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冰魔法,它不怕

2019-03-02

小哥白尼·野生动物画报 2019年11期
关键词:艾莎鸟叫声北极熊

艾莎女王的冰魔法,我不怕!

尽情出招吧,我不怕!

我能忍受冰雪的寒冷,我能忍受冰面的坚硬。

来吧,艾莎,我不怕!

假如《冰雪奇缘2》里的艾莎走出大银幕,到现实世界里施展魔法,哎哟,你可别以为谁都害怕。有一些动物,可就一点儿也不怕艾莎的冰魔法。

不仅如此,它们还说自己迫不及待要见识艾莎的冰魔法!那么,一起来看看它们都有什么能耐吧。你准备好了吗?

低温,我不怕

许多生活在极地的动物都有一身很酷的“装备”。极地的气温动辄零下几十度,可它们一点儿也不担心。现在有请耐寒动物的杰出代表——北极熊出场,请它告诉你,它为什么不怕艾莎的冰魔法!

“我的被毛是中空的,既能防水又能保温。我的绒毛呢,浓密又柔软,能将热量紧紧锁住。再加上厚厚的脂肪,我的这套保暖“装备”能将热量流失控制到最低哦!

“艾莎,尽管使出你的魔法!”

北极熊现身说法,北极狐、北极兔等动物纷纷赞同,一致认为北极熊完美展示了极地耐寒动物们的保暖法。

结冰,我不怕

亲眼见识到真实世界野生动物的能力,艾莎佩服连连。不过,这位优雅的冰雪女王还是温柔地提醒北极熊,有一点它可不能忘了—冰魔法能立刻让路面结冰,行走在滑得不得了、冰得不得了的路面上,恐怕谁都难以应对自如呀!

北极熊笑了笑:“别以为我只是不怕冷。我的爪子能牢牢抓住冰面,就像冰锥一样扎进冰里,上面的皮毛还能保暖呢!”

企鹅蹦蹦跳跳上前:“我可是自带雪橇的哦!冰面太滑,我干脆把腹部贴到冰面上滑行,两翼和脚掌为滑行提供动力。当然了,我的羽毛和脂肪也能为我保暖。除此之外,我还有个撒手锏—我的脚部有特殊的血液循环系统,能够避免热量过度流失。就算双脚贴着冰面,我也不怕冷哦!”

冰风暴,我不怕

冰魔法强大的一面如果完全展示出来,还能汇聚力量强劲的暴风雪,那时候动物们怎么办?麝牛有办法。

一旦感受到威胁,麝牛群就围成一个防御圈,头朝外,尾朝里。老弱病残待在防御圈的内部,成年麝牛则顶着巨大的硬角,围在外面。

“艾莎,看看我们的防御墙多紧密,再厉害的魔法也冲不破!”

当艾莎使出冰魔法,大部分小动物都难以招架。可是,有一种鱼和一种蛙,竟完全不怕冰魔法。

自带“防冻液”,我不怕

有一種冰鱼,冷静直面艾莎的冰魔法,它们来自南极地区。

“在我的细胞里,有一种特殊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像防冻液一样,能够阻止冰晶生长。艾莎,你永远也看不到我被冻住的模样呀!”

冰鱼摇晃着身体对艾莎说。

把我冻住我也不怕

艾莎给冰鱼竖了个大拇指,接着迎来了一只木蛙。

这种来自北美洲的木蛙看着不怎么起眼,却拥有一种奇特的能力,能控制自己身体的冰冻程度。

“艾莎,当大地冰封,我的大部分身体都会结冰。不过,你不要高兴得太早,就算我的血液冻结,我也不会死去。等你的魔法解除,我又会复苏,到了那时,我归来仍是一只好蛙!”

亲爱的哥迷,你知道吗?

鸟叫那些事儿

清晨,窗外传来了一阵阵清脆的鸟叫声,令人心旷神怡,仿佛是大自然在向勤劳的人们传达新一天开始的信息。大拇哥睁开蒙眬的睡眼,打开窗,呼吸着窗外清新的空气,伸了个懒腰,对着喳喳叫的小鸟喊:“吵死人了,有没有素质!”直到把小鸟都吓跑了,他才重新回到床上,享受那美妙的回笼觉。

鸣叫 VS 鸣唱

鸟儿的叫声可以分为两种—瞎叫和好好叫,哦不,是鸣叫和鸣唱。

鸣叫相对短促、简单,鸟小伙、鸟姑娘在全年内都会发出鸣叫。比如,鸟儿们飞行时发出的飞行鸣叫,觅食时发出的觅食鸣叫,筑巢时发出的筑巢鸣叫,召集同伴时发出的集群鸣叫,遇到危险时发出的报警鸣叫等。

鸣唱就更复杂一些—鸟儿们不但要叫,还得唱起来。鸟儿鸣唱主要有两大目的,一是宣布“这是我的地盘,闲鸟勿进”;二是大声宣告“我需要个对象,大家快看看我怎么样”。

鸟儿在繁殖期内的鸣唱,是它们婚配仪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独特的发声器官

那么问题来了,鸟儿没有声带,它们究竟是怎么发出婉转多变的声音的?

原来啊,鸟儿的气管中有一个由软骨和薄膜组成的鸣管。鸟儿就是靠气管内流动的空气振动薄膜来发声的,呼气和吸气时都能鸣叫。

有些鸟儿的气管两侧还长有特殊的肌肉组织,叫鸣肌。鸟儿们通过鸣肌控制鸣管内的空气流速和流量,让薄膜的振动频率不断发生变化,从而发出更加悦耳动听的鸟鸣。

唱歌很重要

“叫得好固然好,就算叫得不好,做只安静的小美鸟难道不行吗?”肯定有人会存在这样的疑问。

行是行——只要这只鸟儿不介意孤独终老。

研究证明,大部分鸟类中的雌鸟,都更愿意选择“更会唱歌”的雄鸟作为伴侣。因为雄鸟歌唱得好,就说明它体内激素水平高、免疫力强、身体素质好、后代的成活率也较高。你说重要不重要?

影响因素

哪些因素会影响鸟的叫声呢?

鸟叫一方面是靠遗传(如鸭子的后代不太可能发出百灵的叫声),另外也和每只鸟的身体状况有关。比如年老的鸟儿就没有风华正茂的鸟儿叫得好听,生病的鸟就没有健康的鸟叫声悦耳。

此外,鸟叫声还和它们所处的环境有关。比如生活在密林中的鸟儿,就会发出相对低沉但更富有能量的叫声,这样便于它们的声音穿过茂密的植被进行传播。而生活在植被较稀疏的环境中的鸟儿,则会发出更嘹亮的叫声。

研究还表明,“鸟语”里也存在方言。即便是同一种鸟儿,生活的区域不同,鸣叫的口音也会略有不同。而且,它们可能还互相听不懂对方的叫声。

不同种的鸟能否交流

同一种鸟可能会因为“方言”问题无法沟通,那不同种类的鸟,会不会因为住在同一个地区多学了一门外语呢?

南美洲有两种鸟毗邻而居,它们竟然会为了领地问题发生摩擦。为了解决争端,久而久之,它们便进化出了相应的“通用语”。虽然,这两种鸟在300万年前拥有相同的祖先,但它们拥有通用语还是让人很惊奇——这就好比人类和猩猩居然可以直接对话,你说怪不怪?

猜你喜欢

艾莎鸟叫声北极熊
喜欢“你” 有道理
冰雪奇缘
I’ve Never Thought
绝望的北极熊
北极熊为什么不怕冷?
基于MATLAB鸟叫声特征提取方法的研究
北极熊
艾莎眼中的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