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搭建习作支架,提升言语构建能力

2019-02-26徐建利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童声支架习作

徐建利

一直以来,写作就是令学生头疼的事儿。学生常常谈“写”色变,磨蹭半天却下笔无言。作文到底难在哪里?首先难在没有内容,其次难在无“法”可依。因此,如何开掘习作素材,习得习作方法,提高习作能力,就成为习作教学的着力点。

童声作文为学生搭起了“素材支架”和“表达支架”,让学生自己顺着支架一步步去攀爬,在螺旋上升的过程中积累素材,习得言语表达规律,提升言语构建能力。

一、创设情境,营一方素材的蓝天

情境有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地关注和体验景、物、人、事,从而激发他们的表达欲,让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入习作表达的磁场。

童声作文课程内容(绘系列、嬉系列、演系列、品系列、践系列、行系列)的有序串联和编排,是利用图片、视频、实物、活动、游戏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个现实情境、模拟情境和虚幻情境,架起习作素材的系列支架,让学生在这些可感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捕捉画面,把“胸中的画面”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习作就有了语言生长的土壤──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培植语言,让语言生根、生长。

游戏是学生的最爱。学生在游戏中那种心甘情愿、喜不自禁是任何教化都无法企及的。童声作文的“嬉系列”就是通过设计活泼有趣、精妙的游戏,创设一个个观察体验的情境,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捕捉到精彩画面,自然也能够“文思泉涌,笔走如飞”。如在《拷贝不走样》教学中,教师一宣布做“拷贝不走样”游戏,学生顿时眼睛发亮,几个大胆的开始喊叫,举手争抢参与机会。教师一宣读完游戏规则,学生就跃跃欲试,纷纷举手。第一轮,三个男生表演的“龙飞凤舞”成为全場焦点,目光追随之余还有人主动献策,加油鼓劲:“可要表演得夸张一点!”“给我们男生争光啊!”可想而知,男生表演洋相百出,最终也没有猜出成语。女生拷贝的“贼眉鼠眼”难度较高,引得哄堂大笑。因为有了“拷贝”这一情境和体验,学生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男一号眉头微蹙,脸上露出为难之色,纠结了好一阵,他才犹豫着把手并拢,不断扭动身子,做出了像蛇游动的动作,接着颈轻摇,肩微颤,似是触了电一般,最后把双手放在屁股旁边扑腾了几下。男二号看了一脸茫然,把求援的目光投向老师,无果,只好硬着头皮来了个简约表演:双手并拢,摇摇头,耸耸肩,把手放到身后振臂双飞两下。大概他也觉得要拷贝成功已经不可能,随便地应付一下罢了。台下观众也看得一头雾水。

这样具体、鲜活的文字,源于真实的情境、真切的体验,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童声作文系列就是通过创设一个个情境,丰富学生的体验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观察、积累素材。目有所见、耳有所闻、情有所动、心有所感。“有米下锅”,学生还会为习作发愁吗?

二、佳句秀场,给一泓积累的清泉

情动而辞发只是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理想状态,有了表达内心情感体验的欲望,这对于一堂课而言,只是一个成功的开始。如何使学生词能达意?吴忠豪教授指出:“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就是将例文中的规范的词语和句型输入学生的语言仓库,最大程度地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我经常把大脑比作银行,积累美文佳句就是存钱,只有银行存入足够的钱,用时方可随心取之。《童声作文·学本》中有一个板块叫“佳句秀场”,就是为学生的语言生长点而设立。立足于学生语言起点,着眼于整体,服务于学段目标。童声作文课堂上关注的是语言材料的积蓄和语言的增量,让文本中有价值的语言材料通过品读、背一背、用一用等方式沉淀在学生的心中,成为长久的滋养。

如在《猜猜我有多爱你》中,小兔子和大兔子之间的对话——爱的表达,传递给我们的是浓浓的亲情,让我们感受到的是温馨的画面,而小兔子和大兔子爱的表达的语言形式想象奇妙、诗意盎然、极富韵味。这种语言形式正是学生平时表达所欠缺的:

1.“我爱你这么多。”小兔子说,他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

2.“我爱你,像我跳的这么高,高得不能再高。”大兔子往上一跳,耳朵都碰到树枝了。

3.“我的手举得有多高,我就有多爱你。”

4.当你很爱很爱一个人的时候,也许你会想把这种感觉描绘

出来。

在“童声作文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探究佳句的言语形式,积累借鉴,模仿迁移,以点缀习作。可以改头换面地运用,也可以仿中有创,达到先积累后表达、由模仿到创造、从量的积累到质的突破。

我们来看看一位学生对爷爷奶奶的爱的表达:

我从小在爷爷奶奶的呵护下长大。爷爷经常让我骑在他的脖子上,驮着我到处跑,他流的汗有多少,就有多疼我;奶奶每天都给我做好多好多好吃的,她烧的菜有多香,就有多爱我。

上幼儿园的时候,每次爷爷来接我,都会买很多很多好吃的、好玩的。妈妈说:“宝宝,你爷爷的那点工资全花在你身上了。”我就会跑到爷爷身边,趴在他耳边说:“爷爷,等我长大挣钱了,我会给您那么多、那么多的钱。”说完,我把手臂张开,开得不能再开。爷爷就笑开了花。他笑得有多甜蜜,就有多爱我。

三、美文一品,植一片技巧的森林

建构主义认为,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推动了学习者的学习。当情境创设激活了学生表达的内需时,学生往往又不知如何组织合适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在这“愤”“悱”之际,教师搭建表达支架,帮助学生建构规范的语言系统,习得完美的母语,这既是解决问题的手段,也是我们的教学目标。

朱熹指出:“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因此,童声作文强调平时的大量阅读,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着眼于典型的语言材料,通过诵读、赏析、品味、迁移、运用,从中吸取范文的言语智慧,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和文章样式,从而畅达准确地下笔成文。请看《美味,我所爱也》教学。

【片段1】

师:怎样写美味才会让人口水横飞呢?我们看一看别的同学写的片段就会得到一些启示。(出示)

小小的火腿肠,显出一种半透明的红色。橙黄的土豆衬着深色的咸菜末,分外诱人。更让我惊喜的是,里面竟然卧着一个荷包蛋!几乎透明的表皮里,是一汪鲜活的金灿灿的蛋黄,它还没被打散,似乎随时都会颇有活力地滚动起来,简直可以插进吸管进行吮吸了。散开的蛋白伸张开来,边儿微微翘起,犹如肉嫩肉嫩的荷叶,上面还滚动着晶莹的水珠。

师:这段文字有没有让你口水直流的感觉?想一想他是用了什么方法使你的口水慢慢多起来的。

师:碗里有哪些佐料,作者都一样一样地写出来了。那我们写食物,首先要写出什么?

生:食材。

师:当你一开始看见一盘菜的时候,首先是什么吸引了你?

生:色泽。

师:颜色越诱人就越能够激发我们想吃这盘菜的欲望。刚才他找的那些颜色,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看,有好多表示颜色的词语,“半透明的红色”“橙黄”“金灿灿”“深色”“几乎透明”,颜色一写,食物就有点诱人了。

师:他给我们指出了一招,那就是要想把食物写得让人口水直流,不仅要写食物,还要写一写自己的联想。(板书:写出联想)

师:你看,短短的一段话,确实能够激发我们想吃的欲望,其实这里面也藏着很多写作方法。

【片段2】

师: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段文字,看一下这段文字有没有刚才概括出来的那几种方法。如果有的话,是哪一种,请你找出来。(出示)

他家的三鲜浇头是用普通的蘑菇、瘦肉和木耳做成的。蘑菇切成和米粉条一样薄的小片,小小一片,韧劲儿十足,放在嘴里,先挤出了浓香的排骨汤来,再溅出了香甜可口的蘑菇汁,瞬间就有了两重味道。小小的几朵木耳点缀其中,与米粉一起入口时,爽脆的口感为米粉的嫩糯提供了最佳的衬托。至于瘦肉,他家的做法也与别家不同,瘦肉被制作成了松绵的肉茸,高高堆在米粉上,稍一搅拌,就像云雾般悬在了汤汁里面。

(生答,略。)

师:对,也是一样一样地写出来的。写了哪些食材?

(生答,略。)

师:联想的句子一加,顿时感觉这寻常的食物变得不寻常起来。那再找找看,也许这一段里面有我们没有概括出来的方法。

生:我觉得他写出了食材的

口感。

师:有哪些表示味道的词语?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同学们圈一圈。

师:这一段描写味道的词语有很多,请一位同学来读一下。

生:“韧劲儿十足”“浓香”“香甜可口”“爽脆”“嫩糯”“松绵”。

师:那么多表示口感的词语放在你面前,虽然写的是文字,但是我们读的时候,就好像自己尝到了这个味道一样。所以要想把食物写得诱人,还得写出食物的口感。(板书:写出口感)

【片段3】

师:有的人写美食的时候,不

仅他的嘴巴享受,身体也很享受。(出示)

夹香气氤氲的一块放到嘴里,一团火样儿地在口里滚动,鱼肉的鲜在唇齿间生动起来,再想品,已被胃里伸出的小手一把扯了下去,赶快用竹筷再到菜盆里夹一块。皮肤上的毛孔张开,逼迫得细汗长流,周身洗过了一般通透。

师:看看他还写了哪些享受。

(生答,略。)

师:对,不仅写食物,还写嘴巴,还写胃里、皮肤上,全身的享受。所以啊,不仅仅要写出口感,也可以写一写其他感观。你看,我们从这几段话里面拎出了几种把食物写得诱人的方法,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写出食材、颜色、联想、口感和感受。

【片段4】

师:刚才我们进行的是对食物纯粹的描写。在一篇文章里面,是不是从头到尾一直都是对食物进行纯粹的描写?我们来看一看林清玄写的《冰糖芋泥》,这里是节选的。读一读这篇文章,想一想除了对食物纯粹的描写,这篇文章里面还有什么。

生:我觉得还写出了对母亲的怀念。

生:我觉得还写出了美食制作的过程。

生:结尾和开头首尾呼应,表

达了他对母亲的怀念,同时表达了母亲当时对他们的那份爱。

师:写美食的文章,除了要写美食本身以外,还要写美食背后藏着的什么?

生:情感。

师:或者是什么?

生:故事。

师:还要写出美食背后的情感。(板书:写出情感)你看,写美食的文章可以写——

生:食材、颜色、联想、口感、情感。

本段教学根据学生的认知需求,教师设计了多重范例支架,帮助学生跨越最近发展区。首先通过学生的三个典型范文支架,探究、发现美味要让人口水横飞的秘籍宝典:(1)写清食材,(2)写出颜色,(3)写出口感和感受。接着通过林清玄的《冰糖芋泥》的欣赏,比较中发现写美食除了要写美食本身以外,还要写美食背后藏着的情感和故事。从课堂成效来看,通过这一系列支架搭建,学生的文字由就事论事走向了主题化的表达,由机械的叙事走向了有温度的描述。

四、七嘴八舌,架一道构思的彩虹

小学生的语言处于发展阶段,思维具有一定的跳跃性,说话、写话缺乏条理性。“言之有序”成为小学生作文教学的一个重点。这就要求在写作时,构建作文的骨架,确保总的写作思路的明晰。有了这个骨架,就好比盖房子有了一个框架,墙怎么砌都不会歪倒。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骨架,下面以《动物王国故事多》教学(片段)为例,谈谈编写童话故事如何構思。

1.开启波折的故事

师:相传,清代大才子纪晓岚有一次为好朋友的老母亲祝寿,当场作诗一首。劈头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宾客们吓一大跳,纪晓岚却继续念道:“九天仙女下凡尘。”大家无不鼓掌叫好。接着又冒出一句:“生个儿子却做贼。”此时,主人脸上挂不住了,哪知他又从容说道:“偷来蟠桃献娘亲。”

师:这个故事为什么吸引人呢?(引导学生分析思考)

2. 走进波折范例

(师出示第一组图片)

师:水里长长的鳄鱼先生爱上岸上高高的长颈鹿小姐,他们俩开开心心地在一起了。看着两幅图,你觉得这个故事有意思吗?

(生纷纷摇头)

师:鳄鱼先生和长颈鹿小姐之间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故事呢?

(师出示第二组图片)

师:同学们,现在你觉得这个故事怎么样?

师:鳄鱼先生想了很多办法,经历了许多曲折,那叫一波三折啊。

(师出示第三组图片)

师:鳄鱼先生康复出院的时候,他已经放弃了所有的希望,可结局呢?

师:嗯,结局发生了逆转,这就叫“峰回路转”。

3.建构童话构思

师:童话故事类型除了上例反复结构的“三次型”童话外,还有“比赛型”童话,如《骆驼和羊》中骆驼和羊比高和矮;“合作型”童话,如《在牛肚子里旅行》中红头和青头一对好朋友共同经历了牛肚子里的旅行,发挥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师课件出示各种动物图)

师:选定童话的主人公,想想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采用哪种童话类型来讲故事。

通过故事理解波折,以简单明了的例子作为研究构思的材料,学生和教师在交流中学会讲故事的方法,搭起写童话的支架,并用图片的组织、分解来帮助学生利用支架进行构思。借助图示,可以直接将写作素材进行组合,让构思过程变得非常简单。有了图示以后,学生的構思变得可视化,理清了写作内在逻辑,在图示构思基础上的写作就有了依托。通过这种方式,我们看到了学生写作是有着清晰的思路的,教师评价时也能有明确的指向。

五、创意评价,铺一条笔底生花的成功之路

兴趣是激发学生写作的“王道”,创意是兴趣的“代言人”。要让学生乐意写、主动写、持续写,创意评价是绕不开的。评价是对学生习作的肯定,也是对学生习作的指导。习作展示评价应力求让学生听得到、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有形的评价对学生来讲是必要的、有效的。如《动物王国的童话故事》创编交流欣赏环节,教师就要求学生从以下三个维度评价打星:

☆故事有时间、地点、任务。

( )

☆故事情节清楚有意思。( )

☆任务形象生动有趣。( )

其实这三星级评价标准既是

编童话的支架,又是评价依据。

又如在《美味,我所爱也》的最后交流展示环节,教师一改以往评分制,而是用流口水的数量来评价学生习作,并用“我有几滴口水在飞,因为——”这样别具一格又符合本课教学主题和儿童心理喜好的表达方式。学生的习作确实令人口水横飞,赞不绝口,同伴评价的兴趣和质量也极高,很好地实现了教学目标。

再如在《小小“动物园”》中,我们采用的是“相似指数”评价机制。在学生第一次写话后,评价重点关注“写清楚家人像哪种动物,哪里像”,如此便可得基础指数7颗星。如果写得比较有意思还可以得8、9、10颗星。评价过程充分体现了“以评促学”的教学理论。“想不想让自己的相似指数再升一升呢?”学生在范例中习得方法的二次写话,同学互评写下新的“相似指数”,教师择优赏析。“相似指数”评价在整堂课中一以贯之,既为第一次试写轻松地捕捉到习作改进的方向和抓手,又在二次评价中感受习作生长的快乐,学生个个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除了上述三例评价外,我们还有超越百分制评价、多彩符号制评价等。童声作文评价进行了创新实践,设计独特,为每个主题量“身”定制,成为了延续学生习作的动力源。

针对没东西可写,童声作文教会学生“从生活中取材,拥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在情境中,激活学生生活体验,嫁接于素材之中。针对不知道怎么写,童声作文教会学生从范例中学习写作技法,选用适合的方法更好地习作,搭建符合不同年级学生习作基础的支架,让他们顺着支架攀爬,链式递进,螺旋上升。开课激其趣,实例悟其法,入境动其情,评价再提升,伴随着童声作文的梯度教学,学生一步一梯,脚步轻盈稳健,逐步登上习作高峰。

(作者单位:浙江宁海县城东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猜你喜欢

童声支架习作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动听的声音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习作展示
童声一笑
童声一笑
童声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