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月节令行乐之岁朝清供 神仙贵寿多子团圆 岁朝清供美意延年

2019-02-28

紫禁城 2019年2期
关键词:楼阁节令时令

关 键

中华文明作为四大文明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农耕文明,先民们按照作物生长的时间规律,春种、夏忙、秋收、冬藏,循天而生、依时而作、顺应自然成为了绝对的准则,一切活动都围绕着时节的变换而展开。而这其中,伴随生产而进行的娱乐活动也不例外,随着时令的更迁,由正月始,至腊月终,年年不断,月月不同。

它们其中的一些历史悠久,甚至伴随着文明的产生而诞生,藉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勤劳、坚韧的人民,延续千年、经久不衰。

春节,正月初一,一岁之始,古人讲「朝」者,「旦也」(《说文解字》),「早也」(《尔雅·释诂》),故而大年初一又被称为「岁朝」。以节日论,一年之中诸多节日,没有大过此的,各种娱乐丰富多彩,热闹非凡。而在喧嚣繁盛之外,另有一番清静雅致,这便是岁朝清供的陈设和岁朝图的悬挂。清供由来甚久,据传其起源与佛前香花供养有关,后世逐渐丰富,时令花卉、芳香蔬果,甚至金石鼎彝皆涵盖其中,但大体上所用诸物皆以清雅的属性区别于告朔之饩羊,而其作为供品的含义也减少许多,更多地变成了愉悦性情、渲染气氛的手段。而根据是否有切实的设供缘由(节令、婚丧嫁娶等),好事者又将清供分为「有名之供」与「无名之供」,岁朝清供因春节而设,烘染春节的节日气氛,故而被列入「有名之供」,而描绘岁朝清供的绘画作品则被称为岁朝图。

如今我们看不到古人春节陈设清供的真实情景,但通过遗留下来的绘画还可一窥究竟。故宫博物院藏有明代李士达《岁朝村庆图》一轴,画中描绘乡村新春情景,人们走街串户、敲鼓鸣锣、饮茶题字,欢乐祥和之外又透露几分文人雅意。画中左侧绘有楼阁一座,楼阁一层室内悬钟馗像一张,像前设案,案上置香炉一座、花觚一尊,觚内插梅花一枝,以梅喻春,器物、植物的选择、搭配简洁郑重,陈设于神像前,更多一份神前供奉的古意。而明代张宏《岁朝图》轴中的清供,更多了些文人的雅致与生活的气息,图中炭盆中的炭火正旺,壶水鼎沸,瓶盘中的佛手、水仙、腊梅、梅花含芬吐芳,香炉中香烟飘袅,虽是一系列静物的描绘,但却给人以视觉、触觉(炭温)、嗅觉(花香)、味觉(茶味)、听觉(水沸声)多方面的联想,好像亲人朋友们正围炉而坐,饮茶闲谈,春节期间家人朋友团聚的温情也随之油然而生。而这也恰恰是岁朝清供以及岁朝图的象外之意、意外之境,即于锣鼓喧天的繁闹中开辟出体验细腻人际情感的一片小天地。毕竟亲人、团聚,才是各种令节永远不变的主题。

猜你喜欢

楼阁节令时令
立 秋
春季时令尝鲜
时令湖——艾尔湖
紫檀木边嵌玉 石楼阁图挂屏
五月节令百草之艾 日暖桑麻光似泼 风来蒿艾气如熏
正月节令百草之柏叶
他用筷子搭起心中的楼阁
赞大棚栽培技术
一首春季时令菜 差点要了宝宝的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