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运-20,世界排第几

2019-02-26沈海军

百科知识 2019年4期
关键词:航程伊尔军用

沈海军

大型运输机,简称“大运”,一般指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00吨的军用运输机。军用运输机按用途可分为战略运输机和战术运输机两类。国际上,战略运输机主要指能胜任洲际远距离投送、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50吨、载重超过40吨、正常装载航程超过4000千米的大型军用运输机。

2013年1月26日,我国自主研发的新一代大型军用运输机—运-20成功首飞,举国欢腾。运-20飞机,中国编号为Y-20,绰号鲲鹏,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达到220吨,隶属典型的大型战略运输机范畴。21世纪初,运-20和中国的大型客机C919、水陆两栖飞机AG600相继立项,并称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三款大飞机中,运-20飞机体量最大,进展最快,率先实现首飞,并已小批量交付空军部队服役。它的成功研制,极大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略运输能力,成为中国航空工业技术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近来,有读者询问,作为国产大飞机中体量最大的一款,运-20运输机对中国来说到底有多重要?作为我国最先进的大型运输机,它在全世界同类飞机中到底能排第几?

今天就让我们来聊聊这个话题。

应运而生

新中国成立后,空军装备建设百废待兴,对发展空运力量无暇顾及,导致很长一段时期由国产轻型运输机运-5担当主力。运-5是中国首款自行制造的运输机,由南昌飞机制造厂负责研制,并仿照了苏联于20世纪40年代研制出的安-2运输机。运-5运载能力小,航程短,但具有运行费用低、飞行稳定、起降距离短等优点,至今仍是我国最常见的空运机种。

到了20世纪60年代,我国军方开始意识到了军事航空运输的重要性,提出了“大搞直升机、大搞运输机”的方针。结合当时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先后研制了体量更大的运-7和运-8运输机,并批量装备部队。

运-7运输机是由西安飞机工业公司研制生产的双发涡轮螺旋桨中短程运输机,1970年12月首飞,1984年完成试飞,机长23.7米,最大起飞重量21.8吨。运-8属于中型四发涡轮螺旋桨多用途运输机,目前是中国空军的主力运输机型,由陕西飞机制造公司研制;1975年首飞,起飞重量61吨,机体采用全金属半硬壳结构,可一次搭载96名全副武装的士兵或82名伞兵。现在,运-8运输机已经陆续发展出了近30种改进机型。

运-5、运-7和运-8均属于轻型或中型短程运输机,难以满足远程空运的需要。于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陆续从俄罗斯进口了20余架伊尔-76大型运输机,用于部队、装备的调动以及救灾物资的紧急输送,形成了一定的航空军事运输能力。

到了21世纪初,随着国际形势的不断变化,以运-8中型运输机和少量伊尔-76大型运输机组成的中国军队空运力量,已经远不能满足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需求。有专家分析,要实现人员、物资和武器装备的快速运输,当时中国空军的作战范围以及投送范围至少应达到4000千米,至少需要大型运输机100架以上。发展一款国产远程大型军用战略运输机迫在眉睫。

2006年,大运飞机被正式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最终成就了今天的国产大型战略运输机—运-20。

意义非凡

大型军用运输机的装备数量、技术水平、运载效能,是衡量一国是否具备战略空军能力的重要标志。国产运-20的最大起飞重量为200吨级,最大载重量为66吨。200吨级意味着运-20是中国研制的最大的飞机,标志着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大飞机强国的行列。

运-20的研制與我国综合实力的发展相适应,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关键装备,自主研发大型飞机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实现国防现代化都具有重大意义。该飞机的成功首飞,是中国大型飞机研制自主创新能力的巨大跃升,标志着中国与欧美航空工业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

运-20属于大型军用运输机中的战略运输机,同时具有战术运输机的功能。它的翼展和机长均在50米左右,起降滑跑距离为800米,实用升限13千米,航程7800千米。空运不受地形、水文条件的影响,可以跨越许多被其他运输手段视为天险的障碍,将人员、物资运送到急需的地区。运-20可用于抗震救灾中的救援运输、国家建设装备运输,还将实现军用,如部队快速响应,甚至可以作为其他方面的空中载体,具备战略空运能力。

当下,中国空降兵部队的摩托化、机械化程度快速提高。空降步兵战车、空降自行迫击炮、未来大口径空降自行火炮等机械化装备运输力量的不足更加明显。外购大型运输机的环境也在不断恶化,俄制的伊尔-76已经无法获得。因此,在未来战场上,国产运-20将会迎头而上,承担这些装备及武装部队的运输和投放任务。

除了物资、装备、人员运输投放外,运-20还具有其他潜在的用途,譬如改装成预警机。我国领海辽阔,沿海地区陆基雷达数量有限,战机一旦赴远海,便失去了陆基雷达的保障。因此,预警机在维护我国领海主权、保障海上权益、加大海上防御纵深等行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空军现役的预警机主要有空警-200、空警-2000和空警-500。其中,空警-2000以伊尔-76为载机改装而成,探测距离最远,体量最大,性能也最为优越。从各方面性能来看,运-20与伊尔-76极为相似。因此,在不久的将来,运-20极有可能取代稀缺的伊尔-76,被用作中国新型预警机的改装平台。

除预警机外,将运-20改装成我国急需的空中加油机也具有很好的前景。目前,我国拥有的加油机机队加油能力十分有限,轰油-6载油量太小,伊尔-78的数量又太少;而运-20载重量大,航程远。想要打造中国的战略空军,使用运-20作为空中加油机不失为一种极佳的选择。

排名靠前

运输机主要用途为空运,最大起飞重量、最大商载和航程等是衡量其运力性能的几大重要指标。为了说明国产运-20在世界大型运输机中所处的地位,笔者特收集了世界各国主要的大运飞机的数据,并根据最大起飞重量、最大商载、飞机体量(翼展尺寸)和航程等参数对飞机进行了排序,见表1。这些飞机的外形分别见图2,其最大起飞重量均超过了100吨。

1.超大运输机安-225和安-124

在表1中,排在前两位的依次是乌克兰和俄罗斯的两款超大型运输机—安-225和安-124。这两款运输机均为原超级大国苏联的遗产,体型庞大,运力惊人,250吨和229吨的最大商用载荷几乎超出了第三名—美国C-5大型运输机商用载荷(118吨)的整整一倍。

安-225由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加装有6台大推力涡扇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和翼展分别达到了640吨和88.7米,现属乌克兰所有。该机是为苏联太空计划服务的,目的是为“暴风雪”号航天飞机运输所用,迄今为止,仅实际制造过1架。安-225于1988年12月21日首度试飞,1989年5月首次完成“暴风雪”号的背负飞行任务 。近年来,乌克兰经济形势不断恶化,已无法负担安-225高昂的使用和维护费用;甚至有传闻称,乌克兰有意将安-225转卖出去。

安-124同样出自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1982年首飞,是目前世界上仅次于安-225的第二大运输机。安-124替代了1974年停产的安-22重型运输机,在性能上优于美国的C-5运输机。目前由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和乌克兰基辅的两个飞机厂分别生产。至今共生产了56架,其中有36架在俄罗斯服役。安-124的最大起飞重量、商载、尺寸超群,其最大起飞重量和商载分别高达405吨、229吨,翼展为73.3米,满载航程也达到了16500千米,几乎是美国C-5大型运输机航程(5526千米)的3倍。这些年,安-124表现出色,仅2011年,北约在阿富汗部署运输部队,就租用安-124飞行了260架次。

2. C-5“银河”

世界大型运输机中排名第三的是美国的C-5运输机。C-5大型运输机,绰号“银河”,由洛克希德公司研发,是美国国内现役的最大运输机。这种运输机在起飞重量的有效载荷下、不需空中加油的飞行距离超过4858千米。1968年6月,首飞成功。1969年12月,生产型飞机进入现役。在安-124出现之前,C-5“银河”占据世界上最大飞机的宝座长达10余年,在越南战争、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等战场上投送伞兵、战略物资、战斗装备等活动中屡屡现身,发挥了重要作用。

3. 2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

紧随C-5“银河”之后的是4款2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按照最大商载的大小,它们依次是俄罗斯的安-22、美国的C-17、中国的运-20和俄罗斯的伊尔-76(含改进型)。这个级别的几款飞机最大起飞重量和商载分别分布在210~285吨和52~80吨区间。

安-22是苏联安东诺夫设计局研制的远程重型军用运输机,主要用于运载重型军事装备,是人类历史上制造出的最大涡桨飞机。该飞机于1965年2月首次试飞,1966年批量生产,1967年开始交付使用。在苏联入侵斯洛伐克、入侵阿富汗的战争中,安-22屡立奇功。

C-17运输机的代号为“环球霸王III”,是美国空军一款大型战略战术运输机,它融合战略和战术空运能力于一身,适应于快速将部队部署到主要军事基地或者直接运送到前方基地的战略运输需求,必要时该飞机也可胜任战术运输和空投任务。C-17运输机由美国麦道公司(现波音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研制成功。现在不仅服役于美军,还外销至英国、印度、加拿大等多个国家。

伊尔-76是苏联伊留申航空联合体于1974年研制成功的军民两用大型运输机,由苏联伊留申航空设计局研制,用于取代载重小、航程不足的安-12。伊尔-76性能优越,备受世界各国青睐,衍生机型约20种,目前产量近千架,于世界30多个国家中服役。总数量上在所有大型军用运输机中遥遥领先,甚至超过本文提到的其他全部机型之总和。

从数据来看,运-20飞机的运力(最大商载)略小于安-22和C-17,但已超越了伊尔-76。4款飞机中,运-20翼展最小,为45米,航程却高达7800千米,明显高于C-17和伊尔-76。

4. 1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

现今世界上,100吨级的大型运输机有美国的C-141、欧洲空客的A400M、日本的C-2、乌克兰和俄罗斯共同所有的安-70。这几款飞机的最大起飞重量为130~156吨,最大商载35~40吨,翼展尺寸在42.4~48.7米,滿载航程为8000~10950千米不等。其中,美国的C-141因研发定位不准,现已退役。首架空客A400M军用运输机于2009年12月在西班牙塞维利亚成功完成首飞,已开始量产,并交付了50余架,开始在土耳其、法国、德国等国家效力。

C-2是日本川崎重工为日本航空自卫队研发的军用运输机,用来替代现役老旧的C-1和C-130运输机。C-2的载重量、外形尺寸以及航程等指标与空客A400M极为接近。2011年1月,该飞机完成首飞,2016年6月列装日本自卫队,现已进入小批量生产阶段。

安-70是由乌克兰的安东诺夫飞机设计局研制的。该飞机最大载重量、最大商载、满载航程分别为130吨、35吨和8000千米。首架原型机在1994年底首飞升空,现已进入批量生产阶段,并交付乌克兰空军使用。

综上所述,紧随两款超大运输机—安-225、安-124和C-5之后,国产运-20已经跻身世界200吨级大型运输机行列;按照体量,排在安-225、安-124、C-5、安-22、C-17之后,名列第六,性能已达到200吨级别的中等水平,甚至不输世界上最畅销的大型运输机—伊尔-76。

这里需要说明一点,表1中,美、俄,包括乌克兰的飞机所使用的发动机均为本土制造,而中国运-20目前所使用的发动机仍依赖俄制D-30KP-2,运-20的国产发动机涡扇-18和涡扇-20尚在研发之中。

猜你喜欢

航程伊尔军用
致富的奥秘
致富的奥秘
歼-16挑战更大航程
威力无比的军用霰弹枪
西进执教 一段人生的奇异航程
军用机器人揭秘
飞越北极的航程
小熊维尼和他的朋友们第6篇 伊尔的尾巴
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