵的试验数据保住了。在场的设计师都惊出一身冷汗,如果这架飞机不幸坠毁,很多新战机的研制会严重受阻,我国航空装备的发展将滞后8~10年。

【配图说明】【人物配有语录,请设计一下,不同于普通对白。】:

图01【将图01-1和01-2按照参考图拼在一起】,配语录:始终站在航空发展最前沿,带着自己的梦想去飞行,去实践,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

图03,配语录:30年来,我的体重变化从未超过0.5千克。我坚持锻炼,科学饮食,没有一次因为身体原因耽误飞行。

P3-4

【大标题】叱咤低空试铁翼

【故事背景】:

歼-10,是我国第一款自主研制、生产的第三代战斗机。李中华全程参与了歼-10的定型试飞。到2003年冬,他已按计划完成了最大马赫数、最大升限、最大过载值、最小滑跑距离等极限数据的测定。在歼-10定型之前,只剩下最后一个难啃的硬骨头——低空大表速。

【小标题】低空大表速

所谓低空大表速,就是在低高度的情况下,在飞机不发生解体的前提下,飞出该机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低空空气稠密,氧气浓度高,发动机的推力会很强劲,迎面而来的高速气流仿佛钢刀利刃劈向机身。一旦机身强度不够,飞机蒙皮旋即开裂,机翼扭曲变形。一旦控制不好,速度越过了临界点,飞机就会发生震颤,顷刻间七零八落。国外新战机试飞这一项目时,曾多次发生空中解体的惨剧……

更让人揪心的是,因为速度太快,一旦发生险情,飞行员根本没有机会逃生。到那时,试飞员摔的将不仅仅是一架战机,很可能导致一代新战机的研制前功尽弃。

【小标题】大漠试翼

2003年12月1日,戈壁大漠某机场,北风呼啸,好似战鼓催征。白发苍苍的设计师紧紧握住李中华的双手,无言相送……

“啪!”一发绿色信号弹响起,李中华驾驶歼-10掠过跑道。滑跑,风驰电掣。起飞,拔地冲天。万米高空,战机穿云破雾,迅猛如苍鹰。高度达到12000米时,战机急剧俯冲,速度高达120米/秒,黄褐色的戈壁和沙漠迎面扑来。李中华的身体如同被压上一块巨石,巨大的过载将他脸部的肌肉使劲向耳边撕扯。随着飞机的速度越来越大,飞机的结构强度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小标题】突如其来的抖动

当歼-10冲到距地面1000米时,李中华迅速调整飞行姿态,并不断加速,歼-10越飞越快。就在即将超越声障那一刻,机身突然出现了轻微的抖动。

地面监控室中,试飞研究院的一位院长倒吸一口凉气。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此时若发生震颤意味着什么。飞行载荷已经超过9G,一旦机身震颤,座舱盖被压碎,李中华身上将会压上近十吨的重量……

此时,座艙里突然安静下来,李中华几乎能听到自己的呼吸声,飞机已经超越声速,跑到了声音前面。1300千米/时、1350千米/时……李中华屏息凝神,紧盯速度表,小心翼翼地加速。谁也不知道下一秒会出现什么情况,但他必须擦着飞机解体的“红线”,试探出歼-10的极限速度。

【荣耀时刻】

尖啸声压过了发动机的轰鸣,歼-10如炮弹出膛,急速掠过茫茫戈壁。

“速度表显示1450千米/时,达到了飞机设计速度!”李中华兴奋地向指挥员报告。飞机停止加速的时候,一项崭新的纪录诞生了,速度表指针指到了1453千米/时,这是歼-10最快低空飞行纪录,也是中国战机的最快低空飞行速度。

【结尾】牧牧感言:

开最新型的飞机,做最惊险的动作,出最有分量的结论,这就是试飞员。“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福祸避趋之。”李大校和他的试飞员战友奋不顾身,千百次搏击长空;无数设计师殚精竭虑,默默奉献,才换来人民空军的空前发展。从歼-8到歼-10,从歼-10到歼-20……在一次次举世瞩目的跨越中,中国人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与世界先进战机并驾齐驱。

向航空英雄致敬!

【李大校教你试飞术语】

●飞行包线:飞行包线:飞机的飞行范围和飞行限制。

●最大平飞速度:在发动机功率最大或者全加力的条件下,飞行所能达到的稳定平飞速度。是证明新机性能的重要标志。

●飞行M数:也称“飞行马赫数”,是指飞机飞行速度与它所在高度上的声速之比。M小于1为亚声速,大于1为超声速,大于5为高超声速。

【配图说明】:

图04【根据参考图,从04-1——04-4中挑几幅图拼起来。】

图05,配语录:我们多承担一份风险,部队就少一份隐患,战机就早一天装备部队。

图06,配语录:请保护好你的梦想和激情,成功需要坚守。

图07说明:李中华获得的证章。

猜你喜欢

试飞员小标题机身
让机关文稿小标题“亮”起来
鼠国要上天之假人试飞员
国产新舟700首飞机机身后段成功交付
精心打造心灵的小窗
民用飞机试飞员评述研究
小标题作文格式
卡西欧推出第二款镜头机身可分离相机
从试飞工程师视角浅谈试飞安全
科学酷职业之试飞员
三星全新LED电视力作 超薄机身&娱乐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