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暖传承:执著的东城未检人

2019-02-28刘瑜

民主与法制 2019年6期
关键词:东城检察工作办案

本社记者 刘瑜

>>视觉中国供图

“干脆利落”“和蔼友善”——这是记者约访东城区检察院检察长蓝向东时,他带给人的第一印象。提起未检事业,蓝检的那份专业和热情自始至终都在打动着我。他将一种“传承”的精神融入其中,更将一份“温暖”的奥义置于未成年人检察事业的最前端。

当他说起东城未检事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是有着清晰的思路和独特的想法……

变与不变

记者:2019年是全国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建发展的第33年,是北京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创建的第31年,同时,也是北京东城区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第31个年头。这三十多年是不平凡的,是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概念模糊不清到专业化的过程。三十年一路走来,东城未检的工作秉承着怎样的办案精神,工作思路有过哪些变化?

蓝向东:东城未检经过三十多年的传承发展,从初显成效到中流砥柱经历了很多“变”和“不变”。

不变的是我们的工作理念和方针。我们始终坚持着“儿童利益最大化”的工作理念,在具体办案中,“教育、感化、挽救”是未检的工作方针,三十年的实践证实:如果不将“儿童利益最大化”贯穿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始终,就无法有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如果不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未检工作就将失去它的温度,也就无法融化涉罪未成年人心中的坚冰。

变的是随着工作理念的进步和立法的完善,工作方式和思路的革新和发展。首先是工作方式上的变化,未检从最初的“就案办案”到现在的注重延伸工作的开展。例如,心理辅导、社会调查、亲情会见、附条件不起诉等未成年人特殊工作的开展,充分考虑到了未成年人成长阶段的特殊性,最大程度上保障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其次是工作职能的变化,通过未检队伍专业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未检职能从最初单一的案件办理,到现在形成“捕诉监防”四项职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办案部门。此外未检工作社会化不断加深,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社会化也是未检工作的一大核心属性。在三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未检工作从最初的单打独斗,到现在实现与司法、民政、教委、团委、妇联等职能部门的联动,实现与爱心企业和社会公益机构的合作,为未成年人提供了全面的保护体系。

创新和坚守

记者:东城未检在帮教救助涉案未成年人、开展普法教育、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动机制等方面做法突出,这些做法和机制是如何产生的?未检工作是怎样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的?

蓝向东:三十年前,东城检察院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未成年人案件专门办案组,通过不断创新和学习先进经验,逐渐形成具有东城品牌的做法和机制。例如创新“法治进校园”的普法形式、涉案未成年人回归社会的探索、被害人救助机制的建立、未成年人司法保护联动机制的建立等等。

这些做法和机制,来源于针对“教育、感化、挽救”方针的坚持,面对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承办人脱离“就案办案”的思维定式,将案件延伸工作做到实、做到底。例如我院办理的丁某盗窃案,了解到丁某没有监护人、没有生活来源的实际情况,承办人对丁某进行了长期的帮教,为他办理了身份证、为他找到了工作、为他寻找亲人,进行行为矫正。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丁某顺利回归了社会,并成为某企业的中层主管,还帮助曾经和他一起盗窃的小伙伴改邪归正,如今小伙伴和他在同一家企业工作,非常出色。丁某从当初接受检察机关的帮教,转变成帮助其他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他的这一举动,正是体现了未检工作的价值所在。

另外,这些做法也来源于工作方式的不断创新和及时总结。未检工作是一项年轻的工作,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探索工作方法,我院也历来重视对工作方法的总结。例如在一起性侵被害女童救助案件中,承办人联合了团委、妇联、民政、社会公益组织、医院、北京林业大学等九家机构共同开展救助,在救助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各部门的联动机制,在此基础上,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未成年人帮教救助联动机制。

这些机制更来源于对社会需求的及时回应。近几年,恶性的校园欺凌及性侵案件时有发生,牵动着每个家庭的敏感神经,校园安全教育亟待加强。在此背景下,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首席大检察官张军受聘为北京二中的法治副校长,再次掀起了法治进校园的工作浪潮。

我院也在长期的校园普法工作中,逐渐形成独树一帜的工作方式,针对社会关注度高的校园欺凌、性侵等问题,及时进行专题普法教育。我本人也受聘成为北京市第十一中学的法治副校长,并为在校学生讲授了以校园欺凌防治为主题的法治课。在线收看人数达38.4万人次,实现了很好的普法效果。

只有在工作中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工作方针,不断创新工作方法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并形成可以复制的机制和做法,才能最好地实现“儿童利益最大化”。

跨越和发展

记者:2019年1月3日上午,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布职能配置和内设机构设置,增设未成年人检察机构作为业务序列的第九检察厅,专门负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这是未检工作中的一大跨步。对此,您有何评价?

蓝向东:在2018年9月开学季,张军检察长来到东城区,受聘北京二中的法治副校长,这使全国未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高涨。而此次机构改革再次为未检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是未检工作新的起点,更激励着我们将不断推动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专业化、社会化,更好地保障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关系到全国人民的幸福生活。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力度。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也有两个特点:

首先,它的专业化要求很高。刑事诉讼法专门设有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特殊程序,对未成年人和成年人有很多不同的程序,包括像对未成年人讯问和询问的时候要有合适的成年人到场,对未成年人为了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可以更多地适用附条件不起诉,也包括他和成年人一起犯罪,要实行分案起诉,对未成年人的犯罪记录要封存,在会见的时候还有一个亲情的会见。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很多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刑事诉讼程序,这都是一些专门化的程序。

其次,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对社会支持要求很高,很多工作需要社会的支持,比方说,对未成年人要进行社会调查,要了解未成年人的家庭、社会背景,还需要引进一些心理辅导,需要我们请一些心理咨询师给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也包括建立一些观护基地,一些热心企业或者社团建设专门的未成年人基地,对涉罪或者有错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的观护帮教,这些都需要社会支持。所以,这项工作很大的特点,就是专业化和社会化要很好地结合起来。这两个方面结合得越好,这项工作的功能和作用就发挥得越大。正是由于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特殊性,成立专门的未成年人案件办案部门能更好地满足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专业化、社会化需求。此次最高检内设机构改革,就与未检有很大关系——设立了专门负责未成年人检察的专门机构,也就是第九厅,这对未成年人的司法保护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未来和希望

记者:东城未检已到“而立之年”,在现阶段的大形势之下,未来有何新的发展计划?

蓝向东:首先,我们考虑要加强办案规范化建设。一是注重在办案中贯彻“少捕、慎诉、少监禁、双向保护”的刑事政策,在依照法定程序和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刑事诉讼对涉案未成年人的不利影响。二是规范办案流程。结合办案实际,制定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帮教考察、司法救助、犯罪记录封存等工作的标准及程序。三是完善绩效评价办法。适应司法责任制后未检工作职能、工作模式、工作标准的变化,制定体现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教育感化、犯罪预防成效的工作评价机制。

其次,我们将积极探索未成年人权益保护的新职能。将推动涉未民事、行政检察和刑事执行检察作为重点。一是建立线索移送、受理登记、信息共享、跨部门研讨等工作机制。将建议、督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作为监督重点。二是加强与刑事执行检察部门在保护未成年人权益方面的协作,重点对落实未成年人分管分押不到位情况进行监督。三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特点、原因、趋势分析,发现未成年人保护政策、法律、制度和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完善未成年人综合治理工作的检察建议。

第三,还要继续深化未成年人检察特殊工作体系建设。一是推动犯罪记录封存制度的落实。走访调研区公安分局、法院,推动建立辖区内犯罪记录衔接配合机制。二是加强未成年人办案配套体系建设。与区公安、法院、司法局等部门建立未成年人司法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分案起诉、社会调查、法律援助等方面的衔接。三是加强社会化支撑体系建设。积极与区教委、团委沟通联系,探索符合区域特点的观护帮教模式,丰富对未成年人帮教手段,推动将区图书馆、社区作为对涉罪未成年人及有严重不良行为未成年人的学习教育基地。

>>东城区检察院检察长蓝向东 李天琪摄

另外,将深入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普法宣传。一是进一步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针对活动开展不均衡、形式单一、管理培训力度不够等问题,细化法治教育内容、形式及评价依据。针对普通中学、职业高中、技校学生的不同特点,增强学校与学生的参与性,组织开展不同主题的活动。针对办案中反映出的学生家长法制教育观念薄弱的情况,加强对监护人的亲职教育。二是利用新媒体新技术开展普法宣传。通过微视频、微动漫等未成年人感兴趣的新媒体、新方式,进一步提高普法实效。三是组织开展主题普法进学校、进社区活动。

最后,还要加大培训交流力度,提升专业化水平。一是加强与民事、行政部门及法院少年庭的学习交流,以适应未检职能发展的要求。二是通过检察官联席会议开展疑难案件及未检政策制度的培训研讨,按季度开展犯罪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综合性学科知识培训。三是加强对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的实务研究。重点围绕社会调查、心理辅导、观护帮教等工作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开展调研,提出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管理制度的意见建议,提供决策参考。

蓝向东检察长这一份“干货”满满的专访实录,记载着东城未检工作者的情怀和担当,记载着基层未检事业的开拓和创新,记载着一项事业的温暖传承。

猜你喜欢

东城检察工作办案
和谐发展 创达未来
——东市莞东城实验中学
努力实现公益诉讼检察工作新跨越
东城贸易发展有限公司
疫情防控与检察办案“两不误”——河北检察机关积极探索“无接触”办案
券游东城
以文化建设引领检察工作创新发展
抢钱的破绽
检察文化与检察工作协调发展规律
水是用不完的吗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对基层检察工作与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