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宫颈癌肿瘤标志物在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

2019-02-27刘星宇余俚瑶潘光鑫陈宏伟

关键词:淋巴标志物宫颈癌

刘星宇,黄 欢,李 瑞,余俚瑶,颜 琳,潘光鑫,卢 豪,胡 轶,陈宏伟,李 雄,张 淳*

(1.江汉大学 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56;2.武汉市中心医院 妇产科,湖北 武汉 430014)

宫颈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恶性程度高、进展快,不进行定期检查难以早期发现,确诊时已至中晚期。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呈现上升和低龄化趋势[1],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在所有恶性肿瘤中排行第7位,宫颈癌无淋巴转移5年生存率约为87.4%,有淋巴转移则为49.7%[2]。肿瘤直径≥4 cm的早期宫颈癌狭义上诊断为局部晚期子宫颈癌(later advanced cervical cancer,LACC)。LACC患者病情不乐观,肿瘤容易发生淋巴转移或远处转移,治愈率低,预后较差,并且与盆腔器官复发关系密切[3]。以铂类为基础的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T)能显著降低宫颈癌临床分期,减少局部晚期宫颈癌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LACC患者创造手术机会。同时部分患者新辅助化疗后疗效不佳,实施新辅助化疗可能延误施行根治性手术或放射治疗的时机,加速肿瘤的生长。寻找合适的细胞标志物以预测和评价宫颈癌新辅助治疗的敏感性及疗效具有临床意义。本研究旨在观察新辅助化疗和根治手术对宫颈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清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及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的影响,用以判断新辅助化疗对患者宫颈癌治疗的有效性,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复习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武汉市中心医院诊断为宫颈癌,并接受两轮新辅助化疗(卡铂:310 mg×体表面积+紫杉醇:155 mg×体表面积,体表面积=0.006 1×身高+0.012 4×体重-0.009 9)和宫颈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共计40例。患者年龄、宫颈癌的病理分期、类型和大小见表1。

患者根据2000年FIGO标准分期,在化疗和手术前后,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进行了肿瘤标志物测定,肿瘤标志物分别使用雅培公司生产的癌胚抗原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癌抗原125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测定试剂盒(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检测法)分别测量血清中癌胚抗原、癌抗原125及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的浓度,同时使用磁共振和超声在化疗前后评估肿瘤大小。

1.2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比较先进行总体方差检验,再进行两两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患者临床和病理基本情况Tab.1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data of patients

2 结果

2.1 肿瘤标志物水平在新辅助化疗和手术前后的变化

对患者化疗前后以及手术后的肿瘤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结果见表2,发现CEA、CA125、SCC-Ag均在化疗后及手术后的水平明显降低,其中CEA、SCC-Ag的下降水平在化疗后及手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EA:F=11.07,P<0.05;SCC-Ag:F=8.84,P<0.05),而CA125的下降水平只在化疗后有统计学意义(F=10.18,P<0.05),但术后CA125下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2 肿瘤标志物水平的在新辅助化疗和手术前后的变化Tab.2 Level changes of tumor markers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surgery

2.2 肿瘤直径构成比例在化疗前后的改变

对经过两轮化疗后的患者进行分析,结果见表3。由表3可以看出,化疗前后肿瘤直径大于4 cm的患者的比例有所下降,并且这样的改变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17,P<0.05),可以从该结果中认为新辅助化疗能降低患者中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比例,更易于帮助患者找到手术机会。

表3 肿瘤直径构成比在化疗前后的改变 /例Tab.3 Changes of composition ratio of tumor′s diameter before and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2.3 化疗后肿瘤直径缩小≥1 cm和不足1 cm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化疗后肿瘤直径缩小大于或等于1 cm的患者中,CEA、CA125、SCC-Ag水平均低于肿瘤直径缩小小于1 cm的患者,见表4,但是CEA与CA125降低的程度无统计学意义(CEA:t=1.12,P>0.05;CA125:t=1.02,P> 0.05),而SCC-Ag的降低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t=2.4,P< 0.05)。

表4 化疗后肿瘤直径缩小≥1 cm和<1 cm的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Tab.4 Comparison of tumor markers levels of patients with tumor′s diameter shrink ≥ 1 cm or< 1 cm

2.4 化疗后有淋巴转移和无淋巴转移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

结果见表5。由表5可见,CEA、CA125水平在没有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低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而SCC-Ag水平却是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但以上几种肿瘤标志物均不能有效提示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情况(CEA:t=-1.20,P> 0.05;CA125:t=-1.20,P> 0.05;SCC-Ag:t=0.59,P>0.05)。说明患者的肿瘤标记物水平可能与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明显的相关性。

表5 化疗后有淋巴转移和无淋巴转移患者肿瘤标志物水平的比较Tab.5 Comparison of tumor markers levels between lymphatic metastasis patients and non-lymphatic metastasis patients afte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3 讨论

早期宫颈癌行根治性手术切除后可以取得较好疗效,生存率高,但是许多巨块型宫颈癌(Ⅰb2~Ⅱa2期)以及局部晚期宫颈癌,单纯宫颈癌根治术效果不佳,且易复发。随着新的化疗药物出现,宫颈癌对化疗敏感性得到认识。新辅助化疗(NACT)作为宫颈癌术前的治疗手段逐渐受到重视,术前新辅助化疗作用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效果体现在缩小肿瘤体积,减少周围组织和淋巴转移,提高手术可行性和效果。远期效果体现在提高5年生存率,减少肿瘤的复发。通过妇科检查、影像学及患者术后病理情况进行近期疗效的评价,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较显著,有效率达53%~94%,甚至达到手术病理无肿瘤细胞[4]。但对于长期效果目前没有一致的结论[5-6]。

虽然NACT对宫颈癌的近期疗效好,但依然有部分病例对新辅助化疗无效。发现这些无效病例,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具有实际意义。由于影像学改变仅反映肿瘤径线变化,而且有滞后性,无法反映化疗前后肿瘤内部改变,通过宫颈癌肿瘤标志物对化疗效果进行评估是研究方向。肿瘤标志物是肿瘤细胞产生的蛋白抗原或有生物活性的物质。虽然最新的研究发现Ki-67与P-糖蛋白可以作为预测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敏感性的一个很好的指标[7],但缺少简易、经济及时效性好的检测手段,而SCC-Ag、CEA和CA125依然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指标,这些肿瘤标志物水平对于宫颈癌的诊断,病情判断和预后的意义已有许多的研究和报道[8-11]。

新辅助化疗后,根据报道宫颈癌病理检查可以显示化疗导致的肿瘤体积缩小,肿瘤细胞变性和坏死或凋亡[12]。表2显示本组病人接受新辅助化疗后,CEA、CA125、SCC-Ag水平均降低,新辅助化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后的患者除CA125在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肿瘤标志物治疗手术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表3显示经过两轮化疗治疗后,宫颈癌肿块直径≥4 cm的患者的比例明显减小,说明新辅助化疗能降低患者中局部晚期子宫颈癌的比例,与CA125相比较而言,CEA、SCC-Ag水平降低可以更好地反映治疗的有效性。表4显示肿块缩小超过1 cm的宫颈癌患者血清SCC-Ag的水平明显低于缩小不足1 cm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和CEA、CA125相比,血清SCC-Ag浓度变化和肿瘤大小变化的相关性更好。这可能和本组宫颈癌病例中,鳞状上皮细胞癌占大多数(82.5%),而其他病理类型的样本量很少有关。与此同时,CEA、CA125水平也降低,和肿瘤变小一致,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因此,对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SCC-Ag水平可以敏感地反映化疗的有效性。如果化疗后,SCC-Ag的水平无改变,要考虑患者对化疗不敏感。在有关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方面,表5显示化疗后有淋巴转移病人和无淋巴转移病人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化疗后CEA、CA125、SCC-Ag水平不能有效提示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

通过分析临床常用肿瘤标志物水平与宫颈癌新辅助化疗效果之间的关系,发现CEA、CA125、SCCAg能反映新辅助化疗的效果,对于宫颈鳞状上皮细胞癌,SCC-Ag水平的变化对于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更高。但化疗后这些肿瘤标记物水平不能明显区别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

猜你喜欢

淋巴标志物宫颈癌
中老年女性的宫颈癌预防
综合护理淋巴消肿疗法在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宫颈癌护理及心理护理在宫颈癌治疗中的作用及应用
预防宫颈癌,筛查怎么做
注意,有种“胖”不能靠运动去减
脓毒症早期诊断标志物的回顾及研究进展
豚鼠、大鼠和小鼠内淋巴囊组织学的差异
冠状动脉疾病的生物学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在消化系统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MR-proANP:一种新型心力衰竭诊断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