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塑料的回收循环利用

2019-03-01蔡荣欣

上海化工 2019年2期
关键词:废塑料废品废弃物

为了世界的绿色、可持续愿景,需要推进系统化的实践去逐渐趋近,以其使线型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需要将材料、成分(部件)和产品进行适当的复原、再分配,使其为能循环再利用。金属、纸张、玻璃和塑料因其高度可循环性,被认定为可循环管理的材料,欧洲委员会将塑料分类,在近期发动了相应的策略(EC 2018)。尤其那些用于包装的塑料,构成了这一材料的复原、再分配在生产链中循环利用更突出的需要。

塑料的属性为塑料工业的发展赋予可持续性,而同时为了呼应废物减量以及资源有效利用诸目的,这个行业正日益面临着塑料回收、循环利用的一系列挑战。过去10年间在发达国家乃至发展中国家中固体塑料废弃物的产生速度已触发了警报,事实上这也是由塑料拥有许多优越于其他材料的性质所决定的。这些产品不好的一面是,有相当大一部分充当了包装产品。大约50%的生产塑料供用后即可丢弃的一次性用途,如作包装袋,这意味着大多数用作一次性产品,在较短时间内便成为固态废弃物。因此,许多国家出台政策旨在回收此类废物,相继建立了诸如掩埋禁令、保证金返还制度、生产者责任延伸等关于废弃物的政策和法规。然而,由于不同废弃物管理设施配置程度不一,从立法到政策管理再到管理实施环节之间的差距仍然宽泛,需要寻觅能够有效发挥作用的其他策略。

塑料回收利用处理时还应避免常见问题,如在对回收利用的塑料进行初始分离时,由于消费者对塑料种类缺乏认识,常将不同种材料相混杂在一起,这样就影响高质量回收料的收集。在回收料的处理中,在有杂质和污染物混入的情况下,其可渗透性可能令后者在聚合物体内扩散开来,这样将使塑料的可循环性遭受减损。

1 回收和循环利用

不难发现,随着各种塑料生产技术的相继问世,这个行业已变得体量庞大,其发展进程因废弃物管制而出现许多限制;然而技术和制度的发展,是为了可持续生产制造和资源管控,使对产生的塑料废料进行回收循环利用成为可能和必要。

塑料废料的循环利用与掩埋处置相比具有许多益处:节省能量和自然资源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为失业人员和贫困人口创造就业和收入;减少掩埋和废弃物管理的成本。塑料废料的循环利用也是实现可持续生产制造的一条路径,它可将废弃物再转化为财政、环境和社会的资源。结果,多数生产商被鼓励从供应链回收材料,只要能持续性地盈利。制造业或服务业的可持续性将致使公用系统造就出商品和服务,保持了自然资源和能量、无污染、经济健全、对雇员和社会安全。循环利用也是生产商考虑的一个选项,既可保持资源,还可减少运输费用以及减少废弃物的处置。有关回收循环利用固体塑料废弃物的挑战不必完全依赖政策和法规来解决,塑料的生产商和循环利用的企业应当估量其他策略的作用并进行执行,以便能实现资源回收循环利用的目标。

2 固体塑料废弃物可持续性影响因素

事实上,塑料是由有限的资源制造出来的,而从其他资源出发,涌现了大量的技术手段来助推塑料的循环利用。由于塑料的循环利用是个全球性问题,需更多的努力来解决,并且还需要启用技术以外的策略(以经济、环境、社会以及市场形式存在的多种策略,这些策略对固体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的系统性开发是基本的)。就固体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循环利用而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过程的执行是否在经济方面、环境方面、法律方面和社会方面均是可被接受的。通过研究寻找答案,突出有关实行回收循环利用此类废弃物的关键因素,会有助于增加对固体塑料废弃物可持续制造的认识。

3 分类策略调查方法

将有关文献提取的经济性、环境关注与立法、市场、社会、技术几方面的策略进行分类整合(见表1),拟采用访谈/问卷调查的方式寻找答案。为达到研究目的,用搜索引擎采集一些从事塑料制造加工和循环利用公司的信息,从赞比亚的3个城镇中选取20家公司,分别送去了问卷表单,再将调查表用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编码和分析,最终的研究结果从充分完成调查问卷的15家公司得出。涉及的问题涵盖答卷人在公司的相关职位,公司类型(如制造型、回收型或其综合型),公司雇员数量,以及具体的类别归属。在调查表基础上,安排与制造加工经理或制造加工的部分负责人进行一对一访谈,或由其自行填写问卷表。以利开特式量表法自答卷人收集简单应答,用关于目标问题的一系列表述获取答卷人赞同或不赞同的倾向性反映,典型地对每一陈述做出“非常同意 ”“ 同 意 ”“ 不 一 定 ”“ 不 同 意 ”“ 非常不同意”等几种回答。

表1 固体塑料废弃物回收和循环利用策略

(1)技术方面

塑料回收利用的成本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下降,终将缩小新塑料与回收塑料之间的价值差距。分级和处置技术进步的一个结果,使得非瓶装材料的回收利用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如西班牙、奥地利、意大利、挪威和德国成为可能。进而,同其他类型的废品相比,塑料循环利用需要大量的各种技术,此类技术的开发应当摆进塑料回收商家的日程表。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公司同意确保材料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适用性作为最重要的策略(66.7%);多数公司同意产品的可循环性设计(53.3%)、改良分拣技术(46.7%)和改良循环利用技术与设施,如挤出、吹塑(40.0%)等策略;而对改良破碎技术策略多数公司给出中立回应(40.0%)。

(2)市场方面

回收率的改善不单取决于技术进步,其他策略如市场份额也是影响塑料制造商和回收商实施固体塑料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关键。重要的是回收商要沿着供应链跟其他关键性的运营商进行紧密对接,市政当局、中间商、分拣人等均需要直接与回收商接洽,由此能够推动循环利用。问卷调查的结果,53.5%同意、46.7%非常同意塑料循环利用市场端构建策略;60%同意、26.7%非常同意供应链回收料处理商互相之间建立紧密交涉策略;53.3%非常同意基于循环利用材料处理网络市场系统的存在策略;40%同意废塑料循环利用跨国合作策略。关于市场方面的进一步分析显示,多数公司倾向于赞同供应链回收料处理商互相之间建立紧密联系。

(3)社会方面

据文献报道,2006年在英国的循环利用调查中57%人口广泛参与的是环境行为。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塑料瓶的收集大多由非正式的团体承担,而结果却是自1995年的19%上升至2010年的56%。尤其在发展环境友好的综合性固体废弃物管理系统时,废品的回收应考虑社会参与。现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46.7%非常同意用激励方案刺激家庭层面的塑料回收策略;大多数公司同意市政当局、私有承包人或非正式废品收集人的效能(66.7%),提高消费者塑料循环利用的意识(53.3%),和家庭、社区关于供应链中进行废品收集的教育(60.0%)等策略;60.0%公司对家庭层面为循环利用目的分拣废塑料的介绍策略持中立意见。进一步分析表明,得到66.7%最高回应率的市政当局、私有承包人或非正式收集人的效能,显示为固体塑料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的重要策略。

(4)环境意识与立法方面

立法被认为是鼓励废塑料循环利用的策略之一,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通常比纯粹的自愿项目能够得到较高的回收循环利用率,在日本采用生产者责任延伸对取得高循环利用率具有重要作用。日本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规定了每一角色的责任而使得循环利用率从1995年到2010年上升至70%。环境关注、经济价值和政府立法是三样逆向物流驱动器,立法措施迫使许多电子类的工业建立了安全处置和产品回收制度,塑料生产商从欧洲的视角在寻觅关于废塑料的环境意识方案。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多数公司非常同意鼓励生产商收集废塑料的责任追加制度(73.3%)和国家法规强化循环利用塑料(53.3%)策略;同意从家庭、零售商、堆场等废料中选择收集立法(60.0%)、废塑料循环利用意义环境意识的强化(66.7%)以及建立塑料循环利用的质量标准和认证策划(40.0%)策略;而多数(60.0%)公司对强化废料在家庭层面的分捡策略持中立。进一步分析得出,鼓励生产商收集废塑料的责任追加制度被认为是环境意识与立法方面最为重要的策略之一。

(5)经济性方面

一些经济策略在影响塑料循环利用的可行性,废品管理政策的作用在于针对废品进行一段时期的持续性管控,从废品中获利是拾荒者和废品收集商家回收废品的驱动力。日本横滨出口可回收塑料和纸张就是因为经济的目的;在马来西亚,货车主巡回挨家挨户买进车辆电池和纸张再转卖给地方商业回收站,就是作为补充收入的一条路径。这类活动正是由于捆绑于废品中的经济价值在起作用。根据调查统计结果,较少数量同意输入生产时能量要求低(26.7%)和在制造中对材料的高需求(40.0%)的经济性选项;多数同意回收料与新材料价格对比(53.3%)和非常同意比较循环利用处理可接受形式的替代成本(53.3%)的经济性选项。这些结果表明,后两项均获得53.3%的高度回应,差别在于利开特式量表的分值,因此比较循环利用处理可接受形式的替代成本是此类最重要的经济性选项。

4 结语

从塑料生产制造商与循环利用公司的角度研究分析并确定针对固体塑料废弃物进行回收循环利用的最具关键性的策略,这些策略在赞比亚实行固体塑料废弃物的资源利用与可持续制造项目中是有效的,如将其应用在任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均可能发挥作用。

从技术、经济、市场、社会、和环境意识与立法诸方面着手研究得出,下面几点被确定为废塑料回收循环利用最具关键性的策略。

(1)确保材料在加工制造过程中的适用性;

(2)比较循环利用处理可接受形式的替代成本;

(3)供应链回收料处理商互相之间建立紧密联系;

(4)市政当局、私有承包人或非正式废品收集人的效能;

(5)鼓励生产商收集废塑料的责任追加制度。

猜你喜欢

废塑料废品废弃物
制造了全世界三分之一废弃物的产业
废塑料在钢铁行业的应用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电子废弃物
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管理的思考
将互联网+废品拧成一股巨大的力量
废塑料行业发展空间巨大
废塑料回收再生行业前景浅析
“互联网+”废品回收:催生新业态
从捡废品中受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