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和MRI在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的诊断价值

2019-02-26亓雪芹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9年18期
关键词:节段椎间盘腰椎间盘

亓雪芹

(济南市莱芜区口镇中心卫生院 山东 济南 27110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退行性疾病中最常见的诊断(影响约2%~3%的人群),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腰痛、下肢放射型疼痛、肌肉麻痹、大腿前侧或者下腹部出现疼痛。早期治疗多以保守治疗为主,主要是进行疼痛管理、物理治疗,但若保守治疗不成功,还存有运动障碍(强度等级为3级或以下)、椎间孔狭窄相关的神经根痛以及马尾综合征,则应考虑手术[1]。因此在早期的诊断尤为重要,可有助于缓解患者症状。纳入本文的研究对象80例主要是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旨在对CT、MRI诊断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诊断效果展开分析,研究如下文详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本文的研究对象80例主要是选取2017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经诊断时间先后展开组别归纳,每一组例数=40例。一组接受CT诊断(对照组),一组接受MRI诊断(实验组)。实验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50.28±1.19)岁。对照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49.90±1.32)岁。患者临床体征、症状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相关诊断标准,患者资料无欠缺,患者、家属了解诊断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次研究已将肿瘤、精神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以及血液系统疾病排除在外,本次研究之中实验组资料和对照组资料并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

1.2 方法

一组接受CT诊断(对照组),在患者接受检查之前的四小时需禁食,应用64排CT机进行检查,患者选择仰卧体位,对其椎间盘L3-S1节段展开扫描,扫描CT层面与椎间盘之间保持平行,层厚、层间隔均设置为5mm,一共进行16层扫描。

一组接受MRI诊断(实验组),本次诊断主要是应用西门子3.0T磁共振成像仪,选择仰卧体位,主要扫描其椎体L2-S1冠状面、矢状面进行T1、T2以及横断面T2加权像,在其椎间盘进行扫描的时候需要对上一椎体下缘、下一椎体上缘进行扫描,层厚、层距设置分别为3mm、0.30mm。

1.3 统计学研究

此次研究在经过对数据统计、分析时均采用PPSS22.0软件,关于组别间计数资料的对比和分析中采用(n%)对相关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关于组别间计量资料的对比和分析中采用(±s)对相关的结果展开相应的表述,组别间的检验水准采用P<0.05对数据展开核对,此次研究中组别间P值对比若小于0.05,则可判定组别间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验组经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为95.00%(其中Ⅳ度共11例,Ⅲ度共7例,Ⅱ度4例,其余17例均为Ⅰ度),对照组经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为77.50%(其中Ⅳ度共8例,Ⅲ度共7例,Ⅱ度3例,其余13例均为Ⅰ度);实验组经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比对照组更优,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P<0.05)。

3 讨论

临床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主要是指突出或者突出椎间盘组织处于椎间孔内、孔外或者椎间孔外内,引起同节段脊神经根出现炎症刺激或机械压迫,进而出现放射疼痛,引起运动神经性损伤,进而提升患者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近些年来该病在临床之中呈现出不断递增的态势,容易导致患者长时间受到腰腿痛的折磨,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而言是极大的痛苦,治疗目标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升生活质量为主[2]。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在临床中属于特殊的LDH,临床对该病的了解比较缺乏,因此误诊或者漏诊的可能比较高。近些年因为诊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该病常用的诊断方式主要包括了椎间盘、脊髓造影、CT、X线以及MRI技术,但造影在临床之中的应用存有一定的限制,因此CT和MRI得以推广。CT为常见诊断技术,可对椎间盘突出节段、影像学进行准确判断,可直观的了解患者骨组织、软组织状况,但难以得到影像学图像。MRI有很高的分辨率,扫描后容易得到影像学图像,并且可对机体病变部位、病变严重程度进行检查,因此可提供准确的在诊断信息,医师可采取积极的治疗方案,进而改善其预后[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经诊断后其阳性检出率比对照组更优,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对比中有明显差异(P<0.05)。

概而言之,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在日常诊断之中接受不同的诊断方案进行诊断,会取得不同的诊断效果,但应用CT和MRI诊断均可明确椎间盘突出影像征象、具体节段。和患者接受CT诊断进行比较,MRI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极外侧型)患者诊断之中可提升其诊断效果,保障其阳性检出率得以进一步提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节段椎间盘腰椎间盘
心脏超声在诊断冠心病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中的价值
16排螺旋CT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ProDisc-C人工颈椎间盘在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后纤维环T2弛豫时间与腰椎间盘突出的相关性
16排CT在腰椎间盘突出诊断中的应用
长、短节段融合内固定治疗成人退变性脊柱侧凸并发症分析
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现状
腰背部肌肉锻炼联合TDP照射腰痹痛贴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7例
推拿辅助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6例
桥梁预制节段拼装施工技术发展概述